打印

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新对话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通知

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新对话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通知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将于 2012 春季在重庆文理学院召开,为使各位同仁对会议宗旨有所了解,特说明如下:

  一、年会背景

  
自 1990 年代算起,本会同仁已走过了二三十年学术风雨历程。通过对以往五届年会的回顾,我们已积累了值得总结的多重经验,也可以说迎来了新的学科建构和拓展的时光。从 1996 年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长春年会上的草创到 1997年本会第一届年会(厦门)的白手起家,赤手空拳,再到今天学会同仁发展成长为国家人文学科创新的前沿力量,在一年之内获得多项重量级社科项目;并在重庆、上海、西安、淮北、恩施等地高校组建一批文学人类学实体机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发展态势。本次年会在学会发展史上将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意义,标志着文学人类学,正在从比较文学与人类学的分支研究,迈向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建构。

  总结过去,提出问题,强调理论突破与提升,提携青年学术新人,将成为本会基调。 为配合两年来文学人类学在中国的突飞猛进,希望本届重庆年会能够在承办方的鼎力支持下,再上一个台阶:在会议的组织形式和硬件条件上,在与会学者的层次上及讨论内容的前沿性、学理性和导向性方面,都希望有显著的改进。希望通过“命题作文”方式及严格的论文筛选,代表们能够带着高质量的作品前来参会。会议现场将成为相互批评、交流切磋的提高和统稿平台,以为会后推出高水准的专题文集打下坚实基础。年会文集将按分章节的专著形式设计,推出具有学术开拓性和冲击力的厚重之书,力争在高级别的学术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内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学术品牌(如条件许可,还可申请“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专项资助向外译介)。

  希望参会学者围绕以上主题和分议题撰写论文, 并于2012 年 1月 30日之前提交论文摘要,于2012年 3月 30 日之前提交论文。会议学术组将把关筛选参会论文,并于会后集结成书。

    二、年会方案

  
1.  时间:2012年4月中下旬(日期待定)

  2.  地点:重庆永川·重庆文理学院

  3.  会议主题: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探寻、对话

  主题说明: (1)关注人类学视野对既有文史哲分科制度的突破和再认识; (2)讨论文化“大传统”观念对既有文明历史框架的超越和拓展。

  分议题:本次年会倡导“在中国发现历史”、“从过去展望未来” ,同时将围

  绕上述主题分别由以下分题展开——

  (1) 神话历史:口传与文本

  (2) 遗产与历史:物的叙事、图像叙事、仪式叙事

  (3)  族群与历史:多元互动——从单数的历史到复数的历史

  (4)  青年论坛:青年论坛是本会重点之一,本届议题是“四重证据法:人类学视野的多学科知识整合与中国研究经验” 。

  三、问题

  从人类学视野出发,文学和历史都堪称古今文明得以呈现的重要场域,本次年会将对组织多学科学者围绕两个场域的相关问题进行对话。值得关注的重点有以下方面:

  1.大、小传统   中国文学人类学界根据中国文化构成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重新提出“大传统”观念,其学术突破意义和多学科知识整合意义。如何发现大传统?探讨“文学”中的历史信息:作为文学的多民族口传神话与史诗,其文化认同功能与历史记忆功能,都是被现行的文学学科制度所遮蔽和忽略的,而新史学则由此找到突破方向。

  2.学科分制   文学与历史的现代分科制度弊端与后现代整合契机:文学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殊途同归、方法差异及互补意义。西学与国学的碰撞、对接与融合再造契机。

  3.话语交叉   文学人类学如何在人文学科的阐释性与社会科学的实证性之间,找到互补和再造的新方法论应用方向,以及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的实例。

  以上建议供参考。

  另外,为学会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本届年会将考虑设立“文学人类学学术新人奖”,并为获奖者资助参与经费。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筹备组

  2011年 11月 9日

  联系地址

  1)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秘书处

  叶荫茵:yeyinyin0322@126.com

  2)重庆文理学院

  刘壮:lz19791015@163.com

  (会议回执见附件)

  

[ 本帖最后由 YYY 于 2012-1-19 18:57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