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吴娜:“行歌坐月”是一种极致的浪漫
中国民族报 2012年1月13日
《行歌坐月》点映结束后,许多观众选择坐下来倾听导演吴娜的心声。大家好奇的,是从未接触过正规电影工业流程的85后导演,如何去诠释自己的故土情结。
记者:片子为什么叫《行歌坐月》?
吴娜:“行歌坐月”是一种极致的浪漫,也是渐渐远去的风情。“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侗族青年人进行社交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活动内容以唱歌、对歌为主,所以才以“行歌”为名。又因为是在夜晚进行,才有“坐夜”之称。几个年龄相当的姑娘晚上聚在一起纺棉花、做针线活,几个小伙子来到姑娘处,分别选择辈分相当者对歌,互诉衷情。青年人在行歌坐夜的过程中,从相识到相知,有的从中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订下终身。
不过,现在这些形式在侗族村寨已经渐行渐远,对于我来说,只剩一些记忆。片子取名为《行歌坐月》,也是对那些消失的民族文化的一种追忆。
记者:影片叙述的虽然是爱情,但感觉是在缅怀过去。有什么考量?
吴娜:这部电影大部分拍摄于我外婆家的村寨,小时候,我很多时间在那里度过。那是一个承载了我很多童年记忆的地方。记忆中的村寨要比现在的美好,特别是人们恋爱的方式,因而,我的影片不可避免地被一种缅怀过去的情绪缠绕。外婆家和其他许多侗寨一样,在外面世界飞速发展的影响下,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改变着自身的面貌。
记者:影片的结尾处,主人公杏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选择外出,但最后还是回来了。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什么?
吴娜:杏自己明白,她回到侗寨是为了获得一种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就像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当他在外面奔波劳累了,或者遇到挫折了,回到故乡重新积蓄力量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