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瑞环编写的《孔雀东南飞》凸显白派特色(图)

李瑞环编写的《孔雀东南飞》凸显白派特色(图)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15:54 来源:今晚报


《孔雀东南飞》演出现场。本报记者 庞 剑摄


王冠丽在剧中扮演刘兰芝。本报记者 庞 剑摄

    (记者何树青)由李瑞环同志编写、天津评剧白派剧团王冠丽主演的新版评剧《孔雀东南飞》,昨晚起在中国大戏院同观众见面。该剧故事主干源自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描写了一对深深相爱的青年夫妇,被封建势力强行拆散却心心相印、永不背弃的悲情故事。
  我国戏剧舞台上,根据原诗编写的演出本有多种版本,评剧也较早移植上演了此剧。李瑞环同志曾与张君秋大师及琴师何顺信先生认真研究,创作了新版京剧《刘兰芝》,集中笔墨塑造了主人公刘兰芝贤惠、善良、勤勉、忍让,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艺术形象,强化了戏中的悲剧色彩,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深化了反封建的思想主题。该剧上演后获得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节中获得“荣誉改编奖”。
  评剧《孔雀东南飞》系李瑞环同志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白派第四代传人王冠丽量身打造。剧本基本按照《刘兰芝》的框架,结合评剧的特点为刘兰芝及其他几个角色增加了一些必要唱段,突出了人物心理刻画和舞台行动,充分发挥了不同行当演员的特长,使整出戏具有鲜明的评剧特色。戏中扮演刘兰芝的王冠丽,以娴熟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对刘兰芝在家庭暴力压迫下,忍辱负重,希望以自己的委屈、容忍来感化变态的婆母,但自己的逆来顺受却没有换来幸福,以致内心绝望的心路历程。该剧情节表述得层次分明,人物内心情感的冲突与变化揭示细致入微,生动感人,给人印象深刻。
  戏中的唱段词句编排精美,旋律动听,声情交融,凸现出白派悠扬婉转刚柔相济的特色。戏中,刘兰芝被婆母惩罚织绢时唱的“那焦郎他本是庐江小吏”抒情慢板和被兄长刘洪强迫嫁给太守公子朱史时唱的“风萧萧雨纷纷透骨寒”反调慢板转哭迷子唱段,哀怨凄楚,扣人心弦,颇具“一唱三叹”令人撕心裂肺之艺术境界。王冠丽迷人的演唱魅力在剧中得到全面展现。
  扮演焦仲卿的王文涛,把握住人物既忠实又懦弱的性格特征,对母亲的惧怕与对妻子的爱怜,既不平而又无奈的矛盾心态,揭示得恰到好处。被母亲逼写休书时唱的“手提毛竹心发抖,饮泣吞声泪双流”唱段,悲愤交集,如泣如诉,令人动情。扮演焦母的赵丹红表演不温不火,真实地塑造出一个封建时代恶婆婆艺术形象。剧中扮演焦月华的施立红、扮演刘洪的翟少春、扮演刘母的赵如意,也都表现不俗。
  该剧导演周连生、赵丹红,音乐设计王忠喜,唱腔设计元以羊,舞美设计孟中华,艺术总监赵德明。司鼓刘立峰、板胡王忠喜。
  该剧还将于今晚和明晚在中国大戏院再演两场。

TOP

李瑞环改编京剧《刘兰芝》 源自《孔雀东南飞》

中新网 2011年11月30日 14:47 来源:天津日报 

    (记者陈宝辉 摄影 姚文生) 昨晚的中华剧院里檀板悠扬、皮黄阵阵,由李瑞环同志改编的京剧《刘兰芝》在这里上演。这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凭此剧获得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荣誉改编奖之后,特意为津门观众献上的一份厚礼。满场观众和戏迷都沉浸在对传统京剧艺术的享受之中。从他们不时爆发出的热烈掌声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京剧艺术依然魅力不减,大有市场;合情合理的对传统京剧进行改编,是京剧艺术获得新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观众欢迎这样“移步不换形”的剧作上演。
  京剧《刘兰芝》源自《孔雀东南飞》,曾经由张君秋大师改编并主演,只因戏太散、太温,后半场又缺乏主演唱段,因而未能广泛流传。李瑞环同志亲自执笔,几易其稿,使剧情更加完整、合理,主题得到了升华。李瑞环同志在改编过程中反复推敲剧情脉络,对总体结构重新谋篇布局,删去枝蔓,突出主题,使全剧一气呵成,剧情更加紧凑,起承转合流畅自然,剧情发展层层推进,矛盾冲突逐渐加剧,直到最后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双双投河殉情,表现了他们追求幸福和自由,反对封建礼教誓死不屈的精神。对封建礼教发出的无声反抗和控诉,把主人公刘兰芝为人贤惠、善良,对爱情坚贞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昨晚的演出过程中,青年京剧团的全体演员们铆足了劲儿,认真对待每一场戏。赵秀君饰演的刘兰芝刚一出场,“夫妻恩爱甚和顺,最苦难欢婆母心”的一小段西皮散板,就让观众们眼前一亮。而她在第二场“劝母”里唱的“不要说婆母她性情不好,她守节半生受了许多煎熬。儿只想为人媳尽心尽孝,对老人多尊重忍让为高。那焦郎他待我情深义重,好夫妻长相守最是重要”的一段西皮摇板,因为是全新的唱词,句句动情厚道,又不失现实意义,因而赢得观众们长时间的掌声。而饰演焦仲卿的康健在被逼无奈、含泪书写休书时候唱的一段“手提毛竹身发抖,饮泣吞声泪双流。我与兰芝恩情厚”的西皮导板、原板转快板的唱段,在恩师叶少兰先生的全力指导下,也是唱得满宫满调、抑扬顿挫,获得观众好评。
  剧中第四场“夫妻分别”是一场重头戏,生旦对唱的“焦仲卿手拉贤妻心痛难忍,眼睁睁好夫妻就要两离分。猛抬头见孔雀飞向东南。但愿得母亲回心解除嫌怨,夫妻们早日里破镜重圆”,唱词入情入理、动人心魄,演员唱来倾情投入,表演细腻传神,使全剧达到高潮。第五场刘兰芝的一大段反二黄“风萧萧,雨纷纷,透骨寒,思前情,想后事,我好不忧烦。几年来在焦家艰苦受尽,整日里勤劳苦作,为的是夫妻恩爱阖家欢颜。到头来无过错却被休弃驱赶,焦郎他悲痛欲绝可他无力回天”更是让赵秀君唱得如泣如诉,感人肺腑,观众的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并且为最后夫妻二人双双投河自尽做了充分铺垫,从而加强了整出戏悲剧艺术的感染力。
  该剧主创和演员阵容强大,为了此次演出,市青年京剧团特别邀请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再次来津,重新导演。叶少兰的导演手法新颖、技巧别出心裁,对整个舞台的处理干净大方。主演则会集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各行当的顶尖艺术人才,剧中刘兰芝的扮演者赵秀君是京剧大师张君秋的亲传弟子,她嗓音宽亮、音质优美、扮相端庄、台风高雅,曾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等重要奖项。剧中焦仲卿由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康健扮演,焦母由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刘树均扮演,刘洪由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石晓亮扮演,刘母由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孙丽英扮演。

TOP

评李瑞环《孔雀东南飞》:继承传统基础上发展创新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15:57 来源:今晚报

  创新典范《孔雀东南飞》

  作者:赵德明

  《孔雀东南飞》是李瑞环同志继《珍珠衫》之后,为评剧奉献的又一部力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的华彩亮相,对评剧界来讲,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

  《孔雀东南飞》是在京剧《刘兰芝》的基础上,结合评剧的特点创作的。评剧旧本受历史局限,剧情脉络不够清晰,情节欠合理,人物形象塑造较为一般化和类型化,只能作为一般剧目上演,难以有较大突破,成为评剧舞台的一桩憾事。

  新版《孔雀东南飞》秉承作者一贯的艺术理念与美学追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仅高屋建瓴地俯视剧情脉络,为戏中不同行当的角色增添了必要的唱段,字斟句酌,强化了文学色彩,而且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发展层次,逻辑缜密,顺理成章。刘兰芝对婆婆的态度入情入理,认为婆婆守节半生,受了许多煎熬,对老人多了几分谅解;对丈夫焦仲卿深爱的理由,不仅因为他忠厚诚实、人品上佳,更看中他是一个从不“吸民膏,剥民脂”的廉洁小吏,自己应当“助他仗义”成为一个贤内助。这些改动充分展示了人物开阔的心胸,提升了思想境界,准确地定下了人物的性格基调。一个有血有肉真实而又可信的刘兰芝,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戏中对二号人物焦仲卿的着墨也较多,在矛盾中充分展现了他的人性光华,形象变得丰富可爱,这也为刘兰芝投河殉情做了有力铺垫。至于焦母近乎变态式的虐待儿媳,戏中增添了重要的一笔,就是刘兰芝婚后未育,成亲三年多“连个蛋都没下”,蓄意要为儿子娶个“有钱有势”的女子。在封建时代,“无后为大”、嫌贫爱富的观念根深蒂固,因为这些原因,焦母恣意虐待儿媳,迫使儿子割断夫妻情缘,也就不难理解了。

  综上所述,《孔雀东南飞》的再创作,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该剧的成功创作经验,对提升传统戏曲的文化品位,丰富舞台上演剧目颇有意义,很值得总结与倡导。

TOP

引用:
原帖由 Robot 于 2011-12-23 10:09 发表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15:57 来源:今晚报

  创新典范《孔雀东南飞》

  作者:赵德明

  《孔雀东南飞》是李瑞环同志继《珍珠衫》之后,为评剧奉献的又一部力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时 ...
谈作品就谈作品,动不动就戴帽子 顶可恶 本来此剧可能真不错 毕竟有人付出心血 一旦说起官话 就恶心劲上来了

TOP

新闻记者不懂文化 强做记录 真是痛心  小辈自当永远以此为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