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冬至节简介

冬至节简介

      转自 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ch-jieri/dongzhi/4.htm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TOP

冬至吃馄饨去“混沌”之气 最早馄饨出土春秋墓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09:19 来源:齐鲁晚报 

  孙清鼎

  立冬过后,小雪、大雪接着就到了冬至,有言“冬至大如年”,这个节气可不一般。少年时读《千家诗》,不解杜子美诗句“冬至阳生春又来”之意,以为冬至是“数九”的开端,农谚“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这正是进入寒冬腊月之时,离立春还有好长时间,怎么是“阳生春又来”呢?后来才知道北半球冬至之后便是昼长夜短之始,表面看自然界日趋寒冷,实则物理运转已是阴退阳生,这预示着春天就要一步步地来临了。人们为盼望春满人间而从这一天开始“数九”,直到“九尽”花渐开。

  一阳复始的冬至是重要的日子,古人在这一天有祭祀的习俗。供品由神灵、祖先享用之后,世人就要享受神灵、祖先的恩赐之食,有谁先来品尝?自然是受尊敬的老人和师长。这样由神到人,馈赠祝贺,也就成了节日。到了宋代,冬至之日官民同庆,在京师天子脚下生活的人,更是显得热闹非常。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说汴梁:“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中国较大的传统节日各有专一食俗,平民百姓常以吃某食来表示对某节的庆贺。当年的东京汴梁在冬至之日备办的是何种饮食,孟元老没有细述。后来有个自号“华不注山人”的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说,南宋的临安冬至:“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与周密同时代的陈元靓在《岁时广记》里,也记有“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之事。可知,在宋代冬至吃馄饨已经约定俗成了。

  这个食俗流传到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对冬至吃馄饨做了诠释:“夫馄饨之形犹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此说并不透彻,馄饨形状如“鸡卵”的比喻也不那么相像。冬至阳生,恰如人之向往的混沌开窍,吃馄饨或许是取其谐音,有食下“混沌蒙昧”继而“万象清明”之意吧?

  馄饨起源于何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先生于《往古的滋味》书中说:“在山东滕州薛国故城的一座春秋晚期墓中,在一件随葬的铜器里见到一种呈三角形的面食,长五六厘米,这应当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饺子,只是它的形状还不是太标准,或许是最原始的饺子,它的样子更像是馄饨。”从文中插入的出土铜器内的食品形状图片看,还真像现在的馄饨。实际上在中国古代,馄饨曾被称作“混沌”或“浑沌”,有的样子就是水饺形状,直到唐代馄饨才不再“混沌”了,因形状不同与饺子也有了区分,各取其名,以至于今,现已成了江南塞北四时皆有的一种名吃。

  冬至阳生除了观察日光之外,人们一时是感觉不到“阳生”变化的,许多人更是不去深究“阳生”之理。自官府不再与民同庆冬至,黎民对这个当年曾称之“亚岁”的重大节日也就冷淡下来。冬至又如何,还不就是一个节气吗?不把冬至当节日看,因而四时皆吃的馄饨于冬至之日未必去吃。虽如此,人们对冬至天气渐冷对身体需要进补的“养生”却没有忘记,每到“数九”即大煮鸡鸭鹅羊,以求健康永年。如若仔细想一下,冬日食补对人体有益,冬日欢畅肯定对人增寿,倘把二者结合起来,那才是真正强身健魄的“大补”呢。这种有益身心的“大补”,古人已经为后人想到了,这就是一年之中合情合理安排的各个节日!

  冬至阳生,其意不小,对这个传统文明节日不能等闲视之。冬至几乎家家都有新煮的鸡鸭鹅汤,不是正好吃馄饨吗?我看不仅要吃,还要吃得“混沌”压力、烦躁诸事离去,轻松、喜悦万般“阳光”到来,要把节日的欢欣气氛充满家中,充满社会。

TOP

旧时冬至习俗:亲友互赠棉衣以示关照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09:13 来源:齐鲁晚报 

  王绍忠

  提起过“冬至”,我就会想起“穷过渡”那阵子,因为这天可以改善伙食“打馋虫”——吃水饺了。那时猪羊肉是奢侈品、稀罕物,连想都不敢想。但祖母心灵手巧,会包地瓜面皮的两种素馅水饺,白菜芝麻盐和萝卜豆腐的随意挑着吃。那时肚子里没有半点油水,每人最少能“呛”吃两大盘。我二弟个头大,能装三大盘,非撑个肚儿圆不可。

  直到我初小毕业,才知道“冬至”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乡村农户普遍都有当做吉日盛节的习俗。民间俗称冬至三刻阳气上升,有冬至阳生寿即归之说。章丘绣惠、宁埠乡镇一带村落,百姓便将摊煎饼、熬黏粥烧灶的秫秸灰,冷却后装入竹筒内,盛满后表面糊上一层白纸封严,隔夜查看白纸会自动撑破,以此法证明阳气升腾。

  根据《汉书》中记述:“冬至阳气起而君道长,乃乱而复活之机,故贺。”乡村皆举办隆重礼仪庆典。冬至前后三日,君不听政,百官朝贺。乡村、城镇、官府内丝竹管弦合鸣,轻歌曼舞;官衙外则锣鼓唢呐齐奏,龙腾狮舞,一派热闹非凡的盛景。民间则三日歇市,学子休假,举办乡间娱乐活动共庆同贺。

  冬至这天恰逢“交九”,有“冬至三九冰最坚”之说。这时,酷冬已临,寒风似刀,雪蝶纷飞。古人曾戏作“打油诗”云:“山河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犬变白犬,黑狗身浮肿。”乡间还广泛流行“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枝色泛青欲萌芽);七九冰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灶间做饭坡里吃(春耕在田间吃饭,为争分夺秒);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坡走。”《九九歌》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歌谣。

  旧时冬至,至亲密友要互赠御寒棉衣,以示亲情关照。

  在章丘北部刁镇、宁埠,南部胡山、曹范一带,土地宽满肥沃,农家多以男耕女织过活度日,庄户人家便纷纷举办“消寒会”。从冬至早饭后,当家人便开始洗菜做肴、杀鸡蒸馍、浸茶烫酒、置办酒席。每年冬至傍晚,我家堂叔便盛情邀集四邻八舍的开墒犁田的巧把式、推车拧水的壮劳力汇聚一堂、开怀畅饮、猜拳行令,姑嫂妯娌们则在火炉旁说说笑笑。一直热闹到夜半时分,一个个酒足饭饱,方才散去。俗说:“冬至笑闹夜无眠,吃香喝辣如过年”,所以冬至又称为“亚年”。

TOP

北宋开封的冬至习俗:不吃饺子而吃馄饨

中新网  2009年12月23日 11:3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北宋时期的京城开封,非常看重冬至这个节日,当时,开封的人们把冬至看得跟过年一样重要,在当时的开封,人们用各种仪式欢度冬至,非常有趣。冬至又称冬节、大冬,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一个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一般在腊月二十二前后,历书上说:“寒气已极,故曰冬至。”冬至这天的白昼最短,冬至节在北宋已形成风俗。

  在北宋时期的开封,人们把冬至与春节、中秋节一起,看成是一年中的三大节日,意义非凡。孟元老在他的《东京梦华录》中说:“……冬至,京师(开封)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可见当时开封百姓对于冬至的重视,他们在冬至这天换上新衣,摆下酒宴,祭祀先祖,来往祝贺,而且,官府还号召各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各种形式的庆贺活动欢度冬至。

  北宋时期,开封城里过冬至不吃饺子,而是吃馄饨。因为当时开封百姓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日,于是,冬至的前夜被称为“夜除”,习俗和除夕之夜差不多。当时的史料记载说,北宋时,冬至这天的开封,做生意的人都暂停了各自的生意,大家在一起吃馄饨、喝酒,尽情欢乐。当时,开封人在冬至这天要吃的主要食物是馄饨,开封城里的贵家富豪把馄饨做成各种颜色,放在金银器中,称之为“百味馄饨”。由于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吃喝玩乐,到了春节的时候,有的人家就显得财力不及,于是,过春节时就未免捉襟见肘了,所以,当时的开封城里就有谚语说:“肥冬至,瘦年。”当时的开封还流传有这样的俗语:“新年已过,皮鞋底破,大担馄饨,一口一个。”除了吃馄饨,北宋时期的开封人过冬至还有别的风俗,比如迎日、戴一阳巾、荐黍糕、献冬至盘等。

  北宋的朝廷很重视冬至,冬至这天,京城开封的政府部门要组织团拜会,凡是在京城开封的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要穿着崭新的干部制服去朝贺皇帝,仪式非常隆重。不过,那时的冬至不放假,仪式结束后,干部们还要照常上班。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春节的序幕,充满着新的希望,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王吴军

TOP

珠三角地区的冬至习俗:肥冬瘦年

中新网 2010年12月23日 22:07 来源:广州日报 

  在珠三角,有“肥冬瘦年”一说,即过冬比过年还要丰盛。

  在东莞,冬至要吃冬团;在梅州,客家人沿袭千年习俗——冬至吃娘酒炖羊肉;在中山,当地人当天必定会用鸡猪鱼三牲、时令蔬菜和汤圆来祭祀祖先,晚上一家人团聚家中,共享丰盛晚餐;在南海盐步平地黄氏大宗祠内,百余老人身着古装,手持燃香,向祖宗三叩首。

  其实,无论大家以何种形式庆祝冬至,所表达的心愿都是一样的,即希望生活“团圆美满”。

  南海:90位黄氏子孙冬至冬祭

  “我们村冬至会举行祭祖仪式,上香、敬茶、奠酒、三叩首……”昨日上午11时许,南海盐步平地黄氏大宗祠响起了“咚咚咚……”有节奏的鼓锣声,接近90位老人头戴蓝色唐装帽,穿着长衫马褂的礼服,恭敬地按照族中辈分排列步入大宗祠的崇始堂,等待仪式的开始。“穿上长衫马褂代表好兆头,大家一起穿更有节日的气氛。”参加本次庆典年纪最大的长者、93岁的黄龙根对记者说,“心情很激动,明年还想继续参加。”

  无论男女都可进祠堂祭祖

  据了解,修改规定后,无论男女,凡超过60岁的平地黄氏子孙都可参加冬祭,而今年的队伍中有3名女性的身影。

  站在熏香炉边、四个年约10岁的男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是负责引导整个祭祖仪式的“携童”,在长辈的指引下端茶送酒。据了解,“携童”在珠三角民间也叫“父老仔”,当携童的条件是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都齐全在世,寓意家族能代代流传。

  “今天上午,我和30多个同乡从广州赶回来,就是为了和乡亲一起过冬。”第26代子孙黄伟祥一边穿上古装,一边微笑着说,“‘冬大过年’,大家相聚,心里感觉暖洋洋的,还会‘太公分猪肉’,晚上就回广州与家人吃汤圆。”据了解,按照传统民间习俗,祭祖仪式结束后,黄氏族人还会分到祭祀的一钵烧肉。

  在司仪的指挥下,两名子孙敲响铜锣,族内德高望重的老人致辞并诵读祭文后,接着向先人敬茶奠酒,约90名老人向祖先下跪三叩首,最后老人人手一支燃香,齐眉拜祭。

  香港老人特意赶来参加

  前香港商业电台播音员71岁的黄天朗则表示第一次回来参加这个祭祀,“小时候感觉好有趣,看着爷爷翘着胡须参加庆典。”这次他专门从香港回来,“能参加仪式很开心,作为平地仔感到骄傲,我的根还在这里。”

  随着全体子孙向祖先行礼和上香,冬祭的仪式宣告结束。17岁的广州女黄可然第一次陪同爷爷参加庆典,她坦言对冬祭仪式的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平时都忙于课业,今年第一次观看这种仪式。

  “2006年有16位族人参加了冬祭,发展至今越来越有规模,这种仪式在南海乃至广东都很少见。”黄氏大宗祠的文书黄念祖说,冬祭发展至今已有来自港澳、罗定和东塱村的黄氏后裔参加,他们都是祖先“德政公”的子孙。(邓柱峰、李文慧)

  东莞:巧爸爸做“冬团”

  冬至,是个团圆喜庆的节日。按照东莞人的习惯,冬至要吃冬团。冬团是道滘群众在冬至时节(俗称“做冬”)必吃的一样传统食品,由糯米皮和馅两部分组成。冬团的馅通常以眉豆为主要原料,还会加入花生等材料,分甜咸两种口味。做好的冬团需要用油刷一遍,然后用蕉叶垫好放在蒸笼里蒸熟。

  昨天上午10时,道滘中心幼儿园举行了一次做冬团活动,家长和小朋友共同参与,其乐融融,其中不乏一些“巧爸爸”的身影。只见巧爸爸们一搓一按,再一转一捏,很快就做好了一个个冬团,一点也不输阵。

  在东莞的传统习俗中,冬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莞民俗专家张铁文介绍,一般来说,东莞“过冬”的民俗在“吃”的方面有些特别讲究。首先是“打边炉”,全家人聚在一起打火锅吃“咸丸”。所谓“咸丸”,其实就是汤圆,里面包的是咸的馅料。此外,就是“吃生鱼片”。不过,由于大家慢慢认识到生鱼片里有寄生虫,不卫生,所以这个习俗逐渐消失了。

  “除了吃,因为冬至象征着岁末,还有其他一些习俗。”张铁文介绍,比如说,男的要理发,女的要洗头。(汪万里、张晓嘉、张颖妍、黄江洁、陈臣)

  梅州:吃了羊肉才算过冬

  “冬至羊肉夏至狗”,在梅州,每年冬至时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购买新鲜的羊肉,配上当归、党参、红枣等中药材,加生姜和糯米酒或者娘酒,盛装在瓮中封好,用慢火细细熬炖,直至成浓醇的酒肉,传统的客家谚语中有“冬节到时羊酒香,进补身体最合时”之说。

  昨日,家住梅城的叶大爷告诉记者:“每年的冬至都必吃羊肉煮酒,吃了羊肉才觉得过了冬,羊肉煮酒既温补又暖身,我延续这样的习俗已经有40多年了。”

  除了在冬至当日吃酒煮羊肉,酿酒也是客家人过冬的传统习俗。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叶仕欣 刘雁、唐林珍)

  中山:三牲祭祖晚上团圆

  与其他广府地区一样,中山人一样信奉“冬大过年”。大多数中山人当天必定会用鸡猪鱼三牲、时令蔬菜和汤圆来祭祀祖先,而且晚上一家人团聚家中,共享丰盛的一餐。

  在冬至这一天,大多数小榄人会制作一种名为“水榄”的食物,这种“水榄”其实就是一种用菊花肉作馅料的糯米汤圆。它的外形并不圆,像橄榄状,而且个头要比那些在超市里的普通汤圆要大上许多,一碗通常只能有四个,馅料通常是莲蓉或绿豆沙,再加入些许菊花肉。而煮“水榄”用的白开水是没有味道的,只是另外再加入菊花瓣,吃起来有淡淡的菊花香。(黄庭辉)

  河源:村民穿戴一新摆宴

  “冬至节,迎新岁,庆丰年!”昨日是河源市连平县忠信地区六镇一年一度的冬至节日,当地村民均穿戴一新,热热闹闹地欢聚在村里头,摆设盛宴过节。

  每年的冬至客家节,当地村民都要相聚在一起,由大富人家或由村里出钱设宴款待父老乡亲,共同庆祝冬日即将结束的丰收之年,并企盼来年农事风调雨顺,乡民平安吉祥。据悉,这一特色乡俗自明末清初开始,至今已延续了数百年。(曾焕阳)

TOP

张仲景当街煮“娇耳”治耳病 开冬至吃水饺先河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09:11 来源:齐鲁晚报 

  陈正宽

  阴历一年,三百六十天。每过十五天,有个节气。一年中总共二十四个节气。春季的六个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季的六个是: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季的六个是:秋处白秋寒霜降;冬季的六个是: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的龙头老大是立春;节气的小弟是大寒。阴历新年,后称春节,论节是年中之最大者,或称之为“过大年”。二十四节气中之冬至,是隆冬中之大节气,民间称之为“过小年”。二零一一,岁在辛卯。辛卯冬至,在十一月二十八,阳历是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农历节气,向极看重。放到民间,对诸如此类地过冬至,更是无以复加。

  老潍城有“冬至当日回”、“冬至一阳生”与“冬至日长一线”的谚语。只缘,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365天多一点。从冬至当日起,日头开始直射北回归线,白昼始长,这样一直持续到夏至前一天。从夏至始,日头又开始直射南回归线,白昼始短,这样一直短到冬至前一日。表面看来,冬至似乎是冬之极,究其实,冬至却实在是春之始。为此,把“冬至”说成是实际意义上的“立春”,也许更恰当。可见,古人把冬至看成是除了过年之外的冬令大节,实在不过分。晚清道光年间,潍县翰林王之翰有《九九消寒歌》云:“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自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妆成。”

  基于这种冬至春始的隆冬节气,所以一到冬至,家家有祭,这便是冬至祭祖的渊源。凡读过鲁迅小说《祝福》的,可以此大致领略冬至祭祖的盛大场景与敬畏氛围:“鲁镇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现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冬至祭祖的民间食俗,是供奉水饺,潍城叫扁食。冬至祭祖供扁食与冬至过节吃扁食,与古代名医张仲景治病救人甚有关系。冬至是阴之至,阳之始。此后尚有小寒大寒与数九寒天,接踵而至。以之,从冬至始,人们注意保暖,平添食温,成为系心命题。而据说,“冬至吃扁食”和“暖耳朵”相重合。“饺儿”谐音“胶耳”。冬至吃扁食,可以加护耳朵,以免冻坏。却也不知,此正为了纪念神医张仲景而设。

  原来,东汉末季,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神医张仲景当时在长沙做官,时在冬日,发现乡亲父老患了一种耳病。一向主张“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张仲景救人心切,让徒儿们搭棚,架锅,熬药。在冬至那天,当街舍药。所舍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即把羊肉、辣椒等暖性物与一些祛寒药材放在一锅煮,煮好切碎当馅儿,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食物,煮熟分给病人服食。每人分到“娇耳”两只,药汤一碗。病人吃过,浑身发热,血流通畅,两耳变暖。过后不久,耳病患者全都好了。由此,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世代流传,实则开了冬至吃水饺即扁食的先河,千古不绝。

  直到如今,在鲁西及河南一带,民间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流传。在老潍县民间,也流行着“冬至扁食夏至汤,吃了不必开药方”的口头禅。

TOP

冬至饮食习俗:“节气饭”吃饺子进补吃“十全”

中新网 2011年12月20日 15:16 来源:山东商报 

  12月22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下面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冬至的饮食习俗吧!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气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当年张仲景辞官回乡时,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品(就是现在的“饺子”)。在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之恩。

  冬至要吃百味馄饨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馄饨是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香,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著名的有成都市龙抄手饮食店的抄手,其品种多样,皮薄馅嫩,味美汤鲜;重庆市的过桥抄手,包捏讲究,调料多种,蘸调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庙松运楼三鲜馄饨,馅料讲究,薄皮包馅,味色鲜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曲曲,羊肉为馅,皮薄馅嫩,汤清味鲜。

  冬至缘何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进补有新说

  人们有在冬至进补的习惯。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抵御严冬,身体会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热量。因此,以高热量的食品进补,很符合养生之道。一般而言,冬至进补的食品以肉类为主,再加上各种滋补的药材炖煮。补冬的配药多为中药的“十全”。“十全”包括人参、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地黄、川芎、芍药、桂枝、甘草。

TOP

西宁冬至习俗:包饺子外,还讲究杀鸡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21:04 来源:青海新闻网 

  今天冬至,您吃饺子了吗

  来源: 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讯 公元804年的一个冬日,唐代诗人白居易孤身一人寓居在邯郸的一处寓所里,这天正是一年当中夜晚最长的冬至,忍不住思家情绪的诗人在这个时候挥笔,写下这样的诗篇——“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或许一大早,您就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冬至祝福短信,今年12月22日,冬至到了,空气愈发清冷凝重,但您看看手机上的短信,心中是否充满暖意?冬至这天提醒大家:一定要吃饺子,感受一下过冬至的氛围,让冬日暖阳照耀心间。

  我省著名作家贾文清介绍说,在古代,冬至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从汉代以来,这一天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3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3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所以冬至曾经是个很热闹的节日。”贾文清笑着说,“在冬至,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也被称作‘添岁’。”冬至,俗称“冬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听说过这句古老的谚语,南方朋友可能对此有些迷惑。其实很简单,您仔细看看那两边翘翘、中间圆滚滚的饺子,是不是有点像咱们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没错,就是耳朵。现在人们普遍的习俗是冬至这天吃饺子。“这个习俗最早应该追溯到东汉。东汉的张仲景,大家都知道,《伤寒杂病论》就是他写的。”贾文清说。接着,她讲述了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的传说,张仲景是一位特别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看到民间百姓的疾苦,每到冬天,许多人由于没有帽子,耳朵都冻烂了,流脓流血,他看了非常心痛,就根据医方研制出“祛寒汤”,里面除了中药,还有羊肉、胡椒、辣椒等热性的食料,味道好得不得了。穷苦百姓纷纷赶来喝“祛寒汤”,喝完后,头上冒汗,耳朵再不会冻得流脓了。这种汤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来,张仲景去世了,没人再熬“祛寒汤”了,人们就把汤里的羊肉等包到面里,再捏成耳朵的形状,叫做“娇耳”,把它煮了吃,同样热乎乎的。从此,这种食品也在民间流传开来。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和“祛寒娇耳汤”的恩德,再来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冬天了,天冷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被冻伤,因此,吃些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除了必吃不可的饺子,一些和冬至节气相关的商品,也开始热销。

  贾文清还特别介绍,其实西宁人过冬至,除了包饺子外,还讲究杀一只鸡。有这样一句民谣,“冬至,宰一个聋子”。聋子就是指鸡,把鸡肉放在火炉上慢慢炖,香味儿四处飘溢,一家大小围坐在热炕上,一边包饺子,一边兴奋地等待着,鸡汤和饺子都很香。“为了这难得的美味,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基本上不出门,就守在家里。”贾文清回忆说,“以前的老西宁城里,冬至这一天全体休息,商铺关门,学校放假,工厂停产,就连军队,在这一天也停止操练,刀枪入库,不再有任何的活动。”当然,这是很早以前的故事了,现在过冬至,吃完饺子该干啥还干啥去。(作者:马小玮 郭蕊)

TOP

各地冬至习俗:江南一带流行吃汤圆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21:05 来源:青海新闻网

  一样的冬至 不一样的习俗

  冬至时,吃羊肉、喝羊肉汤似乎已经成为四川人的“必修课”,吃羊肉的方式在四川通常是火锅吃法,以羊肉汤为锅底,里面煮着羊肉、羊杂,至于涮汤的菜,其实只要白萝卜就成,因为在四川人的羊肉汤里,它们原本就是不分家的一锅。不过,你还可以涮点别的配菜,譬如,白菜、土豆等。

  江南一带的人冬至流行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江南一带的人流行在冬至吃汤圆,想必也是基于团圆之意吧。相传,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于是人们在做冬至团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哄孩子们高兴,也以此鼓励孩子们,希望他们茁壮成长。

  在青海,本地人冬至这天要吃“炒酒”(一种用肉丁、豆腐丁、木耳、金针菇、蛋花等制成的汤菜,因炒肉丁时要加点黄酒,所以叫炒酒)。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吃油搅团和棋子(切有菱形纹的烙饼,吃时依纹断开)。现在,人们在冬至这天都会吃饺子,已经很少在冬至这天吃油搅团、烙饼和“炒酒”了。(郭蕊 马小玮整理) “冬季养生,离不开衣、食、住、行四方面有机结合,这个冬天不再冷。”本报记者采访了省中医院副院长李军茹,李军茹结合青海气候特点,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冬季养生提出了几点建议,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其实很简单。

TOP

冬至刘伯温请朱元璋吃豆腐

中新网 2011年12月23日 17:55 来源:金陵晚报

  题语

  昨天是冬至。老南京冬至的习俗有很多,现在已经简化为“烧包数九吃豆腐”。“烧包”在老南京人的说法里,就是烧一包一包的纸钱。此举意在祭奠先祖。而“数九”则是一个歌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只能“屈指”度日,通过对于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创作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数九消寒。

  冬至必吃的五大食物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么?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当然很多地方的冬至习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冬至吃什么,要看地方来的。

  1、饺子

  传说中,河南名医张仲景因记挂穷乡亲们,冬至那天,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医棚,向穷人舍“祛寒娇耳汤”(“娇耳”即现在的饺子),使人吃了以后只觉浑身温暖,两耳发热。

  做法 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等煮熟后,将羊肉及药材捞起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再下锅煮熟。每人一大碗汤,两双娇耳。

  2、馄饨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

  3、汤圆

  在江南地区,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又分“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4、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事实上,在江南地区,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5、萝卜

  民间有言:“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又说:“冬季萝卜赛过小人参。”在冬至夜,正适合炖上一锅热乎乎的萝卜排骨汤,一家人团团圆圆,过这个历史悠久的“亚岁”节。

  宜于冬季进补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一般说来,温补宜用热性食物,用于气虚;滋补宜用寒性食物,用于血虚;无气虚血虚则宜用平性食物,是谓平补。

  姚媛媛 整理

  关于吃豆腐在过去和现在还有不一样的地方。以前老南京有种说法叫“葱煎豆腐烧大肠”,说的是当时吃豆腐还要配上葱和大肠,这样油水丰富,能够满足物质匮乏时期人们的需求。又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但是现在老百姓一般都是只烧青菜豆腐,既不油腻,又有“青菜豆腐保平安”的寓意。

  南京人冬至吃豆腐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是和朱元璋有关。

  明初,朱元璋像中国历史上所有帝王一样,在功成名就得了江山以后,生怕那些追随自己多年、出生入死的手下功臣们的威望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削弱、排挤这些功臣的势力,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

  刘伯温就是这样一位功臣。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刘伯温为人正派,疾恶如仇,在任期间,对那些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总是秉公处理,决不留情。刘伯温的做法也得罪了当时的权贵,那些权贵把他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权贵们少不了在朱元璋面前造谣诽谤刘伯温。本来就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也开始怀疑刘伯温,进而想杀掉刘伯温。这时,马娘娘就劝朱元璋谨慎行事,免得误杀好人。于是,朱元璋下令要刘伯温三天内交出账簿备查。

  第一天、第二天过去了,见刘伯温毫无动静,他的朋友们都为刘伯温捏了一把汗。到了第三天,那天正好是冬至日,刘伯温左手夹着账簿,右手提着一只小瓦罐去见皇帝。朱元璋见状感到非常纳闷。于是朱元璋揭开瓦罐盖一看,是小葱拌豆腐,再翻开账簿一看,账目清清楚楚。至此,朱元璋恍然大悟,原来刘伯温就像这瓦罐里的小葱拌豆腐,是一清二白的。

  刘伯温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所以他的小葱拌豆腐的故事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从此以后,每到冬至那天,南京人都要吃小葱拌豆腐,意指要像刘伯温一样清清白白做人。这也是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由来。

  除此之外,在老南京的冬至习俗中还有媳妇做鞋敬老、丈人“送冬”祝福、商铺放假等习俗,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已经逐渐消亡了。

TOP

冬至数九话消寒

中新网 2011年12月28日 10:2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主题:冬至数九话消寒

  主讲人:李松龄 北京市档案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策划、主持 “档案见证北京”文化系列讲座。

  提要:“冬至”一到,开始“数九”,数至九九,寒气尽消。作为寒冬一道特有的风景,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数九、画九和写九的习俗,后来这种民俗文化也盛行于清代宫廷之中。主讲人依据档案文献和私家笔记所载,简述了从“冬九九歌”到“九九消寒图”的演变过程。而清宫所藏的各种“九九消寒图”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也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

  从“九九歌”到“九九消寒图”


  ◎关注:文天祥创造了“九九消寒图”吗?

  冬至是由天文节气演变成的传统节日,亦称冬节、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古代的冬至节习俗,上起百官朝贺,吉服放假,红笺互拜,下至百业停工,相互宴请,馈赠礼品,“一如元旦”(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俗有“冬至大如年”之谚。其中习俗之一,就是从这天开始数九。

  我们现在见到记载数九文字最早的书,是公元550年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书中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之句。

  据史籍记载和各地民俗志书所见,从长江南北到黄河上下,各地都有数九之说,只是同中有异,版本不一。在北方(主要在京津冀地区)流传最广的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三言两语就把节气的寒冷程度与自然景物的变化关系说清了,歌词琅琅上口,便于流传记忆。

  而在南方则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另有说法。浙江一带流传的是:“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宿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躲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猪狗躺海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懒腰,蚊蝇虼蚤出。”

  江苏丹阳地区为:“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中心腊,河里冻死连毛鸭,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喜荫地,九九八十一,送饭地里吃。”

  湖南的“九九歌”说:“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不同地域的九九歌,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对冬去春来、季节交替和耕作、生活情景的描绘,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表明了冬九九中的气候变化发展规律。既可以判断寒暑更迭信息、农耕的时令以及在生产、生活上如何适应的要求,又可以满足人们对民俗文化娱乐审美的精神需要。

  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民间又产生了“九九消寒”的习俗,愈来愈丰富多彩,形式也不断翻新。

  我国最早有“画九”之法。相传南宋爱国志士文天祥被元军押到京城,时值冬至日,他在狱中面对冬季凛冽寒风的考验,胸怀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大无畏精神,在狱中的墙壁上画了一株红梅,共有九枝,每枝九蕾,每天将一蕾改缀成花,九九八十一天画满九九八十一朵花,既计算着被囚的时日,又表达了自己凌霜傲雪的英雄气概,寒消之日,慷慨就义。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依据文天祥的意趣,逐渐演变成了不同版本的消寒图。最有代表性的当是刘侗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说的那种:“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更有韵致的是,斯时妇女晓妆染梅,明人杨允孚《滦京杂咏一百首》咏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所以杨氏诗以咏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见《日下旧闻考》)

  清宫盛行“九九消寒图”

  ◎关注:每一笔画上可记录当日天气

  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后,随着满汉文化的日益融合,填写《九九消寒图》这种岁时风俗也引进朝廷,尤其在道光年间颇为盛行。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风)’九字,字皆九笔也。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内直翰林诸臣,每年冬季都要填写这种“九九消寒图”。先由宫中懋勤殿制成待填描写的消寒图。该图四周采用木框插榫而成,并裱以纸绫。其“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寓迎春之意。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届时由室主人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字九笔,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图上方有“管城春满”四字。据韩愈《毛颖传》解释:笔受封于管,号“管城子”。“管城子”乃笔之别称,寓笔成春满庭之意。(图③)

  人们创作了很多这种词句,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前春幽挟草巷重茵”、“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也凑成八十一笔,只是用字笔画略作繁减,每日一笔,即可完成一幅消寒图。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如上联为: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下联是: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冬尽联成,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后来人们觉得每天简单描写一笔,意犹未尽,便在写完当日一笔后,再用其他色笔,在笔画上记录当日的晴阴冷暖。像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一幅,“亭”字的第一笔上写的是“今日风”;第二笔上记的是“晴暖有风日也”;第三笔上填有三字“晴暖日”;第四笔上则是“早晴晚阴”;第五笔上又是“晴暖日”……后来所记内容更为详细,有一幅“春前庭柏風(风)送香盈室”,在墨笔画上,用白色细笔填写当日天气情况。春字的第三笔“终日凉风侵入皮肤如刀刺”,在其他笔画中见有“清晨阴冷过午后方见日、祭灶天凉糖瓜入市、腊月正当廿四日天光阴冷万象将更新、午后起寒风尘沙扑面日”的内容,也有“万寿无疆”、“浪费笔墨今日休”等超出记载天气意义的字样。总之每日记载详略,要视当日笔画长短而定。因此,当一幅“消寒图”填完之后,就成了是年冬季天气情况的档案记录。“每岁相沿,遂成故事”(吴振棫《养吉斋丛录》)。

  清宫所藏消寒诗图

  ◎关注:一首“葫芦诗”,三皇五帝说到今

  关于消寒诗图,目前见诸文字记载的是明代刘若愚的《明宫史》,其中提到宫中年年都要由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总是冬’始,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并说此制亦“不知缘何相传,年久遵而不改”。可惜他没有把诗全记下来,他认为是瞽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又非御制”,不值得记,“其实这正是风俗志中的好材料,由‘一九’说到‘九九’,可能都有些具体内容的”(邓云乡:《燕京乡土记》)。

  说到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我们目前仅见到一块清代刷印九九消寒图的印版,上书:津飛(飞)紅(红)苑流香春送風(风)。(图②)  

  我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宫中杂档中,也发现有一幅《消寒诗图》,使用年代不详。(图①)全图每九有诗四句,共三十六句,计252个字。诗文如下: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在这首“九九消寒诗图”中,从远古的“三皇治世”,到“大清坐金銮”,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读来耐人寻味。在这幅诗图中,诗句又交叉双环绕呈葫芦型,围绕着“雁南飞哉柳芽待春来”九个字转写下来,每字亦均为九笔,每日一笔,“九九八十一日尽”。 消寒诗图每年逢冬至之前,便挂在宫廷的居室中,是一种用文字笔墨来娱乐记时消遣之作。

  溥仪小朝廷的消寒益气歌

  ◎关注:紫禁城内逊帝念佛思复辟

  从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到1924年底搬出紫禁城,依照清皇帝退位之后优待条件所定“尊号仍存不废”的规定,溥仪在此期间居住在紫禁城内廷,史称溥仪小朝廷时期。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溥仪全宗》案卷中的《九九消寒图》,做成“井”字形,九方格,每格内有九个圆圈,共为八十一个圆圈,一天画一圈,通过阴阳鱼记录反映冬九九每天的天气情况(图④)。据清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京都风俗志》亦有“冬至日,俗谓之数九,或画纸为八十一圈。每日分阴晴图一圈,记阴晴多寡,谓之九九消寒图,以占来年丰歉”之句,当指此图式。

  溥仪幽居深宫,忧苦寂寞。为了排遣寂寞,侍臣们为他编制了《消寒益气歌》,每九有一歌名,即:七星拱一,左右合和,三星在户,四平八稳,一门五福,六合得正,奇财子禄,八方朝贡,九五至尊。其全部歌词照录如下:

  阿弥陀佛第一声,一九阳回日日增。有位古佛释迦祖,一个木鱼一本经,一意渡(度)众生。阿弥陀佛第二声,二九阳回万物生。二位仙师和合子,二人同意念真经,事事都亨通。阿弥陀佛第三声,三九阳回喜气盈。三位星君福禄寿,三阳开泰阳明通,吉人靠天公。阿弥陀佛第四声,四九阳回四相通。四面观音四面渡,四时吉庆喜相逢,养气自然平。阿弥陀佛第五声,五九阳回向阳生。五位古佛正中坐,五伦顺序五路通,无处不兴隆。阿弥陀佛第六声,六九阳回地气通。西来六祖达摩子,面壁十年渡(度)众生,感化不非轻。阿弥陀佛第七声,七九阳回动春风。七夕仙子从天降,福禄寿考汾阳公,德厚享高龄。阿弥陀佛第八声,八九阳回细柳青。八洞仙人八种宝,齐向瑶池祝寿星,仙酒醉长生。阿弥陀佛第九声,九九阳回遍地青。九星斗姥云端坐,九如散与帝王宫,九州复大清。

  这张《消寒益气歌》,每九的九个圈构成的图案与这九歌名相合。例如:左右合和图,左右各四圈,底部用一圈联合起来。三星在户图,则是三圈在中,其余六圈构成门户之门字形。八方朝贡图,八个圈分布四周与中心圈相连。另外,与其他消寒图不同的是,有的在同一天的圈内,竟记有三种符号,记录了是日天气变化的复杂情况。

  《消寒益气歌》是另一种形式的消寒图,原实物长39.1厘米、宽28厘米。根据《九九消寒图》中“七九”格内有“十五年正月初七日全”的字样,依照关于大清皇帝退位“尊号仍存不废”的规定,无疑系指“宣统十五年正月初七日”,由此判断这张图记载的九九公历应是:1922年12月22日至1923年3月l2日。其歌词内容,除按每九顺序配有相应描述节令气候的词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溥仪的思想,不仅有宗教迷信色彩,还做着“九州复大清”的复辟美梦。这是溥仪在小朝廷最后一次完整记录九九消寒图,1924年未及冬至就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

  -供图/李松龄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消寒诗图》,诗句呈葫芦形,从“三皇治世”写到“大清坐金銮”

  ②清代九九消寒图的印版,上书:津飛(飞)紅(红)苑流香春送風(风)

  ③清宫“九九消寒图”。图上方有“管城春满”四字。“管城子”乃笔之别称,寓笔成春满庭之意

  ④溥仪在被赶出紫禁城之前最后一次完整记录的“九九消寒图”及《消寒益气歌》

TOP

冬至后的“消寒会”始于唐末

中新网 2011年12月29日 18:01 来源:光明日报

  冬至被古人视为重大节庆,这一天皇帝要亲自举行郊祭,百官要上朝进贺,在民间则有祭祀祖先、神明的习俗,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谚。而且冬至后,还有“消寒会”。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冬至是阴消阳长转化的关键节气。冬至入九,数足九九,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话有“九九消寒”的说法。而为了度过漫漫严冬,古人想出了各种娱乐来进行九九消寒。如冬至后,一些文人雅士邀集亲友,大家轮流出钱饮酒作乐,以消磨冬日,这种宴会叫做“消寒会”。

  消寒会始于唐末,又叫“暖冬会”,古籍也有记载。据五代王人裕撰《开元天宝遗事·扫雪迎宾》上所记,唐朝时,长安有个大富翁,每当下雪天气寒冷时,他会叫仆人在自家的街道口,在雪地上扫出一条小路,自己亲自站在路口前,拱手行礼迎接宾客,为客人准备菜肴宴饮寻乐,称为“暖寒之会”。

  此外还有“九九消寒图”,分梅花消寒图、圆圈消寒图、文字消寒图三种。古人为了计算这段日子,想出了制图计日的方法,用画梅、画圆圈或填影格字等形式来记载,又简称为“九九图”。

  “九九消寒图”,大多是一株八十一瓣的梅花,或有八十一个小圈的九丛圆圈,从冬至日起,逐日涂满一瓣或一个小圈,并做记号标示阴晴雨雪,至第八十一日,冬尽春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帝京景物略》还记载了有趣的“九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

  除此之外,古人还画“九九消寒表”,九行八十一格,自冬至起,日涂一格,格满寒消,相传并有明朝功臣刘伯温所传口诀:“上阴下晴雪中心,左风右雨两分清,九九八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耕作勤。”

  还有一种深受文人雅士所喜爱的“九九迎春联”。上下联各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画,一样都是双钩空心字,从冬至日起,按日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则严冬已去,春暖花开。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院春幽挟巷草垂茵”。阳 波

TOP

柯云路:古人重视冬至 迎接阳长阴消的伟大转化

中新网 2011年12月22日 10:30 来源:解放日报

  柯云路

  一位年轻人去故宫参观,回来后向我提了一个问题。

  他说,看故宫的文字介绍,皇帝每日主持朝政相当辛苦,大臣们三更半夜就得准备上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难得几个休息日,只有大年初一这样的盛大节日宫廷才会放假。然而,在这区区可数的三五个假期中,竟然包括了“冬至”。他十分不解。现代人除了每周可休息两天,还有名目繁多的假日,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加起来一年之中有一百多天,但如此长的假期中却不包括“冬至”。

  他问,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冬至”,甚至把它当做重大节日?

  我问他知不知道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他说知道。我说就因为这一点。他说:这一点如此重要吗?我说是。

  我告诉他,太阳虽然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但每天出现的时刻及长短却不一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处于循环的渐变中。中国农历中有冬至和夏至,与冬至对应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过后,白昼会一天天缩短,黑夜则一天天延长。按中国古人的理论,夏至是阳盛极阴至衰的时刻,而阴气正是由这至衰的节点开始爬升,阴升阳降的过程经过后半个夏季、一个秋季、前半个冬季到达极点,就是“冬至”。

  冬至这一天,黑夜最长,白天最短,与夏至完全相反。

  作为农业文明的古国,我们的祖先对大自然阴阳寒热的变化非常敏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全是靠天吃饭。一年四季种庄稼、繁衍生息都靠太阳照顾。到了冬天,特别是冬至,太阳的照顾到了最低点,似乎最“黑暗”。但是,按照古人“物极必反”的辩证观,在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事物一定会发生变化。到了冬至这天,万物将开始新一轮阳升阴减的生机。先人当然要把它作为盛大的节日纪念。

  他们是纪念这一白天由每日渐短向每日渐长的伟大转化。

  按照《易经》的解释,冬至为“雷在地中”“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即所谓“冬至一阳生”。孔子在讲解《易经》时专门讲到冬至,说“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所谓“至日闭关”,就是冬至这一天城门关口都要关闭起来,这在古代可能相当于今天的交通管制。所谓“商旅不行”,是与交通管制相应的民俗,这一天出门在外旅行的、做生意的人要静止下来。所谓“后不省方”,是说连皇帝在这一天都不外出巡视,是皇帝都要遵循的先王古训。

  那么,这一天应当做些什么呢?要养精蓄锐,静待其变,等待着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开始。

  现代社会,当然不可能商旅不行,但记住大自然的提醒仍然是有益的。古人将冬至作为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适应大自然而休养生息的超前认识。先人告诉我们,要敏感地倾听大自然的变化,在冬至时刻面对即将来临的阳长阴消,要小心养护自己,等待和迎接这个变化。

  年轻人又问:中国的农历春节每年对应的阳历都不是一个日子,有的在一月,有的在二月,为什么冬至基本对应着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呢?

  我说,这就是我们祖先聪明的地方,他们其实是“阳历”“阴历”并用的。所谓“阴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制定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法,阴历的月份依此而定。而所谓“阳历”,则是观察太阳的运行周期制定的。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观察而来的,所以,夏至、冬至才会与阳历同步。这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对冬至的认识还可以转化为人的养生规则。

  古人提倡冬至这天要静坐养生。如果把这个原则扩充到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可以说每天都包含一个小小的“冬至”。按照古人的计时方法,每天都有一个阴消阳长及阳衰阴盛的过程,而夜半子时就是一天中阴盛极而阳至衰发生转化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无论是休息还是静坐养生,都会收到不一般的好效果。冬至过后,虽然大自然的滋养会使阳气一天天壮大,但也千万别忘了,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所谓数九寒天。要在心中守着那团阳气,存着对未来的期待,在越来越短的黑夜中心态安详。

  还是那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