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云]伪满电影:奴化教育的马前卒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24 期 7 版 “ 历史学 ” 文章之一。
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本来是文化范畴的事,但是在伪满洲国,日本却将电影作为政治教化的传播工具,承担国策宣传之任。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以下简称“满映”)的成立及其一系列活动,则充分体现了殖民统治集团愚弄民众、美化侵略、维护殖民统治的根本意图。
在伪满洲国,电影机关并非由文化艺术部门酝酿成立,而是由日本关东军和伪满警察部门出于其对民众的思想统治需要成立的。伪满洲国出笼不久,出于对内对外宣传的需要,在关东军的授意下,伪满政府首先成立“电影国策研究会”,以日本电影宣传宗旨为前提,注意研究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政策。到1933年末,电影国策思想已基本酝酿成熟。为了阻止关内反日电影对东北人民的影响,也为了对东北人民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把伪满洲国宣扬的“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建国精神”传播给人民, 1937年8月,由日本人任社长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正式成立。该协会名义上直属伪国务院,实际由关东军直接操纵和控制。从此,满映全面垄断了伪满的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权。
满映的宗旨是:“满洲国的国策会社,根据日满一德一心的正义,本着东亚和平理想的真精神,在平常无事的时候,对于满洲国的精神建国,有重大的责任,对于日本与中国等国家,应当将满洲国的实在情形,充分介绍,使他们充分的认识,而且对于其他满洲国内一般文化的提高供献资料。到了一旦有事的时候,他的责任更大了,就是与日本打成一气,借着电影媒体,实行对内对外的思想战!宣传战!”伪满“国策电影”的根本精神,就是在平时向民众宣传殖民主义思想和殖民主义文化,在战时,使电影成为思想战、宣传战的一种有力武器,是奴化我国人民的一种政治工具。
满映成立后,为了完成其肩负的巩固殖民统治、宣传“王道乐土”、“日满同心同德”的使命,通过颁布法令法规,控制电影拍摄的内容,利用电影“形象化、易接受、好普及”的特点,大量拍摄适应殖民统治需要的“国策片”,并且垄断电影的发行,控制整个电影市场。
为了满足日本侵略政策的需要,满映把拍摄影片的内容进行调整,分成三种:“启民电影”、“娱民电影”、“时事电影”。“启民电影”又称文化影片,包括宣传片、教育片和纪录片。主要是通过电影形式向日本人民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面前制造“跃进满洲”的假象。“娱民电影”即故事片。主要是通过黄色、恐怖的内容来毒害中国人民。如《蜜月快车》、《富贵春梦》、《冤魂复仇》、《铁血慧心》都是满映的国策片,赤裸裸地宣传“日满亲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殖民统治思想。“时事电影”,主要记录伪满时期的各类时事,其中心依然是粉饰太平,为日伪政权歌功颂德。其中,“启民电影”是直接体现国策思想的最有力片种。满映利用这个片种迅速、方便的特点,记录日本关东军侵略和屠杀中国人民的所谓“武功”和日本对伪满统治、掠夺、奴化的“新貌”以及反映“日满一体”的精神,以供向国外进行宣传和向国内民众教育之用。
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满映的“国策”影片更是充满了“决战必胜”的战争气味。由于侵略战争不断扩大,日本侵略者内外交困,渐渐走向穷途末路。作为日本侵略者战争物资供应地的伪满洲国也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因此,他们把电影作为决战的思想武器,利用电影为侵略者打气助威。他们认为:“在决战前夜,狂呼增产的今日,电影在宣传、慰安、告知、启发、指导上所占的地位,要高出任何一个部门。为了使民众彻底了解大东亚战争以及怎样完遂大东亚战争,所以电影制作当局,就该有充分的反省。”因而,这一时期的电影,都是为迎合日本对外侵略而拍摄的。如《兰花特工队》对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赤裸裸地表达了赞颂之情,《大地逢春》、《黄河》、《碧血艳影》、《银翼恋歌》等都是极其反动的“国策片”。《黄河》是1942年满映推出的“国策片”代表作,影片把侵略魔鬼美化成了救人的菩萨。1943年拍摄的惊险影片《碧血艳影》,描写伪满警察打入“土匪”(指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力量)集团内部,最后擒拿匪首的故事。影片拍摄了不少惊险场面,因此被鼓吹为是一次成功的创作。
在这里,电影完全用于政治宣传和政治说教,远远抛开了电影的艺术属性,成为日本关东军和伪警察等日伪统治者用来强化法西斯统治的工具。
满映从成立到垮台的八年时间里, 所拍摄的新闻片和故事片都是带有明显宣传色彩的“国策片”,它们秉承日伪统治者的旨意,体现“日满亲善”、“王道乐土”,进行所谓的奴化教育。后期的电影内容更加反动,恶意攻击共产党、美化伪满警察,直接反映了日本在南太平洋的侵略活动。在影片输入和发行上,处处体现着国策电影的精神。国策电影以鼓吹“日满协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奴化中国人民为目的,成为日本向东北民众宣传殖民主义思想的一种政治工具,对中国人民是一种心灵的摧残。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郑文云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