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北师大民俗学社系列活动——京城叫卖大王

北师大民俗学社系列活动——京城叫卖大王

北师大民俗学社请来了京城吆喝大王
(转自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3年4月16日在“非典”战场酣战的前夕,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社邀请北京吆喝大王臧鸿先生与其弟子李志平来师大作专门的讲演,讲演地在敬文讲堂,主持人说到这是对钟先生的一次追念。也是民俗学社换届后的第一次公开活动。生动的现场叫卖表演,引发了一阵阵掌声。臧先生那极富韵味的京城叫卖声,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传统的市井生活中,随着季节的变化、物产的不同,以及叫卖人的心态的变化,叫卖声或欢快或苦涩、或高亢或低沉,叫卖已不纯是一种商业活动象征,它成为市井贫民的音声艺术。在叫卖渐次消失的当代,吆喝成为一道令人追忆的都市风景,虽然我们在京城庙会中偶尔也能欣赏到一声半声,但毕竟是一种点缀。臧鸿先生曾在《城南旧事》等多部电影中扮演角色,其表演技能很高。叫卖现在也是作为一种特定的表演,主要是观赏的意义。叫卖大王还当场传艺,师大学子踊跃登台。
师大民俗学社是全国高校中时间坚持最长的本科生民俗团体,它在中文系民俗学教研室老师的支持下,不间断地开展了诸多民俗活动。记得钟敬文先生在1991年底还参加了一次民俗学社社团大会,钟先生当时89岁,当时本人有幸也坐在主席台上,钟先生还发表讲话,并即席吟诗一首,全诗已记不大清了,但“传灯”二字,印象极深。钟先生一生都特别关心民俗学民间文学后辈人才的培养,在民俗学事业的薪火相传历程中有着非同常人的贡献,这是我们大家都不应忘记的。他将自己的心血洒在学生晚辈身上,这并不是一般学者所能做到的。平心而论,如果没有钟先生等前辈的努力和不懈追求,就很难有我们今天的局面,试想多少大师在涉足民俗学领域之后,就悄然身退,只有钟先生自始至终努力坚持,他有多少的艰辛,多少难以为人道的苦涩。我们学生身上如果能够有一点上进的动力的话,我觉得它就来源于我们对先生事业的继承,对民俗学的热爱。当然如果说我们要对先生作出回报的话,那就是不断地推进民俗学事业,做我们应该作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夕梨 于 2009-1-5 16:15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