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于“民间祭厉信仰习俗”的讨论

关于“民间祭厉信仰习俗”的讨论

关于祭厉信仰习俗,我们把研究对象先界定一下:
        《礼记•祭法》孔颖达注疏:“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归依,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曰公厉者谓古诸侯无后者也……者谓古大夫无后者” ,认为人死后没有子嗣的称之为“厉”。
        曾少聪认为:孤魂野鬼的崇拜与信仰者没有血缘的关系,所谓孤魂野鬼是无后或没有人认领的鬼魂 。
刘方玲认为:所谓“厉”或“孤魂”,按照中国传统的祀典,其古典含义是泛指那些“无后”、“乏祀”、“凶死”、“横死”、“冤死”、“兵死”(死于战乱刀兵之灾)的鬼魂。
        林富士认为:无论是死后的丧葬、祭祀之事未得妥善处理的“非常”(非正常)之鬼,还是在“非自然”状态(指死亡时的年龄、所在的处所、或终结的方式“异常”)去世者的鬼魂,或是“非自然”死亡又不得“正常”善后者,都有资格成为“厉”或是“厉鬼”。
        李申认为:那些过去声名显赫、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而祭祀断绝者,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死亡而无人祭祀者,这些鬼,被儒教称为“厉”。儒教认为,这些鬼,也应当以某种方式加以祭祀,否则他们将危害人间。因此,设置厉坛以祭祀厉鬼,也是儒教祭祀的一一项重要内容。
        林素娟认为:主要指因夭殇、无子、国灭、凶死等种种因素而导致无后、无所归依之鬼,此无所归依之鬼往往未能得到妥善的安葬及祭祀,未能歆享血食,而为祸人间,即被定义为厉鬼。
        王志宇认为:厉鬼,亦称无缘鬼魂,此又分为没有子孙祭祀在阴间沦为乞丐饿鬼的无嗣孤魂,以及自杀、夭折、橫死的凶死亡魂。
      《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对厉鬼的定义是:厉鬼,非正常死亡的鬼魂。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化为鬼。正常死亡者为‘善灵’,横死即非正常死亡者,会化为厉鬼。厉鬼魂魄不散,聚能现行为祟,或凭藉为妖作怪,其形象凶恶可怖,多出现于迷信者梦中。
      李丰楙认为:以类别不同性质的“生命终机结构图”,图上横轴即为死亡的状态,而交叉的纵轴则是死后的处理,所形成的坐标即可区划为四个象限,其中两组对立的观念,即如下列的对照表:
正常(A)/非正常(A′)——死亡状态的相对
正常(B)/非正常(B′)——死后处理的相立


AA1横轴指死亡的时间(是否寿终)、场所(是否正寝或内寝)及完整(身躯是否完整)、完满(是否福气或享禄),越接近A或A′两极则正常与非正常性越高,按照民间的相对观念即是善死、好死/恶死、凶死或歹死。……BB′纵轴则是指死后的处理:礼仪(是否遵礼而成神)、凭依(是否有神主及祠堂凭依)、继嗣(是否有后嗣承续香火)及祭祀(是否有家人依时而祭)。
      通过对上述几种定义的理解,本文采取李丰楙“死亡状态的相对”和“死后处理的相立”的分析方式,把“厉”或称之为“厉鬼”这一研究对象的界定确定在两个方面:
(一)非正常死亡状态:包括凶死、兵死、夭折等意外死亡
(二)非正常死后处理方式:因无子嗣而享受不到后人祭祀


请教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TOP

那孔子“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该如何理解?他老人家对“祭厉”究竟是何态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