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老调──百年剧种终成绝代芳华
网打尽 2011-06-21 15:49:57 燕赵都市网
保定老调,这个植根于古城艺术沃土的地方剧种,经过不断演变、传承发扬,正散发出浓郁芳香——
“保定有宝,老调不老”、“做饭离不开灶,看戏看老调”……一句句评价和民间俗语掂出了老调在古城人们心中的分量。作为全国稀有剧种之一,保定老调中的精品剧目多次搬上舞台和荧屏,深受观众喜爱。2006年老调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老调剧种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剧种之一,百年稀有剧种终成绝代芳华。
“保定老调又叫老调梆子,起源于高阳、安新一带农村流行的名叫‘河西调’的民歌,到现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大多演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袍带戏和须声戏。”谈起保定老调来,今年72岁的老艺人王贯英如数家珍。
1959年保定成立了老调剧团,上世纪60年代,精品剧目《潘杨讼》、《忠烈千秋》多次进京演出。郭沫若为老调题词“老调不老,古木逢春”,老舍先生称赞老调为“老调不老,河北省又开一枝花”。《潘杨讼》、《忠烈千秋》被拍成了电影搬上了荧屏,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上世纪80年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保定老调剧团曾分为一团和二团,剧团每年要为开发演出市场而四处奔忙,精品剧目少、服装道具落后成了制约老调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摆脱困境,更好的传承经典戏剧,近年来,保定老调剧团投入大量资金不断丰富剧目内容,占领城乡演出市场。先后创作演出了《直隶总督唐执玉》、《金沙滩》、《杨金花夺印》、《包公误》等剧目和反映改革开放30周年内容的现代戏《花喜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回报,现代戏《赵秀兰》还在河北省戏曲节汇演中获得了一等奖。
日益丰富发展的保定老调,多年来为戏迷们送上了视觉盛宴。在继2007年完成《名段欣赏》栏目的录音后,2008年7月,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邀请剧团完成了老调《潘杨颂》、《忠烈千秋》等十余个剧目共9集的节目录制,播出后,受到了全国戏曲爱好者的称赞。2009年剧团携带《周仁献嫂》、《盘夫》等剧目到深圳和香港演出,让当地观众深深感受了保定老调的艺术魅力。2010年剧团在玉兰剧场演出了《王佐断臂》、《反徐州》、《小老包》等十部精彩大剧,深受古城戏迷的喜爱。
记者 王威 通讯员 魏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