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不能用“国语”来读
作者:尽心
发布时间:2008-12-30 09:43 来源: www.ccdy.cn
因笔者受邀,为朗诵考级师资培训班讲授古典诗词知识和考试题库所选之篇目,遂与朗诵方面的专家就古诗词的读诵方式有了多次直接探讨。朗诵的等级考试是以普通话作为标准的,而在总共11级考试中从中级第五级开始,均要求以抽签的方式朗诵一首古诗词。古诗词究竟该如何读诵?就此问题,笔者特意请教了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
叶先生认为:“古人的诗不能按国语来读!”所谓“国语”指的就是今日广泛推行之普通话。诗,广义也包括了词。这些不能以普通话方式来读诵的诗词未必全都是古人所写,也包括了那些以古代语音为标准的今人的诗词创作。
叶先生这样说:“用国语读古诗不仅破坏古诗,而且会灭绝古诗。古诗有一个韵律,韵律是诗之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美感就失去了韵律,对古诗也就无法掌握。”
说到朗诵考级的问题,叶先生说:“国语是讲话的标准,不是读诗的标准。那是两件事情。诗歌乃是不同于口语和散文的另一种语言。”
关于入声字的问题,叶先生认为某些人因为受普通话的教育,自己按照普通话作诗,只要标注清楚,说明自己用的是普通话而不是用平水韵就可以了。读诗,绝对不可以按照普通话来读,因为古诗中很多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变成了平声,该用仄声的地方读成平声,那样韵律就改变了,而古诗是最讲究节奏和韵律的,节奏和韵律是古典诗歌生命的一部分。
那如果在诗词中遇到入声字该如何读呢?叶先生的看法是应该把入声字读为短促的去声。“我在北京长大,虽然国语讲得标准,但是北方话没有入声。我之所以说要读作短促的去声,是要保留一个仄声的读法,那个位置应该是仄声,就不可以用平声来读。你把古诗的韵律破坏了,那等于是削足适履,不可以的!”
又有人认为吟诵就是唱戏,唱京戏或者地方小调。这是对吟诵的曲解,或者说是试图学习吟诵的人从表面发现的一种速成方式。吟诵是吟诗的人内心情感的反映,其中也蕴含着吟诗人自身的修养,当然不能够像唱戏那样按照一个调子模仿出来。虽然正宗的吟诵越来越罕能听到,似乎有日益消亡的趋势,但我们确实有必要继承并且使之发扬光大。
早在1992年,叶先生就曾撰写《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一篇长文,对中国传统之吟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阐释,并且提出具体实践之可能。
她在文中这样写道:“中国古典诗歌之吟诵则不仅不可流为歌唱,并且也不应成为一种表演。”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兴发感动为其主要特质的,有一种自心灵中感发而出的力量。吟诵是对这种感发力量最好的体现。对此,叶先生这样说:“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
另外,中国古典诗歌在顿挫、押韵和声律等形式方面既受到吟诵之影响,也要通过吟诵来表现。叶先生认为这是“出于吟诵时口吻声气的自然需要而造成的结果”。这种声律方面的特色主要是通过平仄的交替来体现的,以回环往复的方式传达出一种回荡之感。
叶先生还认为:“吟诵之训练应自童幼之年龄开始,童幼年之时的记忆力好,而且直感力强。”吟诵的训练可以使孩子们获得更多联想和直感的能力,会使他们得到终生受用不尽的好处。而以普通话读古诗实在是斫丧了古典诗歌美感的生命,是绝对不可取的,更不可以作为所谓“朗诵考级”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