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寻觅之64(未济篇)
河失根兮城无魂
-百年小城今安在之续十
于2007-07-18 09:10:36
竹溪河水由龙坝东贷顶之主流与蒋家堰之洞沟河江汇于双河口,绕城西而来,经南护围城北行而去。龙山东来,昂首扩展城如临视,是为东门第一关。
1958年,龙山腰断,大河改道,旧河自龙山与城东门间段,改为一池。其形如弓似乎月,名月弓池。面积40亩。
然至今日,河水失源,日渐浅显,且污水横生,杂垢乱流。已无往日情行。
那是一条死河啦。
自于城区,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知县曾熙任上,在五峰山南麓尹店社旧址筑土城,开东西南三门。明绐治元年(1488年),知县吕聪,东拓若干步,开北门。是时竹溪县城四门齐备。
明正德九年(1496年),那个在民间有名的庸碌皇帝,有《游龙戏凤》故事的茺唐帝君。知县张赞时,改土城为砖城,修建南北城楼,后又续建东西城楼。竹溪自此始有城池规模。
明万历二年(1574年),知县陈希欧时,续城未峻之工,城增高五尺,添设四角楼。至此县城周二里三分,高一丈七,雉堞三百六十八,窝铺八,内巡马路宽一丈,东南环溪。
崇桢十一年(1638年),知县李孔效时,开城壕,阔二丈,深一丈,引溪水灌之。
自清始,竹溪乡下有寨堡六十。
寨堡是古代乡村社会中人们为躲避战乱而修筑的一种防御工事。在清代,由于湖北长期处于动荡之中,寨堡的修筑相当盛行。清中后期随着白莲教起义的爆发,地方团练的兴起,与之相配的团寨更蓬勃发展。
寨堡是社会XX时民间用来自卫的一种防御工事,其形式可上溯至魏晋时期的坞壁。一般“高山为寨,平地为堡”。一遇兵灾,民众即以寨堡为藏身之所,保全性命和财产。湖北自宋代以来,每逢兵荒马乱之世,即有大批民众依山结砦自保,并且逐渐由仅是依靠天然洞崖避乱发展到大规模的人工修筑寨堡自卫。这种情况到清代发展到高潮,与当时动荡不安的时局有关。就湖北而言,先有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继之有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兼之各地大小不等的各类骚乱,使得整个湖北乡村社会长期处在激剧的动荡之中。乡民人心思定,故兴建寨堡之风盛行。清代湖北寨堡的修筑主要集中在嘉庆、咸丰和同治年间,其军事防御的意图十分明显。
清军采用建寨堡、组团练,坚壁清野,剿抚兼施方针,致义军兵源、粮源发生困难。
当然,现在无一留存.
竹溪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拆除西,南,北城及城楼。至1985年,仅仅存东门城楼,城16。1米。
而钟鼓楼,也已焕然一新,不复旧观。不说旧街道,不说旧建筑,不说旧习俗,唉,也不说旧时闲情逸致的人们,在三五成群的行走时散坐时,故旧老话在其间弥漫着的温情。或初夏夜色月如水,竹席乱铺人横杂,笑话晕话粗话文雅话,一句句浸润着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的心灵;又或者,秋末冬初,梨黄枣红,酒热菜香,朱聋子的绿豆元子,曾家的烫面饺,谭三爷的芝麻饼,马回回的牛肉,(唉,在日渐粗制滥造的今天,怎么可能再现旧日情怀呢?)你会想起什么?又能想到什么?
那种古老的情愫,文雅而粗暴的历史文化,庸人的精致灵巧,庸人的悍猛果敢,在平和宁静的血脉中流动着的,是大地的律动与狂乱,是冲决一切的勇气与信心。
然而,今天已然不再。或者说日益稀薄了。
从外形上说,竹溪县城已经死了。
什么时候,竹溪县城会醒过来?
附注:
对于县城,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而中峰蒋家堰,又是工作在两者交界处二十年的原因,至于龙坝,读者从我过往的文章中看到,那是每日无课时,与几位教师常常去玩的地方,所以,写了一些所感所想。但,仍然是挂一漏万的。且这一,还是残缺不全。
竹溪旧有二十乡镇,现改为十五。除上述四镇外,不敢动笔。在这里聊作砖瓦之举,以待玉来。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竹溪县志(同治版)》《竹溪县志(1992版)》《竹溪地名志》《竹溪文史资料汇编》《郧阳文史资料汇编》<竹溪教育志><竹溪中峰普九资料汇编>及县内文朋读友各类大作,未一一细述引用处,在此一并谢过。还有强国网友,东湖网友,K12网友,人教论坛网友(众多论坛网友,纸短笔拙,难以细述)及县内各镇提供资料的教师朋友,这里一并谢过。
1.千年长城土关垭
2. 秋沟塘口话塘驿
3.龙山凹里柴火酒
4.黄河道台敖家祠
5.岳王庙后英雄冢
6.云雾迷漫活罗汉
7.龙堰莲花出黑龙
8.瘿疱贡米相牵连
9.漂石崖下露水集
10. 旅游长廊游何处?
11.野莽——竹溪一怪
12.烟尘迷雾中峰观
13.观庙寺祠路何在?
14.甘氏宗祠今日花
15.梦里花开天台山
16.小人物的大事业
17.白玉干子臭豆棍
18.披沙拣金卵石滩
19.你的目光凝视哪儿?
20.天生一个仙人洞
21.满溢书香大南沟
22.名扬于外有大平
23.铜柱铜秤同庆沟
24.巫七马赞黄莲山
25.观音堂畔名医行
26.名医辈出刘氏门
27.求学路上证长寿
28.蜂子朝王兴刘氏
29.驯水治河拜河道
30.累代世交姻亲谱
31.义学兴兮族昌盛
32.幼承庭训“童子功”
33.小山沟里电影大师
34.辈字脚踩为哪般?
35.石人守沟看山笑
36.不朽功业乡间存
37.岩屋沟边望岱顶
38.朱家河边鲁班桥
39.树生夫妻龙坝多
40.竹溪河水第一库
42.火链沟里贡米多
43.昂首何作偏头举?
44.长廊断处谁可续?
45.梅深沟里无探花
46.美女晒羞画屏中
47.城西石桥本姓方
48.江西会馆榨菜油
49.玉杆金芽翡翠叶
50.龙舞马家三百年
51.世家子弟易成名
52.婚丧嫁娶谁可倚?
53.人生自是有情痴
54.百年小城今安在?
55.谁言竹溪无千年?
56.武陵县里桃花源
57.风雨千年文化传
58.文化种子在乡间
59.竹溪民歌墉风生
60.书院儒学化文风
61.文成教化武成习
62.“一门三烈”何氏传
63.灵珑诗心喻泉源
64.河失根兮城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