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京城庙会应有时代品质和韵味

京城庙会应有时代品质和韵味

京城庙会应有时代品质和韵味


作者:记者 郭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6 | 点击数:315



  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主办的第六届北京春节庙会·灯会·文化活动评选近日揭晓,五大奖项各有归属。虽然一些非常规甚至尚未形成品牌的新军,如延庆县元宵节花会展演、门头沟区首届大台幡会民俗节,以及丰台区第二届室内新春游乐会等项目给了观众和评委一个大大的惊喜,但“商业味太重,京味儿太少”、“表面热闹,内涵空洞”、“一步一摊,商品雷同”等依然成为人们在评点京城庙会时最常使用的词汇。在经历了短期内密集的庙会体验,参与庙会评审的各界评委在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后,纷纷撰文为京城庙会的走向把脉建言。

  ■庙会创新要“有讲儿”

  李欣(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制片人)

  庙会是一个念想,更是过年的载体,逛庙会是人们到公共场所去过年。就像三十晚上必须全家一起包饺子、放鞭炮一样,找年的感觉很重要。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年味只停留在外在的布置上,红红火火、张灯结彩,视觉上所谓年味十足,但底蕴稍差甚至没有。庙会缺少文化底蕴,是让很多人抱怨找不到庙会感觉的原因之一。

  看得出庙会承办者是在尽可能的发掘历史文化内涵,但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天坛祭天仪式的成功成为了品牌、地坛祭地活动也成为了庙会的一大看点。于是乎,各种古代活动再现纷纷出炉,以至于造成今年春节皇帝多的局面。让皇帝成为看点,吸引眼球,这倒也没错,但这种发掘一定要靠谱。皇帝穿的衣服脏兮兮,站没站像、走没走样,众臣好像大病初愈,护卫两眼放贼光东瞧西看,给人的感觉是缺乏仪式感但又非要搞仪式。恢复各种传统习俗一定是庙会发展的趋势,但过度商业化也会导致好的想法毁于眼前的过度开发。

  庙会活动不好搞,在这个商品社会的时代、眼球经济的时代,追逐物质享受的时候,到一个载物的地方去寻找精神实在为难。换位思考一下,承办者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赔本的买卖谁都不爱做,这种已经基本市场化的业态赔了谁来买单。办火了,人太多了,商业利润好了,安全就成问题了;没文化不行,全是文化没收益也不行,多少都要有点儿;每年都一样,没创新不行,创新中没文化传承也不行,所以就有了把庙会和时下流行火爆的相亲装在一起卖的看点。

  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灯会结束了,评选也有了结果,希望从业人员能从这个结果看出一些名堂。庙会的方向应该往何处去?文化传承是必须有的,庙会之所以至今还被称之为庙会就是因为有了文化传承这个魂。要深入研究民俗和当下的关系与关联,明白了关系,找到了关联,再找到适合当下人们诉求的载体,就有了传承。创新是必须有的,这个创新不是横空出世的,也必须有文化承载,也就是北京人常说的“有讲儿”。对传统的恢复也叫创新,将传统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有机结合也叫创新。这是庙会承办者需要沉下来思考的问题。

  作为游人,庙会的参与者也要想一件事,我到庙会去干嘛?又要找过去的记忆,又要找最新的东西,又要人气儿,又要安全,又要好吃不贵,还要VIP的感觉与待遇,庙会恐怕给不了这么多。庙会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大家一起努力走出这个瓶颈才是硬道理。毕竟没了庙会、少了传统活动,大家都不爽。庙会不是一家的事,要参与者与承办者共同朝着一个方向走才行。

  ■应对“名存实亡”之说

  厂甸庙会要从场地着手

  祁庆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庙会是什么?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在眼下却是最大的问题。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近年来,在“庙市就是庙会”的误导下,北京的春节公众活动、摊贩市场纷纷打造“庙会”的名号,出现了“泛庙会”之风,“没有庙的庙会”比比皆是,令人啼笑皆非。以今年“参评”的“庙会”而言,名副其实的传统庙会只有厂甸庙会、东岳庙庙会、通州区三教庙庙会、杨各庄药王节庙会、红螺寺庙会、门头沟大台幡会、圣泉山老北京十三档花会。地坛春节文化庙会、龙潭庙会、北京大观园文化庙会、圆明园皇家庙会、莲花池庙会姑且算是继承传统的“新型庙会”;大兴区春节庙会有传统,可是场所变成了“西红门地铁文化公园”,传统文化空间嬗变;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新春文化庙会、丰台区室内新春庙会名曰“庙会”,却和传统庙会毫无瓜葛;最令人费解的是石景山游乐园和金源新燕莎MALL庙会,中国的传统庙会“洋”化,究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创造”,还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耍戏?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保护传承老北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庙会,首要的是对庙会要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定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庙会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有厂甸庙会 ,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名录中有门头沟区妙峰山庙会。作为国家级和北京市非遗名录项目的“庙会”,是我们传承保护的重点。应当保护的庙会和那些打造生成的假“庙会”必须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否则会造成真假不分、以假乱真的隐忧。

  针对国家级非遗——厂甸庙会,我想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作为一个传统的春节文化空间,厂甸庙会的活动场所以琉璃厂为中心,不包括陶然亭公园。2010年春节,厂甸庙会 “移师”陶然亭公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活动地点脱离“厂甸”,网民们说厂甸庙会“名不副实”、“名存实亡”。厂甸庙会在厂甸举办的最大困难是妨碍交通、无法保障安全。2011年,厂甸庙会的主办方在现实可能做到的条件下,把“踩街花会”又在东西琉璃厂搞起来,煞费苦心,殚精竭虑,值得肯定和赞扬。然而,陶然亭的“庙市”还是无法回归厂甸,“两地分居”局面没能根本解决。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在厂甸,由于“会”与“市”的场地分离,带来“人流分散”的效果,但也影响了琉璃厂活动的热闹气氛。“庙会”和“庙市”分家,必定会使厂甸对人们的吸引力不断下滑。

  实践证明,保护传承厂甸庙会,必须解决一会分二地的尴尬局面。厂甸庙会的场地具有开放性,这是与地坛等庙会显着不同之点。如何把开放性转变为封闭性,是最大的难点,也是迎刃而解的关键之点。一个是权宜之计:就是春节期间,由北京市政府发布命令封闭和平门到虎坊桥路口的公共交通三天。一个是长远之计:从保护琉璃厂为中心的北京传统文化区的角度出发,将南新华街建成步行街。从根本上解决厂甸庙会的场地问题。北京已经有了王府井、前门两条商业步行街,却没有一条文化步行街。如果以琉璃厂为中心建立起一条文化步行街,更深远的意义是在这里可以形成老北京传统文化的中心、文化产业的中心,功莫大焉。
  ■京城庙会亟待突围
  李洋(北京日报资深记者)
  走过将近30年坎坷之路的北京庙会,现在到了一个重要关口,一边是整个社会日益高涨的怀旧情绪,一边是对于庙会现状的不满意,不满足。游移于新与旧之间的庙会主办者,因此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谁都知道,要想从这里突围而出,创新是一条必由之路,但从哪里入手,选择哪里为突破口呢?
  今年,曾有媒体评论庙会上“皇帝”多了,很多庙会忙着请“皇帝”出席各种仪式。这代表了一种倾向,以为这样就可以迎合人们的怀旧情绪。殊不知,这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复古,并不能搔到人们的痒处,反而让人心生反感。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多,时代变了,人也变了,庙会的年味儿也应该跟着变了。人们是要怀旧,是要传统,但这个“旧”,这个“传统”,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旧”,那个“传统”了,它们应该被注入这个时代的精神和审美,应该有这个时代的品质和口味。
  就拿庙会上的商品和娱乐活动来说,有多少是能体现时代审美和时代风尚的东西?有人说,哥买的不是玩意儿,是文化!这话说得有点意思,多少道出了庙会的真谛。这里所谓文化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心情。逛庙会,逛的就是一种心情,要有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的东西。这东西是怀旧,也是创新,骨子里是旧的,血肉却是新的;或者反过来,总之是旧中有新,新中有旧,移步而不换形,创新不离传统。
  不妨少一点西式嘉年华的赌博游戏,多一点儿个人参与的竞技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达人”们显一显身手,露一露峥嵘,没什么不好,恰恰可以还原庙会传统中固有的自发性和节日狂欢的喜庆劲儿,一定很受群众欢迎。
  也许,庙会真到了去粗取精的时候。这个精,就是对新与旧中精华内容的撷取,就是对怀旧与创新的分寸要把握精当。近几年出现过一些新庙会,盲目照搬旧有庙会或西洋模式,都不能持久。其实,办庙会还是要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事实上,只有创新,才能给传统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怀旧也怀出另一番滋味,可以回味的滋味儿。
  ■重构新庙会文化要找到北京的城市之魂
  邢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春节的庙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祭祀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诸方面。因而庙会文化不只是传统庙会文化的复兴,更是新时期在传统基础上的重构。春节的庙会文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充分的展演展示,像怀柔举办的“北京十三档花会”和杨树底下村“敛巧饭”的展演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展示,而且表现了其传承的活形态。圆明园内展演的已经消失了多年的皇家宫廷传统冰嬉活动以及三里屯“七彩江湖”灯彩的展示等,都在传统中有创新,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此外,北京庙会文化的重构还表现在新的策划层面。东岳庙关于北京节日的展览把北京的节日系列通过文与图充分地展示出来,其内容丰富,展品新颖,展示了北京人对于自己节日的深刻历史记忆。而欢乐谷等地的活动中引进的国外文化内容,让不管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甚至外地人和外国人都对北京的春节庙会文化表示了认同。另一方面,我们也深切地感到近些年庙会文化在急剧转型,传统祭祀文化的减弱和娱乐文化的加强,让民众在这个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假日里对于庙会文化有了更高的期望值和更强烈的精神诉求。而这也正是传统庙会文化至今还具有生命力的原因。新的庙会文化正在创建中,传统与现代如何嫁接,如何让辛勤了一年的人们得到更好的休闲,如何满足民众对于文化和精神的诉求,如何寻找北京这个现代化的大都会的城市之魂,这是我们应该继续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不忘特殊人群的精神需求
  于志海(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春节庙会和元宵灯会使亲临现场的人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民俗活动,即使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也会使人感受到过大年、逛庙会的乐趣。但是有一些坐轮椅的残疾人(包括半身不遂和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因庙会人太多不方便,也就错过了亲临现场感受过年氛围的机会。建议我们的庙会组织部门,是否能和残联、社区协商研究,找一个合适的地点为这些特殊人群办一个专场,让他们在家人或志愿者的陪同帮助下,坐着轮椅,在那种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氛围中猜猜灯谜,看看花灯,我想他们心里一定很温暖和惬意。这是一种尝试,规模可大可小,目的是在祥和、欢乐、喜庆的年节活动中,增添一份爱心,多一份心灵的慰藉。
  ■文/本报记者 郭佳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几位老师说的,好像都有点隔靴搔痒,理论与实践结合很难啊。呵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