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化援藏新发现:羌姆石窟

文化援藏新发现:羌姆石窟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3月03日 14:53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李信)“羌姆石窟——赵春江摄影发现研讨会”3月1日在北京798映画廊举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及摄影、美术、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赵春江在文化援藏过程中,通过摄影发现羌姆石窟的重大意义、羌姆石窟开凿绘制的年代及其在社会、宗教、美术、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羌姆石窟位于西藏自治区定结县喜马拉雅山中段果美山上。在果美山南北长3000余米,海拔4500米至5300米左右,从上往下几十米到数百米不等的悬崖峭壁上,不知什么年代和什么人,开凿了至今还无法统计的大大小小的石窟,留下了数不清的精美绝伦的浮雕和壁画。除了山下羌姆村的牧羊人,几乎没有人知道石窟的存在,而羌姆村民们也没人能说出石窟的来龙去脉。2009年7月,再次来到定结县的赵春江听说羌姆村还有一个他没去过的石窟群,当即决定前往,并有了惊人的发现。他克服重重困难,先后3次到羌姆石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在2010年12月举行的广东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推出了“赵春江摄影发现——羌姆石窟”展览,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和摄影、美术、考古界的极大关注。这次“羌姆石窟——赵春江摄影发现研讨会”,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办,吉林省第四批援藏中心组、长春市定结县援藏工作组和吉林省文化援藏促进会协办。参加研讨会的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新华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赵春江通过摄影发现羌姆石窟群表示震惊,认为这一发现将对西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多数与会专家认为,羌姆石窟开凿绘制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同时期的中原石窟艺术既有相近的地方,也有自身的特色。石窟中的壁画和浮雕色彩鲜艳,线条优美,造型生动,艺术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该石窟第一次被发现,有可能成为我国继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在社会、宗教、美术、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