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存废的民生视角:退宅还田还是保护村落?
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14日 18: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豫西地坑院走向消亡 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组图)
在经过现代化整修的地坑院中,不乏太阳能热水器、铝合金门窗等“洋玩意”,但尚根荣说它们已经“失去原真,不伦不类”。
河南陕县西张村镇后关村,一片刚被夯土机压平的空地上,村里的孩子正在玩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脚下踩着的是一段古老历史的见证。就在几天前,这里还坐落着十几座地坑院。根据陕县正在推行的退宅还田复垦计划,这里将被规划为农耕用地。
对于尚根荣所说的地坑院历史价值,村民们似乎并不关心。尚馆长认为,文化水平不高使得当地村民对地坑院保护十分冷漠。诚如他所说,比起这些建筑的命运,村民们更关心自己的日子能不能过得更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县的耕地更显不足,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积极支持该县进行的土地整治规划,这样做可以大大增加该县的粮食产量。
尚根荣认为,地坑院最大的缺点就是占地面积大,一座12窟窑洞的地坑院就需要占2亩地。以前窑洞旁的空地可以用来打场晒粮,但如今收割机、脱粒机代替了人工作业,这些空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退宅还田,顺应了国家的土地政策,却与传统文化载体和非遗保护形成了冲突。
导致大片地坑院废弃的另一个原因是:村民普遍认为地坑院是贫困落后的象征。“如果谁家还住在地坑院里,他家的孩子可能连对象都找不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纷纷“弃窑建屋”,在窑边盖起了二层楼房、平房。一条地平线,将历史与现实分割两端。
当然,并不是所有村民都想抛弃地坑院。对于地坑院的态度,当地村民大致以50岁为界分为两派:老村民更愿意住在老宅;中青年人更愿意住在现代化的房屋里。
西张村镇水淆村老剪纸艺人刘儒琢出生于1917年,是坚守地坑院的少数老人之一。如今,老人身体健康、心胸豁达。其年纪较大的大儿子仍住在地坑院,年轻些的二儿子已经搬出。老年人选择住地坑院的理由很充分:窑洞内冬暖夏凉,一年四季不用暖气、空调。院子里的水井气温更低,足可以让肉制品保鲜半个月以上。
对于这种现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师生曾专门来此进行过调研。他们用专业仪器对地坑院室内外气温和噪音进行了测算。当室外气温接近40摄氏度时,室内气温为20度左右;室外噪音高达80分贝时,室内只有30多,具有明显的隔热、隔音效果。
但与此同时,地坑院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却常遭诟病。尽管屋顶上方多留有排气筒,“连锅灶”做饭产生的烟也可以通过火墙、烟道和烟囱排出,但窑洞内空气在夏天难免会变得潮湿。因此不少人担心,长期居于此可能会多发关节炎、风湿等疾病。
事实上,住在地坑院内的人几乎没有人因此染病,很多人搬到地面新居后反而患上了关节炎。有经验的老村民说,夏天雨季容易潮湿,但这种潮气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更让记者吃惊的一种说法是:当地多长寿老人,与地坑院的舒适环境有关。这种民居之所以成为贫困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无法安放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现代交通工具无法进入。还因为人们认为,只有盖不起房子的贫困户才会继续呆在地坑院里。
尚根荣表示,村民们搬出故居无可厚非,毕竟谁也不能剥夺他们享受现代生活的权利。“既然已经是省级文保单位,就应该成片保护。那些破旧坍塌的院子已经无法挽回,当务之急是要将目前保存完好的院落保护好。对有保护价值的村落,要稳定现有住户,组织传承人参与维修保护。”对于应如何保护地坑院,他如此建议。
除了西张村镇庙上村的旅游开发外,其他地方被废弃的地坑院目前多数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今年,包括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在内的98个特色旅游村入选“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据了解,“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被列入河南省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扶持100个特色旅游村和1万户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为农村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把乡村旅游培育成河南省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可以说,庙上村的做法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在保存原生态民居的同时也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既然旅游开发可在提高地坑院知名度的同时带来部分经济收入,其他村庄为何不能效仿?尚根荣不禁摇头道:“其他村庄的地坑院早已七零八落,难以复制庙上的做法。”
28年前,尚根荣在陕县菜园乡赵原村的一座地坑院里,按照当地的传统礼俗迎娶了妻子。外出工作后,他每年都会回老家对旧居专门进行一番修葺。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搬出来的住户已经开始怀念地坑院内的生活状态。“过上几年,等地坑院越来越少的时候,这种怀念会更加强烈。”尚根荣说。
目前来看,退宅还田和保护村落之间,留守老宅与脱贫致富之间,似乎存在着难以平衡的矛盾。无论是当地政府部门,还是地坑院里的居民,都还在纠结。地坑院是存是废,谁能给出一个答案?(图由张儒雷、尚根荣、张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