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刘魁立先生做客长安大讲堂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刘魁立先生做客长安大讲堂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1月5日晚七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顾问、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应我校文学院的邀请,在长安校区文渊楼11201教室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张志春教授主持,赵德利教授做总结点评。
    刘魁立先生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做了相关讲解。他讲道,“非物质文化”是一切不以物质形态出现的人类成果,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们追求的是非物质文化,我们要从物质与非物质的比较中来看待非物质文化的意义。他谈到,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人们常常关注文化的物质层面,而忽视了物质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
    刘先生接着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
    刘先生讲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政策法规得到不断的完善,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于2009年底也已基本完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刘先生还举列了几个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云南地区少数名族制作的编钟,无论在音效、音色和器形上都和古代编钟十分接近;宋代时期发明的 “水泥隔舱”的方法,至今在我国及世界各国航海事业上仍广泛应用;《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梁桥,历经多次地震而不损,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高超技术和古代人民的智慧。
    刘先生讲述了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其一,非物质文化的可共享性,这种可共享性不受时空限制。没有非物质文化的共享,人类就走不到今天,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共享的历史。其二,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他指出文化的发展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丰富的。刘先生还作了对“原生态”概念的解释。他说到,“原生态”一是指事物的原始状态;二是根据记忆重新建构的某个时段的状态;三是指现实存在的自然状态。
    最后刘先生在会上提出几个问题,今天的端午节与古代的端午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为什么今天我们仍叫做“端午节”;今天的生活与昨天的生活有何关系;庙会对于今天的人们还有意义吗;日本、韩国等国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对我国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无不引人深思。
    在场同学提问道,非物质文化与民俗的关系何在。刘先生答道,非物质文化远远比民俗大得多,人类的变化、社群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带动着文化的变化。他强调,我们要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质本真性问题,不要忘了物背后的精神。
    最后,文学院赵德利教授就刘魁立先生的报告做了相关点评。他评道,刘魁立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特点、现状、意义及今后工作的方向都做了深入的讲解和探讨;刘先生那种学者的气质、讲解的机智、高深的学理、缜密的逻辑以及强烈的民族情感无不令人敬佩;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和领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并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

TOP

TOP

呵呵,谢谢萌萌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