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蓝夹缬 刘锡诚
归来!蓝夹缬
——读张琴《中国蓝夹缬》有感
刘锡诚
十数天前,老友刘涟带着她的作者张琴女士来寒舍见我。张琴赠我两本专著:一本是前几年出版的《乡土温州》;一本是刚刚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蓝夹缬》(田野调查)。第一次见面,免不了先有一番寒暄,根在浙南、现居京都的张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纯净而多少有点儿怯生生的江南女孩,但在我读完了她的《中国蓝夹缬》这本书后,却发现,无论就学问、就历练、就事业、甚至就风度而言,她无疑已经是一个很成熟、很执着、也很出色的女文化研究学者了。
话题是关于中国蓝夹缬的。先前(2000年3月~2005年2月)她在温州市报业集团属下的两家媒体供职,在此五年间,她走访了浙南各地的山村,实地调查濒临失传的中国蓝家缬的遗存和现状,接下来,便伏案写作这部关于蓝夹缬的田野调查专著。现在她已经辞去了公职,全力投入蓝夹缬的保护和研究。在她身上,责任和激情并存,前面是一条光耀而艰难的路。
夹缬,据记载,最早可溯源到唐代,在当时已是流行而成熟的印染工艺。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身上的外衣,便是夹缬彩装。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均藏有中国夹缬的实物,被视为珍宝。自明代以后,夹缬的工艺设计和制作,渐不为世人所知。20世纪末,夹缬尚存在浙南山区民间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国际印染界的关注。2003年,日本甚至开辟了一条“中国蓝之旅”的文化旅游考察专线,日本相关学者和专业人士络绎前来此考察取经。近年来,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也有人做过研究,所惜者,如此濒危的古老的蓝夹缬工艺和制品,至今并没有引起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当局的重视。
张琴自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千里走单骑”,遍访温州、丽水、台州及闽北宁德、闽南泉州地区的雕版艺人,染坊师傅,及民间戏班老艺人等,对蓝夹缬的原料、印染、版刻设计等一整套流程作了科学、详尽的田野调查记录,对蓝夹缬流行地区的“文化圈”作了社会和人文的分析研究,澄清了作为“四缬”之一的蓝夹缬由盛渐渐衰、及至湮没的历史之谜。她不仅收集研究了染制蓝夹缬的原料、工艺、雕版及工艺,还收集和掌握了1000余片涉及不同时代、涉及昆曲和乱弹等戏文与戏装的蓝夹缬实物纹样,并在田野调查基础上首次提出和论证了“蓝夹缬”这一学术概念,为进一步保护和研究这宗源远流长而今还有生命活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