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活地葬着欹头凤
活地葬着欹头凤
□潮 风
潮州前八贤中有个潮安东津人刘允,字厚中,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任循州(今广东龙川)户曹(财政负责人)时废除苛捐杂税而很得民心,后来当过化州和梅州知州时也有“青天”之称,当时吴川县有盐民50多人被诬告谋反,判了死罪,刘允到任后详细调查,给予释放,故名闻全国。他“通经史,博览群书”,存世有200多篇文章,由于他非常崇拜韩愈,故收集京浙闽蜀等地韩集和赵德编的《昌黎文录》,经过修订而刊行,还有《韩亭诗》“惆怅昌黎去不还,小亭牢落古松间,月明夜静神游处,三十二峰江上山”。《潮州府志》有他的传记。
传说刘允之父刘表曾在潮安县登塘镇教书,当时有风水先生从江西赶地龙至此,投宿在他教书的学校,每天都上附近的欹头凤山上观察,刘表好奇也暗随其上山,看风水先生都是用罗庚(盘)测方位,并在一些地方做上记号,有一天下大雨,风水先生背了一袋粗糠上山,刘表暗随在他后面,只见他在高处撒下粗糠,粗糠便随雨水往下流,他看到一块粗糠最多的地方便做记号,然后回学校辞别刘表,匆匆离去。刘表知道欹头凤山如栖凤,那个地方犹如凤心,便回家把其父刘颖的骨植移往该穴安葬。
再说那个风水先生找到穴后,本是回江西取父亲骨植来安葬的,但再到广东已见草木变色,知道凤穴已被人葬了,便赶到登塘镇,问明是刘表所为,他也没有生气,认为是各人福气天注定,与刘表说:活地虽好但太湿,如相信他可再把骨植挖出,放下9只大缸,灰金罐再放缸上,便可无事,刘表照办了,风水先生没有骗他,这就是潮州俗语:活地葬着欹头凤。喻成事在天。但估计这个传说不可靠,因为刘颖是 889年即位的唐昭宗时人,其父刘嵩分管广东兵部,后为国戚陷害,避祸于海阳东津,婚后居海阳东湖桃坑,为潮汕、福建、湖南刘姓始祖,而刘表虽也是潮安东津人,但他在刘允中进士的902年前中举,曾任大理寺评事,所以三代人的关系不能确立,只能作为民间故事而已。
刘允的儿子刘昉字方明,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曾任湖南安抚使,龙图阁学士,著有《幼幼新书》是我国重要的医学著作。他就是民间传说中称为刘龙图的潮州名人,据说当时潮州人都是阴历三月初三古清明节扫墓,而他却要在冬至前三天扫墓,而那时天刚有不大的雨,从风水上讲,葬墓和扫墓都要有雨,因为水代表财,故潮州俗语有“刘龙图过纸(扫墓)——冬节前落雨”喻标新立异。
传说刘龙图当年有一枝神竹做坐骑,每天上午骑竹马到开封上朝,晚上又骑竹马回家。一天他母亲发现了,硬要用他的竹马试一试,那知神物被妇女“厌戏”就不灵了。
刘昉的胞弟刘景是靖康元年(1126)进士,曾任台州和南雄州知事,封银青光禄大夫,赐爵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能父子三人都做大官而且墓都留下来,这是非常少见,也是潮州多贤人的事实。
刘允墓在潮州城东桃坑村东半坡上,坐南朝北,正面呈券门状,墓碑为“靖康元年(1126)11月吉立金紫刘公夫人黄氏墓正德(1509)四年十月重修”碑前有高60、长150、宽96厘米的石床。刘昉墓在刘允墓下方,墓碑高220、宽115厘米,碑面阴刻“绍兴二十三年(1153)龙图阁学士刘公南海郡夫人郭氏墓十一月吉日立”,石祭床已残损移位。
对比起来刘景的墓比父兄阔气得多:正面有个长135厘米、宽100厘米、高60厘米的祭台,墓碑高125厘米、宽135厘米、厚25厘米,碑文“乾道八(1172)年2月26日银青光禄大夫开国男刘公夫人许氏吴氏潜氏詹氏正德六(1511)年3月2日修”,墓碑两侧各有享堂,此墓1958年9月由广东省博物馆清理过,出土有随葬物品12件:其中包括影青暗花白瓷碗、黑釉瓷碗、铜壶、端砚、铜印章和残破铜圈2件,及带铁环的棺钉2枚。可知他虽位居高官也非常清贫。
刘允的孙子刘浯、刘渭、刘汶、刘滋、刘济、刘瀚、刘泽、刘洛、刘潢、刘泾都是进士,这也非常少有的,难怪民间有葬着好风水的传说:其中刘滋是乾道八(1172)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奉礼郎(司长),刘汶是淳熙八(1181)年进士,曾任广西经略宣抚使(副省长),刘汶的儿子刘少集与叔父刘滋同榜进士,官至中大夫(国务委员)和太子中舍(宋光宗赵淳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