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费孝通】费孝通先生与广西--《思者文库》序

【费孝通】费孝通先生与广西--《思者文库》序

链接地址:
http://www.du8.com/books/fre1600885.html

《思者文库》序


差不多七十年前,我从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专业毕业,准备去英国留学。在导师吴文澡和史禄国的帮助下,我和新婚不久的妻子王同惠决定先到广西做调查,这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人类学的第一次田野工作。我们在大瑶山里走村串寨,同惠做社会人类学的访谈,我做体质人类学的测量。大瑶山的生活很艰苦,我们却感觉非常快乐。同惠当时说:"我们出去了会追慕现在的生活的"。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我误陷虎阱,负了重伤,动弹不得,同惠外出觅援,一去不归,七天后才于山涧找到她的遗体。大瑶山的调查,一死一伤,同惠永远留在了广西。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广西和瑶山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

我和同惠合著了《花蓝瑶社会组织》,成为中国社会人类学的第一部田野调查报告,也把我和广西永远联系在一起。从1978年以来,我已经数次访问广西和大瑶山,一直关注着那里的变化。最近,民族出版社的黄显辟先生,请我为广西民族学院老师们的学术丛书《思者文库》作序。我身体欠安,封笔已久,因为我和广西的特殊感情,更希望看到一批有才华的少数民族学者的成长和新世纪民族学术研究的发展,因而难以推却。我没有精力细看这套书的内容,听编辑部的同志介绍,这是一批被广西文坛称之为"相思湖作家群"的力作和广西民族学院推荐的学术专著,水平不低。

《思者文库》重在一个"思"字,鼓励思想的独创性。这套书主张"读有所思,思而后说,说之有理",我是赞同这一提法的。还应加上一条,就是要密切关注广西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现状,从现实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记得当年我从北京到达大瑶山,路上用了两个来月时间,然后就靠两条腿跋山涉水。对比今天的变化,恍如隔世。现在的学者做调查研究工作,条件便利多了,要做得更加扎实。广西是西部地区,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它的现状和未来都值得学人们关注和思考。

后生可喜,我鼓励他们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


费孝通

2004年9月20日

[ 本帖最后由 马衣努 于 2010-6-28 14:33 编辑 ]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