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的题目可能不太合适,容易形成误导,让人觉得好象在比发展阶段似的。其实根本不是想说谁穷谁富的事。
我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和国内来欧洲的学者有些接触。他们当中有的是初次来访短期开会,有的是常来常往。我心里真的很敬佩他们有愿望、有勇气来了解一个陌生的新世界。从生活的舒适程度上说(如果抛开空气质量不说),这边真不如在国内方便。说来欧洲是趟苦差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而这个真实也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掉,因此有的人可能就会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面对一些日常上遇到的困难,也就在这点上容易发生跨文化之间沟通上的误会。要是事先想到了,有心理准备了,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这就是我的本意。
民间交流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最好途径,学术上也是如此。我碰到的一些欧洲学者怵于请中国学者来欧洲,一是做学问的路子不完全一样,二是沟通上比较费劲。比如,他们的开会就是拍砖,教授们都忙得紧,很难找个时间陪访问学者吃饭,更不要说陪同旅游了。这和国外学者到了中国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而恰恰这两点都容易给人留下特别不友好的感觉。其实他们并没有小看中国学者的意思,社会环境太不同了。
但是这样来往的人次多了,沟通就会越来越畅通。
九月份苏黎世大学有一大一小两个会都和中国研究有关系。小会是“正视历史遗产:1950-1980年间中国的民族学与民族志“(暂定题目),大会是德语国家汉语教学研讨会,两个会的会期都是九月1-3日。
我是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围观参与。一个朋友的专业和汉语教学沾边,我就尽力鼓动她来,以瑞士的湖光山色为诱饵。她听后大笑,说怎么好象你在瑞士旅游局拿了回扣似的呢。
如今国际间行走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来欧洲旅游的成本可能不比国内的高,尤其欧元还在贬值
。最难得的是开放的心态。心打开了,才能把眼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