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德国富还是中国富?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引用:
原帖由 TeigEnte 于 2010-6-18 01:39 发表
爱东是个乐观主义者。你们在欧洲玩得好,那是有赵老师的朋友关照的缘故。不然哪有那么妥贴的日子!你还得感谢赵老师和陈老师拉着你去吃中国餐呢。要真是吃不上中国饭(味道好坏不论),天天黑面包煮土豆的吃上几天还 ...
谢谢夸奖!对于吃,我是外行,属于吃饱就行的主儿,中西合璧,南北通吃,实在是没有品位。
我之所以推荐这个帖子,来自于我个人的体会。
过去多年,忙于杂务,说是低头拉车也好,辛勤耕耘也罢,总之,看到的就是眼皮底下的那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总觉得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事。
这两年,从山大抽身,有时间也有了机会可以四处走走。去年看过西洋,今年又去过南洋,欣赏赞叹西洋鬼子的文化古迹,无奈感伤南洋华人的辛酸历史。两年来,对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深切的体会。不读书,不知道自己的浅薄;不走路,不知道读书的局限。
今天,在世界各地都会碰到热闹喧哗的中国游客,旅游之外的文化交流更是与日俱增。下半年9月初将要去瑞士苏黎世开会,巧合的是,在同一个时间、同这一座城市里,将会有与中国相关的两个国际会议同时举行,完全是不谋而合。
尽管交流无时不有,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隔阂,不同文化沟通的艰难,依旧处处存在。富裕程度当然可以是衡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一个尺度,但待人接物的细小关节、普通大众的社会公德意识等,都应该是比较衡量的尺度之一。在这些小到日常细节、大到社会管理的方面,我们比德国、比日本还差很远。

TOP

最近叶老师,施老师,巴莫老师都在国外,西洋东洋南洋都有。从他们那里,我们分享到了很多国外学界的状况和异域风情 奇闻异事。

没出去走走,我们总是停留在自己的小宇宙里,用自己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和看待外界。坐井观天,死守着国外传进来的十几年前的理论不放……

民俗学论坛可以以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为契机,建立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沟通机制,社科院的老师有很多资源和机会,我们希望论坛能真正成为国内学者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霄冰老师的板块一定会火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感谢恩施土家的鼓励!只是我们在一个地方呆得久了,看问题也难免有坐井观天之嫌。只不过坐的是另外一口井,看到的是另外一片天罢了。
当然好在有互动、有讨论、有批评、有相互的纠正。还有像叶涛老师和爱东这样到处走、都处看的,相比之下就会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视角吧。

TOP

这个贴子的题目可能不太合适,容易形成误导,让人觉得好象在比发展阶段似的。其实根本不是想说谁穷谁富的事。
我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和国内来欧洲的学者有些接触。他们当中有的是初次来访短期开会,有的是常来常往。我心里真的很敬佩他们有愿望、有勇气来了解一个陌生的新世界。从生活的舒适程度上说(如果抛开空气质量不说),这边真不如在国内方便。说来欧洲是趟苦差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而这个真实也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掉,因此有的人可能就会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面对一些日常上遇到的困难,也就在这点上容易发生跨文化之间沟通上的误会。要是事先想到了,有心理准备了,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这就是我的本意。
民间交流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最好途径,学术上也是如此。我碰到的一些欧洲学者怵于请中国学者来欧洲,一是做学问的路子不完全一样,二是沟通上比较费劲。比如,他们的开会就是拍砖,教授们都忙得紧,很难找个时间陪访问学者吃饭,更不要说陪同旅游了。这和国外学者到了中国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而恰恰这两点都容易给人留下特别不友好的感觉。其实他们并没有小看中国学者的意思,社会环境太不同了。
但是这样来往的人次多了,沟通就会越来越畅通。
九月份苏黎世大学有一大一小两个会都和中国研究有关系。小会是“正视历史遗产:1950-1980年间中国的民族学与民族志“(暂定题目),大会是德语国家汉语教学研讨会,两个会的会期都是九月1-3日。
我是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围观参与。一个朋友的专业和汉语教学沾边,我就尽力鼓动她来,以瑞士的湖光山色为诱饵。她听后大笑,说怎么好象你在瑞士旅游局拿了回扣似的呢。
如今国际间行走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来欧洲旅游的成本可能不比国内的高,尤其欧元还在贬值 。最难得的是开放的心态。心打开了,才能把眼打开。

TOP

“如今国际间行走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来欧洲旅游的成本可能不比国内的高,尤其欧元还在贬值 。最难得的是开放的心态。心打开了,才能把眼打开。”
这话说得好,顶一把!
其实这几年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大学老师们的收入也高了。但是大家想到要自己掏钱去国外,或者用好不容易申请到的课题基金出国去开会,还是会觉得特别吃亏、不值得吧。可是这样的事情,国外的学者却经常在做。很多人去中国搞调查、开会、做研究,都是自费或半自费的。
可能还是观念不一样吧?在国外选择做学问这条道路的,一般都有一辈子甘于清贫的心理准备。做学问不仅辛苦,而且还常常要自己赔钱买书、出书和外出旅行等等。据说在社会学家韦伯那一代的学者中,有很多都是靠和富裕人家的女儿结婚来维持自己的学术生涯的。

TOP

中国大多数的老百姓勒紧裤袋养活了那些人的奢侈。

TOP

我们的官员都要向默克尔大婶学习!
关键的问题是教育领导官员,何时我们的官员们自觉如大婶,我们国家的整体素质就提高了。

TOP

好帖!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