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曲艺
本讲义主要讲泉州的南音、漳州的芗剧及台湾的歌仔戏,并侧重讲其形成过程
【芗 剧】
芗江,是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芗剧,顾名思义,是流行于漳州芗江一带的地方剧剧种。其足迹遍及于龙溪、晋江、厦门、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
起源
芗剧,原名歌仔戏,亦名子弟戏,起源于漳州。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在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清末,由于迎神赛会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馆”走上广场,出现化妆游行的表演形式,时称“歌仔阵”。此后,“歌仔阵”吸收梨园戏、四平戏和乱弹的剧目及表演艺术,在农村谷场、庙埕牵草绳圈地演出,民间俗称“落地扫”。逢年过节,也搭戏棚表演。因为是从“歌仔阵”发展起来的,故称歌仔戏。
【歌仔戏】
歌仔戏(发音:歌子戏,或歌崽戏,后者在台湾较流行),是20世纪初叶发源於台湾的传统戏曲,大陆福建亦称之为芗剧。歌仔戏以掺杂文言的闽南语为主,让社会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辞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成为早期台湾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歌仔戏的雏形为宜兰地区的落地扫,吸收车鼓阵等元素,慢慢发展成小戏。而後又学习高甲戏、北管戏、京剧等各类大戏逐渐具备完整的戏曲形式。
形成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时,将流行于闽南地民间曲种"锦歌"带到台湾,很快在台湾广泛传唱,群众自发组织了演唱锦歌的"乐社"和"歌仔阵"。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
历史溯源
歌仔戏是唯一形成于台湾本土的民间戏曲,是最具有台湾文化特色的民俗艺术,也是台湾地方戏中乡土气息最浓、流行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地方戏剧。它的原型是"锦歌"。锦歌是一种由一男一女对唱的民间说唱、清唱曲艺。早在南宋末年,因流传于闽南锦江(今江东桥到海澄一带)两岸而得名。锦歌独具闽南歌曲风格,曲调柔和抒情,有着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为民众所喜爱。
传承价值
歌仔戏自诞生后,两岸戏班及艺人演出交流不断,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歌仔戏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保护和发展歌仔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受现代文化艺术形式和流行风尚的影响,歌仔戏现在主要只在中老年人中流行,青年人已不再对其感兴趣,这样的现状极大地影响了歌仔戏的生存和传续,需要制定措施加以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歌仔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福建省厦门市歌仔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南 音】
古乐遗韵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源远流长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
古朴优雅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
音乐瑰宝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泉州南音还流播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乐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2009年10月1日,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的日子里,泉州南音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外,流行于闽台地区及东南亚的戏曲还有高甲戏、布袋戏(木偶戏)、梨园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