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王母第一宫(电视片撰稿)﹙西王母祖祠圣地泾川17﹚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桃红柳绿的阳春时节,泾川都要祭祀西王母。这是第1038届庙会。这一天,当地男女老幼能去的都要去,最讲究的是太阳升起之前上头香,有的人凌晨三四点就去了。他们是求吉祥,求青春,求风调雨顺,求事业进步,求财源茂盛;而求平安和谐、求长寿的人,是最多的。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西王母宫得到了大规模的重修,这年三月,在重修竣工的日子里,曾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庆典,相沿成习,三月二十成了西王母庙会。全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庙会,从此形成了,一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
西王母是中华女性人文始祖,是母系社会西部戎族的首领,她的民族和部落都叫西王母,她代有其人。吴晗说:“西王母,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动在陕甘高原的西戎即犬戎的别名”。道教认为,她主掌西华至妙之气,和主掌东华至真之气的东王公一起,化生了万物,是创世的神灵。西王母创立的遗产博大精深,极为丰厚,最主要的在今天还有生命的是和平思想和长寿理念。她和周穆王相会,是以传说形式存在的两国君主最早会见的范例,目的是灭战事,求和平。她主掌着不死之药和长寿之道,是人们求健康长寿必须崇拜的美好化身和智慧之源,受到民间的崇拜和信仰,几千年来享受着人间供奉的香火。
甘肃泾川,位于泾河上游,与这里相连的渭河、洛河上游地域,是史前西部许多古代民族的领地,生活着一支叫西王母即戎、犬戎的游牧民族。这个地域东至华山。那时候,处在中原地带的古代民族逐渐进入以农耕为主的父系氏族社会,以龙为图腾。但西部的游牧民族仍处在母系氏族社会,以虎为图腾。
泾川回山,是西王母祖庙所在地,这里保留有西王母早期形象的摩崖浮雕。《山海经》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司天之厉及五残”。其实,虎是戎族的图腾,虎齿豹尾是一种装饰,一种面具。西王母控制着自然灾害,疾病,瘟疫,刑法,主掌着不死之药,也就是有主宰人的生死、福祸、长寿、平安的神力。西王母以图腾虎的形象作面具,做服饰,是部落首领和巫师身份的象征,是地位和畏严的符号,能让人们产生敬畏感。《史记·匈奴列传》有戎族习俗的记载:“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从远古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形成,一直到金代、元代、清代,皇家服饰上都点缀着动物的皮毛。特别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历代皇帝都穿龙袍,把龙直接绣在天子的服饰上,这和西王母有豹尾虎齿的面具和服饰讲究是一样的,表明她有至高无上的既能统治人民又有控制大自然的能力和神力。
〔笔者讲述:
《山海经》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司天之厉及五残。《古今图书集成》说:“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豹尾蓬头戴胜。”。《穆天子传》中,西王母说她是“我惟帝女。”
天帝之女,戴胜,是一个很美的形象,胜有两种解释,一是女性的发饰,二是织布机上的构件。一个很爱美,戴着发饰的天帝的女儿,怎么是虎齿豹尾,一个凶恶丑陋的形象呢?特别是虎齿很大,很明显,是巨口獠牙,表示虎威勇猛无比。近年来,古今学者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对西王母的早期形象早己有一个共识,西王母是西部戎族的一个首领,虎是戎族的图腾。虎齿豹尾是一种装饰,一种面具。因为在很多地方的原始部落和民族中,国王是兼巫师的,国王能统治人民是因为他有巫术,而这种巫术具有能为人民的利益控制大自然的能力。西王母是部落首领,国王,他控制着自然灾害、疾病、瘟疫、刑法,主掌着不死之药,也就是有主宰人的生死,祸福、长寿、平安的神力。他戴上虎齿的面具,穿上有动物皮毛的服饰,表明了她有国王和巫师两种身份,能为人民驱赶灾难,带来吉祥。能叫人敬畏她。也就是把她这个民族的图腾,虎的文化符号,展示在面具和朝服上面。
摩崖浮雕上除过西王母最早的形象之外,这是三青乌,是西王母的使者。还有周的旗帜,指周穆王见西王母,有汉的旗帜,指汉武帝见西王母。
据古书记载,西王母曾亲口给稷讲过她的形状,有一天,稷由青鸟引导,来到琼华阙大殿上,忽见殿后面有无数的绝世名姝,拥着一位慈善和蔼、丰姿美秀的中年妇人走出来。稷想回避,青鸟过来道:“西王母请见”。稷见礼之后,正在生疑,西王母说:“尊使不要生疑,说我的形状换过了。要知道今日这个相貌,是我的真形。昨日所见的相貌,非我真形。因为我是天上的刑官,居在西方,禀着秋气,我的职司,是管人世间灾疠的事情和五刑残杀种种的事情。西方属白虎,所以我的章服是白虎形,就和人世间官员所著的貂蝉豸冠一样。这次尊使奉帝命而来,为百姓请命,是公事,不是私事,在官则言官,所以我不敢不穿了章服相见。至于今朝,我们大家聚谈,纯系私交,用不着穿章服,所以不妨以真形相见了。”
西王母所处的时代,应该是三皇王帝之先的时代。那时候,在西岳华山以西的泾河、渭河、洛河中上游的广袤地带,是古代西部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民族长时期残酷争夺反复对峙的生存空间。人们都知道,中原东部氏族曾发生了以黄帝为中心的氏族集结战争,在黄帝和炎帝部属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西王母派九天玄女给黄帝送去了兵书,很快平息了无休无止的战争。西王母还派遣使者给东部民族送去了象征和平友好的美玉和疆域地图,表达了友好亲善,和睦相处的意愿,谱写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相融合的历史性篇章。
在中原农耕民族和西部游牧民族连年不断的争战中,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企盼和平与安宁。公元前1134年,中原民族建立了周朝。那时候,包括西王母部族在内的西部民族尚未统一,泛称犬戎。史载,西周屡屡讨伐戎族。周穆王西征犬戎至泾河上游,是比较著名的史实。以这一史实,因此产生了西王母与周穆王在泾河上游的瑶池会见的美好传说,演绎出了一段十分浪漫的故事。
在瑶池相会中,周穆王向西王母送上中原民族精美的纺织品,西王母用美酒和仙果款待这位中原的君主。西王母唱了《白云谣》,周穆王唱了《黄竹歌》,虎为图腾的民族首领和龙为图腾的天子友好相会,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以传说形式流传的两国君主友好会见的求和事件,从此留下了泾川一带的瑶池、天池、 ( 上合下廾)山、回中、西王母之山回山、回中山、回中里等地名景观类人文遗产,也是中原和西部古代民族相融合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内地崇拜信仰西王母的发端。
20世纪70年代,在泾川境内相继出土了战国至周代一批雕有似龙的逵纹和似虎的饕餮纹和龙虎原形的珍贵文物。特别是龙虎壶,以其文化符号的准确性和出土地点在中原与西部交融之地泾川的地域性,为考证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和西王母民族历史,提供了最权威的物证。
《词源》说:“龙虎是帝王相”。这只壶,壶身是生着翅膀的飞虎,壶梁是一条弓着身的长龙,龙头依偎着虎头,虎身为壶的主体,造型丰满大气。它把“东方苍龙,西方白虎”之天象融为一体,农耕民族图腾龙和游牧民族图腾虎难舍难分,相依相存,是两个民族相融合的完美证据,它倾诉着周代帝王与西王母部族首领在泾川一带交往和中华民族概念形成 的历史。它是一件酒器,也使泾川瑶池西王母宴的历史变得更为真实。可惜它出土时未引起重视,它完全有可能成为世人公认的中华古代民族融合团结之信物,成为酒文化颂和平的祥瑞标志。
随着历史的推移,西王母的形象和地位不断发生着变化。汉武帝曾11次来泾川拜西王母,这主要是追求长生不死的需要。因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其疆域己扩展至河西走廊以远,他晚年最高的追求之一是长生。《全唐诗》收录的唐代诗人胡曾的《回中》诗,堪称汉武帝在泾川拜王母的史诗:
武皇无路及昆丘,
青鸟西沉陇树秋。
欲问生前躬祀日,
几烦龙驾到泾州。
汉武帝为了长寿,得到了西王母拥有的三千年开花、结果的蟠桃的故事,广为流传,以至故事的实质成为今天全人类追求向往的美好生活内容和生命质量。而在《汉武内传》中,“王母玉女也,视之年可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俺霭,容颜绝世,真灵人也”的描写,则成了汉代至今天人们心目中西王母的世俗形象,成为中华美神、东方美神的标志性定格。
正因为有汉武帝11次泾川之行,泾川西王母祖祠的地位从此确立,泾川现存的宋代碑刻、清代《共成善果》册和《四库全书》记载可以证明,泾川西王母祖祠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距今2116年。这是全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
在历史的演进和演义中,人们对西王母的推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祖先崇拜变成为宗教崇拜。西汉以后,由于道教的兴起,西王母被列入道教神界,号太真西王母,玉皇大帝演义成为东王公,他与西王母分别主掌东西、阴阳。在民间,王母娘娘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中国神话宝库中,西王母神话系统也占有相当高的地位。
西王母由一个部落首领神化为王母娘娘的演化史,是一部西部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下五千年,包含了和平思想与长寿理念的西王母文化,不仅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而且为塑造中华民族酷爱和平、追求和谐的伟大性格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与黄帝、伏羲具有同等地位,受到全民族的崇拜和信仰。
泾川西王母宫是中国最早纪念祭祀西王母的殿堂,有祖庙的地位;建于西汉的西王母祖庙,历代屡毁屡建,最迟一次毁于清代末年战火,泾川当地的遗存,足以证明西王母祖庙的悠久历史和宏伟规制,美轮美奂。
《汉乐府》、李白、李贺、 沈亻全期、卢照邻等历代诗人都写了《上之回》,至迟在唐代,泾川已经是中国朝野公认的西王母圣地。
在《泾州志》等地方志书中,记载西王母祖庙的篇章、诗赋之丰富,在全国罕见。
在泾川为中心的广大地域间,西王母崇拜千年不衰,三月二十西王母庙会,就是西王母崇拜的最经典的民俗。西王母助黄帝战蚩尤的军师九天玄女庙,位于泾川县玉都镇,至今存有明代壁画;村落的西王母等女神庙达160多处。
西王母穴处(窑洞)民居,虎鞋、虎枕,西王母温泉浴,西王母圣水,酿西王母酒,吃长寿面,挑唱西皮影,是泾川千百年来百姓的生活习俗;栽种培育优质水果,是当地人的主导产业。现在,这里是中华名果之乡。
1990年12月,台湾第一个由240人组成的朝圣团来泾川朝拜西王母。他们认为:这里是西王母祖庙。
台湾西王母宫庙大规模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现有500多万信众,有5000多家王母宫。
台湾同胞祭祀西王母,是为了求和平,求长寿,求健康,求平安。是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的见证。
西王母文化,己成为促进两岸统一,凝聚华夏儿女血肉之脉的重要载体。
16年来,台湾各西王母庙的负责人、研究人员、记者、代表性人士上万人组成上千个朝圣团先后来泾川朝圣,遍及全岛各市、县、乡的800多个团体和个人捐资重修了泾川西王母祖庙建筑群。泾川代表团也回访了台湾。
1999年,影响遍及海内外的西王母民俗文化研讨会在泾川举行。2005年,首届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在泾川创建。2006年将在台湾举办,并逐年在台、泾两地轮流召开。
西王母,中华女性人文始祖;西王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文化;西王母和西王母文化正以其最美好的形象和内涵,给全球华人乃至人类源源不断地无私地馈赠着营养,激励她的儿女建设最美好的和谐社会,塑造最美好的心灵,创造最美好的生活,追求最美好的生命质量!
2006年3月20日
本片由甘肃电视台拍摄,2006年5月起多次播出 发表拙著《圣地泾川.西王母祖祠圣地》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 本帖最后由 张怀群 于 2010-4-9 17: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