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四节:《学术推广:圈内的口碑与圈外的宣传》

第四节:《学术推广:圈内的口碑与圈外的宣传》

 

 

 

 学术推广:圈内的口碑与圈外的宣传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越是专业,诉求的阅读对象就越少;越是精深,被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小;越是具有独创性,被接受的程度就越低。这种矛盾关系几乎是不可调和的。

创造性思维的学者都是钻牛角尖的,曲高和寡是多数杰出成果的必然命运,学者们常常感叹“我们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因为工作到了一定程度,就没有人来处处对话了。这是一种穷途末路的境界,意义、前程等等都只能从自己的心中生出来”[1]。这时,可以支撑学者继续其工作的,只有内心的信念,他必须有强大的内驱力,去从事寂寞的思考。所以说,一个真正的学术大师,并不首先来自于外界的承认,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信念。自许为学术大师未必是成为学术大师的充分条件,但肯定是其必要条件。一个连自己都不敢承认自己价值的学者,不可能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力量来支撑他长年累月枯坐在冷板凳上。最优秀的学者都是寂寞的,而且很可能终身寂寞,这是从事学术工作的最大风险。

一个寂寞的学者要使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不时地走出书斋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以及适度的自我表扬是必要的。1928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之初,顾颉刚等人充分地利用了当时的校报、《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以及《民俗》周刊,连续刊登广告。如对于《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广告词称:“此书,为本校史学系主任顾颉刚先生所著。顾先生为当今史学界泰斗,其对于孟姜女故事的探讨,乃他为研究古史工作的一部分,而成绩之佳,不但在中国得到许多学者的钦佩,便是日本许多民族学家史学家及民俗学家,也很为赞许。诚为现代出版界中一部不很易得的产品。”[2]
这样的广告语曾让顾颉刚的许多中大同事很不舒服[3],但不可否认,也为顾颉刚及其民俗学壮大了声势,吸引了一大批铁杆粉丝。


1990年代之后,高校对于学者成绩的量化管理体制导致了学术论著的大量涌现,以至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正有独创性、有建设性的成果常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评价,而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和似是而非的结论却充斥在学术史的叙述中。”[4]大量陈陈相因的出版物无疑给学术研究带来了巨大的阅读困难,如果不是选题需要,绝大多数学者都无暇去阅读同行的新成果。因此,青年学者主动、技巧地向同行推荐自己的学术成果也就成了扩大学术影响的必要手段。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逐渐远去,自卖自夸的王婆定律不仅适用于市场营销,同样适用于学术推广。常见的推广方式有三:一、向同行赠书。越是专业化的学术著作越难经由市场到达消费者手中,因此,主动把自己的著作赠送同行,是扩大学术影响的有效途径。二、召开新书讨论会。这是赠送图书的高级形式,一种变相强迫同行接受学术成果的方式。三、请同行写书评。在学术领域,即便是相近的专业方向,也是隔行如隔山,许多学者只能通过阅读书评来大致了解其他专业的学术成果,所以说,邀约书评是学术著作推广中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当然,以上无论哪种方式,作者的人缘积累都很重要。

学术论文的推广手法则相对更为多样。一、学术讲座。许多学者都会借助专题讲座把自己最得意的成果介绍给同行或研究生。二、同行评议。将论文提请同行批评,也是把论文推销给同行的一种方式。三、转载或摘录。“学术文摘对于解决信息时代日益尖锐的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矛盾,对于扩大一般读者的知识面,对于普及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甚至对于提高学术的知名度,都是很有益处的。”[5]四、互相引证。论文影响因子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被引用的频次,但事实上,专业的学术论文是很难被广泛引用的,只有那些专业方向最接近的同行才可能认真阅读这些论文,所以,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尤其是师门内部提倡互相引证、往复讨论是正常而且必要的。巴莫曲布嫫是当今彝学界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在史诗领域建树尤多,可是,某学者在会议期间送给巴莫一本关于“彝族史诗与文化研究”的专著,扉页居然额题“敬赠八嫫老师”,巴莫两字一个也没写对,足见其对巴莫只闻其名,未读其书,更遑论引用其著述了。

不同的学者会选择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自我表扬。比如,西南大学一位教授经常夸耀自己的博士论文只用18天就完成了,而更多的学者则喜欢强调田野调查的艰苦以及写作过程的苦涩。前者意欲强调自己敏捷的才情,而后者则是为了突显论文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从而提升读者对于论文价值的想象。

问题在于,并不是只有优秀的学术论著才会使用推广手段。有些学界要人出版一本随想录式的小册子,一样可以开个新书发布会,一样能听到许多赞誉之词。这时,“口碑”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因子。口碑是指学者们在非公开场合口口相传的学术评议,一般源于私下交流,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这种非公开场合的学术评议往往比公开场合的学术评议更加尖锐、真实。

口碑主要形成于圈内,正如桑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真正的学者大师是一种口碑,是整个圈子抛弃利益成见的非利益评价。”[6]钟敬文就常常借助臧否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学术立场:“容观琼评教授的时候,我写了评语。他只给我一篇论文,我说一篇就行,可以做教授。文章一篇就可以看出水平,何必要十篇八篇。”[7]“我从十二三岁起就乱写文章,今年快百岁了,写了一辈子,到现在你问我有几篇可以算作论文,我看也就是有三五篇,可能就三篇吧。”[8]

对于学术共同体内的学者来说,圈外的名声多是虚名,圈内才是他生存和交流的空间,因此,口碑的力量可以对学者的行为形成强势约束。一个学者如果在公众视野中非常有名了,一般也就很少在学术圈内活动了。对于他来说,圈内圈外是两个世界,圈外前呼后拥风光无限,可是一回到圈内,谁也不买他的账。

在当代民俗学界,仅两位广西籍学者谭达先和过伟,每人编著图书就在50种以上,均可谓著作等身。可资比较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魁立至今只有一本《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但是,刘魁立却能继钟敬文之后,连续三届当选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不能不说是圈内学者“对他在民俗学上的渊博学识和独特贡献的肯定”[9]

由此可见,学者立身的根本是其出色的研究成果,非如此难以有好口碑,但是,有好口碑的学者未必能得到与这种口碑相匹配的政府荣誉或现实利益。因此,在出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好学术推广是一道锦上添花的学术工序。一个学者如果不谙此道,他至少应该培养一批忠实的学生或拥趸,以协助传播和颂扬其学术,否则,再出色的“珠”也只能厕身于眼花缭乱的“鱼目”中间,寂寞以终。
 
 
 .



[1] 王小盾:《序》第6页,马银琴著《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 《民俗学会新出三种丛书》,载《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284273版。

[3] 王学典、孙延杰:《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4] 蒋寅:《学术史:对学科发展的反思和总结》,《云梦学刊》200604期。

[5] 陈平原:《“文摘综合症”——学术随感录(二)》,《瞭望》198833期。

[6] 蒲荔子、李荣华:《“他根本没有什么学术成就”》,《南方日报》2009224B08版。

[7] 敬文先生病中谈话录音,2001813,北京友谊医院。

[8] 杨玉圣:《与钟敬文先生仅有的一次会面》,《博览群书》200203期。

[9] 刘亚虎:《刘魁立在民俗学上的渊博学识和独特贡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02期。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3-10 17: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3-10 17:34 发表
由此可见,学者立身的根本是其出色的研究成果,非如此难以有好口碑,但是,有好口碑的学者未必能得到与这种口碑相匹配的政府荣誉或现实利益。因此,在出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好学术推广是一道锦上添花的学术工序。一个学者如果不谙此道,他至少应该培养一批忠实的学生或拥趸,以协助传播和颂扬其学术,否则,再出色的“珠”也只能厕身于眼花缭乱的“鱼目”中间,寂寞以终。
专心研究-成果出色-有好口碑,这样的学者,肯去花时间和精力为了政府荣誉和现实利益做学术推广,培养学生拥趸吗?
反过来说,即使他勉强去做这些不太情愿的事,对个人而言是少了进一步精进的机会,
就学术发展而言,将蒙受的隐性损失则与这位学者的出色程度成正比。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似乎不能将责任全部归于学者个人。又要下蛋,又要推销。
学者所在的“学术圈子”,如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同体,是不是应该多承担一些推广“圈内好口碑”学者的义务呢?
显然,“圈子”比个人,有着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容易获得影响力。

如果能够做到,或者能够做得更好,那么可以构建的,是怎样的模式?
如果做不到,为什么?

TOP

这是现实,没办法。
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多达近30万,每人每天都在生产论文。
当今学术杂志多如牛毛,所谓的论文更是多如牛毛上的灰尘。
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谁有时间去通读同行的论文呢。

你写了一篇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可是,这篇文章只是无数同期文章中的一篇,如果完全不做宣传,不主动与同行交流,指望同行们在阅读中主动发现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正是基于这个理由,如果我不把这篇论文贴到论坛上来,谁会自己去翻找杂志,找出这篇文章来看呢?

至于说圈子,只是个非常松散的共同体,没有一个人需要对这个所谓的“圈子”承担义务。
所以说,任何圈子,都只有潜规则,没有明规则。
我自己都不宣传这篇文章,难道还能指望别人来宣传吗?
别人至多是就着我的第一把力,从侧旁助推一把而已。

民国时间之所以大家辈出,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数相对较少。
正因其少,所以每一个人都珍惜自己的身份和名誉。
如今林子大了,杂了,什么鸟都有。
人心不是向善,而是向利。许多坏鸟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了利益,好鸟也会跟着学坏的。因为不坏的鸟儿没虫吃。
从业者太多,整体素质也只能逐渐走低。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3-14 19:50 编辑 ]

TOP

回复 3# 的帖子

我觉得把自己的论文贴出来并没有什么不好。至于说论文是否好,那要看了才知道。我现在还是学生,很想既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也想知道学界前沿的东西。问题是现在学者的论文到处发,走到图书馆满架子的期刊,闲暇的时候可以一本本翻,找自己觉得比较感兴趣的文章读一下。但是有时一下午坐在图书馆所读的文章不过2、3篇。翻阅的时间总觉得似乎是种浪费。不过当然以后要是坚持每周看看,学界的动态似乎也能了解一点。 所以支持施老师。

TOP

“一个学者如果不谙此道,他至少应该培养一批忠实的学生或拥趸,以协助传播和颂扬其学术,否则,再出色的“珠”也只能厕身于眼花缭乱的“鱼目”中间,寂寞以终。”

这段话我也不太赞同。以为和作者的第二篇意思有冲突。这不也是在变相的培养小圈子么?更何况“自己觉得不错”这回事,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可能我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说不好勿见怪)。一个好的学者对学生的要求自然也高,十几年下来到底能培养出多少“忠实的学生或拥趸”并且愿意“传播和颂扬其学术”呢?
而且,若是一个不喜欢从事此道的学者做了这么多不情愿的事,仅仅是为了不寂寞以终,那他为了自己的“哨子”未免也付出太多了。因为实际上没有完全不被人知晓的圈内学者,只有知名度大还是小的问题。一位好老师,一本好书,终究是会被人记住的,即便名气与学者所取得的成就不匹配,就当胜在质不在量吧。
不可否认,知名度大的学者很多是行政型人才和有大批学生颂扬,但换个角度想,现在遍布的互联网,也是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的工具。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学者勇于和乐于通过论坛推广自己。

TOP

作为学者,我们都希望学术生活越纯粹越好,可以沉下心来专心做学问,可实事上,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真正的学者如果不谙此道,最终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术资源,都掌握在那些不务正业的准学者手上。
于是,你郁闷,你愤怒!
而你的郁闷和愤怒,还将进一步加大你与世俗社会的距离。

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
我们不能永远躲在台下看别人唱戏,该上场上也得上场亮它两嗓子,
我们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以及正视这种推广行为,这样我们才能和那些学术混混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公开打擂。

是骡子是马,都得出去遛,遛了才知道。
你自己不出去遛,成天躲在马槽里,看着骡子们高举马旗在外面招摇撞骗,光郁闷有什么用呢?

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命题:
“人不能证明自己。”
你说你怀才不遇,你如何证明?
你说你有能力,你如何证明?
你说你是男人,你如何证明?
你必须有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获奖证书,你必须有证明人、推荐人、担保人,你必须有身份证、工作证、教师证、上岗证……
如此才能让人相信你。

你不主动证明自己,难道以为有人会突发奇想去找到你家里,问你懂不懂民俗学?
学术推广可以分为积极推广与消极推广两种,
我们通常说的新书发布会、找人写书评之类,当然是积极推广,
消极推广则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向学术同行赠书等等。
无论积极还是消极,学术推广是必不可少的。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
几乎所有的学术名著,背后都有一定的宣传和推广。
在中国民俗学界,顾颉刚的学术宣传是做得最好的,当然,宣传的前提是他确实写出了好东西。
在俄国,普罗普主动拿着自己的《神奇故事形态学》去找学术大腕做推荐人,更是众所周知的。

一份学术成果是否有价值,其实作者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
一篇好文章,当然首先是作者自己有信心。
作者自己的信心,虽然不是一篇好文章的充分条件,但它是一篇好文章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一篇连作者自己都没信心的文章,基本上也不可能是一篇好文章。

平时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至少在学术界,这是一句骗人的鬼话。
我所知道的有成就有才华的学者,没有一个是不自负的。
相反,那些发自内心谦恭的学者,多数都是好人缘的学术混混。

一个连自己的学术水平都不信任,对自己的学术成果都没信心,对自己在学术版图中的位置都不清楚的学者,
怎么可能是一个好学者?

一个好学者,内心一定是自负的。

TOP

一个好学者的谦恭态度,都是做给同行看的。
好学者的谦恭,说白了,也是一种消极的学术推广!

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为什么还要谦恭?
因为如果不谦恭,就会遭到同行的情绪性抵制,
为了让同行更愉快地接受他的观点或成果,他就得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
狂风暴雨是一种润物的方式,和风细雨又何尝不是一种润物的方式呢?

TOP

呵呵,“因为如果不谦恭,就会遭到同行的情绪性抵制,”这段话让我想起了《蒙塔尤》的序言,作者自承因为此书畅销而招来了不少同行眼红。我很赞同您的观点。好的学者都是自负的。但自负的不一定是好学者,所以我才说不靠谱,偏颇了点,请您见谅。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良币也要投入市场去竞争,您的意愿是好的,但是还是王京兄说的实在,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何况以目前的中国学术圈而言,推广就得会应酬,懂交际,明关系。我觉得这也可以和您的那个蜗牛圈联系起来,越是里层的机会越多,越是外层的机会越少,于是就变成一个循环。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希望能出现您这样更多有改变激情和行动的学者,团结力量大,润物细无声。

TOP

imorange兄多虑了。

非常感谢你的帖子,如果你不提出意见,我怎么会知道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哪些问题,需要补充说明哪些问题呢?
正是因为你的问题和不同意见,我才有了进一步思考的方向,有了进一步说明的必要,
你的不同意见越尖锐,对于我来说,越能刺激我的思想,激发我向更深的层次挺进。

文章帖出来,怕就怕死一样的寂静,
如果这样,我根本就没有思考、修正自己观点的机会。
再次表示感谢!

如果你是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老坛友,应该还能记起我和刘宗迪的那场大辩论,
辩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让我们更深入地想清楚了许多问题。
也正因如此,我们结下了更深厚的革命友谊。

TOP

施老师,这是在教我们如何包装、宣传、推广自己啊……

晕倒~~

施老师说的也的确是现实情况,我最痛恨的是所谓各种评奖,基本上就是钱权交易

TOP

呵呵
我不是教别人怎么做,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现在的学者在怎么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