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台湾作家白先勇:开设戏曲课程复兴中华文化

台湾作家白先勇:开设戏曲课程复兴中华文化


      3月9日,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在上海举行昆曲艺术讲座,以昆曲“情与美”之精粹打动听众。白先勇呼吁,两岸应合力繁荣中华文化精粹,抓紧培养昆曲青年演员、研究人才以及欣赏昆曲的观众,从传统与现代的磨合中走向中华文化复兴。
      中新社上海3月9日电 (邹瑞玥)当代华文文坛深具影响力的台湾作家白先勇转型“昆曲义工”,《牡丹亭》后又携新版《玉簪记》来沪。9日下午,白先勇作客上海图书馆畅谈昆曲,建言高校开设戏曲课程,让更多年轻人亲近传统戏剧,复兴中国文化。
  一袭黑色大衣,披着招牌式的红色围巾,白先勇在现场向观众描述了5年前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巡演场景:“1500座的大礼堂竟然挤进3500多人,惊动了校长。理工科大学也有如此的高人气,可见年轻人多么渴望亲近戏曲文化。”
  “年轻的观众与演员,是传统戏剧的生命力之源。”白先勇的话掷地有声。一部《牡丹亭》的内地高校巡演,让广大年轻人迷上了婉约细腻的水磨声腔和曼妙典雅的昆曲意趣。此次他又携原班人马带来新版《玉簪记》,该剧已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巡演187场,场场爆满。
  白先勇认为,目前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疏离,与华文教育总体缺乏中国传统艺术、音乐的培养有关。“学油画不学山水画,学钢琴不学二胡”,他说,课程设置先天不足,学生也难以亲近中国传统文化。
  “相信所有华人都在期待一次‘中国式的文艺复兴’。”白先勇说,这需要全球华人一起努力。去年起,他在北京大学启动一项“昆曲传承计划”,通过在北大开设昆曲公选课、举办昆曲文化周、优秀昆曲项目展演等,激发更多学生了解热爱昆曲。

TOP

偶们学校也有类似的课程,学生的戏曲社团搞得也是有鼻子有眼的。

TOP

回复 2# 的帖子

社团是票友松散的联盟而已吧,从小略加强制性的基础教育还是有必要的。譬如旧时私塾、官学的国学教育,小时了了,大亦佳。

TOP

回复 3# 的帖子

这个“略加”的“强制性”其实是不好把握的,很模糊的词汇,叫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执行呢?

TOP

回复 4# 的帖子

不要提到强制性就心慌,一下联想到左手是蜜糖,右手是大棒什么的。当然,所谓强制性也不准确,怎样系统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将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其他艺术,有目的有计划的规范进行普及教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不加监督和考核,教育工作者必定无法真正将工作执行到位,这是我理解的强制性。

TOP

回复 5# 的帖子

我倒不是害怕强制,强制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当局的决定和手段。假如措施得当,上下一气,能把事情做好自然是最理想的,略加强制又如何?
振华所言仍然是在指导意义的层面论证,如何操作呢?这可就是要一条一条的来制定和执行了。民俗教育呐喊了很多年了,今年不是还有委员呐喊么?可就我所知,见效甚微。在很多地区,民俗教育被纳入乡土教育的授课范畴,基本由语文老师兼任,假如乡土教育又不考试的话,那课表上的乡土教育课基本就是语文课了。即使考试,很多地方也不会把这个成绩看得很重,不会把它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那不就形同虚设了嘛。
具体又如何来实行呢?
唤醒基础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的自觉?这个又是路漫漫了。
我是持悲观态度的。我觉得很难。

TOP

回复 6# 的帖子

您的考虑是现实主义的,的确在理。即使从基层教育工作者开始,能否自上而下的充分意识到民俗和非遗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并基本具备一定的讲解能力,这本身也是一项浩繁的工作。旧时教书先生授国学,因为本身起码就是落第或失意的文人,做普及工作若烹小鲜。教育者自身思想上若不热爱,乃至就有偏见和抵触,能力水平上隔靴搔痒,凡此种种,这都会从根子上出问题。而这些问题细想岂不都正存在着麽。
  可是若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亦无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努力,那这渺茫的希望也会淡忘在日子里。至于到底如何操作可行,显然不是我们一篇短文能言尽的。不过话说回来,除了呐喊,有志于此的各位同仁,先从自己的娃娃抓起倒还是可行的。

TOP

回复 7# 的帖子

赶紧生个娃,这是第一要务了

TOP

戏曲学习需要从娃娃抓。在大学里只能是普及,培养观众队伍

TOP

回复 9# 的帖子

哪一种戏曲都必须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相对稳定的粉丝团。而且,这个粉丝团真的要从小时候、年轻的时候着力去培养。白先勇用美轮美奂的青春版去唤醒大学生们对美的感悟和向往,并把这支庞大潜力股粉丝队伍培养起来了。再过十年,就是这些大学生在社会上呼风唤雨的时候了,有钱有闲了,他们就会去扶持和发展昆曲的。

TOP

大学里民间戏曲搞得最好的是中山大学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