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化薪火在他们手里传递

文化薪火在他们手里传递

                                        文化薪火在他们手里传递
                    发布时间:2010-03-02 14:34 来源: www.ccdy.cn 作者:杜洁芳 池玉玺 刘婵 满蕾  


  2月27日,“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的综合专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出,拉开了此次调演活动的序幕。演出汇集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玛纳斯、朝鲜族农乐舞,及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满族二贵摔跤、蒙古族短调民歌等,以及部分省级名录项目共14个节目,充分展现了我国各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了解一个民族,就去听他们唱歌,看他们跳舞”,一位观众表示,当晚的演出让他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越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多样性的保持,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坚守,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得文化薪火传到今天,就此记者对参演的部分传承人进行了采访。

  “羌魂”不会断

  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羌族文化遭受重创。大地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文化部设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保护工作。2009年7月,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羌文化,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文体局从600多名传承者中挑选出120多人组成了羌魂剧团。剧团的组建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像从小喜欢跳羌族舞的蔡英娜孜之前在四川成都打工,就是听从了“羌魂”的召唤回来的。同她一样的许多年轻人,也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和老一辈人共同担负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使命。

  参加此次演出的31名演员都来自羌魂剧团,其中50岁以上的演员就占了多半,71岁的何华魁是最年长的一位。他说:“46年前,我受邀来北京表演羌族舞蹈,46年后再次来北京弘扬羌文化,内心百感交集。”虽然羌族文化在地震中受到重创,但是由于党中央的关怀,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在震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今年,茂县将建成集表演、旅游于一体的羌城,届时,羌魂剧团会定期过去演出,对此大家充满了期待。

  《玛纳斯》全部唱完要21天

  演出的另一个高潮由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玛纳斯》带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沙尔塔洪·卡德尔带着他的孙子买德尔白克·马坎和其他表演者一起,用歌声向观众讲述了英雄玛纳斯的事迹。马坎今年12岁,是第一次到北京演出。他在后台最喜欢玩石头剪刀布,最爱唱《玛纳斯》。当主持人在节目结束后单独介绍他时,这个腼腆的小男孩不好意思出来,在场观众都被他可爱的举止逗乐了。

  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与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并称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70岁的沙尔塔洪·卡德尔从7岁时跟从曾外公学习演唱《玛纳斯》,现在能演唱5个小时。

  《玛纳斯》8部23万行,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唱完,要用21天时间,如今只有沙尔塔洪·卡德尔的老师,现年94岁的居素甫·玛玛依可以唱下来。沙尔塔洪·卡德尔的同学,另一位国家级传承人买买提阿力·阿拉马提,也只能唱5个小时。现在沙尔塔洪·卡德尔带着30多名徒弟学习演唱《玛纳斯》,但是“他们最好的可以唱一个半小时”。买德尔白克·马坎则能唱10分钟。

  为了解决《玛纳斯》的传承问题,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采取各项措施,成立了州“非遗”保护中心和《玛纳斯》保护中心。沙尔塔洪·卡德尔以务农为生,家里人口多,生活负担很重。2008年,他领到了8000元的国家级传承人补贴,2009年,《玛纳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0元补助,用来支持国家级传承人做好传承工作。

  我们爱唱短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是游牧文化的产物,短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长调比较自由,短调曲调比较规整,节奏特别鲜明,题材比较广泛,有浓郁的地方特点。”辽宁省东蒙短调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韩梅说,短调还有个突出特点,就是“押字头”,迥别于汉语诗歌的韵押在句末。韩梅出生于民歌世家,她的父亲韩起祥是蒙古剧的创始人之一。韩梅自幼就跟父亲学唱,之后又师从民歌名家图古乐。“现在只要有岁数大的,我都把他们的歌录下来,然后跟录音学习。”

  现在韩梅所在地区——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分重视民歌的传承,城里从幼儿园到初中,都在音乐课上教蒙古语歌曲。在农村,每个农牧民都能哼上几句民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有了更多闲暇,自发成立了不少短调民歌艺术团。目前,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经举办了两届民歌培训班,主要是农村青年参加,每届都有七八十人。韩梅自己也闲不着,老百姓逢年过节都要请她去唱歌,并以请到她为荣。说到这里,韩梅脸上绽开了笑容。

  二贵摔跤的满族特色

  在27日的演出中,活灵活现的满族二贵摔跤一出场,就使得剧场气氛活跃起来。据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大中介绍,二贵摔跤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河北隆化一带非常流行。

  “我认为‘非遗’保护要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发展。”二贵摔跤原来动作简单,道具很重,达30多斤。王大中设计了新的动作,同时用吹塑等材料,把道具减到了10多斤。“但无论怎么改,特色不能丢。道具不能大了,不然就变成了蒙古族和汉族的摔跤;另外必须蹲着摔,这样轮转时才不受约束。”

  据介绍,隆化县已成立了民族民间艺术培训中心,重点工作就是做好二贵摔跤的传承。

  不抢救鄂伦春文化愧对子孙

  鄂伦春族的民歌以歌颂自然和生活为主,即兴演唱,没有固定歌词,曲调也很灵活,一直传唱不衰。鄂伦春民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关金芳在歌声中长大,从1971年开始搜集民歌,目前已经搜集到了500余首。

  她曾在黑龙江呼玛县做过副县长,一直以来就想为呼玛县的文化发展做点贡献。她说:“如果不抢救鄂伦春文化,就觉得愧对鄂伦春族的子孙后代。”她于2006年在自己的故乡白银纳村成立了全部由农民组成的“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鄂伦春民间艺术团”,虽然资金非常紧张,但她表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会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