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岷县史前文化遗存
张润平
洮河进入岷县,流程83.5公里,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也养育了两岸黄土台地上7千年来的古老文明。从西起点西寨镇的上山族、下山族,清水乡的山低下村、祁家山村、清水村、上迭麻村、下迭麻村共5个村点,与之相对应的洮河南岸山脚下的十里镇骆驼村,一直顺山脚绵延向东至县城的冶家崖共7个村点,茶埠镇的的西村绵延至哈岔村共7个村点,还有洮河对面的沟门前村、阳坡村,梅川镇的红水村、杏林村至山咀村,西江镇的5个村点,中寨镇的马屲山村绵延至马崖村共6个村点,维新乡的红台村、卓坪村、坪上村,洮河北岸的王旗、武旗、占旗村等等,近40个点的黄土台地上均有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上限年代在7千年左右,下限年代在2千5百年左右,文化类型有半坡、仰韶、石岭下、马家窑、齐家、寺洼6种。其中马家窑类型最为普遍和典型,也最具代表性。在近年的文物普查中,岷县东部山区闾井镇杜家村发现了一处齐家文化遗址,它处在西汉水系的源头,这说明齐家文化并非仅仅分布在洮河流域,而且与西汉水系的仰韶文化是有过渡带、过渡关系的。
仰韶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其中西安半坡遗址所代表的仰韶文化类型最为丰富。其最具设计思想的当属尖底瓶,中间大,两端小,肩部有两耳,系绳便于携带。更奇妙的是,由于设计的尖底,可以任意在松软的地面上插放,不易倾倒。比较其他容器的使用,尖底瓶有着十分流畅的造型,以及极其方便的适用性。尖底瓶的设计思想,是早期中国人智慧和能力的证明。2008年,在岷县维新乡坪上村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一件仰韶文化类型中期的尖底瓶和一件彩陶盆。虽然器型多残破,但复原后文物考古价值依然很高。岷县的仰韶文化彩陶,从大量采集到的标本看,胎质颜色深红,深黑彩,器表光滑,十分鲜艳。蒜头瓶、盆、碟等残件多见。装饰纹样内容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另外,在彩陶钵口沿的黑色宽带纹上,饰有各种符号,可能代表着各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特定的记号。仰韶文化类型的器物主要出现在山那树扎、杏林、红崖、马崖、卓坪、坪上等遗址上。
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其造型以圆底钵、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壶、直口尖顶瓶以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厚重朴实。在山那树扎遗址我们捡到大量的平底盆和大口小底盆标本。几何纹样中主要有并列折线,并列斜线、三角形面构图的二方连续装饰带,单纯而富有装饰效果。二方连续纹饰在我国早期的装饰图样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半坡类型彩陶纹样的造型特点是将虚实、疏密、正反、阴阳等关系较好地协调组织在一个空间平面之中。图样的多次重复,使看上去简单的图样显得丰富多彩,富有魅力。半坡类型器物主要出现在山那树扎遗址。
石岭下的彩陶花纹以鲵鱼纹及其变体纹样为代表,并且出现了以弧代线构成的旋式图案。在山那树扎遗址出土残件彩陶碟,中间就有完整的鲵鱼纹饰。
庙地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地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距今有5000多年。陶器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曲腹盆盆口较大,口部有折沿;碗型较小,并且是直口。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但很稳重。纹饰的色彩大多是黑色,一切都饰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分。装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而且是几何花纹居多,通常用圆点、弧型线构成的新月型、叶形、花瓣形等纹饰,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成三角形纹饰图样。庙地沟类型器物主要出现在山那树扎遗址。
马家窑文化是以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3190年到公元前1715年。它与仰韶文化相近似,也可能是仰韶文化所派生出来的。有人把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划分为三种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而岷县境内只有马家窑类型彩陶,没有发现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彩陶。这也许说明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彩陶是另外一种独立的类型,不应划分在马家窑文化序列内。
马家窑类型陶器的制作方法没有太大改变,形制却比以前丰富,主要有盆、钵,罐、瓮、壶、盂、碗、豆、瓶、杯等。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盆、钵等器物使用内外彩绘,少数瓶、壶通体彩绘。纹饰有几何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以几何纹居多,纹样为波浪纹、旋涡纹等。纹饰线条生动流利,装饰图案构成繁密,变化丰富有序。胎质普遍呈蛋黄色,绝大多数为深黑色彩绘,也有紫红色和墨绿色彩绘,色彩丰富,比较独特。质地细密,器表打磨光滑,薄而坚硬,彩绘丰富到位,很见功力,蕴涵丰富的哲学寓意,并且异常精美,比较其它地方出土的同类型器物来看,岷县的马家窑器物更富有贵族气。
根据大量陶片标本,可以发现岷县境内马家窑类型彩陶,器形以壶、罐最为常见。花纹以水波纹用得最多,常变幻不同的形象,活泼新颖,律动感很强,这在其它文化的彩陶中是罕见的。此外,还有网纹、圆点纹、曲线纹、宽带纹、同心圆波纹、叶纹、飞鸟、变形蛙纹等多种纹饰。分布面极广,清水乡、十里镇、岷阳镇、茶埠镇、梅川镇、中寨镇、维新乡的20多处遗址均有标本可捡。2007年县博物馆征集到一件马家窑彩陶罐,腰腹上部为黑彩纹饰,腰腹下部为交叉剔划纹饰,这种纹饰比较少见。马家窑类型的陶器也有不着彩的素陶,但器表打磨光滑,为蛋黄色。也有仅仅是网状剔划纹饰的。
齐家文化是1924年首先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的,据碳14测定,它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250-l700年前后,但东边的要比西边早。齐家文化可分为甘肃东部、中部、青海东部及甘肃西部几个地区,其属性已步入铜石并用及早期青铜时代,聚落遗址一般都选在便于人们生活的绿洲中部的一些河流的河旁台地上,其主要河流为在河陇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湟水、洮河、大夏河流域和河西走廊的疏勒河流域,面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
齐家文化包含齐家文化陶器、齐家文化玉器、齐家文化青铜器。
齐家文化出土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沙红褐陶为主,都是手制。器形以双大耳罐和侈口高颈深腹双耳罐最富代表性。彩陶发现不多,陶质较粗,器型多属罐类。彩绘以黑色为主,红色较少。纹饰以三角、菱形和方格纹为特点。图案组织很规整。有的表面涂有白色陶衣。这种器型在卓坪遗址有所发现。
齐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肃本地产玉,还有新疆和田玉。本地产玉材出于齐家文化范围内,大约在榆中、酒泉境内,其玉材多为墨绿色、艾绿色、青色、豆绿色,还使用属蛇纹石鸳鸯玉、汉白玉、珊瑚化石和试金石类黑色石材。齐家文化玉器中和田玉材的使用是中国古代大量使用新疆地区玉材的一个开端,是和田“帝王玉”进入中原的第一站。也可以看成是“玉石之路”的开创早期。齐家文化的玉器,一般是礼器类的琮、璧、环、钺、璋等都选择玉质滋润,色泽最好的本地玉或和田玉;工具类的选材,则不如礼器类,都选择本地玉,少数还选用接近石质或玉内含有较重石质的材料。茶埠有多处遗址时有齐家玉器出土,且多为玉璧,直径小至6公分、大至29.5公分不止。
齐家文化开始,就发现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器物了。齐家文化遗址在岷县的分布面最为广泛,不仅洮河沿岸的所有遗址上分布着或重叠着齐家文化类型的遗址,秦许乡上阿阳、下阿阳、中堡村有遗址,东部山区闾井镇杜家村也有齐家文化遗址。西江镇多处遗址主要以齐家文化类型为主。这说明在四千左右年前,岷县的古人类就已经生息繁衍非常普遍了。
齐家文化是彩陶文化的尾声,但又是最早被人们所公认的原始青铜文化。齐家文化青铜器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器型都很小,主要是兵器和装饰器。
寺洼文化年代距今约为3300年-2500年前后,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周代,可能是氐、羌族的一种原始文化。分布于洮河流域和渭河等地区,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县寺洼山而得名。出土陶器大部分为红褐色夹砂粗陶。寺洼文化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表面磨光,颈部都有对称的双耳,高肩,深腹下杀,马鞍形口沿,平底,表面多为红褐色,面有褐色斑点,一般不具纹饰,有的仅在耳和颈部有附加的泥条堆纹,作曲线状或指压纹。
寺洼遗存中鬲、鼎较少,但鬲却侈口,素面,短腿窄档,乳状空足,颈和腹部有时附有泥条堆纹。鼎,形小,鼓身浅腹,柱状小腿,都是泥质红陶。还有长颈圆腹双耳壶。三足形小罐和单耳杯(呈筒状)、彩陶罐,形制酷似辛店陶罐,底微凹入,侈口鼓肩,肩在腹适中处,肩附双耳,彩绘黑色,口沿处有条纹和曲线纹,肩部有交错的三角形带纹,腹部横以二平线。从器形和纹饰看,都具有辛店文化的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寺洼文化陶器上不仅饰以“一”字、“人”字纹,而且还刻画有众多的符号和字形,被学术界认为是汉字的前文字形态。在岷县茶埠山那树扎遗址发现有带色彩的寺洼类型陶器,为淡黑色圆圈纹饰。主要分布在山那树扎及其以下的洮河沿岸的台地上,维新乡洮河以北的台地上最为集中。
这些文化遗存都与古羌人生活有关。其中寺洼文化与古代羌人关系最为密切。
《括地志》一书中说“陇右、岷、洮以西,羌也”。《后汉书•西羌传》:“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寺洼文化的时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黄河上游、洮河流域活动最重要的时期。
古代羌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和狩猎为主,羌人即为游牧人之意,从寺洼文化遗存发现的陶罐罐口均为马鞍形,有学者因此初步断定其为羌文化遗存。
辛店文化与寺洼文化属同期,但岷县没有发现辛店文化遗址。而在2008年占旗遗址发掘中,墓葬里出现完整的典型的辛店文化类型彩陶和口杯各一件。专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交流所来。说明人类在那么久远的时代,虽然交通极不方便,但交流还是活跃的。
综上介绍,山那树扎遗址最为独特和重要,它涵盖所有岷县史前文化类型遗存,可以说文化类型最为丰富,文化跨度最为久远,其遗址面积之大,在全国的各大史前文化遗址中也是少见的,它以山那树扎为中心,从的西、西津、将台到姚庄、哈岔,连成一片,实际上是一个大遗址群,既有生活区,又有墓葬区。对研究岷县的史前人类文化以至中国西北人类文化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
本帖最后由 代启福 于 2010-2-23 15:0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