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风景” 之一
陈平原
2009年5月4日,20:56:29 | 陈平原新浪博客
(我的)演讲准备从一首诗说起,现代诗人卞之琳在(上世纪)30年代写了一首长诗,最后长诗不要了,截取了其中一段,这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名的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短诗《断章》,只有四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其中“风景”是一个关键词,“你、我、人、明月”是一些关键的、值得我们反省的点。这首诗发表以后,当时的文坛议论纷纷,于是,他的朋友李健吾就写了一个解说,说这首诗寓含有无限的悲哀:因为人生只是装饰,不是实在的,所以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悲哀。卞之琳听了之后说:不对!我的意思不是悲哀,我的意思是相对的,“你、我、明月、风景”是相对的,换句话说主客观之间是互相对立、互相借鉴的、互相装饰的——这是一个在北京大学念英文系的、对哲学有修养的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的哲学思考。这(让人)马上联想到(另)一首诗: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和青山之间互相关照,我们之间互为风景,青山是“我”的风景,“我”是青山的风景。这马上又会让你想到一篇文章,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篇章,其中有一篇《西湖七月半》。张岱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可看的是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的人有五类:有的人是看风景,有的人是看人,有的人是希望让你注意到他在看风景,有的人是不希望让人注意到他在看风景。换句话说,所有西湖七月半的游人本身已经都成为风景,不管你有意无意地在表演,最终在无意中都会成为人家的风景。当然,在一个相对来说注重知识的年代里面,读书也会成为风景,成为社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稍后我会谈这个风景是如何浮现和消失的。风景有大小、高低、美丑、雅俗之分,今天我大概沿着这个思路来展开,谈读书是怎么成为风景和这道风景还能持续多久。
先说“读书”是如何成为“风景”的。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天,在重庆长江边上,国民党元老陈铭枢请著名学者熊十力吃饭,然后熊十力面对着浩浩长江大发感慨,诗兴大发。可是陈铭枢却不看长江,他背着身看在看长江的熊十力,熊十力很奇怪,说这么好的风景你不看,你在干什么?陈铭枢说:“你就是最好的风景。”当然熊十力听了非常高兴:他也成为风景——一个著名学者熊十力先生也可能成为风景!
十年前,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我写了一篇文章,是《即将消失的风景》,说的是大学校园里面那些著名学者,学识丰富、风度翩翩的著名学者们,是大学校园里面最亮丽的风景。我当年进中大、进北大,还能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风景,他们每天在校园里面散步、聊天,看着他们的身影,你会觉得这个校园很有文化,而且你会特别感动。我说这道风景即将消失了,为什么呢?老一辈学者逐渐去世了,年轻的学者也会长大,学问上我们能继承,但有一点,学校里的老教授们逐渐搬出校门,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很少还有教授们住在校园里面跟学生们一起生活?所以,这道风景即将消失了。还有一点就是,年轻的学者、教授——像我这一辈的教授成为学校的主干,但是比起那些老教授来说,在人格上、在修养上、在风度上(还)有些距离,所以我说大学校园里面这道亮丽的风景即将消失。老教授是风景,青年教授也是风景;大学校园有风景,中小学也有;城市乡村各种各样读书的场景都可能成为风景,这种风景有待于有心人去发掘、鉴赏。
我说的不是大学或中小学里面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搞成绩而拼命读书,我说的是基本上的那种没有功利目的的、凭兴趣的那种读书。那种读书、那种风景很可能即将消失,所以,值得你我好好地追怀。
我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在我看来,一部人类的发展史、文明史也可以看作一部阅读史,或者说一部读书的历史,因为人类就是借助书籍的阅读来传播知识、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一位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写过一本书,叫《阅读史》,已经译成中文了。内容是讲人类——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当代——怎么读书,读书是如何成为整个知识生产的中心的历史。这本书以及其他相关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大家对读书这个行为本身的关注,换句话说,我们以前关注的是知识生产的产品,现在关注的是过程——生产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假如这样的话读书会备受我们历史学者和当代人们的关注,所以我会讲读书是怎么成为风景的,这道风景是如何被文人所描述、被画家所描摹、被大众所记忆的。
先从一幅画说起。这是什么地方?庞贝古城里的一幅壁画,这位女性手拿着当时的书写材料,拿着它在读书。请大家注意:庞贝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在公元79年因为维苏威火山大爆发,这个古城被全部掩盖了,所以,到18世纪至今我们逐渐发觉那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其中)这么(一幅)一个女子在读书的壁画。(可以肯定,)这个(读书)动作当时的人认为是很优雅的,所以才会把读书这个场景作为一个画面保留下来。
16世纪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各种各样的新式的机器》,其中有一个机器就是可同时阅读多本书的转轮。这是16世纪一个意大利人想出来的一个办法:读一本书不够,我同时要读很多很多本书,那我的趣味也会不断转移。这样(手工操作)看起来非常困难,干脆生产一个机器,这样一摇动就可以同时读好多本书(这种想法在真正读书的人来看是不太可行的,这样读书太辛苦了)。这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同时读很多很多本书是一个很大的梦想。(还有)18世纪一个法国画家的版画,(内容是)不只读书,我还要讲书,要朗读,让可能不识字的朋友们也能了解初级的知识。这些画都把读书作为一个很美好的场景记录了下来。下面这个更有趣,法国18世纪洛可可((Rococo)风格画家弗拉戈纳的绘画:一个少女在读书。如此优雅的场面,柔和的光线,让人感觉到这是个值得不断对视、凝视的一个场景。跟这个很接近的一幅(像是)19世纪的法国女作家科莱特:她专门在花园里面坐下来捧着一本书,然后请照相师给她照了一幅像,这幅像现在留下来了——这个女作家在花园里读书。请注意这两幅的场景很接近。马上我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她需要这个场面?这个场面挂在客厅里面,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很美好的风景。对着一个在读书的少女,花园里面或房间里面在读书的少女,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优雅的场面。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壁画、油画、版画、照片,将读书这个场景、这一瞬间凝固下来,然后悬挂在墙壁上、书房里或卧室中,不时地面对,提醒你读书是一个美好的事情。还有一幅让我很感动的照片,那是我从书里面扫描下来的,时间是1940年10月22日伦敦遭空袭后,很多房子倒塌了,这是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墙壁已经倒下来了,地下都是废墟,而敌机、炮火刚刚离去,又有人进来图书馆看书。身边是战争、是轰炸留下来的各种各样的阴影,但没有阻碍那些喜欢书籍的人,他们一旦有空就重新回图书馆看书,这个场景是在一本书里面留下来的。那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阅读史》。可惜的是这个加拿大学者对西方的阅读历史很熟悉,对中国人的阅读历史却很不熟悉,所以整个书中只用了一幅中国图画。什么图画呢?是16世纪的一个版刻“秦始皇焚书”,中国人出现在阅读史里面只有焚书,实在可惜。但那不能怨他,学者自己的知识(毕竟)还是极有限的,所以对东方、对中国他不是很了解(我相信所有不存偏见的人都会明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肯定也是热爱读书的,只不过他没有找到,如此而已)。像今天我们还是能看到这样的风景:图书大厦、北京图书馆、 未名湖边、中学里的晨读等等——我们能找到很多很多这样的读书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