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祭神文化探析
——以广东省化州市马力村节日祭神为例
何彩华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中文摘要:民间祭神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域、民族都有其各自敬畏祖先和崇拜祖先的方式,如逢年过节略备酒菜告慰祖先神灵等。本文拟通过介绍马力村的祭神文化,论述祭神文化背后的信仰意义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民间,祭神文化,信仰
前 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所谓礼者,古人言其源于“祭祀”或“祭天”, 即“礼仪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祭祀是礼仪的原点”[1],说明了“礼”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 种祭祀仪式 它具有强烈 神秘感与敬畏感,从古至今,不管是在人人乐道的盛世,还是在战乱四起的社会,不管是生活富足的上层阶级,还是处境艰难的下层百姓,逢年过节人们便会自觉地祭天祭祖,祈求神佑。如今,随着经济、政治以及科技的发展,不少人认为祭神是一种迷信,应该逐渐摒弃。但在广东化州北部的一个村落里,祭祀被看作是一种神圣的祈福行为,世世代代都应该尊重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提到马力村,它是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2]下属的一个村委会,始建于1972年,位于粤西北部,地处两广交界线上,与广西古城镇相连,邻接广东三大水库之一——鹤地水库。马力村是革命老区,位于著名的天堂障[3]脚下,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四面环山,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全村共有18条自然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民主要由邻近自然村移迁及广东农垦局生产基地一队家场工人汇集组成,居民多为客家人,总人口3750人,约150户。作为一个相对闭塞的山村,村民以原生态食物为生,采用传统的烹饪方法,创造出风味特别的客家美食,如沙司鸡、薄荷粥、糯米粽等。虽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但这里 却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客家传统文化,如祭神文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保护马力村作为一个传统文化优良的客家地区,素有崇敬祖先的传统和风习。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客家后裔仍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年复一年地拜祭和紀念先祖,甚至不远万里回到祖居寻根问祖,以表达客家人饮水思源、敬奉先祖的深意浓情。
一 马力村祭神文化的个案——以春节为例
祭神,一个对于现代人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在一些山村却依然被当作是祈求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笔者自幼 生长的家乡——化州市马力村就是一个例证。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祭神历史悠久,其仪式也历经了千变万化。最初的祭祀对象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人们的图腾崇拜,其祭祀的内容或许不太容易考证,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祭祀典礼才逐渐成型规范。祭神的庄严和神圣从古至今或许都是始终不变的。
1 春节祭神仪式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往往会张灯结彩迎接这一盛大的神圣的日子。在马力村,逢年过节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祭神,一是为了与神灵或者祖先共乐,二是希望神灵或者祖先赐予福祉。与其他节日所不同的是,春节的整个祭神仪式非常讲究。一般而言,整个春节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日子需要祭拜神灵——除夕夜、年初二以及年例日。
1.1 除夕祭神
年年年头接年尾,除夕那天,村里上上下下的人们都会从早到晚,准备好祭神的一切东西。先是把自己全身上下洗干净,穿上新衣服,迎接新年的福气。其次准备祭品——鸡、猪肉以及素菜祭品等。一般情况下,猪肉是提前一两天准备好的,所以除夕当天只需要杀鸡。把鸡弄干净后,把鸡脚弯进鸡腹,把鸡头弯向背部,让它可以像佛一样稳坐如泰山,这样是象征着人生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把鸡和猪肉放到同一个锅里面煮熟,捞起来放到同一个盆子即可。关于两者的摆放顺序,一定要把猪肉摆在盆底,鸡则“昂首挺胸”盘坐于猪肉之上。至于其原因,现在已不得而知。
图一 祭品的准备
其他祭品的置办,主要有素菜、茶、酒和米饭。素菜,即米粉、木耳或者豆腐,前两者需要用开水泡开,泡开之后只需要装满三碗即可。茶也一样,需要提前泡开,上面说过,一般要用茶芯[4]。米饭需要提前煮好,数量同样为三碗。至于酒,一般情况下,长辈会在置办年货的时候,顺便也买回一些白酒,或者是自己酿的米酒,祭神时所使用的酒杯数量为五个。除此之外,春节祭神还有一种独特的祭品,叫做“煎堆”[5](方言)。总之,所有的祭品必须以神灵为上,神灵享用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动手亵渎这些祭品。这样做代表了子孙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和孝顺,正如济群法师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所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重着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6]。如此看来,乡民们对祖先的崇拜实际上也是一种崇高信仰,他们把自己最美好最虔诚最纯洁的情感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先和心中的神祗……这就是所谓的“地方的惯例和神话等,都被包含在宗教性的思维方式之中”[7]。
祭神的次序为:大榕社(境主郎晃[8]) 境主神坛[9] 宗庙祠堂 地头神 灶神
祭拜神灵和祖先有严格的次序要求,“时方交子,俗谓新神下界,家家衣冠致敬,凡天地、灶神、祖先位前,各焚香燃烛,然后设香案于庭,陈祭品,焚纸马,诵祝词,鸣爆竹”[10]。所谓大榕社,又称境主郎晃,常被认为是守护村民的伏波将军和先锋大人[11];而宗庙祠堂分大祠堂和小祠堂,大祠堂里供奉的是整个何氏家族[12]的祖先,小祠堂则是自家男性祖先牌位的供奉之处(一般常为曾祖父、祖父);地头神则是在自己大院自行拜祭,把祭品面向东方,按照上面说的次序摆好即可,之所以要拜地头神,是因为地头神是与自家房子的风水旺地有关的;祭神的最后一个程序便是拜祭灶神,一般是在厨房里,其供奉的是“曾祖母以上的女性祖先牌位”,据年长者说来,祖上流传下来的传说是:灶有灶神,名为“髻”,灶神通常长得很美,再后来就演变成为女性祖先的供奉之处。刘亚平在其著作《忙年》里提到:“灶,即先炊、祭老妇人,所谓五祀者,为其有居处出入炊食之用,祭之所以报德”[13],从刘先生的文字中,可以想象:自古以来女性皆是承担着厨房内外各项生活琐事。需注意的是,每拜完一个地方,就要点燃一串炮竹,至于香火更不用说,那是告诉祖先家族香火延续不断的象征,而香火要烧多少根也有严格规定,即根据拜神的地方不同而规定其数目。笔者认为,以上各神皆与人们的饮食起居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之所以带着敬畏之心虔诚地祭拜这些神灵和祖先,其实都只是为了避免灾祸、得到幸福。
除旧迎新:除夕夜还有两件大事:一是除夕夜吃完团圆饭后,长孙要带着香火去自家祠堂给祖先烧香,回来后还要给厨房的祖先上香,上香时间为七点到八点之间。二是除夕夜凌晨十二点要烧炮竹,这时放的炮竹是层次级别比较高的(为什么?),并不是拜神是用的那些小型的炮竹。到了年初一早上六点,还要再次在自家院子烧炮竹,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14],可见,鞭炮是新年里不可缺少的民俗物象。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灯光通明,据说这样是为了迎来新福气,寄望在灯光的引导下,福祉会光临自家。
1.2 年初二祭神
按照当地的风俗,年初二要再次祭拜祖先神灵,而且要在早上祭拜,祭品与除夕祭神的祭品一样。一般情况下,早上拜完神后,已婚妇女就会去娘家走亲戚,当然,路途遥远的除外。
1.3 年例日的祭神仪式
年例日是村上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也是整个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按照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我们都会在正月十一或者十二这一天办年例。马力村在年例的祭神仪式大致如下:
首先,在年例之前的一两天,每家每户的当家的就会去墟市上采购各种各样的所需物品,例如祭神用的香纸、炮竹、米粉以及蜡烛等,同时还需要采购足够的蔬菜和荤菜,用以招待来自家走亲戚的亲朋好友。
其次,年例前一晚,村上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做“扣肉”,其过程也很讲究,扣肉做得好不好看、好不好吃,意义重大。如果色香味俱全,则预示着来年会事事顺利、富贵无限。虽然现在很多菜式都不用自己动手,但是村民对这个日子的重视程度使得他们都依然愿意自己动手,亲手炮制“扣肉”。
第三,年例那天的凌晨四五点,各家各户就会起床杀鸡杀鹅,一般情况下,每家每户都会杀几只又肥又大的鸡(或鹅或鸭)。一般情况下,鸡是一定用来祭神的,据说这是祖上流传的规矩,世代不变。杀完鸡、鹅等,接着会煮开水,泡茶泡米粉等,整个过程都是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就连平时晚起的小孩子也会被这样的气氛所吸引,早早起来要帮忙。
第四,将近早上七点多的时候,趁着亲戚朋友还没有来,村民们会将置办好的祭品放在箩筐里,然后去祭神,其程序和除夕夜的祭神差不多。
第五,准备盛宴接待客人。客人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一个家族的盛衰,以及这个家族成员的多寡。
第六,晚上七八点左右要到自己的宗庙里给祖先烧香,这和除夕夜也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起早祭拜祖先,主要是因为乡民们在为客人准备盛宴之前必须先请祖先享用,也算是请祖先出来与大家一起同乐。可见,几千年来的孝道精神依然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上,人们对祖先有着崇敬不已的感念之情。而晚上的给祖先烧香,意义和除夕夜一样,都是为了告慰祖先们,他们的儿孙心中始终铭记着他们,愿意和他们分享每一个重要的日子。
最后,年例那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要点着灯火,直至天亮才能关掉,据老人们说,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风俗,据说灯火通明预兆着接下来的那一年会一片坦途,前途光明。其实,这也和除夕夜的意义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
2.祭神仪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2.1 祭品的筹备
祭神于大众,并非一陌生名词,祭神就要准备祭品。在马力村,村民对于祭神用的祭品甚有讲究,常见的祭品必须囊括荤菜、素菜、酒、茶、饭、香纸、炮竹等,若为某些特定的较为重大的节日,还会有其它一些有特定意义的祭品,如重阳祭祖须另外配置水果以及鸡血纸等,又如春节祭神则须另外配备煎堆、水果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是跟岁时节令有关,例如煎堆是春节文化的组成部分,象征着团团圆圆。
祭品中的荤菜一般为鸡和猪肉,若没有鸡,亦可用鸭、鹅替代,但猪肉是每次祭神必备的荤菜。据乡民说来,用鸡作为荤菜首选,主要是因为鸡是一种勤劳的动物[15],是神圣的象征。总之,荤菜的使用在祭神中是非常讲究的,也是祭神必不可少的祭品。
素菜祭品也很讲究,常见的素菜主要有三种:米粉(线)、木耳以及豆腐。在祭神时,此三者只需备其一则可。
酒类祭品一般为米酒或者白酒,二者同样是择其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二0》载曰:“体问得或婚姻祭祀,雅尚白酒”[16],可见,祭神要用白酒为尚古已有之。据乡民说,除了白酒和米酒以外,其他的酒水使不能列入祭神的行列,因为其它的酒水不够纯净,若用来祭神,就是对祖先或者神灵的亵渎和不敬。
饭类祭品,主要是白米饭,偶尔也会用糯米饭代替。其他的祭品,除了茶水、香纸和炮竹是必备之外,水果和蜡烛等视不同的节日而使用。据村民说来,烧香的数目根据社坛的神龛或者香炉决定,一般每个神龛或者香炉插三支香,至于原因,有“三能辟邪”之说。
2.2 祭品的摆放顺序以及其意义
无规矩不成方圆。到了祭神那天,人们都会换上整洁的衣服,挑着箩筐高高兴兴祭神去。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祭神用的扁担和箩筐必须是簇新的,或者是未曾用来挑过其他被认为不够干净的物品的,这样的讲究主要是为了表示自身对祖先和神灵的尊重和孝敬。
传统的祭品摆放顺序依然被憨厚的村民世世代代恪守着。如前所述,祭神用的祭品主要有荤菜、素菜、米饭、酒水、茶水等,这几种祭品的摆放顺序从里到外依次为:
神祖牌
酒 杯
素 菜
米 饭
荤 菜
茶杯
茶杯
祭神用的桌子
其中祭品种类如下:
茶 酒 素菜 米饭 荤菜
(茶芯茶为主)(白酒或米酒为上)(米粉、木耳等)(米饭或糯米饭)(鸡、猪)
在这里仍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荤菜中的鸡和猪肉的摆放也有讲究之处,那就是鸡和猪肉摆放在同一个祭盘里面,而且猪肉是放在盘底,鸡摆放在猪肉至上,鸡头要正对着祖先或神灵牌位所面向的方向。据乡民称,这样的摆放,一是出于对祖先神灵的尊崇,二是村民尽孝心的心意。
总而言之,祭神对于马力村的村民来说,是一种神圣,一种他们用以寄托心中所愿的方式,因此它沾不得半点污秽。村民对于祭神形式的注重,是出于对祖先的一种感情和敬仰,同时也是对改善自己生活现状的憧憬和祈盼。概而言之,祭神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一是祭品摆放的顺序不能随意打乱,否则就是对祖先或神灵的大不敬,这一年下来,本家就得不到祖先赐予的福祉。
二是碗装祭品(素菜和米饭)必须满过边缘,至少不能低于碗的边缘,否则祖先或神灵就会认为祖孙不够大方和孝顺,这样一来,同样不会赋予祖孙太大的福祉。
三是祭酒的酒水不得随意更换,每家每户必须拥有一套属于自家的酒壶和酒杯,其中酒杯的数量为单数(通常是五只酒杯),在斟酒时非常注重每一个程序:酒壶的壶嘴正对着祖先或神灵的牌位,酒杯摆放的顺序要从左至右摆放,斟酒的时候也必须从左边开始斟;斟酒过程分三个步骤——第一次斟酒是在烧过第一次香纸后;第二次斟酒是在距离第一次斟酒后的2—3分钟后,通常认为此时的神灵或者祖先已经喝完第一次斟的酒;最后一次斟酒是在烧过最后一次香纸和炮竹后。三次斟酒的份量也有所规定,那就是每次都只满上杯子的三分之一,而到了最后一次斟酒时,酒杯才能被彻底满上;
四是在斟酒之前,先要斟茶,而且在整个祭神的过程中,茶壶的盖是不能合上的。据乡民说,斟茶的时候,不能够直接穿越祭神案台和祖先或神灵牌位之间的过道,更不能直接走在祖先或神灵的牌位正面斟酒,而是必须绕过祭神案台,并站在茶杯的左边或者右边斟茶,这当然也跟一个“孝”字相关,或者说是与“尊卑上下”的秩序相关,如图所示:
祖先或神灵的牌位
过 道
祭神案台
祭神者
五是不同的节日,村民都会对祭拜的神灵或者祖先说不同的话,例如最常见的模式是“福啵、将军,今天是xx的日子,子孙我准备了一些饭菜和酒,让您饮到醉,希望您保佑子孙来年一切顺顺利利……”
六是能够参与祭神的,早些年有严格规定:只有家中的男孙才有资格去拜祭祖先神灵;但是近年来,许多的男性村民都出外,家中的琐事交给了妻子操办,为了表示对妻子的感激与尊重,现在的村民已允许有女性参与到拜神的行列中。对此笔者深有感触。小时候家里面的人千方百计不要女的跟随着去拜祭祖先神灵,据说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但是小孩子好奇的天性使得每次祭神时,父母都要大费周章地哄骗女孩子,不让她们去。而近年来,人们的观念渐渐转变,开始允许女性也有权利参与到祭神中。这样看来,就明显地体现出,男女之间地位的高低在某些落后地区的风俗文化中依然是还有所保留的。
二 马力村祭神文化的背后功能与意义
如前文所述,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仍然对神灵怀着敬畏之心,不忘祭祀先人。可见,自古以来,在面对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生活的不稳定性时,人们需要神灵以及祖先的庇佑。笔者认为,民间对神的信仰和崇拜带有集体自发性,体现出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对祖先的孝道,故民间祭祀活动的存在,不仅发挥着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也充分显示出信仰在过去以及现在几乎无处不在。
1 重塑个人或群体的某些心理状态
年节日祭神、拜祖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新阐释,也是人类文化存在的一种象征。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们在面对无法解决的困难,自然而然想到超自然力的救助。神灵和先人作为超自然力的象征,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它们来获得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支柱。此外,有关民俗与社会的研究表明:祭祀活动是对全社会的整合。胡锐指出:“除了对政治伦理的支持作用外,特别重大的宗教祭祀活动还在当地社区以及国家的凝聚力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和互动……如灾难面前安抚众人焦虑的心灵,提升社区民众的凝聚力。”[17],可见祭神活动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为苦难、焦虑的人们找到心灵寄托之所——信仰。所谓信仰,是人意识到自身终极有限性而要超越之的精神需要,是对神的信服和尊崇。笔者认为,民间信仰具有社会教化的职能、宣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维系社区秩序的作用以及有利干社会风气的改善和社会矛盾的缓解。尤为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处于天灾人祸中的人们找到解脱之径,“为信仰者提供一种驾驭自身、适应客体的特殊方式,实现自我冲突的平衡,获得心理慰藉”。[18]可见,这种心理慰藉,缓解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危险和变动时内心的恐惧情绪,成为解除精神紧张状态的重要途径。如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马力村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生活的艰辛使得人们比一般城市居民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祭神活动的意义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笔者认为,心理慰藉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它满足了人类某些无法回避的心理需要,影响着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概而言之,民间祭神文化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神的表象看似超然物外,但这种超世俗的现象背后的力量却扎根人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笔者认为,当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痛苦和无奈。为此,寻求心灵上(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成为他们解脱困苦的重要途径。
2 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祭祀神灵和先人的活动,不单纯是一种仪式,其背后具有彰显宗族身份和遵行“孝为天下先”的敬老之风的功能。林素英在《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 艺一书中提到:“触目之所见,均为祖先心血之结晶与经验之累积”,由此认为“愈知缅怀先人德泽,遂使单纯之思亲与孝顺亲之情,得以扩展至绵延渐远之列祖列宗,祭祀之礼即可因而传诸久远、历时不衰”[19],可见祭祀活动植根于人的情感,透过某些隆重神圣的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深刻怀念和由衷地感激、崇敬。故祭祀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维系着孝道的延续,促进宗族的发展,肯定了生命具有薪尽火传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祭以教敬、化民为善,祭祀的特性在于“敬”,注重道德的培养,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文化情结。
众所周知,中国民俗中的祭祀风气由来已久,它们集中发映出几千年的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再远不说,从黄帝时代开始,先民们就非常注重“敬天祭祖”,以示不忘祖先、缅怀先人之意。原始的自然崇拜也好,现如今的祭天祭祖也好,无非就是阐释着民众内心所信仰和依靠的神秘力量,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力量,人们战胜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灾难和生活困难,从精神和内心上获得爱和幸福。
总而言之,源于先秦时代的祭神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尊重和保护。从社会的角度看,它的无处不在也对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一点上,却也与宗教文化起着相同的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与科学相对的传统祭祀习俗除了封建迷信的一面外,更重要的应是表现出华夏子孙饮水思源、孝敬先人的伦理美德。
结 语
在传统中国社会,“汉族人所共有的宗教传统包括年节习俗、祖先崇拜、葬礼仪式、风水和许多其他的活动”,并认为“几乎所有中国的宗教传统如儒家、道教与汉化的佛教最初都不外是由这些古代民间信仰原则中决裂出来的”[20]可见,民间信仰是对民间拜神活动的归纳和概括,以拜神为最基本特征。众所周知,敬天尊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传统,其根源出于人们的“忠孝”天性,成为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石。祭祀活动反映出人伦道德、治国根本的需要,就连民间的婚丧喜庆日子,都需要祀神和祭祖,祈求福气,这就体现出民间祭神活动在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文化意义。笔者看来,祭神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民俗,有利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形成。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拜祖先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促进了“以孝治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影响着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政治的稳定等各方面。不管是迷信也好,还是信仰也好,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视之为一种神圣的文化。神的存在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们心中对祖先怀有的感念之情,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祖祖辈辈的薪火相传,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优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所以在农村地区,乡民们不管是老的、少的,还是青年、中年人,都对本家族的祖先怀有崇敬之心,尽孝道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而这份神圣则体现在了人们祭神的过程中。如果不从文化、精神上看待祭神活动,就不能更好的理解祭神文化流传至今的重要意义所在。
总而言之,民俗文化可以产生凝聚力,会在人们意识中形成一种认同感。年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祭神民俗是人们心中追求的生活理想,民间精神传统、地域气质蕴藏在其中,促进了小至宗族、大至民族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加强了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塑造出具有华夏特色的民族人文形象。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民间祭神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继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传统节日在与新的发展着的时代的整合中呈现旺盛的生命活力,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礼记·祭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二○》[M],中华书局,1957年;
[4]崔载阳:《初民心里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M],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 学研究所,民国十八年(1929);
[5]林惠详:《民俗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
[6]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
[8] (日)池田大作、[英]威尔逊著,梁鸿飞、王健译:《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9]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编:《民俗典籍文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法]劳格文主编:《客家传统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1]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济群法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3]曾强:《冲突与适应:对当代农村宗教信仰的社会学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4]林素英:《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第210-211页,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15]张应斌:《中国文学观念的起源》[J],《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6]井中伟:《我国史前祭祀遗迹初探》[J],北方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7]傅连仲:《坤宁宫祭神祭天》[J],紫禁城,2002年第2期;
[18]李云华:《探究宗教存在的心理因素》[J],中国宗教,2003年第07期;
[19]胡锐:《试论道教庙会的发展及特点》[J],《宗教学研究》,2005年4月;
[20]吴十洲:《先秦农业社会祭神用牲用器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07年第1期;
[21]王文忠:《从心理学角度看宗教与社会和谐》[J],《学者沙龙》,2007年第2期;
[22]胡锐:《汉族传统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月,第207期;
[23]周明:《祭神如神在——从祭祀活动管窥礼文化》[J],大舞台,2009年第6期。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10-3-26 21:2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