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永仙】述洞独柱鼓楼
去年,我到贵州黎平县岩洞镇参与了一项关于侗族神树信仰和民间故事的国情调研。在离开岩洞镇的前一天,我与另外两位朋友一起步行山路,来到述洞村,观赏了著名的述洞独柱鼓楼。
我们一行三人,一个是不会说汉语的日本朋友,一个是来自甘肃的汉族研究生,而我则是在北京工作的云南傣族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也不通,我们这一路只能借助汉字或者英语来交流,谈着各自的理想、事业和感情。尽管如此,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共同目标——瞻仰述洞独柱鼓楼。
那天上午8点45分,我们出发了。从岩洞到述洞,有一条近道,那是岩洞村民上坡干活经常走的山路,一路上树木成荫。我们与清晨的太阳一样,不断地向上爬,路上还遇到了许多收早工的村民。
走山路似乎变成了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大家说说笑笑,一眨眼就到了山腰。那里有一棵高大的神树,树根下有股泉水,泉水很甜。上坡干活的人来回都会在这个亭子里休息片刻,喝点泉水再继续赶路。不久,我们又隐身进入林中,山路窄得只能容下一个人,我们只能低头紧盯自己的脚前行,顾不上欣赏周围的树林了。大概走了20分钟,这条山路终于戛然而止,前面出现了一条大路。这条路是从岩洞延伸过来的,尽头就是述洞。我们根本不清楚应该往左还是往右,因为我们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根本没有村民可以问路。凭着感觉,我们选择了向右走。两个半小时后,我们还没有见到任何侗寨。正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时,我突然听见山脚下有哗哗的水声传来。于是我们往下又拐了个弯,述洞,这个美丽的侗寨终于大方地把全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从山腰上看述洞,所有的房屋都是侗式吊脚楼,浅灰色的屋顶与山林显得很和谐。与岩洞、肇兴、地扪的侗寨不同,述洞的民居比较稀疏,房屋之间的巷道也比较宽敞。这里的村民都在房顶上安装了“大锅盖”,以便很好地接收电视信号,远远地看,就像屋顶开着朵朵白花,在阳光下闪烁。看到了目的地,我们的脚步立刻充满了力量,于是一口气走到了村子。
村门口有一棵苍天大树,毫无疑问,那就是述洞的神树之一。走近一看,树干上还缠绕着一些竹子和红纸做成的祭器,看来人们刚刚做了祭神树仪式。这棵神树旁边有一条小河,小河的上游是述洞的花桥,以钢筋水泥为桥身。桥身上加建木制桥廊,分有三个楼亭,凸显出侗族的建筑风格。在村里,没有人注意到我们这三个陌生人,但我们却注意到了侗寨的美丽和村民温暖的笑容。然后,我们直奔独柱鼓楼而去。
独柱鼓楼呈四角形,共有六层檐,中间有一段方形木阁,顶部则由厚重的木阁支撑。这座鼓楼没有任何雕花,就连房檐末端也是用瓦片搭起,给人一种古朴而沉稳的感觉。我们去时,鼓楼旁边恰巧有三位老人在闲坐聊天。据他们介绍,这是最古老的侗族鼓楼,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原先,鼓楼所在的地方有一棵大杉树,村民都爱在树下歇脚纳凉。有一天忽降暴雨,人们躲避不及,只好靠拢于树下。大雨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身上穿的侗衣竟然没有褪色。从此,人们便认为它是一棵神树,并决定以它的形态建造一座鼓楼,希望这棵神树能够护佑全村。鼓楼里面有一根四方形悬柱,每一面都刻有 “天官福佑” 四个大字。鼓楼的旁边有一座建在池塘上的戏台,村民们每年都要在此上演《珠郎娘美》等侗戏。再往前,就是述洞的萨坛了。那是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环台,上面还长出了一些青草。萨坛、鼓楼、戏台都是侗族的代表性建筑,它们呈现在同一个地方,这又是述洞的一大特色。值得一提的是,独柱鼓楼对后来的鼓楼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侗族鼓楼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品种,独柱鼓楼不仅是侗族建筑的代表,同时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吸引了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学者。
观看完独柱鼓楼、戏台和萨坛之后,我们又去看了另外两座鼓楼。其中一座也很古老,同样是四方形,有三层檐。这座鼓楼也没有太多的装饰,简单而实用。但它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即在一个侧角设有土地公神坛。神坛上面贴有对联,只见横批写着“护佑一境”,两侧的对联已经褪色。鼓楼的旁边同样有一座戏楼,时日久远,已经歪斜欲倒。再向前继续走几步路,又有一座小鼓楼,六角形,两层屋檐,小巧而干净利落,是新建的,主要是孩童玩耍的场所。
我们原计划还要去拜访述洞村的一位女歌师,据说她唱的《珠郎娘美》是全村最好的。可惜,我们并没有见到她本人,只在她家坐了一会。歌师家的房屋分为两层,楼上主要放一些平时少用的农具,楼下则是家人活动的地方。中间是客厅,摆放着电视、电风扇等现代化电器。门口右侧是主妇的卧室,老人的卧室在门口左侧第一间,隔壁一间是孙女的房间。另外还有厨房和一间小储藏室。可以看出,侗族的房屋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建筑风格,但是屋内的摆设已经现代化了。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交汇的地方,既有古老的纺车,又有高科技产品电脑;既有舂米的碓子,又有液化气灶。这里的生活似乎比城市艰苦,但又是那样的宁静。侗家人在世世代代的生产和生活中,将家园造就成与自然和谐的世外桃源。
述洞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极其不便,外人很少进来,像我们这样跋山涉水而来的就更少了。不过,虽说旅途艰辛,但我们还是收获了很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