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访谈】怎样保护鄂伦春文化,促进民族发展

【访谈】怎样保护鄂伦春文化,促进民族发展

  

怎样保护鄂伦春文化,促进民族发展
何群


  以农为主,多种经营,依托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挖掘、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何群:1953年,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境内的鄂伦春族全面实现定居。半个多世纪来,由狩猎向农业等其他产业“转产”,一直是困扰鄂伦春族生存、发展的问题。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您的家乡—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的百姓目前从事什么产业?大致情况怎样?

  关金芳:现在,白银纳乡的鄂伦春族群众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2009年,大家开始种植木耳,还有一部分人开始制作桦皮盒、桦皮桶等桦树皮工艺品。以往桦树皮制品都是家庭作坊式的,没有形成规模经营。2009年,麒兴蓉达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主要经营桦树皮工艺品、山木耳、山蘑菇、桦树茸茶等。公司的成立,为老百姓提供了制作桦树皮工艺品的场地和就业机会。从业人员工作的地点不同,有的在家干,在家方便,饭前饭后抽空都可以干,需要的时候,去厂子利用压花机给桦树皮制品压花;有的在厂子里干,方便领导来检察工作或客人参观。

  呼玛县白银纳乡的桦树皮制品厂和塔河县十八站乡的桦树皮制品厂都是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县委县政府很重视民族工作,关心鄂伦春族群众的生产生活。2006年,我向呼玛县领导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立足于抢救、挖掘、继承鄂伦春族文化,把白银纳建成鄂伦春民族歌舞乡,并成立民间艺术团,作为挖掘、继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我说,鄂伦春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传统文化已经走到了边缘,再不保护,就会消失。这不仅是鄂伦春族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一周之后,县领导给我打电话,说县委常委会已经决定,同意成立白银纳乡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并当即拔款1.5万元,购置服装58套,为民间艺术团的演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间艺术团由呼玛县主管文化工作的县长直接负责,并成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现在,好多在外面打工的大学生、中专生都返乡参加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在村里演出时,全村人都是演员;在村外演出时,演员大约有四五十人。民间艺术团从2006年8月建团至今,共演出上百场,参加过北京中关村国际动漫城开业典礼、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何群:关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办法,现在学界和政府都在探索。刚才您谈到白银纳乡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它在哪些方面有利于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如果说它有文化传承作用,那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关金芳:谈到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仅从我个人观点上说,一是保护鄂伦春语言,用讲故事、说唱艺术来促进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二是搞鄂伦春民族服饰展演,展示鄂伦春族发展历程,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民族服饰。比如,鄂伦春族说唱艺术,我们那个流域叫法不同,但是只是方言差异,采取的都是说一段唱一段的艺术形式。把各个流域的说唱艺术都挖掘出来,也是一种保护。另外,白银纳乡鄂伦春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乡里三四十岁的人基本上都会唱本民族民歌,再加上有民间艺术团这个平台,年轻人通过这个载体学到的民族传统歌舞就更多了。鄂伦春族传统服装也不是一样、两样或人们看到的那几套,过去生活中存在很多种。我想让失传的、现在看不到的传统服装都恢复起来,重新做。过去穿过的服装种类和样式,不仅我记得,民间记得的大有人在。

  何群:请您再谈谈文化传承。在民间艺术团活动的带动和感召下,白银纳鄂伦春社会是否觉得鄂伦春族并不像人们评论的那样,老在走下坡路,文化在衰落,越来越没有前景?民间艺术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以至于社会的兴旺到底有何作用?

  关金芳:民间艺术团表演的是原生态的、最传统的节目,是别人没有的东西。民间艺术团曾参加过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展演,表演了13个节目,得了13个奖,在参演团队中是获奖最多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没有看过这些鄂伦春族传统节目。以获得创作一等奖、歌舞表演一等奖、编舞一等奖的节目《大山的回声》为例,《大山的回声》这个名字是我起的,我想,鄂伦春族历史虽然经过了很多年,但是大山的所有文化还有回声。在编这个舞蹈时,我利用了一段萨满神曲,将过去舞蹈当中祈祷、求神的内容串联起来。这段神曲是老萨满们唱过的,我根据自己的记忆用简谱把它写出来,这样世人就可以知道这首鄂伦春族自古流传下来的神曲了。又如,鄂伦春服饰展演得了两个一等奖,其中一个是创意奖。很多人不了解鄂伦春族,我们希望通过服饰展演,让世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我们。鄂伦春传统服饰近300套,这些服装都有它们的名字,是过去生活中使用的,只不过现在不穿了。如果不挖掘整理出来,不了解鄂伦春的人可能认为鄂伦春族只有一套皮衣服呢!展演时,我写了题为《从远古走来》的解说词对萨满教进行解说,并创制出20多套萨满服装,如龙神的衣服、山神的衣服等。这些神在萨满教中都有,所以族人能接受这些创意,有文化基础,不离谱。而且,不同年代、不同流域的萨满服装都不一样,这可能都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有关。

  何群:目前,一些民族乡村采取兴建民俗文化村、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等办法,希望借此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当事民族实际发展需要脱节、与传统文化核心背离,从而与文化保护、传承等初衷不一致等问题。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传统社会迅速解体,导致人民生活趋向贫穷,传统文化边缘化。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如何遏制文化一体化,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人类急切需要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请您再集中谈谈白银纳乡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在振兴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方面的作用好吗?

  关金芳:如何遏制文化一体化,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是目前社会讨论很多的话题。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集合体。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级文化部门连续主办不同形式的原生态文化歌舞展演、演唱会等,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再现和展示,这些活动推动了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等面临消失的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程。

  民间艺术团在振兴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在民间艺术团这个平台和载体上,全村人都是演员、都带着民族感情参与表演,这本身就让大家感到振奋。而且,通过参加各种演出活动,看到外部社会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看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给大家带来的满足和启发,村民们能够感受到狩猎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了“本民族文化会有一个美好未来”的信心。另外,过去村里的桦树皮制品中有一部分是生活用品,不是用来销售的。现在,桦树皮工艺品除了送给朋友,还可以变为收入。特别是成立公司后,大家按订单制作桦树皮制品,这已经成为大家收入的一部分。和桦树皮制品能赚钱类似,民间艺术团除了挖掘、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以外,还利用这个平台融入大社会实体的运行。比如,通过外出表演,演员可以获得劳务收入。前些天,民间艺术团去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演出,共演了7天,每位演员都挣了560元。团里演出的民族歌舞、展示的民族传统服饰,既能给大家带来收入,又能使大家突破传统,积极适应、融入当代社会。当然,民间艺术团不是专门的演出团体,团里的成员没有演出时就干活,或者种地,或者做手工艺品,大家既是农民又是手工艺人,还是演员。

  民族发展问题有民族传统文化适应等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客观原因

  何群:当前,一些人口比较少、传统文化相对适应能力比较弱的民族面临的生存、发展难题,引人注目。一些人甚至断言,弱小群体及其文化的消亡是必然。在倡导多文化共存、追求公平、正义业已成为人类共同理念的当下,认识一种文化变迁的内幕,将他们特有的困难揭示出来给不了解的人看,是帮助他们找到发展出路的有效选择。您认为类似“转产”等问题为什么会长期困扰鄂伦春族?有文化适应的原因吗?
  关金芳:那是自然的。鄂伦春族过去是打猎的,从来没有种过地,向农业等产业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如同我国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也需要一个过渡一样,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呼玛县,特别是白银纳乡,是种地种得最好的、粮食产量最高的地方,黑河市逊克县的新鄂村、新兴村,地种得也特别好,好于汉族村。当时,鄂伦春自治旗有不少鄂伦春族村民家里拥有两三百垧(在东北地区,1垧约合15亩。—编者注)土地,大家经营得非常好,也很富裕。鄂伦春族接受新事物是很快的,我们身处大兴安岭地区,林业政策几次变化,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也跟着发生变化,从狩猎到种地,从种地到清林,从清林到种地,地委行署也给鄂伦春族转产扶持资金,这是事实。

  何群:那么鄂伦春族本身应该怎样调整?鄂伦春族的特殊性在哪儿?关于本民族现状和怎么样发展好,鄂伦春族老百姓有哪些想法和建议?您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民族发展的主动性?

  关金芳:白银纳的村民和外地鄂伦春族联系不多,大家都过自己的日子。鄂伦春族未来何去何从,还是取决于党和国家的政策。老百姓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村委会,村里会把问题向乡政府反映,乡政府再逐级反映到县里,或者通过县人大代表提出议案,最终由上级制定方针政策。

  至于怎样提高民族发展主动性,这是主动与被动的问题,在任何地方都存在,看你怎么去理解。鄂伦春族对共产党特别感激,真的!鄂伦春族非常容易接受新事物,这包括其传统萨满教信仰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不让信仰萨满教,我父亲、姥姥及其他萨满一起商量之后,就毅然决然地把自己的神送到山上。我父亲关佰宝195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姥姥关乌丽燕196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她已经是66岁高龄了。他们成为共产党员,影响了更多的鄂伦春人。我记得小时候,大概在1953年到1965年之间,白银纳家家都有五星红旗,人们每天早晨都要升五星红旗,晚上把国旗降下。国旗是新中国的标志,鄂伦春人是国家的公民,大家都是自觉自愿地爱国的。

  何群:您认为目前鄂伦春百姓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政府怎样做才更好?

  关金芳:老百姓最大的心愿就是致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想生活得更好。现在,大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扶持下勤劳致富,自己有钱了,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起码得去一趟北京吧!

  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挺好的,地方政府也给少数民族扶持发展资金。政府要想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符合民族地方实际,还得多搞调研,多听听老百姓的呼声,弄清楚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要什么,知道干这个老百姓能赚多少,干那个亏多少。调研是挺好的办事渠道。

  何群:怎样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涉及民族生存、发展权,这也是当代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以及国家善治水平的重要变量。怎样认识、保护鄂伦春传统狩猎文化,以及类似的传统驯鹿文化、渔猎文化,是一个时期以来引起热议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可以考虑将兴安岭划出一块地方,将鄂伦春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迁走,就让鄂伦春族在那块地方打猎、恢复传统狩猎文化。还有人建议,可以借鉴国外实行印第安保留地的办法。您觉得这些办法可行吗?

  关金芳:如果说所有鄂伦春族聚居地区都这样做,不可能,也不现实。首先,国家政策上行不通。国家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打猎。其次,1953年鄂伦春人下山定居,50多年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狩猎时的生活,如果恢复传统狩猎生产,他们很难适应。第三,假设国家为了保留鄂伦春族原有文化而出台政策,设置鄂伦春族狩猎基地,保留狩猎文化,也不是不可能的。现在,人们想了解鄂伦春族的过去,只能借助博物馆、书籍,如果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也是挺好的事情。

  另外,我发现一些书籍对鄂伦春族风俗的描写和解释有误差,如有的认为鄂伦春族妇女生孩子被安排在屋子外面,是虐待妇女的表现,是原始落后习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样做可能正是为了妇女和孩子好。给产妇另搭仙人柱(鄂伦春族的一种游动性帐幕),一是因为家神在北面,不能闻到女人生孩子的气味;二是产妇由婆婆和小姑子或姐妹伺候,丈夫40天内不能进来,也就是避免夫妻同居,这样可以保证产妇恢复健康。还有,产房离家不太远,太远了怎么送饭啊!鄂伦春族没有文字,过去汉语也不好,别人用汉语采访我们,可能也没听明白我们说什么,所以人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现在我们有文化了,自己民族的事情也能写了,这也是一个进步吧!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