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979-1985年近代史研究》总目

《1979-1985年近代史研究》总目

《1979-1985年近代史研究》总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2005-9-19


《近代史研究》总目


1979年第1期


  

往事回忆      彭德怀                                                         

范文澜同志的科学成就——《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       刘大年

关于五四运动的几个问题­—— 在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黎  澍

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在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刘大年

实是求是和历史科学      丁守和 陈文桂                                                

义和团的兴起和失败      胡 绳                                                

关于百团大战问题的探讨      蒋 杰                                            

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      杨天石 王学庄                                       

戊戌政变后的唐才常和自立军      汤志钧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反孔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邓艾民                  

清末十年间的币制问题      张振鹍                                               

蓝大顺问题考      罗尔纲                                                      

韦昌辉伏诛时日考      赫治清                                                   

山东“义和团主力向直隶转进”说质疑      李宗一                                

章太炎与端方关系补证      曾业英                                               

辛亥革命的下限      朱宗震                                                   

1979年第2期


  

军阀统治下的中国      伍  豪                                                   

论我国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庆都 陈文                           

护国战争时期的朱德      李希泌 曾业英 徐辉琪                                 

试论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      宋士堂                                            

中美关系史研究:向前推进,还是向后倒退?

——评《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         丁名楠 张振鹍

中俄《北京条约》订立前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   余绳武 徐曰彪 刘存宽 张左糸 郑绍钦

沙俄侵略者与阿古柏       陶文钊                                                

关于南昌起义决定问题的考证      张 侠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几次妥协投降活动          章伯锋

论谘议局      韦庆远 高放 刘文源                                             

广州群众“反河南租地”事件年代辨误         林增平

也谈早期中文刊物中有关《资本论》和马克思译名的记载           夏良才

一九七八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书目(中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0年第1期


  

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献给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同志      肖 克                     

跟随朱德同志从南昌到井冈山      赵 镕                                         

杨秀清评价问题的争论       贾熟村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剖析      王来棣                                          

救国会史略      周天度                                                           

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几个问题      林金枝                                       

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辨伪      邵献书                                          

亨利·乔治的单税论在中国      夏良才                                            

谭绍光封王时间考      叶桂生                                                     

《奴才好》不是邹容的作品      杨天石                                            

一九一二年六月陈其美哿电考异      朱宗震

一九七八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书目索引(外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0年第2期


  

忆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五九年二月)      陈 毅

朱德、吴玉章致李根源关于百团大战问题的信      李希泌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状      刘大年

关于党史研究中的问题      丁守和 方孔木

关于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及其转化问题      宋士堂 李德茂

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      张作耀

少年中国学会内部的斗争      李义彬

试论孙中山的社会经济思想——关于民生主义的研究      张 磊

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      汪  熙

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几个问题(续)      林金枝

魏源向西方学习问题的探讨——兼与侯外庐同志商榷      吕良海

建国以来孙中山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概述      马庆忠 林飞鸾 黄永祥

关于孙中山与越飞会谈时间的探讨      潘荣 刘蜀永

从一八六○年的北援问题看曾国藩集团      朱东安

宁调元生年考      杨光辉

  

1980年第3期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情况      董必武

刘少奇同志的简要历史      王光美

评国外看待辛亥革命的几种观点      刘大年

论历史人物评价      苏双碧

皖南事变      何  理

百团大战应充分肯定      索世晖

历史的见证——“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前前后后      苏克尘

最后的斗争——瞿秋白就义前后      陈铁健

黄遵宪《日本国志》初探      王晓秋

关于杨秀清假托天父附身传言的问题      邢凤麟

略论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      易显石

英国发现太平天国新史料及其价值      王庆成

《大同书》的成书年代及其思想实质      何  哲

林译《澳门月报》及其它      吴乾兑 陈匡时

朱德寄自护国讨袁前线的一封信      曾业英 徐辉琪

《民报》的第二次续刊      天  石

一九七九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及书目 中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0年第4期


  


回忆湘南暴动      黄克诚


彭德怀的一篇札记      彭梅魁


林伯渠日记(一)(一九二六年七月至十二月)


周恩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理论贡献      胡  华  林代昭  清庆瑞


刘少奇对“三大法宝”贡献初探      宋士堂 夏良才 李德茂


忆陈毅同志的二、三事      张铚秀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      向  青


关于“八七”会议的几个问题      皮明庥


试论“五四”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      邓  野


党的六大文件和周恩来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提纲》      林代昭


略论唐才常      金冲及


论义和团的纪律      李文海


论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      乐寿明


辛亥革命在新疆      吕一燃


龚自珍与经今文       汤志钧


林则徐手札十则辑注补证      胡思庸


五四时期全国学联成立大会一则史实记载质疑      谢照明 王予民


是住冬还是住夏——关于鸦片战争前广州外国商人的“住冬”问题      汪敬虞


义和团捕杀白莲教辨疑      孙彩霞

关于秋瑾两次东渡日本的时间      潘国琪

苏报馆何日被封?      孟  岘

孙中山就反对孙武风潮致鄂省同志电      何 铭

恽代英著译系年要录      张注洪

一九七九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1年第1期


  

回忆红二方面军       贺 龙

关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王若飞

林伯渠日记(二)(一九二七年一月—六月)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的光辉思想      石仲泉 杨增和

评述武汉时期的邓演达      张光宇

康生和王明路线      苏克尘

关于国外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文献史料及其利用      张注洪

丝绸流向菲律宾白银流向中国      严中平

论洪仁玕      艾力云

翁张交谊与晚清政局      章开沅

关于义和团运动高潮阶段的几个问题      林华国

乾、嘉朝义和拳浅探——义和团源流论证侧记      程 啸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研究      薛衔天

浅论梁启超的史学      李润苍

日本东方会议和田中义一内阁对华政策——评《田中奏折》伪造说      沈 予

关于白朗起义的几个问题      杜春和

介绍《道咸宦海见闻录》      丁名楠

袁文才王佐的悲剧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失守      吴直雄

济南惨案史料辨正      查建瑜

  

1981年第2期


  

《瞿秋白论文集》自序  

《瞿秋白论文集》目录

瞿秋白给郭沫若的一封信

关于“八一”南昌起义      陈  毅

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      郑学凤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编成情况      张国琦

邓中夏大革命时期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姜  平

十九世纪中叶在华洋行势力的扩张与暴力掠夺      聂宝璋

洋务活动  近代军事工业的建立      《中国近代史稿》编写组

应当如何看待义和团的排外主义      朱东安 张海鹏 刘建一

论唐继尧      谢本书

论《新青年》反对鬼神迷信的斗争      吴 光

简论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史学      俞旦初

从《吴虞日记》看《吴虞文录》的写作与出版      梁大为

法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近况      张振鹍      刘存宽

关于南昌起义评价中两个问题的商榷      黄少群  梁尚贤

南昌起义的提出和决定问题——敬答张侠同志      王年一

有关上海会防局的几个问题      吴桂龙

  

1981年第3期


  

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      刘大年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张 磊

“排满”与民族运动      章开沅

论南京临时政府      彭 明

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建制      唐上意

临时政府结束后的孙中山      胡绳武 金冲及

论武昌起义后同盟会的演变      徐辉琪

辛亥革命前的收回矿权运动——辛亥革命前十年史札记之三      乔志强

沙俄与辛亥革命      余绳武

试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      李润苍

辛亥革命前后的陈独秀      吴根樑

论康有为和保皇会      汤志钧

杨度与《中国新报》      赵金钰

辛亥革命期间的孙中山与法国      张振鹍

1981年第4期


  

历史研究和四项基本原则  在中国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张友渔

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史学会理事会上的发言      刘大年

历史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丁守和 陈文桂 宋士堂

李大钊与内蒙古革命      郝维民 其其格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      肖一平 郭德宏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编成情况(续)      张国琦

论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技术的经验教训      黄逸峰 姜铎

关于第三次日俄密约      余绳武

近代拉丁美洲的华工问题      李春辉

论郭嵩焘      熊月之

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何迪     曹建林 翟卫华

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      蒋大椿

李秀成《书供》原稿考辨———与荣孟源先生商榷      钱远镕

天京“内讧”毋须正名      邹身诚

读《俄国在满洲》新译本      杨诗浩

一九八○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书目  中文部分     近代中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2年第1期


  

周恩来的一篇重要佚文

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象

附:关于《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象》一文的说明      张 涛

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肖 克

台港和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胡 华 林代昭

试论中国共产党四届中央七月扩大会的历史作用      肇 甫

论武汉国民政府的性质      曾宪林

抗战初期华北我军战略方针探讨      陈 廉

一九二七年东北临江官民的拒日设领斗争      谭 译  王  驹

关于邓演达流亡国外期间的一些遗札      丘 挺 郭晓春

从菲律宾到中国      严中平

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清朝统治集团最高层内部斗争概述      丁名楠

关于民族资本现代企业发生问题的讨论——续一封没有写完的信      江敬虞

国际银行团和辛亥革命      夏良才

试论革命党人在民初政争中的策略      朱宗震

沙俄在日本对华“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      黄纪莲

《章太炎年谱长编》订补      胡珠生

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成果——《辛亥革命史》评介      卞 哲

《彭德怀自述》简介      魏沛文

秋瑾入湘居湘考      郭延礼

《辛亥革命大事录》的编者是廖宇春      于必昌

袁世凯做皇帝天数的订正      李永璞

一九八○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2年第2期


  

一二九师参加百团大战第一战役的总结报告(一九四○年九月二十日)      刘伯承

磨擦与反磨擦的斗争      李 达

反“立三路线”反“调和路线”之剖析      杨祖培

略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      区延佳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经济背景初探      董谦  林谷良

日伪在沦陷区的“清乡”活动      余子道

谈《民国史》编写问题·寄语台湾同行诸君      孙思白

义和团研究述评      路  遥

甲午海城之役与日本的军事冒险主义      吕万和

清末十年间中外关系史的几个问题      张振鹍

辛亥革命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张国辉

辛亥革命前上海资本家的政治活动      丁日初

论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      耿云志

立宪派的“和平独立”与辛亥革命      王来棣

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宪法      (香港)李 锷 林启彦

沙俄与天津都统衙门      李嘉谷

“振宇”为向警予笔名考      戴绪恭 姚维斗



1982年第3期


  

北伐的革命战争之意义(一九二六年八月七日)      瞿秋白

彭湃关于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张江明

试论广州武汉时期国民政府的反帝外交策略      徐义君

党在大革命时期对武装斗争问题的认识      李明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河南红枪会      罗宝轩

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的丰碑      李安葆

日本土肥原机关的“吴佩孚工作”及其破产      吴根樑

关于“何梅协定”的几个问题      邵云瑞 李文荣

太平天国“着佃交粮”制考略      郭毅生

论戊戌变法失败的思想因素      〔美〕汪荣祖

清末上海地方自治运动述论      吴桂龙

辛亥革命时期的粤商自治会      邱 捷

从沈家本的奏议和修律看他的法律思想      李光灿

中国科学社的建立及其对我国现代科学发展的作用      林文照

访英简记      丁名楠 杨诗浩

外国和台湾的“红枪会”研究      申仲铭

洪秀全“斩邪留正”概念考释      沈茂骏

一九八一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书目索引(中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2年第4期


  

向警予同志传      蔡和森

《大江》复活与纪念“二七”      警  予

论学术讨论和阶级斗争的关系      苏双碧

瞿秋白对中国社会的剖析      杨劲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东江革命根据地      罗尚贤

我国革命根据地早期银行事业概述      姜宏业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与共产国际      杨奎松

回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甘祠森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刘大年

英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质疑——兼与董蔡时同志商榷      戚其章

关于清代的道和道员      朱东安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沈雨梧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民军      丁身尊

孙中山和菲律宾独立战争——中菲友谊史上的一页      戚志芬

谈谈对《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的认识      陈铭康 郑则民

王稼祥同志参加遵义会议时的身分质疑      费侃如

“自立军败于龙泽厚、文廷式告密”说辨讹      汪叔子

蔡锷参加过进步党      徐博东

袁世凯谋取共和国总统的最初一次活动      夏良才

谈近代史料的征集和整理      李 瑚

一九八一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3年第1期


  

学习郭老——在中国史学会纪念郭沫若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的发言      刘大年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      姜义华

汪寿华日记·求知录

附:汪寿华传略      黄美真

如何评价中共四届三次扩大会议      王桧林 郭大钧

再论南昌起义和实行土地革命      金再及 刘志强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对土地所有权的政策      郭德宏

评“九·一八”事变起因的“外部压力”说      沈 予

军队中党的领导体制和演变      郭占波

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的变化概况      王健英

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的经过      丁名楠

就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      章开沅

中国现代史学术会议讨论概况      吴  明

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熊月之

上海资本家在辛亥起义及胜利后的积极表现      丁日初

郑观应与梁启超、经元善——兼评其对戊戌变法的态度      武 曦

孙武发家及其政治上的堕落      阮 知

对《袁世凯的帝制计划与二十一条》一文的质疑      米庆余

关于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徐震秋

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趋势      (美)刘广京

秋瑾殉难日质疑      何平立

袁世凯做皇帝还是八十三天      郭天祥

  

1983年第2期


  

回忆张太雷      王一知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蒋大椿

独立自主是中国近一百多年历史经验的总结      丁名楠 张振鹍 夏良才

旧中国农村中的几种经济关系  抗日战争前中国农村经济概述之一      何 均

关于五四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几个问题      韩凌轩

陈独秀转向托派和被开除出党问题剖析

——兼评《评陈独秀给党中央的三封信》      张 君 唐宝林

南京大屠杀与日本军国主义      傅 曾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前前后后      蔡德金

太平天国的财政收入及其得失      宓汝成

清同光时期客民的移垦      王天奖

论福州船政局      沈传经

略论山西票号、上海钱庄的性质和历史地位      洪葭管

缪荃孙的史学成就      张承宗

调查散记——旧中国民族资本史料集锦      姜 铎

太平军偕王谭体元部失败真相      盛巽昌

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田代死因质疑      刘凤珠

  

1983年第3期


  

当前历史研究的时代使命问题      刘大年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      何 理

解放战争时期平分土地政策剖析      王钦民

百色起义的特点和意义      吴忠才

国民党政府的易货偿债政策和资源委员会的矿产管制      吴太昌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的产生——兼论洋务企业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汪敬虞

容闳述论      袁鸿林

义和团运动中的“假团”问题      李文海

辛亥革命期间的孙中山与法国(续篇)     张振鹍

沙俄与在华国际银行团      刘蜀永

对一九二二年四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的质疑——与道夫·宾先生商榷      童志强 周 葸

武汉国民政府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      朱培民

关于《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象》一文写作情况的调查      郑新如

读孙中山致纽约银行家佚札      杨天石

《闽赣路千里》读后      陈铁健

关于1931年临时中央两个问题的考析      杨里昂

堵截中央红军长征的沿江川军兵力质疑      张家德

否认“华北防共协定”的证据不足      邵云瑞

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中国近代史书籍出版简讯

一九八二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书目索引(中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3年第4期


  

关于近代史人物研究和评价问题      丁守和

论中国金融资产阶级      杨培新

试论毛泽东同志对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探索      吴殿尧

鄂豫皖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浅析      阎景堂

“福建事变”性质探讨      董 谦 方孔木

关于平型关战斗的评价问题      袁 旭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      张 扬

太平天国初期军数      王庆成

论甲午牛庄之战      孙克复

戊戌变法中的光绪皇帝和康有为      钟卓安

民族资产阶级与义和团运动      骆宝善 桑 兵

景善日记是白克浩司伪造的      丁名楠

蔡元培北上迎袁考略      唐振常

民国初年梁启超反对帝制复辟的斗争      张守常 邢克斌

陈独秀第一次留日考      沈  寂

南昌起义评价一辨      冯建辉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口号的由来及评价      徐辉琪

东游略记      荣孟源

苏联研究中国近况      〈美〉薛君度

广西召开中法战争史学术讨论会      庾裕良

广东举行纪念中共“三大”学术讨论会      静 岩

一九八二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4年第1期


  

从历史看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骨肉联系      丁名楠

略论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形成      肖银成

抗战时期我军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战略部署      陈 廉

关于“党内合作”问题的探讨      郑应洽

评共产国际第七次扩大执委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      任建树

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苏双碧

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李 侃

近代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工场手工业      彭泽益

论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时期资产阶级的构成      张国辉

南京临时政府的币制金融问题      汤可可 尤学民

试论“二次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派      王 仲

论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      段云章

试论蒋冯阎中原大战      李静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历史特点      吕明灼

再谈《李秀成供》      荣孟源

遵义会议后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是不是党中央军委?——与王健英同志商榷      费侃如

红四方面军四次进攻战役性质的提法值得商榷      廖国良

孙中山与法国      王昭明

秋瑾两次返国时间考      郭延礼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何时正式成立      章克昌

吴佩孚秘书长张煌言是怎样被击毙的      卢继东

中国思想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刘俐娜

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举行第三次学术讨论会      静  岩

全国毛泽东思想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吴   明



1984年第2期


  

中国的司法改革      孙逸仙 埃德温·柯林斯

历史的必然 革命的需要——纪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六十周年      陆   仁

论大革命时期我党关于“国民会议”的主张      李世平 陈廷湘

民主革命时期党对私营工商业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张孟莘

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黄慰慈 许肖生

太平天国史研究述评      茅家琦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苑书义

关于官僚资产阶级问题的一些看法      黄如桐

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社会观——群学      陈旭麓

康有为与《日本变政考》的几个问题      陈华新

近代中国的风云与梁启超的变幻      李华兴

维新派关于妇女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刘巨才

护法期间孙中山与唐继尧的矛盾斗争      陈长河

援鄂战争之史的考察      邓  野

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宁汉合流”的酝酿      陈宁生

关于《原道觉世训》的写作时间      沈茂骏

高升号殉难爱国官兵人数考      戚其章

“公车上书”新解      李正中

对“共产主义小组”名称的质疑      曹仲彬

关于湖南共产主义小组问题的商榷      胡庆云 肖甡

“二七”罢工是我党单独领导的      孔蕴浩

陈独秀早期活动资料补絮      张湘炳

  

1984年第3期


  

历史动力学说之检讨      杨秀峰

杨秀峰《历史动力学说之检讨》重印记      刘大年

试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问题

——兼论孙中山晚年对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认识      林家有

试论毛泽东思想在延安时期得以成熟的条件      雷云峰

论抗日游击战争及其历史地位      何  理

关于我国土地斗争中的划阶级问题      董志凯

罗易与中国大革命      李盛平

建国三十五年来鸦片战争史研究综述      龚书铎 谢 维 孙燕京

从封建官商到买办商人——清代广东行商伍怡和家族剖析(上)      章文钦

《武略》跋      罗尔纲

清政府是如何解决李昭寿的      贾熟村

戊戌维新运动与近代知识分子队伍      吴廷嘉

梁启超与时务学堂      朱荫贵

辛亥革命时期的陈去病      杨天石

评罗津斯基著《中国历史》      余绳武

读罗津斯基著《中国历史》      张振鹍

关于《影印太平天国文献六种》      于世明

关于李汉俊答董必武的一封信陈绍康     田子渝

《向导》不应写作《响导》      龚炳南

从《南游日记》说明两个疑问      夏东元

订正《中西纪事》的一处错误      徐宏慧

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概述      吴  明



1984年第4期


  

近代中国农民的阶级属性问题      刘 耀

建国以来洋务运动研究述评      夏东元

建国以来中日甲午战争研究述评      戚其章

关于一九二五年十月中共中央扩大执委会      王学启

北伐时期的江西战场      龙秋初

鲍罗廷在广东的几个问题      元邦建

关于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吴克斌

张学良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常 城 何健沙

论抗暴运动      沙健孙

从封建官商到买办商人——清代广东行商伍怡和家族剖析(下)      章文钦

近代苏州丝织手工业八十年间的演变      段本洛

白朗起义与反帝问题——也谈白朗起义的性质      周 源

关于近代中俄关系的性质问题——答纳罗奇尼茨基与齐赫文斯基      薛衔天 李嘉谷


《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简介      马 敏 朱 英


简评《中国近代报刊史》      何炳然


关于红二十军及其领导人      王阿寿


红二十五军长征的三个问题      周嘉厚


关于丘逢甲的籍贯      胡安权

  

1984年第5期


  

论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思想      董 谦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黄埔军校中的作用杨绍练 罗雨林

关于红三军团—打长沙的问题      苏士甲

试论一九三二年陈独秀的被捕      张 君

建国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评述      宓汝成

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      章开沅

太平天国“租息局”考略      李书源

论自立军起义与会党的关系      蔡少卿

英国第二次侵略中国西藏地方的战争      《帝国主义侵华史》编写组

一九三五年德国对“调解”中日关系的态度      王 益

甲午冲击在思想文学领域引起的变化      李 侃

重论康有为与今古文问题      汤志钧

庚倾资兴学及其影响      林金枝

关于陈天华几件史实的考订和纠误      迟云飞

秋瑾就义日期考      郭长海

从历史档案看AB团组织存在的时间      王阿寿

也谈堵截中央红军长征的沿江川军兵力      白 静

一九八三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书目索引(中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4年第6期


  

北方局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陈 廉

共产国际和东征讨蒋战略      向 青

上海招牌工会的兴亡      姜沛南 陈卫民

民主革命时期民盟与中国共产党的密切合作      王荣刚

汪伪时期的“东亚联盟运动”      石源华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述论      孙彩霞

历史上的华工出国      彭家礼

十九世纪华工与华人对拉丁美洲的历史贡献      张 铠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起“倒清拥李”的密谋事件      夏良才

谈清末北洋六镇的编练      任恒俊

从冯桂芬到郑观应——洋务思想家试析      雷 颐

海外民国史资料一瞥——访美札记      李宗一

《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评介      于世明

两则反映宜章暴动日期的资料      冯资荣

赣西南特委的成立和演变      周 明

“九·一八”事变时的沈阳东大营       孟繁宗  高景生 谢 文

一九八三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资料室

  

1985年第1期




李大钊的三篇佚文

中国工人运动的趋势      北京大学教授    李守常

中国统一的方策与孙吴两氏的意见      北京大学教授 李大钊

中国今后的政治运动      北京大学教授 李大钊

珍贵的历史文献——读李大钊的三篇佚文      韩一德

建国以来孙中山研究述评段云章      周兴樑

革命根据地发展时期银行事业概述      姜宏业

论托洛茨基对中国革命的主张及影响      刘志强

论新桂系的形成及其统一广西的历史意义      黄宗炎 韦春景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张学君

论“史迪威事件”及其原因      魏楚雄

试评1945—1949年的美国对华政策      何志功

竺可桢——中国近代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典范      许良英

试论清中期的“夷欠”问题      林延清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军兵力考      茅海建

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日)井上清

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中的资产阶级耿云志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兼与胡绳同志商榷      王来棣

也谈巴西会议召开的时间问题      秦 生

关于决定创办《向导》时间的考订      徐有礼

读史札记二则      伊 杰

全国首届史学理论讨论会述要      吴  明

  

1985年第2期


  

回忆抗战      许德珩

论中国金融资产阶级的封建性      杨培新

论北洋军阀官僚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      魏 明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和国共合作策略确立的几个问题      姜华宣

张闻天、萧楚女与《南鸿》周刊      程中原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重庆谈判述论      黄友岚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失败的原因      李 军

建国以来李大钊研究述评      张静如 马模贞

《天父圣旨》、《天兄圣旨》和太平天国历史      王庆成

戊戌维新时期的“群学”      王宏斌

从清末川滇边务档案看赵尔丰的治康政绩      陈一石

同盟会成立新论      何泽福

试析辛亥革命时期的谭延闿政权      杨鹏程

美国中美关系史研究及资料情况见闻      张振鹍

俄界会议时间地点考      秦 生

东海关设关考略      丁抒明

 

1985年第3期


  

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徐向前

抗日战争时期的苏中根据地      管文蔚

论运动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缪楚黄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杨奎松

论项英对皖南新四军北移方针的态度      童志强

关于彭德怀致邓小平的信——兼谈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大生产运动      谢武申

工农武装割据的序曲——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述论      黄慰慈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游民问题与党的策略      郑春苗

老洋人起义      陈传海

清末立宪运动研究史述评      侯宜杰

建国以来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述评      靳良永

《天演论》探微      郑永福 田海林

清末苏州商会与捐税抗争      唐文权、林植霖

从“海丰血案”看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摧残      蔡鸿源 孙必有 徐梁伯

张绍曾与“滦州兵谏”      杜春和

旅英所见英国国家档案局藏有关中国近代史的档案      刘存宽 徐曰彪

评吴相湘著《孙逸仙先生传》      赵矢元

介绍一批湖广铁路借款新资料      撰 侃

邱国轩团的隶属关系及其被秋收起义部队收编过程      龙正才

对许继慎两次任职问题的考辨      徐修宜

开除冯自由党籍时间的订正      戴均良

  

1985年第4期


  

论历史学理论研究      刘大年

共产国际的俄国革命模式与中国国情的矛盾      王廷科

六大以前党中央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梁尚贤 郭德宏

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刘大可

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郭传玺

论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袁 旭 李兴仁

抗战初期上海民营工厂的内迁      孙果达

试论冀察政务委员会      常 凯 蔡德金

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      孔祥吉

建国以来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潮研究述评      蒋 俊 李兴芝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资本积累      何 均

王韬上书太平军考辨——兼与罗尔纲先生商榷      杨其民

刘铭传在台湾领导抗法斗争的几个问题      杨彦杰

关于光绪“密诏”诸问题       汤志钧

哲布尊丹巴政权的首任“总理大臣”是谁?      吕一燃

林举百《近代南通土布史》简介       严学熙

关于康有为写《日本变政考》的两个问题      王魁喜

王国维的号“人间”辨析      周一平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与历史研究》讨论会综述      达   春

  

1985年第5期


  

复王来棣同志      胡 绳

大革命后期国民革命军“兵随将叛”剖析      李占才

济南惨案述论      李家振 郭墨兰

周以栗赴红一方面军的使命是为纠正“左”倾错误      韩荣璋

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经济扩张      熊达云

武汉保卫战述评      江抗美

从开平矿务局看官督商办企业的历史作用      胡 滨

败后宣战与乘胜议和——试论清政府在马尾、镇南关战役后的策略      庾裕良

孙中山委托日本人建立中央银行一事的考察      李廷江

护国运动结束到护法运动发生间的孙中山      尚明轩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述评      曾景忠

美国国家档案馆(总馆)所藏有关中国档案材料简介      陶文钊

柯文著《探讨中国历史》简介      倪世雄 卢义民

介绍《近代稗海》      钟碧容

蔡元培曾在“古越藏书楼”工作过吗?      胡国枢

“新民丛报”停刊考析      张 瑛

云南杨春魁起义——“二次革命”的尾声      谢本书

罗炳辉起义时间考刘受初       谢宝生

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简述       吴金钟

一九八四年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书目索引(中文部分)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85年第6期


  

李大钊一九二四年在苏联的讲话和文章

附:关于李大钊在苏联讲话和文章的说明      李玉贞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发展情况(1960年12月23日)      薄一波

抗战胜利后的中共代表团南京办事处和上海办事处      钱之光

华侨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黄慰慈 许肖生

中共江苏“二大”与李立三“左”倾错误的形成和发展      陈鹤锦 王 楠

一九三五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概述及其评价      黄如桐

“非常会议”中的几个问题      闻少华 孙彩霞

西方传教士与晚清的格致学      胡思庸

马关议和前夜的清政府与列强      季平子

二次革命中的上海资本家阶级      丁日初

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关系研究随感      王学庄

建国以来鸦片战争资料整理出版述略      刘德麟

关于张德彝《七述奇》手稿      赵金敏

对美国研究中共党史、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问题的印象      向 青

包令论林则徐      刘存宽

关于币制实业借款第一次垫款交付日期的考订      李丹阳

也谈邵飘萍是否共产党员的问题      耿云志

王揖唐的“社会主义”演说和“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缘起      邓 野

第三次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谢   维

一九八四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