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一次拜访张先松老师时的感想

第一次拜访张先松老师时的感想

访荆州“楚绣”传人——“张先松”老师

春天的脚步早已向我们走近,一切生命早已萌发,桃花,樱花早已开过,绿色的新芽早已钻出地面,冒出枝头装点着大地……..似乎寒冬的脚步还在迟疑,冬天的意味还没有完全散尽,留着一丝不舍在和春天亲近,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正值清明时节,“清明时节有逢雨,寒意渐退人亦暖”虽然有一丝寒意,相信这场春雨过后,将会正真迎来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
今天是清明节的第一天,天下着雨,一直到中午才稍停下来,我们找到了张先松老师的家,拜访了他老人家。张老先生是一位平凡的民间艺人,却有着独特的民间技艺——“楚绣”和不平凡的经历,以前听说民间艺人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并不是很了解,今天正真跟张老师接触,听到他的讲述才体会到作为一个民间艺人的不易和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人格的伟大。
张老师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人,他听闻过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事情,这些年又外出各地参加过各地的展览会议,他是目前荆楚大地的楚绣的唯一的最后传人,为除锈的研究和流传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拜访张老先生时,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有关“楚绣”的经历。张老师在年轻事对楚绣很感兴趣。为了学习刺绣,他经常去向别人请教,白天到一个老师那学习楚绣,晚上又到另外一个老师那儿学习其他针法,常此以来,就为成功的学习楚绣打下了很深的基础,得到了楚绣的真传。然而“留传楚绣”这一路坐下来却是艰苦的,楚绣在这一历程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作为楚绣的一支——汉绣,主要流传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汉绣以楚绣为基础,抗战时期,日军侵占武汉,汉口绣花街被焚烧,汉绣日趋凋零,技艺几近失传,这对于汉绣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楚绣又遭到一次灭顶之灾,据张老先生回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的楚绣工艺品全部被烧毁,导致现在楚绣的前景岌岌可危。当我们问及楚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烧毁的原因时,张老先生告诉我们,文化大革命反:封,资…….就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而楚绣的烧毁就跟这有关,因为在古代很多刺绣作品都是宫廷用服,戏剧用服,像“龙袍,凤袍…….”这些都是古代帝王的象征,而这些刺绣就是意味着复古,意味着维护封建主义,那是,张老先生是支部书记,不得不将这些绣品都烧掉,因此楚绣的命运被终结。这一作法在现在听来似乎是不可理喻,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命令却足以成为封杀他的理由,让我们的楚绣几近失传。为了让楚绣留传下来,文化大革命以后,张先生个人也花了不少心血,为了传承楚绣,张老先生用自己的工资当路费去参加会议;在教授别人技艺时他不收钱,还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买材料,给其他工作人员当工资补贴,就这样他培养了一批学生。然而长此以往,张老先生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曾向政府提出申请,却没有得到重视,现在楚绣正真开始慢慢消失。张先生对楚绣的传承工作并没有放弃,他希望这项民间艺术能够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这种技艺能够传承下来。现在年近七旬的张老一边在进行对楚绣的研究,设计,一边在钻研国画仍在为我国的民间艺术工作奋斗着。
在我们向张老先生问及有关楚绣的渊源和流传时,他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真民间艺术家的艺术造诣。他并没有界定楚绣的起源,而是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了楚绣的起源。艺术是一个很遥远又很近的概念,可以说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艺术,刺绣也是如此。当人类进化成为人,人类穿衣,织布就是一种刺绣艺术,那麽刺绣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有“闺阁绣……..”就是未出嫁的少女在家里作为自己出嫁时的绣品,这些刺绣在民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史上一个活的瑰宝。

民间艺人在传承民间文学的过程中是艰苦的,他们花费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来传承着祖先的技艺,民间的技艺。他们仅靠一双手,一个信念去完成这伟大而又艰巨的使命。为了这项事业,他们舍弃了自我,舍弃了个人利益。为了记住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小小的印迹,拾起那曾被人遗忘的一片“落叶”,他们不为他求,抛开生命,舍弃物质享受。张老先生告诉我们,他认识一位民间艺术家,曾立志要访遍中国的56个民族,收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骑着自行车,经常在野外风餐露宿几乎走遍了全中国。中国的56个民族中只有台湾的高山族没有到过,其他民族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并收集整理了一万多件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材料,物品…….其中有不少是“国宝”,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重要贡献。然而在踏遍祖国的过程中,他不知经历了多少的死亡门槛,与死亡擦肩而过。他走过原始森林,有一次在途中太累了,就靠在森林里的一棵树下睡着了,却不幸被一条毒蛇咬伤,幸好被当地的一位农民救了,才有一次活的了生存的机会。再多的坎坷,在多的波折,都无法阻止他的热血,他的民族使命。他收集的作品几乎全部成为国家的保护遗产,当不知情的人民把身边的文化丢其时,是这些民间艺术家用生命来拾起,来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

从张老先生那里,我们不仅了解到有关楚绣的历史,了解了很多民间艺术,更学习到了那些民间艺人为了传承民间艺术所做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作出的牺牲,看到了中国民间艺人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为传承这一民间技艺所具备的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他们是平凡的,是最普通的,但是他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技艺的传授更是毫无保留的,他们有一颗平常的心,但是在他们的背后却用一颗平常的心做出了不平常的事。曾经的辛酸,困难与打击,他们用坚持用信念去征服,用技艺去成就去传承。
交谈时并没有感到一位艺术家的威严,完全是一个老人的回忆,一位老人诚心的讲述,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他心灵深处一种对民间文学的热爱,对楚绣的执着,对生活的平静,对艺术境界的升华,一位真正的民间艺术家。
UID3510 帖子5 精华0 积分58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09-11-22 最后登录2009-12-18 查看详细资料
编辑 引用 报告 回复 TOP

TOP

艺术生活,暗流汹涌直至细流涓涓

TOP

谢谢老师!
第一次接触到民间艺人,真的很激动,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自己会与大艺术家接触.现在有机会并且自己亲自拜访那时的心情 现在与张老师接触有一年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对汉绣有一点点了解,今年11月份老师开始教我学习汉绣的基本针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很细心,很认真,每次去老师家他从来都没有感到厌烦过,都很热情,很感谢张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