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
学习体会
为期一周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写学习体会这一刻,我的心中感慨万千。这几天上课的画面飞速回放,打字的速度不禁慢了下来,思绪却总也停不下来。
这七天,是时隔十六年后历史性的七天。高丙中老师强调说“不要把历史性当作历史”,但我们无疑荣幸地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段历史。早在1996年,“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曾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十六年后,我们这期暑校再一次刷新并创造了历史。
暑校展现了民俗学的前沿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暑校的师资力量雄厚,聘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担任主讲,来自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的多位知名学者出任了教学工作,构成了拓展民俗学内涵、外延的“文化型”人文社科研究综合强大阵容。在这七天的学习中,我们分别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新时期民俗学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清华大学李强教授《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朝戈金教授《口头传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一些新趋势》、爱沙尼亚塔图大学Ulo Valk教授《民俗学的概念基础》和《爱沙尼亚民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21世纪以来的世界神话学》、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历史民俗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万建中教授《故事学研究与当代文化建设》、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当代社会的民俗学研究:中美两国的例子》、日本东京大学菅丰教授《“古镇化”现象与民俗学研究》、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东方文学研究与民间文学研究》、法国萨尔多瓦大学金丝燕教授《跨文化研究方法论》、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神话怎样与历史纠缠:三个地名引出的故事》共十五堂课。课程主旨体现了钟先生生前大力倡导的民俗学自觉肩负文化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教育取向。名师们娓娓道来,我们如痴如醉,共同感受并享受了既全方位又高层次、历史性与前瞻性并重的学术饕餮盛宴。
本期暑校还为正式学员提供了免费教材,包括钟先生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民俗学科建设报告书》、《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和《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等,帮助我们加强课堂学习,深化理论思考。“学术大礼包”让每位学员感受到了主办方的专业与热情。印有“老鼠娶亲”图案的黑色书包也成为这段时间最潮的“文化认同”物,背此包者,为我同学。
我们暑校学员共来自全国53个院校近200余人,并有3名来自美国、意大利和日本高校的留学生(其中Valentina Punzi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院校的数量超过了上次高研班两倍。学员学科分布以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为主,也包括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对外汉语教学、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等。我们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包括我在内共有2名同学被幸运录取,此外来自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韦玲同学也全程参与了暑校的学习。
翻着自己这几天做的满满当当的课堂笔记,作为一名研三的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前,能全程学习、认真咀嚼这场学术珍饷,能收获系统的理论知识、开阔的学术视野、自觉的文化担当,感恩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这些也是我鞭策自己不断笃定前行的动力!暑校的点点滴滴,我都想要记录下来,铭刻于心:
老师们从繁忙的科研、田野调查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服从暑校整体安排,为年轻学人们讲课,不遗余力地传授知识,讲述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相关科研领域的前沿动态,无私地分享学术道路上的种种。他们不顾路途奔波,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三个小时,并现场师生互动问答,个个谦逊有礼,气质儒雅。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主持和到来听讲的老师们,如安德明老师、尹虎彬老师,他们也和所有的学员们一样,安静的听课,快速记笔记,踊跃的提问。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所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暑校的老师们无疑为年轻学人们作出了表率。谢谢所有老师们付出的宝贵时间和大量心血!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作为此次暑校的主办者之一,老师和同学们都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前期准备的辛苦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可以想象。而报道、开班的顺利,开幕式的有序,每日收齐听课日志、通报听课日志情况、安排管理出勤情况、给予我们在陌生环境里生活上的帮助(如饭卡充值)、收齐学员毕业论文等等一系列琐碎的细节,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特别耐心,面带笑容地帮助我们,让我们感觉到了董老师所说的“学习得充实、生活得快乐”。借此机会,向北师大民俗学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此次暑校的学习,和另外五名同样也是中国民俗学论坛志愿者团队的同学一起,还得到了中国民俗学会的资助,这是我此前没有想到的。公布第三批名单时的特别说明讲到,本期暑校继承钟先生开创的社会公益教育传统,积极鼓励青年民俗学者投入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们在师从导师攻读研究生之余,坚持为社会各界的民俗学工作者和社会网民提供义务服务。建设民俗学公益事业是民俗学在国家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新时期学术组织发育成熟的一种尺度。读到说明的时候,心里是暖暖的。回想起这两年在民俗学论坛大家庭里的点点滴滴,充满了欢乐与收获,更添了依恋和不舍。
“瑶族小妹”是我在民俗学论坛的ID,目前我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子版块的版主。老师和同学们比较熟悉我的昵称,提起我的真实姓名反而大多数人不太清楚。今天萧放老师赠送《春节》杂志时,我想请老师签名,提到2010年论坛庆祝千万次点击率庆典曾获赠他的《春节》一书,他说“原来瑶族小妹就是你呀!在论坛很活跃呢!”民俗学论坛是我打开网页收藏夹第一个要点击的网站,“恩施土家”、“木兰山人”、“齐鲁青未了”、“英古阿格”、“习习”、“南池子”、“暮禅”、“风林火山”等ID早已成为朋友,更不用说“叶涛”、“silver”、“施爱东”众老师为论坛做出的努力。
暑校期间,民俗学论坛专门开辟暑校版块,从前期的招生简章、暑校网页、录取名单、报道通知,一直到“开班式”、“开学大礼包”、“教学交流”、“直播预告”、“暑校传真”、“课上课下”、“听课日志”、“悦读暑校”、“暑校歌会”、“心得体会”、“场内场外”、“媒体报道”等专帖,基本涵盖了暑校的方方面面,第一时间把暑校的信息传达到密切关注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手中。志愿者团队的同学们通过电脑、手机上网等方式,尽量无缝隙地将暑校情况共享到论坛里。
在我们的课堂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小团队,那就是为不能在现场听课的学员提供网络直播的同学们。教室里帅气地站立着两个又高又瘦的高清摄像机,直播老师们讲课情况。操作机器的同学们戴着耳机,拿着对讲机,认真的看着显示屏。有一天中午吃饭回来,看见他们一起在教室里吃盒饭,你们辛苦了!
暑校学习期间,不止一次地听到各位老师提到今年是钟老逝世十周年。年初论坛里有专门的纪念版块,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第一天的教学参观中,我们观看了关于钟老的片子,很多同学很触动。我想,大师的品格,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勤奋学习。
很巧的是,在听菅丰老师讲课时,收到了来自乌丙安老师的短信,告诉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周日下午将播出两岸非遗对话《狮吼龙吟话传承》节目,他是特邀点评专家,请我们收看。那天董老师也提到,目前民俗、影视和汉语推广,是文化输出的三大渠道。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两岸非遗节目,定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效用。也佩服自称“80后”的乌爷爷的精力与气魄!
在暑校申请之初,申请表需要请导师签字,当时我正在广西百色田东做田野调查。打电话给我的导师朱雄全教授,表明意愿后,他表示非常赞同和支持,当即给我的申请表签字。后我又作为学校国际合作处的学生助理参加与台湾学生的交流活动,从西北回来后,我第一时间向导师汇报即将进入暑校学习,老师又一次鼓励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更大的收获。我们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学科带头人林继富教授在得知我们班有两个人一起参加暑校学习后十分高兴,同样鼓励我们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回来后在每年传统的新老生交流会上向学科内的师生汇报学习情况。我想,我们没有让老师们失望。
如果非要说提什么鸡蛋里挑骨头的意见建议,想了半天,可能就是由于学校暑期装修,在讲课时会有装修的声音影响。不过相对于老师们讲课的精彩,这点小遗憾瑕不掩瑜了!更何况这也是暑校没有办法控制的,就当是给我们配重金属摇滚乐了!我们已经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周到贴心的考虑了!另外暑校日程排得较紧凑,来北师大,没有去过小红楼该算是一大遗憾之一。我们同学几个约好了暑校结课后一定要去小红楼感受一下。按董老师的话说,就是“来碰一碰伟人的灵魂!”
末了,借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来一首《再别暑校》吧!再见,暑校!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已带走收获满怀
2012年8月26日凌晨2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