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7-3-1 08:30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节气申遗后的浴火重生
二十四节气申遗后的浴火重生
作者:侯仰军 | 来源:人民政协网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对于九零后、零零后特别是都市里的年轻人,就有点陌生了。在都市里,年轻人也许只知道立春吃春饼、清明祭祀、冬至吃饺子,对其他的节气则语焉不详。让我们倍感高兴的是,去年年底,“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二十四节气”陡然成为热词,也为这一凝聚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文化遗产的浴火重生提供了重大契机。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当今的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说它是发明,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掌握了天气时令对于自然、社会的影响,掌握了天人合一的规律并进行了科学的命名,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有的命名,如霜降,虽然看字面意思,似乎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不符合科学原理,而实际上,在汉代,人们就知道霜降是“其由地发,不从天降”的道理。《大戴礼》也说:“露,阴阳之气也。夫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霜降的这个“降”,可以理解为降临。农谚“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等则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对于节气、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刻认识。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后,很多人迷惑的是,这些节气依据的是中国的阴历还是西方的阳历?作为中国人的发明,为什么与阳历如此合拍?其实,中国的历法即我们常说的阴历并不是真正的“阴历”,而是阴阳合历,既照顾到了太阳的运行规律,也照顾到了月亮的运行规律。二十四节气即是阳历的部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来测算的,而且测算得很准确,立春了,天就开始暖起来,立秋了,天就开始凉快,是非常科学的。现在流行的所谓公历,也就是西历,只是阳历的一种,没有照顾到月亮的运行。
二十四节气申遗本身表明了我们对它的广泛认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非遗项目这么多,传统文化资源这么丰富,选择二十四节气申报表明了我们对于自己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一传统文化项目的充分自信,申遗成功也表明世界对我们文化自信的认可,对中国承担保护文化遗产职责的认可。自信需要双向互动,既有自我的认可,也有别人的认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信。传统文化需要自信,也需要他信,才能形成比较好的文化交流、传承和传播。从历史上看,二十四节气早就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有的地方虽然季节变换不明显,但那里的人民依然在传承、弘扬着二十四节气及其附着的文化,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至今在不少地方,仍然在立春、清明、立秋、秋分、霜降、冬至等节气到来之际举办一系列活动。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和2014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三门祭冬等又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弘扬。
二十四节气是以中原地区为坐标的,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它又是国家的带有政令性的补充历法。21世纪的今天,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发展,节气对我们的制约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但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仍然发挥着基础指导作用,依然是我们衣食住行的重要参考。毕竟,农业生产以利用自然为前提,而2000多年来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自然条件上基本没有变,二十四节气在全国的不少地方还有留存,不少农谚和俗语,如“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白露天,带鱼满船尖”“过了白露节,夜寒白昼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至今还广泛地指导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是生动的例证。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对于当今社会各个年龄段尤其是年轻人都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再教育的好机会,促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申遗成功,只是为这一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弘扬提供了浴火重生的契机,我们必须乘势而上,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对二十四节气及其蕴含的优秀文化,如效法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智慧,及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认识,要进行认真研究、探讨,以期有助于当今社会;对延续、传承几百乃至上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事项,如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节,积极挖掘符合时代的内容,使其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引导、激发广大民众感恩生活、凝聚族群,为我们的时代奏出更加华美的精彩乐章。
(作者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内联络部主任、民俗研究专家。)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