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2016 年第4期
总第43期 出版日期:7月20日
目 录
·迈向民俗认同的新概念:美国散居民民俗研究的转向· | 主持人:张举文 | 1 |
美国亚裔民俗研究的新视角 | [美] 张举文著 桑 俊 王继超译 | 2 |
从篮板球到三分球:不断涌来的林书豪风,种族侮辱与刻板印象 | [美] 玛格丽特·马加特著 张海岚译 | 19 |
查经班:美国南亚裔女性穆斯林的身份认同 | [美]法瑞娅·康恩著 张 丽译 | 28 |
美国华裔文化的形成:散居民民俗和身份认同的视角与反思 | [美]张举文著 惠 嘉译 | 39 |
|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非遗保护机制创新 | 宋俊华 | 57 |
冲突与协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人类学反思 | 谭 宏 | 65 |
论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的集体性
——以天津民间老会为例 | 史 静 | 74 |
非遗视野下的文化空间理论研究刍议 | 陈桂波 | 81 |
|
黄文狄科介整理对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贡献 | 王 馗 | 87 |
论聊斋“胭脂”故事的戏曲改编 | 陈雅新 | 96 |
金元全真词中的唱“哩啰”
——兼谈“啰哩嗹”起源问题 | 倪博洋 | 104 |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
传承“吴派”一炷香
——汉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程良美访谈录 | 黄 斌 柯 琦采访整理 | 112 |
|
中日韩“狗耕田”型故事比较研究 | 金 华 | 121 |
景颇族口传史诗“目瑙斋瓦”吟唱初探 | 徐俊六 | 128 |
非遗语境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承启意义 | 廖元新 | 136 |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 |
东莞木鱼书表演的传承与发展 | 何 研 | 143 |
论佛山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创新 | 关 宏 | 149 |
|
英文摘要 | | 157 |
稿 约 | | 封 三 |
http://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NewsID=1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