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十一期非遗所思】“土”:老百姓的生命价值

【第十一期非遗所思】“土”:老百姓的生命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文/王先)2015年6月10日(周三)晚上19:30~22:00,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成员小组在非遗办公室成功举办第十一期读书沙龙。
19:30正值黄昏,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五教一楼非遗办公室内即将进行独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第十一期“读书沙龙”。同学们19:00后陆续到达并围桌而坐,19:30正式开始。
《“土”义变迁考》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王加华先生所写,也是孟老师这次为同学们所准备的文章,其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讲了“土”的寓意,及演变,而孟老师更多的是讲解了“土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
“‘土’字让你们想到了什么词?”孟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开始了今天的话题。“土地”、“泥土”、“土壤”、“国土”、“土包子”等答案层出不穷。“土”对于人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就东西方而言都存在着泥土造人的传说,世界万物生长于“土”也消失于“土”。因此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人一生来便驻守在这片土地上,直到死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处“社稷”便是指土地和五谷。早在远古时期,土地就已经成为了各部落之间相互斗争的源头,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战争无一不是为土地而战,国土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度。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对于老百姓而言,“土地”便是他们的生命,对于古代土地私有制,许多老百姓是以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为毕生愿望,没有自己土地的人则只能靠租佃为生,并且所生产的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都要交于东家,“这种现象在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吗?”“是的,实际上从夏朝就已经这样了”。统治者们便是用土地作为战争胜利的奖赏,农民起义也都是为土地,近代战争,统治者便是利用这点推动了农民的战斗积极性,并取得了胜利。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中便有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大肆进行土改,先后从“地主”、“富农”身上着手,将土地分予农民,由于公社化的政策大力减少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上文革时期的阶级斗争更是使了中国原本已经恢复了的经济一落千丈,直到1978“家庭联产承包制”得以落实后,国家经济才逐步恢复,农业生产值逐年生长,而90年代中后期长达几千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更增强了老百姓的种地积极性。
这对农民无疑是最好的结果,国家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有许多鼓励政策,但在现在仍然有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现在城镇化发展迅速,社会节奏快,农民不外出打工,是很难跟上社会节奏的,所以我国是80%的人居住在1%的土地上。
城市的发展必定要以土地为代价,“老师,国家为了生产是不是会拆了原有的房屋建筑,进行土地种植?”“这个不一定,也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相较于古代的城市化建设,我们现在的确重视的是拆、是占,而古代城市的发展不在于大而在于精,这与现代城市发展似乎是相反的,现在城市发展要求扩大,才会占用许多土地,但也常出现空城现象,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提出了‘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以及‘留得住乡愁’的思想。”
孟老师还为同学们简绍了各地方的土地神,各个村落都有其本村的土地神,可以共用同一形象的土地神,却不能共用同一个土地神,并对土地划分了界限,土地神不能逾越。“老师,那当地英雄死后是不是就被当地村民祀奉为土地神了?”姚良飞同学问道。“可以这么说,土地神形象一般是来源于对当地村民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5-6-23 23:00 编辑 ]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