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吕英凡】北京金顶妙峰山香会简述

【吕英凡】北京金顶妙峰山香会简述

  

北京金顶妙峰山香会简述


  
  
  北京西北郊门头沟区涧沟村近旁的“金顶”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明清两代曾经是远近闻名、妇孺皆知的圣地。有人说,当时的政治中心虽在北京城,而宗教中心却在妙峰山,这话并非无稽之谈。据光绪年间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妙峰山“每届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朝山之时,“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十万。以金钱计之,亦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从这段文字看,那时的妙峰山的确是北方民众所景仰崇拜的神仙福地。
  
  
  妙峰山本是妙高峰的泛称,亦名阳台山,在清代属于宛平县玉河乡。它是西山的一个分支仰山的主身。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妙高峰,在居庸关诸山之南,与天寿山相接,中间一罅即居庸关。山峻而秀,故以妙高称。”这里层峦叠翠,源清流洁,确是自有一番山川秀色。
  
  
  在妙峰山的主峰近旁,有一组山石峭拔参天,远望有如莲花,在它的当中矗立着一块突起的巨大山岩,传说阳光照耀其间,自会反射出一种金黄的颜色,这就是俗称的“莲花金顶”。人们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神奇色彩,在此修筑了碧霞元君庙,于是“金顶”之大名,远播海内,“元君”的灵异,广泛流传。清代末年,因为醇亲王奕譞的陵墓建在“妙高峰”下,后来人们才渐将碧霞元君庙的所在地,称为“妙峰山”,而把醇亲王陵墓的所在地,称为“妙高峰”。这样一来,“妙高”、“妙峰”之名,时而有别,时而同一,人们常相混淆。那么,有关“碧霞元君”、“五顶”与“金顶”、清末民初的妙峰山以及历史上的香会等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守护东方的最高女神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是道教所尊奉的神,起源于宋代,但是有关她的来历却众说纷纭。比较主要的有三种说法:
  
  
  1、为东岳大帝之女,与东岳大帝同居于泰山,据元仇远《稗史》载:“元君者,汉时仁圣帝(按,泰山之神,至宋始奉升为“天齐仁圣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圯象仆,童泐尽,女沦于池。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山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后来,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和清张尔岐的《蒿庵闲话》都依据此说,作了大致相同的记述。
  
  
  2、为黄帝所遣七女之一。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1引明王之纲《玉女传》记载:“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按《玉女考》、李谔《瑶池记》云,黄帝尝建岱岳观,遣七女,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崑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
  
  
  3、为东汉民女石玉叶,入山得道,遂凭灵岱岳。《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22《泰山部外编》引《玉女卷》云:“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化洞修焉。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室处也。三年丹就,元精发而光显,遂依于泰山焉。泰山以此有玉女神。山顶故有池,名玉女池,旁为玉女石像。宋真宗东封,先驱至,泉女忽瀑,清澈可鉴,味甘美。王钦若请浚之。象偶折,诏易以玉,复砻石为龛,构照真祠祀焉。尹龙谓世传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之祠始此。”原注:“中元乃光武纪年,今入于明帝。又西牛国之名,既不见于史册,府县之名,更为附会,语多舛谬,故入《外编》。”
  
  
  泰山顶上的碧霞元君,虽然确为宋真宗所褒封,但上述种种说法,却大部为文人之杜撰。因两汉时期山川崇拜与神仙、道家思想交错影响,遂产生了名山之上必有仙人守护的观念。泰顶玉女池旁石像,当与这类信仰有关。后来,又因宋代君臣,喜弄鬼神,侈谈“祥瑞”,便在东封之际,重雕玉女像,建祠加以奉祀。关于泰山神女的传说,早在西晋张华《博物志》中,就有记载,说这位“东岳泰山女,嫁为西海妇”,足见其由来已久。在民间出现的这些有关玉女的神话,文人们虽知其均属无稽之谈,但却又另行编造黄帝遣七女及玉叶等故事予以附会,以致越编越奇,越说越乱。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唐宋之时,但言灵应即加封号,不如今之君子,必求其人以实之也。”看来这在当时应是一种政治和信仰上的需要。宋时祠名“昭真”,明成化年间,改“祠”为“宫”。弘治年间,更名为“灵应”。嘉靖年间,再更名为“碧霞”。不过当时“碧霞元君”这一封号,并非泰山玉女所独有,南方的天妃和顺懿夫人亦有此称谓,直至近代,这个封号始渐为“泰山神女”所专有。
  
  
  “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这一封号,是有所本的。所谓“天仙”,意思就是“天上的神仙”。东晋道士、名医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论仙》中指出:“上士举形升 ,谓之天仙;中士游(修成道术)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神灵蜕变),谓之尸解仙。”所以“天仙”是指能够“举形升 ”的“上士”。“玉女”,就是“泰岳仁圣大帝之女”。“碧霞”的意思是指东方的上天,因为“碧”字的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引申为青绿色。按五行配五方的说法,东方为“甲乙木”,属“青龙”,所以“碧”是东方的成色。“霞”本是云气因日光斜射而呈现赤色的彩云。在这里是泛指上天。“元君”是道教对女仙的尊称。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女仙》载,在道教中,“男高仙曰真人,女曰元君”。至于山川之神,为什么要以妇人为形象,顾炎武在他写的《日知录》中,曾有过解释。他说:“《易》以‘坤’为妇道,《汉书》有‘温神’之女,于是山川之主,必为妇人以象之。”是取“坤元”可“资生万物”的意思。因此,“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这一封号,用现代汉语今译过来,就是:“上天神仙泰山仁圣大帝之女守护东方的最高女神”。后来,将封号中的“玉女”二字改为“圣母”,今译过来就是:“圣德坤元之母”,这便更为庄重。
  
  
  “元君”的任务是什么呢?北京朝阳门东岳庙《碧霞元君宝诰》是这样写的:“泰山顶上,东岳内宫。曩时现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相。应九炁而垂慈示相,冠百灵而智慧圆融。行满十方,恩周亿劫。位正‘天仙’之号,册显‘碧霞’之封。掌岳府之神兵,管人间之善恶。寻声赴感,护国安民。大圣大慈,至仁至孝。天仙玉女,广灵慈惠,恭顺普济,保生真人,护国庇民,弘德碧霞元君。”如此长长的一大串诰命文字,说明这位“元君”,应“九炁”而生,“垂慈示相”于人间,具有最高的“智慧”,能够“行满十方,恩周亿劫”,执掌“岳府”的“神兵”,统管“人间”的“善恶”,可以“寻声”而赴,“广灵慈惠”,“护国庇民”,真可谓天上凡尘无所不在,无所不到,无所不能,无所不见其“神灵”!
  
  
  根据《周礼》记载,古代祭祀,有天神、地祗、人鬼的分别,“统乎天者谓之神,属于地者谓之祗,本诸人者谓之鬼。”“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属于“天神”;“山川城社,门户灶井”,归于“地祗”;“先圣先贤,忠义节孝”,以及“吾人之高曾祖祢”,则都列为“人鬼”。碧霞元君,因是东岳泰山之神,所以属于“地祗”。按照中国传统哲学观点,东方居于“震”位,其色“青碧”,主“发育万物,为仁为春”,有“生生之义”是“天地”的“大德”。“山川之灵”,可“纪纲天下”,人民为“崇德报功”,对其隆重祭祀,礼所当然,前人认为这与迷信鬼神的一般“淫祀”是有根本区别的。碧霞元君庙宇,虽然肇始于泰山,基于上述原因,所以自河淮以北,至北京以南,其庙遍布,善男信女进香时顶礼者数以万计。明代甚至设官,为碧霞元君的香火征税,这位“守护东方的最高女神”当年的权威,自可想见。直到清代初年,始诏免其税。
  
  
  二、“五顶”与“金顶”
  
  
  碧霞元君庙俗称“娘娘庙”,因为她被统治阶级尊奉为孳生万物的女神,所以民间也称其为“送子娘娘”,向她“求子求福”。由于受这种思想影响碧霞元君庙在北京寺庙中,建造的数量是最多的。据《五城寺院册》载,按东、西、南、北、中等不同方位,北京有五座较大的碧霞元君庙,称为“五顶”即:
  
  
  “东顶”,在东直门外;
  
  
  “西顶”,在西直门外,蓝靛厂,麦庄桥北。旧名“护国洪慈宫”,康熙五十一年(1721年)改称“碧霞元君庙”;
  
  
  “南顶”,在左安门外东南马驹桥(亦名弘仁桥、压浑桥)。此庙为明成化年间所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又称“大南顶”;
  
  
  “北顶”,在安定门外,北极寺之东,其庙为清乾隆年间所建;
  
  
  “中顶”在右安门外,草桥北。明天启年间即唐刹旧址而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发帑重修。前殿供奉碧霞元君,中殿供奉东岳;
  
  
  除上述五座庙宇外,在永定门外南苑大红门的碧霞元君庙,俗称“小南顶”。“南顶”虽有大小之分,但这六座庙宇,却仍然算是“五顶”。其它没有方位的碧霞元君庙,则多得无法计算了。在这类庙宇中,要属京西妙峰山的“金顶”和京东平谷县丫髻山娘娘庙最为著名。
  
  
  在北京的碧霞元君庙为什么叫“顶”呢?康熙年间所立的《中顶泰山行宫都人香贡碑》,曾有较为详细的解释。碑文写道:“祠庙也,而以顶名何哉?以其神也。顶何神?曰:岱岳三元君(碧霞元君、明目元君、佑渡元君)也。然则何与于顶之义乎?曰:岱岳三元君本祠泰山顶上,今此栖,此神亦犹之乎泰山顶上云尔。”因此,供奉在北京各处的碧霞元君,均称为“泰山顶上天仙圣母”。
  
  
  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日下旧闻考》和《顺天府志》里,都没有记载,即使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的《宛平县志》里,也见不到妙峰山及碧霞元君庙之名,只是在该志的卷6中收有张献所作《妙峰山香会序》说:“己已春三月,里人杨明等卜吉共进褚币于妙峰山天仙圣母之前因勒石纪同事姓名,传诸不朽,而请予数言为序。……”己巳为明崇祯二年(1629年)或以前,从这个序文看来,此庙兴建于明代似可断定。这座妙峰山“金顶”娘娘庙,经过清代300多年众多香客的努力,却成了北京地区最重要的供奉碧霞元君的所在。正如震钧《天咫偶闻》所记载的,每至香会之期,“环畿三百里间,奔走络绎,方轨叠迹,日夜不止”。真是摩肩接踵,盛况空前。
  
  
  妙峰山“金顶’娘娘庙的“山期”,每年二次。“春山”是从旧历四月初一开山至二十八日封山。四月十八日为“元君涎辰”,达于高潮。但到光绪初年以后,已不延续至二十八日。“秋山”则是从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初一日,因“多雨且热”,情况远不及“春山”,只有附近的乡人,在此举行赛会,外地人来的很少。《燕京岁时记》描述当时“开山”的情形说:“庙在万山中,孤峰矗立,盘旋而上,势如绕螺。前者可见后者之顶,后者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奇观哉!”如果从山下远远望过去,真是“昼则紫烟成盖,夜则红光烛天”,实非夸大之词!
  
  
  三、清末民初的妙峰山
  
  
  满族老人奉宽先后对妙峰山有过近30年的考察,他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曾“奉母朝山”,随后于民国3年(1914年)又多次偕妻带子同去进香,并将其所见所闻著成《妙峰山琐记》一书。从这部书的记述看,自光绪至民国年间“金顶”妙峰山的情况是这样的:
  
  
  “金顶”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因本于泰山顶上的“灵应宫”,故名“灵感宫”.庙为两进院落,东南向,似与北京城遥相拱照.庙门上有“灵感宫”三字小石额,题“西直门呈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月立”.进了山门,便是香池,乃凿地而成。地上用砖砌有方垣,高可及肩,两壁开有涵洞。据说这个香池很深,香根余烬,宿火可终年不熄。经暑雨之后,一冬天的霜雪复扫倾其中,直到来春三月下旬,清理积灰时,置梯而下,还可烤黄梯子的下半截,这也算是一奇.
  
  
  第一进院落,有正殿三间,其中供奉着五尊元君,金装法像,各有神牌。正位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为东岳泰山之神;左边是“眼光圣母明目元君”,为天目山之神;右边是“子孙圣母佑渡元君“,为天姥山之神;在同案的左边是“癍疹圣母慈幼元君”;右边是“送生圣母保产元君”。这就是所谓的“五顶娘娘”。有的庙里供奉着“九顶娘娘”,其神牌书写为:“天仙圣母青灵普化弘德永佑碧霞元君”、“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子孙圣母育德广胤元君”、“癍疹圣母保佑和慈元君”、“送生圣母锡庆、保产元君”、“乳母圣母哺婴养幼元君”、“痘疹圣母立毓稳形元君”、“催生圣母顺度保幼元君”、“引蒙圣母通颖导幼元君”。在五尊元君的左右分列着女官和卫士。外檐悬有慈禧皇太后御书《慈光普照》、《功侔官媪》、《泰云垂荫》三块匾额。殿内供张,极其堂皇,燃有如椽的百斤大蜡,树有丈高的七层灯塔。供桌上的瓷香鼎,名贵而精致,更增添了大殿里肃穆庄严的气氛,系为同治年所敬献。正殿前阶下有短碑24座,东西庑各一座,是康熙至光绪各年间许多香会所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月八日立的《妙峰山天仙圣母宫碑碣记》为乾隆帝之六子“质庄亲王”永瑢所敬献,是这些碑碣里较有价值的一座。
  
  
  正殿的左侧是“地藏殿”,地藏本是佛教菩萨,《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经义说他是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中国佛教把他作为“四大菩萨”之一。正殿的右侧是“药王殿”。关于药王,说法不一,《新搜神记·神考》以扁鹊、孙思邈、韦慈藏为药王;《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以伏羲、神农、黄帝为药王;佛教中有“药王”、“药上”二菩萨,谓其“曾持良药”,供养众僧。此殿则供奉着东汉名医华佗。左边的厢房为“广生殿”,右边的厢房为“财神殿”。“广生”是取“多子息”的意思,为的是“广嗣重祖”;“财神”即“赵公元帅”,道教说他能驱雷役电,除瘟消灾,买卖求财,使之宜利。保佑人们多子多孙,发财致富,自能切合封建社会百姓的精神需要,故元君也以这二神为配享。“广生殿”之西北有“五圣殿”,供奉着文昌帝君、天王库神、增神财神、肖公、曹公,各有木主。檐上悬有“五圣宝殿”四字额,“财神殿”之西北有“王奶奶殿”,塑像是一著蓝布衣裤,梳着雀巢发髻的农村老太婆.相传这位“王三奶奶”,原在天津当“老妈子”(即保姆),修行得道,到妙峰山进香,坐化成仙。天津人对其崇拜极为虔诚。天津的“天后宫”楼上,也供奉着这位“奶奶”,在“广生殿”之东南有一个小若龛子的“三教堂”,供的是一僧一道一官,算作儒释道三教的象征。
  
  
  在正殿后的第二进院落里,有一巨石屏立其间,相传为妙峰山之巅,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金顶”。石上有古柏三四株,好像是百年以上的老树。后殿供奉着白衣送子观音。民国初年,天津民众,曾在后院架设木棚,施送粥茶,入夜则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热闹的情形可想而知。
  
  
  在宫前偏西处,有一院落,建房数间,是接待香客的所在。从这里向南望去,将军峰低当胸臆;桑乾河明若蜗涎。卢沟桥则远在野烟缥缈之中。
  
  
  “灵感宫”本为道教的庙宇,可是从上述各殿供奉的神仙看,却有佛教的菩萨和儒门的官吏,似不好理解。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道教虽初步形成于东汉中叶,但元代以后,却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所奉教义,同中又有不同,“正一派”以符箓为主,“全真派”则兼融儒释。“灵感宫”既有“三教堂”之设,当属于道教“全真派”的庙宇。
  
  
  宫后东北方向,有“关帝庙”,内祀“协天大帝”,俗称“老爷殿”。“关帝庙”北是“喜神殿”。“喜神”就是“吉神”,据说不同天干之日的不同时辰,“喜神”所在方位不同,俗谓其所值方位为“喜神方”。戏剧界崇信此神,所以到这里进香的多为梨园弟子。“喜神殿”北是“法雨寺”,人们叫它“菩萨殿”,供奉着文昌帝君、观音大士和太仓。寺门有隶书《落伽别院》四字砖额,为咸丰年间重建。以上三处,都是西向。
  
  
  “灵感宫”的正北有“回香亭”,善男信女谒庙归来,必烧香于此,故名“回香”。其实它不是“亭”,却是一座稍小的庙宇。庙门南向,须拾级而登,左右如人字形。正殿供奉“东岳大帝”。东厢是“速报司”,神为“岳忠武”(岳飞),并塑有秦桧夫妇的跪像。西厢是“现报司”。殿前阶上立有《庚申四月张帅夫人重修》碑。“庚申”为民国9年(1920年)。“张帅”是拥戴清逊帝宣统复辟的北洋军阀张勋。这一闹剧发生在1917年,而其“夫人”重修这座寺院却在3年之后,足见其虽遭失败,但权势未衰。
  
  
  四、妙峰山的几条进香路线
  
  
  清末民初从北京城到妙峰山进香的路线,主要有四条:一是中道(经大觉寺);二是中北道(经北安河):三是南道(经三家店);四是北道(经聂各庄)。南道山幽水秀,风景最胜。中道、北道景色也好,中北道则较差。如以里程计算,中道最近,城区至山麓约有70里(另有山路约40里左右);中北道稍远,路程可增加一半;北道又远一些,路程可加倍:南道最远.路程可增加两倍。此外,尚有经建阳洞(俗称仙人洞)一路,在中道之南,南道之北,可称之为“中南道”,因已久废不通,所以香客行者极少。
  
  
  这几条朝山的路线,当时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
  
  
  1.中道。大觉寺在徐各庄,是中道必经之处。该寺倚山东向,为辽代“清水院”的旧址,金时为章宗“西山八院”之一明朝宣德年间重修,并改寺名“灵泉”为“大觉”。清代康熙、乾隆时,亦屡加修葺。并在寺的两侧建别院,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四宜堂”前,有两株玉兰,据说是乾隆时从四川移来的,为北京屈指可数的几株玉兰中之最大的。寺内西北院为龙王堂。附近有关帝庙及“王奶奶墓”。从这里上行,过“涧桥”而南,达九龙山,有“玄同道院”,其中的“玄同宝塔”传说是明代逆阉刘瑾墓。由此再上经“仰山寺”东岭,下至寨口村、寨尔峪(今名寨儿峪)。相传古代有亡命者曾在这里负固抵抗,故名“寨峪”.再上经下平台、上平台,有磴道悬梯,径仄而陡,:就到了当地人说的“三百六十胳膊肘”(又名“狗石碴”),此处十分险峻,四人抬的小轿,也难于掉拨。登上山顶,即“冷风口”,耸立巨石似一犬首,俗称“狗脑袋”。至此,山路较平坦,最后经萝卜地、五道岭,便到了涧沟。
  
  
  2.中北道。由北安窠(今名北安河)西行,经囊驼石(今名骆驼石)至青龙山“朝阳院”。院中神案前供小儿像,名“傻哥哥”。相传为“宜子之神”,就是说这位少年神仙,可以保佑人们子孙兴旺。因其喜欢吸烟,所以香客,多向其敬献烟草或鼻烟。再西上即“金仙寺”(今名“金山寺”),寺前泉水,清冽甘美,故建有“金山汽水公司”。寺西有光绪时本庙住持悟璋和尚墓塔。更上路渐峻,有巨石当路,俗称“瓜打石”(当是“刮倒”之讹),此石远看倾斜于半山之上,近观方知已然“四分五裂”,似将随风而倒,故名。自此以上,路益陡,又一大石,塞途壁立。行到近前,才可得见南转的小径,“山舆”经过这里时,前面轿夫已经转头,后边的轿夫尚难于掉尾,象这样危险的急转弯,须经三次,才能过去,所以俗称“三瞪眼”。再往上走,路忽平坦,就是可以哼着太平歌走的“平三里”。从此过“串岭子”、“状元石”,至一宽阔台地,即“饭台子”,这是一个理想的野餐之处。从这里再西行,便进入了“玫瑰谷”。妙峰山的玫瑰,枝粗叶茂,花多朵大,中外驰名。每到花期,香弥满谷,经月不散。自此步步向下,谷底便是涧沟村。
  
  
  3.南道。自三家店出发,渡浑河,盘旋而登,便到了仰岭十八盘(因此岭升降各拐十八个弯,故名),下岭北行,经“水泉”,便是桃园村。此村西南半山间有岩洞20余,这是古代战乱时的“避兵处”。当地人说,大洞可容数百人。“桃园”是因可“避兵”而得名。由这里北行,就到了南庄(又名“玉和庄”),庄中有“观音院”。此处遍地都是流泉,两侧高峰耸立,峭壁之间盛开着野菊、金铃诸花,随风摇曳,色彩夺人。沿涧而行,鸣泉出于户下,澄潭紫石,了了见底,确实是一个“世外”胜境。再往北,就是樱桃沟的仰山村,土名“寺底下”(因其在“栖隐寺”下,故名)。此地山多梨树,秋深红叶如烧,别有佳趣。从此往东再往北,爬上山顶,就是仰山了。山上的栖隐寺是辽代所建,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年)曾在这里举行佛会,“度僧万人”。此寺以五峰为屏,称为“仰峰莲顶”,其最高处叫作“莲花峰”。原有佛“舍利塔”,俗称“镇山塔”,早已倒塌。寺的前后殿,供奉关帝、药王、碧霞元君诸像。相传“药王”、“药上”曾在这里炼药,所以在药王殿前,尚有“药碾”、“药池”存放在荒草之中。西南行,再登上一个山头,是为孟常岭(亦名“孟尝岭”),有“云聚寺”,东向。由此,再经“四平岭”、“舍儿岭”,涧愈险,径愈仄,便到了抢风岭(或作“香风”、“相峰”、“湘峰”诸名,奉宽认为当作“枪锋”为宜)。经崎岖山路再往北走,郎抵涧沟村。仰山有名胜“滴水岩”,岩覆若龛悬于千仞崖间,高10丈左右,深广约有5丈,鬼斧神工,洞如刀削而成,毫无缝隙。从石面不断渗出千百颗大小水珠,好象秋雨屋漏,永无休止,傍边放着一个“铁鬴”,是用来接水的。岩下有佛殿三间,供奉着观音菩萨像。东北有“锤古洞”,里面漆黑如夜,举着灯火方可入视,洞壁间的钟乳石,有的象龙蛇,有的象树木,洞内两侧有一横罅,须蛇行而入,有石如榻,象是一条巨龙蟠屈其上,名“卧龙床”。床内有白石堆积前后,如肠胃,如虬虺,乍看起来,不敢用手抚摩。北边有“葡萄洞”,因其四壁的石乳,有如葡萄垂珠而得名。山岩东北依石壁设着一个碾台,正当壁间的大小孔穴之下。据说,早年小孔往外流米,大孔往外流豆,供给僧人食用。僧萌贪心,故意凿大其孔,以期流得更多,谁知神仙一怒,米豆从此不再外流,碾台则无用而空置。其实这不过僧道故意编造的神话,用以打动香众,希求布施罢了。
  
  
  4.北道。从黑龙潭经三星庄、小营、柳村即至聂各庄。庄内有“观音庵”,由这里往西北走,遂至“香道”。途中山泉淙涂,清新悦耳。登上长安岭,就是车耳营。此地,前临大壑,颇为险峻,村侧建有关帝庙,西殿供奉着碧霞元君,北殿供奉着喜神。往西走,有一南向的山洞,前面筑“打谷场”,著名的“石佛殿”,就在洞的西北。山门及三间殿堂都是东向,殿中供奉“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年)阎惠端等造”石像一尊,这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一座石雕佛像。佛身后面有美丽的背光紧连莲花座。佛像面部方圆丰满,双耳下垂,袒胸赤足,身涂赤金,眉间嵌紫色宝石,左手按膝,右手曲肱,雕刻得生动活泼,庄严大方。再往上走,即“磨镰石河”,此处峭壁倾斜,如割如削,泉水自南山麓流出,行人须择步才得越过.这里是北道山景最好的地方。复沿路而登,经双龙岭,便到了仙花洞(亦作“鲜花洞”)。涧南山麓,原有寺庙,现已倒塌,只剩一座佛塔,矗立瓦砾荆榛之中。山里人说,或至阴晦天气,塔光寺影,可涌现空中,并可隐隐听见木鱼诵经的声音,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悬空寺”。这也是与海市蜃楼具有同样道理的一种折射现象,古人称之为“山市”,饶有奇趣。再上行,路亦险峻,后山的最高处,即“大峰口”。向东南望去,可见阳台山巅,西北面的山脉,起伏不断,有如涛奔潮涌。因为这里“天风甚劲”,故亦名“大风口”。过了此处,始有下行的道路,便到磕头岭,再下即苇子港,又上行就到了“娘娘顶”、“灵感宫”。磕头岭一带,山路的陡折之处,坡高且滑,所以修有木栈,行走起来,很是不易。
  
  
  五、历史上的妙峰山香会
  
  
  香会是从古代的“社会”发展而来的。“社”的本义是“土地神”,引申为“祀社之节日”,所以“社会”即乡民祀神节日的集会。这种活动随着宗教的传播,逐渐成为民间定期向某些神灵进香的集会,妙峰山香会就是属于这样一种群众性的宗教朝拜活动。因妙峰山香会的日期在每年四月上、中旬,故当年北京从三月初开始,在城区各街巷便可见到张贴着的许多《会启》(顾颉刚在其主编的《妙峰山》一书中暂定此名,顾说也可能称为《会招》、《会报》或《会帖》),这种《会启》是用黄纸印制的,大张的有五六尺高,二尺多宽,小张的有尺许高,八九寸宽。大都印成石碑的样子,碑额与碑座用红绿纸的为多。《会启》的主要内容是:
  
  
  1.会所及设“驾”所。“驾”即碧霞元君,各香会在会内或附近庙中都设有元君的神位或神像,朝山前须在会内致祭,有的甚至要将“驾”抬到山上去。
  
  
  2.标名守晚、起程、上山、朝顶的路程和日期。“守晚”即香客头天夜里在会中集合,以便翌晨一同出发。
  
  
  3.到达山顶后要进行什么活动。如开设“茶棚”敬献物品及其它等。
  
  
  4.说明“化缘”与“不化缘”。即是否为香会的佛事活动捐助款项。
  
  
  现将“同议希贤惜学老会”的《会启》简介如下以供具体了解。这个会是众多进香“老会”之一,特点系以恭祝“苍颉”诞辰,敬惜字纸为号召,故名。它是这样写的:
  
  
  “兹因京都顺天府大(兴)宛(平)两县、皇城内外关乡住户(居民户)、铺户(商业户)、官(官员)、旗(满族)民众善人等,诚起同议希贤惜字老会,年例于三月二十六日,在□□□安坛设驾,敬备启知恭祝苍颉至圣诞之辰,虔备香烛供品,敬请阖会惜字众善台,是日早降拈香,交纳心愿。本会年例于四月初□日守晚,□日黎明由齐内(齐化门内,即在朝阳门内)南小街后拐棒胡同官处起程。自德胜门外头道茶棚起,沿途香道,焚化香纸、残文废字,交纳钱粮。早至青龙桥仲伙(进餐)晚至北安河仲伙、落宿。□日座(就)地仲伙,由中北道登山,晚至灵官殿报号(报到)。□日丑刻(凌晨一点钟)大众朝顶进香,恭谒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眼光圣母广佑元君、子孙圣母广嗣元君懿前,诚献香烛供品,文方(房)四宝,明心吉祥表文等仪,交纳当年钱粮。当日由中道回香下山,晚仍至北安河村下处(住处)仲落宿。□日黎明起程,由金山口至清(青)龙桥仲伙,当日进京,仍在本会下处安驾。右启。(下略)会末众等同拜。”这份《会启》已将其立会宗旨、进香路程、活动内容等,交待得清清楚楚,张贴出来,自会有许多同道,如期参加。当年像这样的香会是很多的,据顾颉刚等于民国14年(1925年)对妙峰山香会进行实地考察而写成的《妙峰山》一书记载,香会可大致分为如下一些类别:
  
  
  ①修筑进香道路的:如“遵王荡平修道圣会”、“圆明园正白旗修道老会”等,是专门负责修路的:又如“普兴万缘净道圣会”、“净道圣会”等,则是“打平浮沙”,“扫除浮石”专门负责维护路面的;此外还有只负责某一段工程的,如“开山老会”、“河北关上崇善堂修补老北道会”等。
  
  
  ②装修路灯的:朝山之众,既日夜兼程,晚间的香路,则须照明,于是便有各种装灯的香会。当时电灯很少,但已有了汽灯和煤油灯(俗称“洋灯”)。北道历年都是点汽灯,是由“天津公善汽灯会”捐献的,其余各路多为煤油灯,这些献灯的香会有:“中北道估衣(贩卖旧衣)商诚献洋灯会”、“津郡公议老路灯进香”、“娘娘顶后殿众善气灯施粥施菜善会”、“金峰普照燃灯老会”等。有些路灯,很是精致,将煤油灯置于长方形的玻璃罩内,下有木支架,牢牢插在土中,十分稳当,并有专人负责燃点熄灭等事宜。
  
  
  ③开设茶棚的:在各路进香余中,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茶棚,即香客的休息站。这些茶棚除一部分只供应茶水外,多数还免费施送米粥、馒头等饭食。其中有的是朝山期间长设的,有的只开几天,有的还可住宿,真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如“老北道老爷庙馒首粥茶会”、“磕头岭公议栾善社施馒首粥茶善会”、“同兴南庄诚献粥茶子孙圣会”、“南道水泉降香粥茶老会”、“兴隆十八盘献粥茶老会”、“益善同缘茶棚圣会”等。据说当年像这样的茶棚,各路加起来至少有50个。如在早期将会更多。
  
  
  ④义务修鞋的:朝山香客穿布鞋的居多,长途跋涉,往往开绽,于是有人就专门负责修理这种裂了口子的鞋,称之为“缝绽”。缝绽香会大多是靴鞋行业组织的。他们除了跟一般香客一样向“元君”朝拜外,便是修鞋,但其服务方式,各有特点,有的来往于香道上,沿路随有随修,如“公议志善沿路缝绽圣会”;有的在庙前“安坛设驾”,定期定点为香客服务,如“万寿善缘缝绽会”、“缝绽老会”,都是从四月初二起,在顶上“缝绽十四昼夜”。
  
  
  ⑤修补铜器、锡器的:他们大多从四月初四起,边朝山边沿途修理各茶棚的铜锡器皿,直到顶峰,敬香完毕回来路上,也随有随修。如由北道上山,中道下山在这两道“来往”服务五日的“同心万代巧炉圣会”。又如从德胜门外“头道行宫”(即供奉有碧霞元君神位的第一道茶棚)起便开始修理,主要在中道服务的“心缘同善巧炉圣会”等。此外,还有整个日程错后天三才开始服务的“公议乐善巧炉圣会”等。
  
  
  ⑥呈献庙中途中用具的:计有献神桌前围布的“公议心愿诚献围桌”香会,献拜垫的“拜垫圣会”,献拜席的“公议重整拜席老会”,献拂尘的“议心善缘掸尘圣会”、“一心秉善毛掸清茶圣会”,献舀茶用瓢的“公议心愿诚献茶瓢”香会,献渡船需用绳索的“永佑平安绳络老会”,自愿为神殿裱糊窗户的“裱糊神堂佛殿窗户”香会等。
  
  
  ⑦呈献神用物品及供具的:计有献神袍的“献袍会”,献香烛、白纸的“献供斗香膏药圣会”、“长寿白纸圣会”,献檀香的“同心助善檀香老会”,献花的“乐善同心献花圣会”、“恭献鲜花老会”,献供果的“善缘吉庆果供圣会”等。
  
  
  ⑧施献茶盐膏药的:献茶香会,不仅以茶供神,而且向各茶棚施送;四月初一至初八为“浴佛会”,民间有“散盐豆结缘”(即施舍用盐炒的豆子以结善缘)的说法,于是又有献盐的香会;施送膏药是为香众治病行善。这一类香会很多,如“长寿清品神茶圣会”、“悟善同修清茶圣会”、“秉心如意茶叶老会”、“公议沿路茶棚施献茶叶圣会”、“永年志善献盐大会”、“义合膏药老会”、“十人膏药圣会”等。
  
  
  ⑨呈献武术游乐技艺的:计有表演少林五虎棍的“万代同春少林五虎”香会,表演中幡的“中幡圣会”,此外还有“音乐圣会”、“大鼓(供擂击用的)圣会”、“狮子圣会”、“万诚童子跨鼓(疑即现在的腰鼓)老会”等。
  
  
  ⑩一般进香及其他香会:如“妙峰山进香圣会”、“二人老会”、“同香如意圣会”、“平安圣会”、“攒香老会”等。
  
  
  这里尚须说明“老会”与“圣会”是有区别的,达到百年以上的香会才可称“老会”,否则只能称“圣会”,其用名极为严格,不容混淆。
  
  
  从上面所介绍的这十大类的情况中,可使我们了解到,当年的妙峰山香会不仅包括各行各业,而且了们还集中于一个目标,就是一切为保证朝山的顺利进行,提供应用的物资和良好的服务,为广大进香群众的食宿旅行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他们在拜神求福期间,享受到各种接待,欣赏到各种游艺,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能获得最大的满足。
  
  
  香会还十分强调纪律,定有颇为严格而具体的《会规》,一般为如下几条,即所有香客在朝山期间,“不准拥挤喧哗玩戏;不准沿路摘取花果;不准食荤饮酒;不准口角、淫词(不健康的语言)”。有人违犯,“如失善道,有成体制,即除名不算”,从香会中逐出。这种处罚,也是够厉害的。
  
  
  香会的组织亦很是严密而周全,大部设有如下人员,即:引善都管(即香首或副香首,香会的总负责人),催粮都管(为收取会费的人员),请驾都管(为掌礼的人员),钱粮都管(为采办供品的人员),司库都管(为管理财务的人员),中军哨子都管(为管理巡查保卫的人员),车把都管(为管理车辆的人员),厨房茶房都管(为管理伙食的人员),信女(即女香客,不担任职务)。
  
  
  有了《会规》也不一定能“秋毫无犯”,设置了这么些都管也不一定都能尽职尽责,即便如此,但另一方面却也表明,当时的香会是有一定组织机构和纪律要求的,否则象这类群众性活动是很难有秩序进行的。
  
  
  各香会进香的具体日程较为复杂,有的甚至要提前几个月发送通知,据顾颉刚主编的《妙峰山》一书载,大体是这样的:
  
  
  ①进香前的准备。首先是“设坛”,意为设立祭坛,即香会开始进行当年的工作。有的香会做得甚早,如“平安圣会”正月十四日“设坛”。其次是“通知”,向会众发出柬帖,“万寿善缘缝绽会”二月初二便分送“通知”。再次是“守晚”,会众在起程头一天晚上集中起来守夜时一般要做两件事件:先是“设驾”,恭立“元君”的神位:再是“拈香”,大家向神位烧香。
  
  
  ②朝山的详细过程。香会按预定时间起程后,边走边沿途焚化香纸,有的还焚化捡拾起来的“残文废纸”,称为向元君“交纳钱粮”。中途休息进餐,称“仲秋”。随后便是“登山”,“报号”(到庙中签到)、“朝顶”(亦称“上顶”)。需时最多的是“守驾”,即在“灵应宫”呈献供品,朝拜进香。“守驾”一般为“三昼夜”或“四昼夜”。它是朝山的主要活动,也是朝山的高潮。
  
  
  ③进香以后的其余活动。香会开始下山,先得在“回香亭”进香,似为向“神山”告辞。回到北京,还要“安驾”,即将“元君神驾”安奉在香会之中。随之尚须“谢山”(亦称“酬山”)。“谢山”的活动,于抵京的当日或第二天举行。
  
  
  ④茶棚的日程。茶棚开始“诚献粥茶”或“诚献缝绽”等,称为“开棚”,茶棚中人员的“朝顶”较迟,一般约在四月初八之后。“朝顶”时须“攒香封表”,就是“以捐赀人名及数目封表告神”,当即焚化。随后就“止供奉”、“止茶”(亦称“收粥茶”)。最后“落棚”,完全停止一切供应。
  
  
  进香途中,拜山的形式五花八门,简单的是三步、五步一叩首,复杂的则有背鞍、滚砖、鐲镣、耳箭、悬灯等。背鞍是背系马鞍,用以表示“自变犬马以赎己罪”;鐲镣是身穿红色罪衣,手脚戴着镣铐,以示自己带罪求神;悬灯是两手腕缠皮挂灯,腰间结两杆用以支持灯笼,夜间看来,两灯随着磕头动作一起一伏,极为别致。这种别出心裁的奇特进香方式,难度极大,据说不是经过“半生朝山”的香会首领,是做不了的。
  
  
  每到山期,庙门还没正式开放,王侯中贵就在“元君驾前”竞相争献香烛供品。慈禧太后曾经在这里为同治皇帝“祈痘”。地方官员予嘱庙中住持,必须等到宫中进香之后才准“开庙”,这叫作“头香”。即便是其余开庙之日,豪右富人,也是享受优待的,唯有他们才可在大殿里“展礼”,至于寻常百姓,只能在阶下跪拜,遥祝而已。“九五之尊”虽拥有烧“头香”的权利,但“元君”还是管不了那么许多,同治皇帝仍然未能免除“天花”之祸。
  
  
  据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初八立夏。初六日,天雨寒甚,遂变为雪,继而大风。此时正赶上香期,途中的会众毫无准备,致使北安河至妙峰山“中北道”一路,冻毙香客62人。其他各路冻毙多少,尚不得其详。敬神朝山求福,反面丧了性命,这些信徒的虔诚可悯,愚昧可悲,也就在这一年的七月,八国联军由天津北犯,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洋人侵略军队,直入京畿,焚杀淫掠,所无不为。遭受了这场战争浩劫之后,国力更衰,民力更穷,妙峰山香会随之亦一落千丈,昔日盛况,已不复有。到了第二年,香期朝山者,只远自山东来了一人,庙中住持,热情接待,“厚饯以去”。此后10年间,虽然人烟日多,但较之从前,还是有若霄壤之别。辛亥革命后,连年战乱,人民穷极呼天,希图在宗教中寻求安慰,所以自民国六年(1917年)后,进香的人数渐又增多起来,妙峰山的灯影香烟,遂复恍然如昔。这种情况大致延续到30年代,但自“七七”事变爆发,日军铁蹄踏进华北,从此直至全国解放,“元君”的“神威”、“灵迹”,便根本没有条件再以香会的形式来“弘扬”、“普化”了。
  
  
  “金顶”妙峰山以其处于京、津地区的适中位置,而后来居上;又以其秀丽的景色,繁茂的花木,而吸引了群众。金顶“开山”之期,正值北方春耕已完,夏收未到的大好时光,广大农民祈祷丰收,消灾弭患,来到这里顶礼膜拜;广大妇女为了乞求幸福,繁衍子嗣,来到这里祝愿进香;城市居民为了求得神佑,踏青寻胜,来到这里叩头焚表。于是妙峰山在那个崇神拜佛、笃信宗教的时代,就成了城乡百姓逃避现实,谋求解脱的精神支柱。因此,从明朝末年,经整个清代,直到民国时期,这里虽然几历沧桑,但是始终香火不断,香烟未绝,实非偶然。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金顶妙峰山虽然已不再是什么神仙福地,但它都以祖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见证和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得到了必要的维修和妥善的保护。美丽的妙峰山即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广大的旅游客人。
  
 
  (资料来源:《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9月)
  
 
微信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U1MjUxOA==&mid=205796511&idx=1&sn=1645f611b34e15d88f0da2cc729df693#rd


[ 本帖最后由 若只如初见 于 2015-10-8 17:08 编辑 ]
欢迎关注“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