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言归正传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言归正传



是得言归正传!


给吕微——鲁智深本来就是鲁“智深”,而且话题也是由你先挑起的。你既已获封“提辖”,且为“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休得推脱责任,弄得个有名无实哈。

给读者——其实,话题总要有人先提出,坛子总要有人先摆开。鲁提辖牺牲理论上独自攻坚的宝贵时间开坛请大家一同论道,乃学科之幸,我自然乐得跟着吆喝几句。这些年,也许是理论思维的积习难改,提辖和我总有些居安思危和“杞人忧天”。中国当代民俗学(尤其是在某些专门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我们疑虑的是,在同一个学科之内,许多人的研究往往出于自己偶然的爱好和专长,很少虑及这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系统要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尽管同在一个学科之内,但多数人的研究仍然是随兴所至、散兵游勇或单打独斗,这样一来,即使这种研究做得不错,但整个学科仍然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仍然是一盘散沙。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学科里存在着不同的方法和研究范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且不同的方法和研究范式之间难以通约也不一定需要沟通。这似乎是许多学科里存在的事实。我们无意也无力改变这样的事实。

我想提醒那些愿意思考的人考虑这样的问题:同一个学科内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范式之间究竟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假如没有联系,凭什么都被归在同一个学科的名下?如果学科还需要成为一个整体和系统,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把各式各样不一定“兼容”的东西都装进“民俗学”这个大篮子——捡到蓝里都是菜——里?民俗学作为一门本来就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学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革中还能发挥什么作用?

民俗学的中国实践走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对西方理论和方法的“描红阶段”(钟敬文语),大家已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了,而且还需要思考得再深入一些。放眼窗外,雾霾深深深几许;注目荧屏,老大折折折煞人——鲁智深的角度的确有些“深”,他采用康德对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思路来思考民俗学的整体研究进路,极具启发且非常合理,我愁的只是,如何才能让业内许多不熟悉康德的读者来理解这些思路?他“感慨于中国民俗学界的70后、80后多年都在寻找突破60后的突破口,现在终于看到些眉目”,其实在我看来,所谓这个后那个后,只是常识对年龄段做出的大致分野,不足以构成学术上的代际关系和学术方法异同的评判标准。学术上的进步也好,变化也好,不是某个后对另一个后的“突破”、推翻或替代,而是范式和理路本身的转换,而这些转换往往并不表现为外在的某个后对另一个后的态度上。而且,即便有这种“态度”,也应该是对事不对人。换言之,学理问题在(内在的)“理”而不在(外在的)“人(事)”。可惜,不少研究者始终在追着后者死缠烂打。应该承认,“人(事)”对于学科不是没有影响,但只是偶然的影响。如果谁愿意一直追逐偶然或者任凭偶然摆布,那也只能悉听尊便。

在我看来,真正的研究或自由的研究不能仅仅追逐偶然,而是要追求必然或者至少学会理解必然。学科如果缺乏内在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必然性,最终既无以服人也无法服己,更难以自立于学术之林。

附件:

TOP

老师请稍微把字体调到一点,小伙伴们的眼睛已经很不好了。

TOP

omg,打错字了。调大一点。

TOP

谢谢童鞋们批评!字体已经调大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户晓辉 于 2014-2-26 08:04 发表

在我看来,真正的研究或自由的研究不能仅仅追逐偶然,而是要追求必然或者至少学会理解必然。学科如果缺乏内在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必然性,最终既无以服人也无法服己,更难以自立于学术之林。
总得有些民俗学人来思考些形而上的问题,民俗学者才能因此区分于民俗专家。

TOP

学者的确需要理论建设的野心。很难,但必须要追求,顶一下师兄!!!

TOP

谢谢知遥兄鼓励,愚弟不敢有”野心“,单有一颗痴心而已,只是别沦为痴心妄想就好。

TOP

好不容易呀,终于可以登录了。

TOP

终于有点知道“西山一窟鬼”是谁了,因为你在一个帖子里“不打自招”了哈!虽然咱们都是自我边缘化,又何必弄得那样鬼里鬼气吓煞人哈?
欢迎窟鬼登场!

TOP

“西山一窟鬼”源出宋代话本《西山一窟鬼》,首见于《京本通俗小说》第十二卷,作者不详。后经冯梦龙整理编入《警世通言》,名为《一窟鬼癞道人除怪》,金庸亦可能参考了这故事,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有角色外号称为“西山一窟鬼”。本人取其“虽武功不高,然富正义感”也。见笑了。

TOP

原来如彼!俺孤陋寡闻,见笑见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