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吴真 谢立群]寻访民俗大师钟敬文的故乡 (南方日报2003年1月27日)

[吴真 谢立群]寻访民俗大师钟敬文的故乡 (南方日报2003年1月27日)

南方日报 2003年01月27日 作者:吴真 谢立群


钟敬文当年的学生钟娘永 摄影:施爱东



  文化上个世纪初,广东人文之鼎盛全国无二。就在粤东海边的一个小城海丰,出现了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伟大音乐家马思聪和中国最早创立苏维埃政权的彭湃。值钟敬文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随着钟敬文先生的家属,一起走访了钟先生故里。2002年1月9日,晚上十点钟,我国民俗学之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敬文气息越来越微弱,他对着一个学生轻声说:“我想回家。”1月10日零时1分,这位工作了一生的学者,心脏停止了跳动。钟敬文先生自1926年离开家乡广东海丰,七十五年再也没有回去过。

  “父亲,我们回家了。”

  2003年1月21日,先生女儿钟宜与孙子钟焱,回到故乡海丰。“父亲经常提到祖屋的兰窗,他的文学梦就是从那里开始的”,钟宜介绍说。1月21日,经多方联系,居委会工作人员撞开了废弃的祖屋,钟老晚年屡屡提及的“兰窗”出现在我们面前。1903年3月20日,钟敬文出生于海丰县公平镇一小商人家庭。那时的公平镇,是粤东五县交界山区的中心集镇,一到墟日,商贩云集,“公平”也因交易合理而名,全镇 24条街道名字也全与商贸有关,名曰米街、盐街、茶街、柴街、布街、什货街等。至今街口保佑买卖的琼花庙仍然香火缭绕,只是钟老故居鱼街75号早已荒废。这是一户小康人家。临着鱼街的东面有十多平方米的铺面,钟敬文的父亲在这里经营着生果行,作为家中第三个男孩的钟敬文起居只能蜗在一间小房的阁楼上,放上一张书案,在玻璃罩子灯下埋头苦读,偶尔向窗外眺望,只有一盆“吊凤兰”与他对望。为了纪念少年时这段苦学岁月,钟敬文在他90岁时出版的诗集命名为《兰窗诗论集》。几十年前,钟老的一位亲戚因经济拮据卖掉的这间祖屋,上个世纪80年代便被作为茶叶加工场。随着公平作为小商品集散地的衰落,工场也无以为继,于是主人用石灰把门封了。兰窗的窗棂还是百年前那种实实的木头,从兰窗望出去,院子里是疯长的杂草。钟老的侄孙钟先生表示,要把故居买回来,放上点钟老的东西做些纪念。公平镇政府也有人提议在这里建一个钟敬文纪念室,一是表达家乡人民对钟老的敬仰,二是可以作为地方的人文资源,三是可以为当地的青年和学生树立一个崇高的榜样。钟老上过私塾的祠堂,几度拆建,现在早已面目全非,踪迹难寻。而他曾经执教的新式小学,后来改名沿街小学,现在是公平镇第三小学。曾经上过两年师范的陆安师范学校,现在也已面临撤并的危机。

  “他的思想很新鲜”——96岁老学生回忆钟老

  1922年陆安师范毕业以后,无钱继续升学的钟敬文,在家乡公平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教员。在海丰县城,我们找到了钟老的学生,96岁的钟娘永。老人家1927年参加革命,一生历经坎坷,现在腰板仍然很直,说话不加思索,全无老相。

  记者:您是哪一年认识钟敬文老的?

  钟:1923到1924年,当时我在公平小学上高小,钟老上我们的国文课。他的思想很新鲜,上课不讲古书,常讲彭湃的苏维埃政权和农会,还在课上跟我们自由讨论怎样把权力归于农民。

  记:你们喜欢他的课吗?

  钟:喜欢,他的课很自由,他带领我们起劲地搜集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家里的嫂嫂、邻居老伯、店里的工人都成为访问的对象,我现在还记得他创作的民歌《卖番猪》:三更掘,半夜抬,不上半年久,饿成一个螳螂孩。一碗糠饭,几叶咸菜,吞到眼汁滴滴来。不惊虎叫,虎叫还可躲,番仔来,士的 (记者注:STICK 拐杖的音译)打下来。

  记:后来为什么钟老被迫离开公平?

  钟:他明显拥护苏维埃,又灌输先进思想,有些大地主学生雇了打手要打他,幸亏小学校长及早通知他,他才能转到汕尾的凤山学院教书。

  记:钟敬文与彭湃有什么关系?

  钟:钟老是彭湃的同学,但比彭低4班。彭湃做教育局长时,钟老还在陆安师范读书。彭湃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时候,钟老在很多场合为农会宣传。后来彭湃去广州农民讲习所,钟老刚好在岭南大学,他们有不少交往。他们两个有个共同点,都是被迫离开家乡。彭湃家是大地主,家产号称一年收3千担谷子,在我们县城里是第一家。他同农民不同。农民是受苦,所以要革命。他却是把很优越的地位抛开,自己去为劳苦民众革命。但是当时反动势力太大了,彭湃和钟敬文的理想不被许多人理解,离开海丰的时候,彭湃说自己“生死总为君,可怜君不知”。

  探访民俗学之父笔下的民俗之乡

  钟敬文自己说,他之所以走上民俗学的道路,有他必然的生存土壤,也有偶然的时势因素。1918年春,北京大学文科的一些教授,发起征集中国近世歌谣的活动。不久,他们就在《北大日刊》上开辟了《歌谣选》的栏目,逐日发表这方面的作品。这种破天荒的文化现象,很快成为国内报刊的一时风气。当时广东省的大报如《群报》及当地的《陆安日报》都经常登载一些歌谣。这时,钟敬文正好在家乡一带担任小学教师,又热爱文学,很自然就投入到这一场新文化运动之中。我们今天到海丰,还能看到独特的咸茶,五步一庙的民间信仰,全国罕见的三个稀有剧种,广东仅存的疍民……海丰为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钟敬文利用住在接近村民和来往客商的小市镇的机会进行活动,四方八面去搜求资料。在那段时期里,他搜集、记录了各种形式的民间歌谣数百首(多数是口头传唱的,少数是手抄本),口承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笑话等百余则。这些资料经过编注等手续,或以专集形式,或以散篇形式,寄投北京、上海等地的书店或刊物发表。像上世纪20年代后期,陆续出版的《客音情歌集》、《疍歌》及《民间趣事》等集子,都是这时期搜集、整理的成果。

  1·咸茶

  在钟老的公平镇宗亲家里,我们喝到了公平特有的咸茶。咸茶,也叫擂茶,先将绿茶叶、熟花生米、芝麻一起放进擂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牙纹的陶钵),用石榴木做的擂槌,来回搅拌捣碎成稀粉糊,放入少许的羌盐,然后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咸茶。钟老在晚年回忆他与彭湃交往:当时我们是同学,又是师生关系,有时候到他家去,他给我们讲一些道理,一起喝芝麻茶,这是海丰的一种咸茶,像是点心吧,其中有炒米呀、花生呀、芝麻呀什么的。我们边吃边谈。

  2·疍歌

  头帆推起尾超超/罗中帆推起船转头/罗大船细船去到了/罗放掉俺妹心头焦———罗海丰

  疍民以捕鱼为生,以船为家,他们生活极简单,却离不开歌。行船唱,休息织网唱,独处时唱,欢聚时更要唱。1926年,钟敬文将搜集到的家乡疍民之咸水歌整理成《疍歌》一书发表,轰动一时。疍歌曾经哺育过不少音乐家。从海丰走出去的一代音乐大师马思聪,作品里常回荡着家乡疍歌的旋律,《星海纪念歌》采用了故乡“师公曲”中最富有悼亡韵味的旋律。著名钢琴家刘诗昆浸泡疍歌后,创作了协奏曲《战台风》,30年前有名的影片《海霞》配乐也采之于疍歌,《军港之夜》也采用了疍歌调式。

  3·社戏

  “每年到了凉秋九月,各乡村、各市镇的善男信女,便欢天喜地,提议唱戏,以酬神愿。其实,不少的民众,已没有什么娱神的观念,不过藉此种玩乐,以洗涤他们一年中劳苦困倦的精神罢了。我们故乡的土剧有三种,曰西秦,曰正字,曰白字,而它们当中,以白字为最平民。”——钟敬文《忆社戏》

  西秦戏、正字戏和白字戏现在都是稀有剧种,只存在于海陆丰一带。一方面是戏剧工作者的呼吁抢救,一方面却是这三个稀有剧种在民间的红火。记者在钟老故居旁的琼花庙看到九月廿八华光诞的戏牌,当地人告诉我们,钟老喜欢看的社戏,每乡每村都在演着,有一个业余的白字戏班,一年就演出240多场。春节近了,海丰20多个业余剧团又忙着上演百年不变的社戏。

  4·年画

  “记得我青少年时,在故乡过新年,就非常喜欢《老鼠娶亲》这种年画。年画色彩画面主要是红、绿、黑三色,图像是幻想的,但又有一定的现实感。直到数十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不但脑中形象鲜明,而且情趣还盎然呢。”——钟敬文《老鼠娶亲》

  将近春节,公平镇的年味日益浓厚。主妇们早早把猪肉、牛肉、鱿鱼晾挂在门口,当记者穿越这些腊肉阵来到钟老故居时,身上满是肉香。在钟老的祖父居住的山下村,村民们蒸甜粿、发糕、炒芝麻花生、置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钟老喜欢的年画《老鼠娶亲》已经多年没有人生产了,这种潮汕地区的木版年画,色调不如佛山年画丰富,线条却极其抽象与生动,赖少其就是从中吸取营养而成为一代版画大师的。

  海丰为家乡名人塑像

  钟敬文、马思聪、彭湃、丘东平四位海丰名人的塑像,将于今年树立在海丰县城文化广场上。汕尾市政府林志华秘书长告诉记者,钟敬文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海丰人民会永远敬仰和怀念他,除了塑像,政府还应该在故居设立一个钟敬文纪念室,作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在海丰,流传着许多少年钟敬文的民间故事,一个叫央柳的作者曾着力收集整理,连续发表在《海丰文学》杂志上。据悉,公平镇也有许多民间人士计划自筹资金为钟老立一座铜像。公平中学闻知此事,希望将铜像立在公平中学,以激励学生。同时可以做为公平镇的文化景点,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

  相关链接:

  钟敬文(1903—2002)

  广东海丰人,是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20年代初毕业于广东陆安师范,后曾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任教,1934至1936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神话学及民俗学。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钟先生历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顾问等。钟敬文先生是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领域辛勤耕耘了80年,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楷模。钟先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2002年百岁逝世前,是世界上最老的教授、最老的“博导”。

  彭湃(1896—1926)

  字汉育,广东海丰人。中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中国农民运动的大王”。创建中国最早的县级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和海丰革命根据地。指点:海丰苏维埃政府所在的红宫、红场旧址是1961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海丰县城的另一端有彭湃烈士故居,白色南洋风格小洋楼展现出主人彭家当年地方首富的气派,彭湃在这里与周恩来商讨过革命,也是在这里背叛他的封建家庭。

  马思聪(1912—1987)

  12岁时跟大哥马思奇来到法国学习小提琴,后跟著名的作曲家毕能蓬教授学习作曲。1931 年学成回国,历任广州音乐院院长、全国文联常委、首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大陆对台广播的开始曲就是这首《思乡曲》。马思聪自1942年离开海丰后,就再也没回过家乡。指点:马家在民国初年是当地富豪,马思聪故居位于海丰县城当年最繁华的“大街”上,没有专门辟为纪念室,有人参观,马家人会热情地向你介绍马思聪的音乐人生,马家祖先牌位两旁都是有关马思聪的报道,满满的两堵墙。

  本报记者 吴真 通讯员 谢立群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1、擂咸茶是邻居间增进感情、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
2、疍民以前的习俗挺多的,哭嫁、疍歌都是很重要的部分,现在疍歌也慢慢地脱离生活了,似乎只是以保留一种文化而存在;
3、海丰三大稀有剧种的生存很大程度上赖于人们对神明的崇拜,在科技飞快发展的今天,对戏剧有爱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戏剧文化的继承令人担心;
4、老鼠娶亲的本地年画早已消失,现在有的只是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的大众装饰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