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专家吁黑龙江建立渔猎文化生态保护区

专家吁黑龙江建立渔猎文化生态保护区

中新网 2011年12月01日 15:20 来源:黑龙江日报



鄂伦春猎人。 阿毛摄


  设立“渔猎文化”生态保护区

  省社科院专家谈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

  “从我省大兴安岭中段开始,沿大兴安岭和嫩江,从西南向东北,一直延伸到大兴安岭西北坡和东北段,然后折向东南,沿伊勒呼里山、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最后到黑龙江、松花江与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处,这一地带曾是中国唯一的也是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渔猎文化分布区(带)。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北方民族,他们以鲜明的渔猎特色创造了历史上别具一格的东北文化圈,至今留居于此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3个民族则成为北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守望者,被称为北半球渔猎民族的活化石。”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丛坤向记者介绍说。

  随着《黑龙江省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成功申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业性试点项目,我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已全面启动。继而“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鄂伦春族摩苏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赫哲族伊玛堪”、“桦树皮制作技艺”等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省相继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丛坤说,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提出建立黑龙江少数民族渔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构想,旨在以原征性、活体性和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为原则,对我省三小民族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

  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王为华说,目前,我省民族文化保护的基础设施得到初步改善;三小民族的传统节日已得到了恢复和完善,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赫哲族乌日贡大会、赫哲族鹿神节、鄂温克瑟宾节与旅游业实现了初步结合。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文化传承人的管理得到加强。

  鉴于上述条件,两位专家提出建立黑龙江少数民族渔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构想,并提出建议:一是界定保护区域,调查黑龙江少数民族渔猎文化保护现状、梳理抢救保护区域内的文化项目。根据赫哲、鄂伦春、鄂温克3个民族居住、活动范围,划定跨行政区域的生态保护区域。对保护区域内的文化项目进行分类、分级、分群体的差别性保护,重点保护原生文化整体性较好的遗产,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文化项目进行必要的创新或者与产业相结合。同时尽可能地鼓励和协助各种层面的组织举办各种丰富的活动,通过活动来达成区域内的文化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促进区域内各种文化间的良好互动,增进其生命力的蓬勃发展。

  二是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项基金,采取多种融资的方式,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专项基金”,形成民族文化事业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办的格局,逐步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专项基金”。

  三是建立一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业队伍。加大少数民族语言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双语言、双文化教育。同时加强民族文化事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现有民族、民间艺人的保护力度。

  四是加强三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文化艺术价值,对它们的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的规律要进行深入研究。

  两位专家特别强调,我省应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深入挖掘整合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寻求三小民族的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途径,推动民族文化自发传承。以发展旅游作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渔猎民族文化的极大差异来满足游客鉴赏文化、体验文化,寻求刺激、放松心理的需求,进而使其在了解认识北方渔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该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王为华说,目前全国已设立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部分省区在申请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同时,首先设立了省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内蒙古迄今已公布了两批共计12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省应抢抓机遇,设立省级少数民族渔猎文化生态保护区,并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从而得到国家支持。

  记者 杨宁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