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泥陶艺人刘西开:三十年的坚守

泥陶艺人刘西开:三十年的坚守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20日 19:54 来源:人民政协报


  泥陶艺人刘西开:三十年的坚守

  彭圣学 雷蕾

  “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这12个字形容的正是黑陶。在“陶艺之乡”——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薛家窑村,记者在泥陶艺人刘西开的手工作坊里,目睹了他将一团泥巴瞬间变成陶罐毛坯的神奇过程。

  将和好的泥巴放至拉坯轮上。随着轮盘的旋转,不一会儿,一件粗糙的工艺品毛坯就在刘西开的手和轮盘之间“浮”了出来。然后在器物足部用细丝勒断,所需器物就成型了。

  刘西开今年45岁,他15岁就开始学作泥陶。他对记者讲述了自己30年来从事泥陶制作的经历和感悟。

  从普通陶工到泥陶艺人

  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懵懂少年的刘西开由于家庭条件差,上不起学,小小年纪就开始琢磨着自食其力。看到村里生产的各式陶器销路很好,他便跟着村里的老陶匠们学起了制陶。

  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学制陶的情形,刘西开感慨颇多:“那会儿还没有电动轮盘,全都是木制的。每天制陶得靠脚蹬来带动轮盘转,远比现在辛苦得多。累是累了点,但一天下来能挣1.25元钱,一个月怎么也得有近40块钱的收入,不比一般的公职人员挣得少!”说到这里,刘西开一脸的自豪之情。

  渐渐地,勤奋的刘西开由一名普通陶工成为远近闻名的制陶艺人。如今的刘西开有家有业,一家四口两亩地,在村里还有十来间平房,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平日里,妻子隽莲玲总是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农忙时节,她除了照顾好年迈的老母亲,就是种田下地。非农忙时节,她就帮着刘西开制陶赶工期。

  刘西开则是整日制陶,为陶贩们赶制陶艺品或是陶制饮水机。自2006年开始,每年通过他的手做出的黑陶饮水机就有500多台。仅制陶这一项,两口子一年下来就能收入七八万元。

  独特的制陶工艺

  刘西开告诉记者,完整的制陶工艺分为选土、滤筛、打泥、制坯、晾晒、煅烧等工序。如果任何一道工序出了问题,整个制作过程就会前功尽弃。

  “制坯只是陶器成型的最初阶段。仅这一道程序,一般人没有五至八年的时间是很难出师的。烧窑是全部工艺成功的关键,薛家窑泥陶烧制很讲究,采用的是窑内熏烧渗碳工艺,一般烧窑要40多个小时,中间不能停火,不能离人。”他还特别提到,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要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并产生浓烟将陶器熏黑,形成黑陶。

  他特意强调:“加水也十分讲究。急了,炉内陶器容易爆裂;缓了,会造成陶器上色不匀,影响外观和质量。”

  刘西开说:“听村里的老陶匠们讲,古时以烧制黑陶、蓝陶为主,缸、盆、瓮、罐、壶等精美实用,尤以工艺精湛的宫廷御用器皿——‘蛋壳陶’著称。可惜‘蛋壳陶’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了。”

  薛家窑的兴衰与变迁

  刘西开所在的村子,叫薛家窑。

  事实上,薛家窑制陶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南宋时当地泥陶产业形成规模,明清时达到鼎盛期。上千年来,村民代代烧陶,从未停火。村里一直流传着“和把泥,捏碗碗,尧王缸,舜王盘”的童谣。

  薛家窑之所以成为泥陶产地,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土质。在村西约三百亩地的范围内,有一种细腻、无沙、黏性大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陶土层,尤其适合烧制器皿。

  上世纪90年代初,薛家窑的制陶业步入了春天。产品式样由最初的缸盆壶罐增加到绣球、笔筒、儿童玩具、花车、铃铛以及建筑用的瓦当、兽头等数百个品种。刘西开告诉记者:“那时,全村从事制陶的有500多人,年产几百万件陶器,村里被外聘的传艺师傅也有几百人。”

  “由于后来出现了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制陶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今家家户户做泥陶的场景很难见到了。”刘西开话语间充满了无奈。

  尽管薛家窑黑陶已被临沂市列入非物质遗产名录,但刘西开还是很担忧:“泥陶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拉坯技术全凭手感操作,工作环境差,难度大,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我担心薛家窑黑陶后继无人呀!”记者了解到,薛家窑的绝大部分农户没有守住制陶那份“祖业”,只剩下十几户还在坚持,能熟练掌握拉坯技术的不超过五个人,“其余的不是在本村从事花卉种植业,就是外出打工了。”

  刘西开就是仅有的几个坚守“祖业”的薛家窑艺人之一。他们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由加工瓮、盆等粗糙家常容器,发展到烧制具有浮雕图案的观赏器皿和集环保、保健、欣赏于一身的黑陶饮水机等高级工艺制品。

  记者看到,在陶商薛希华的泥陶工艺品展厅,三足圆鼎、黑陶瓶、黑陶壶、黑陶杯、鲤鱼跳龙门等黑陶工艺品琳琅满目。据薛希华介绍,他代理的黑陶饮水机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出口至韩国、日本等地,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刘家的制陶作坊,记者还见到了刘西开23岁的独生子刘德坤。他正在父亲的指导下学着做一些造型简单的陶器。据刘西开讲,儿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学制陶的悟性比自己年轻时高很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