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贵州猴鼓舞:“猴王”仅剩1人 年老难以胜任

贵州猴鼓舞:“猴王”仅剩1人 年老难以胜任

贵州猴鼓舞:“猴王”仅剩1人 年老难以胜任
2010年06月04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猴鼓舞表演。孙鲁荣 摄



  贵州花溪区孟关乡沙坡村是个不到2000人的村寨,但是由于这里的猴鼓舞在上世纪50年代出了名,沙坡村因此增添了不少热闹景象。

  为了探访古老而神秘的猴鼓舞,笔者专程来到了沙坡村。刚到村口,就听见一阵欢快的唢呐声,热情的苗家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客人的欢迎。循着唢呐声来到村子还未铺平的场坝上,一群苗族男女正唱着山歌,跳着舞蹈,但却不闻鼓声响,也不见“猴”的招式。我们有些疑惑:“难道这就是猴鼓舞?”村里的老人解释说,因为村里会跳猴鼓舞的人很少,而且平时都要到附近打工,想看猴鼓舞,必须提前预约。“今天只有扮猴王的鼓师在家,人不齐,实在没有办法跳,只好明天了。”一位村干部指着蹲在一旁沉默的老人说:“这就是鼓师。”

  老人名叫唐世富,十多岁就开始跟上一辈“猴王”学跳猴鼓舞,至今将近50年。“年龄大了,好多动作都做不起了!”老人深深地叹了口气。

       听沙坡村村民介绍,起初的猴鼓舞只能用于祭祀、丧葬礼仪,其他场合是不能随便跳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猴鼓舞已逐步演变为一种当地特有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苗家人用来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歌颂美好生活的传统民族舞蹈。
  
  沙坡村猴鼓舞最辉煌的时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的猴鼓舞队曾两次进京演出。唐世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脸上立刻焕发出光彩:“两次去北京,我们都有几场专场演出,每一场观众都坐得满满的,对我们的演出都大声叫好,更不消说在北京长安街游行演出时,大群大群的人一路追着看,那时我们的猴鼓舞好受欢迎哟!”

  1950 年和1965年的两次进京,让沙坡村猴鼓舞声名远扬,不仅成为每年桐木岭跳场时的开场节目,也是每年“四月八”的必备节目。为了将猴鼓舞传承下去,寨子里一代又一代人付出了心血。据唐世富回忆,从解放初期到现在,猴鼓舞已换了四届领头人。他是第三代猴鼓舞的传人,曾多次组织村民到外省市表演,还曾走进中央音乐学院,为民族舞蹈专业的研究生一展风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来了,卡拉OK来了,年轻人好多都出去打工了,猴鼓舞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一个个“猴王”日渐衰老或已逝去,猴鼓舞队的队员眼看着越来越少,现在沙坡村堪称“猴王”的也只有唐世富一个人了。

  由于猴鼓舞中“猴王”扮演者耗费体力较大,年过花甲的唐世富早已难以胜任,已有十多年没跳了。眼看着猴鼓舞面临失传的危险,唐世富很着急。多年来,他一直在为猴鼓舞的传承努力着,希望有年轻人学习猴鼓舞的技艺,但小伙子们很多都外出打工了,在家务农的又大多不喜欢猴鼓舞,所以现在村里会跳的年轻人并不多。

  为了看到完整的猴鼓舞,第二天,笔者再次来到沙坡村,尽管村里提前做了安排,但表演者仍没有凑齐,本来十几个人的舞队只来了四五个人。其中一位表演者说:“因为演员的缺少,‘老虎’和‘猴王’都不在家,一些动作无法完成,只能大致将猴鼓舞的特点表演出来。”

  穿着猴装的鼓手挥动鼓槌,浑厚的鼓声立刻在宁静的山村回响。鼓手模仿猴子的动作,围着鼓一面跳舞,一面击鼓,滑稽的动作、强烈的节奏与多变的舞步,都充满了一股清新的泥土味,朴实、稚拙、豪放而亲切。

  据表演者介绍,猴鼓舞最精彩的部分要数猴王的表演了,他随着鼓声时而用头顶地行走,时而在地上翻跟斗,模仿猴子嬉戏。但由于猴王的表演难度较大,村里只有个别的年轻人有这样的本事,平时很难看到,只有逢重大节日或重要演出时,演员们都到齐了,才能看到真正精彩、完整的猴鼓舞。

  虽然鼓声在响,芦笙在吹,但猴鼓舞的现状不免让人担忧。这个经历了千年风霜,曾经辉煌的沙坡村猴鼓舞是否会成为遗失在田野的记忆?赵红薇

  相关链接
  猴鼓舞,又称“打猴鼓”,大约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古时在苗山一座庙里,猴子去偷供果吃,无意中跳到鼓上,起初有些害怕,后来逐渐习以为常。每当得到供果时,就高兴地边跳边吃。后来被苗家小伙子看见了,就学着猴子的动作跳跃起来,十分有趣,以后渐渐形成一种娱乐健身活动,一直流传至今。这一活动的参加者围绕大鼓,吹起芦笙,不断变换舞姿,鼓师模仿猴子的动作吹跳击鼓,故名猴鼓舞。 原来是两个人表演,一人吹芦笙,一人打猴鼓,后来参加人数增加,通常在9 至13人之间,只有一个鼓师击鼓,其他人则跳舞吹笙。

TOP

很可惜呀,这不是在这方面的第一次遗憾了。
真的希望快要面临灭绝的一些民间艺术和手艺要抢救性的发掘和保护尽量让这些能够代表中国智慧的民族艺术留下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