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千年"南溪号子"成濒危非遗项目 传唱者仅7人

千年"南溪号子"成濒危非遗项目 传唱者仅7人

2013年03月28日 16: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21日,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南溪号子”6名传人正在田间练习

    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黔江“南溪号子”,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项目)。然而,目前全村能传唱者仅7人,成了濒危的非遗项目。

    吼号子难养家糊口导致无人愿学,也让“南溪号子”传承遭遇尴尬。如今,黔江正策划将其搬上舞台,搭上旅游这辆便车,改变其窘境。

    阳春三月,山花烂漫,金黄的油菜花地毯般铺在山野中。

    黔江区鹅池镇高山峡谷中的南溪村,一弯清澈的河水昼夜淙淙流淌,蜿蜒穿村而过。这里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南溪号子”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现场

    高山峡谷中的号子声

    “新打沙刀/薄飘哦/和哎/我拿去后檐/砍花也,椒欧/我手里锥颗/花椒/哎刺哎/挨挨擦擦/要姐嘞/挑欧。”3月21日,在南溪村一片油菜地旁,6位村民的吼声飘荡在静寂的山谷上空,久久回荡。

    这是“南溪号子”中的《新打沙刀薄飘飘》,表演者是75岁的胡安禄、68岁的胡兴泽、63岁的李元碧、55岁的李永坤,以及66岁的冯广香和67岁的李绍俊夫妇。冯广香鼓着腮帮扯开嗓门领唱,缠着一块白头巾的胡安禄与李绍俊扮着尖声,其余人则帮腔。

    胡安禄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练习吼号子。“这种号子必须经常练,搁得太久往往会忘掉。”胡兴泽说,他们栽秧、挖地、背水或挑粪时,一般都要吼号子。

    黔江区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张淮告诉记者,“南溪号子”的雏形为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后来在代代相传中逐渐丰富,成为武陵山区独树一帜、具有代表性的原生态山歌。

    风光

    曾代表重庆到江苏演出

    南溪村整个村寨集中在两面高山所夹的峡谷之间,两面山高坡陡,南溪河纵贯全村,村民主要是土家族。冯广香说,南溪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南溪号子”。据史料记载,南溪号子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在南溪当地广为传唱。

    冯广香回忆说,大集体时,村里几个生产队分布在南溪河两岸,大家一出工就开始吼号子,一边吼了另一边接着吼,对吼的现场颇为壮观。胡兴泽笑着说,那时,如果哪个年轻人看中了哪位姑娘,就通过吼号子来表达爱意。

    “鹭鸶死在田坎上,白鹤拢来哭一场。虽说不是同林鸟,大家都是‘打鱼郎’。”这首号子情歌是冯广香的“保留曲目”。她说,不管何时,每当吼起这首号子时,心里就充满着甜蜜的回忆。1961年,她因吼这首情歌,认识了同样爱吼号子的李绍俊。后来两人结婚成家,双双成为“南溪号子”的传人,而冯广香是唯一的女传人。

    “大约有10多年时间,吼号子要遭批斗,祖祖辈辈的声音一下‘哑’了,南溪河两岸‘静寂’下来。”冯广香说,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时,15位南溪村民被邀请表演“南溪号子”,才迎来久违的“天籁”之音。

    张淮称,2010年6月,中央电视台邀请南溪村7位能吼号子的村民,到北京录制《民歌·中国之魅力重庆》节目,临行前,一人病了,只有6人到场。不久后,“南溪号子”还代表重庆到江苏张家港演出过。

    困境

    全村仅7人能吼号子

    黔江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高森介绍,“南溪号子”在长时期传唱过程中,逐步发展成自成一格的特殊山歌品种。“南溪号子”是纯原生态的号子,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民间传说,传达出许多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目前发现的号子山歌有100多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但其腔调和唱法却比较固定,唱腔主要有大板腔、九道拐、三台声、打闹台、南河号、喇叭号等10余种。

    他说,2006年,“南溪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溪号子”最大的特点是多人同时吼,一般不少于7人,人越多效果越好。

    鹅池镇镇长冉俊番告诉记者,南溪村有1700多人,近几十年来,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会吼号子的老人眼看一个个去世,现在会吼的越来越少,“南溪号子”濒临消亡困境。张淮说,目前,南溪村会吼“南溪号子”的仅7人。国家级传承人仅62岁的杨正泽,省市级传承人只有冯广香和李绍俊夫妇,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一半多,如再不拯救将面临失传。

    其实,濒危的非遗项目,不仅仅是“南溪号子”。据统计,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9个,市级非遗项目278个。但传承人并不多,以3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例,国家级传承人只有32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告诉记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传承人低于10人的非遗项目可列为“濒危”项目。按这个标准,目前,我市濒危的非遗项目有十多个。

    原因

    难养家糊口无人愿学吼号子

    老的传承人老去,新鲜血液补充不上,却是为何?

    杨正泽说,他曾劝儿子学“南溪号子”。但儿子奚落他说,自己在外打工每年还能挣几万元,而他吼号子吼破了喉咙,也没多少钱。一席话说得他哑口无言。

    冯广香和李绍俊夫妇6个子女中,至今也无一人愿学吼号子。冯广香称,目前,她3个儿子和3个女儿分别在深圳、贵州和黔江打工。

    在深圳某企业当领班的李昌明是冯广香的大儿子,目前月收入近5000元。他告诉记者,以前父母曾劝他学吼“南溪号子”,但他感到没前途,即使学会了也不能挣钱养家。在深圳打工的大姐李琼仙说,如果有一个靠吼“南溪号子”挣钱养家的舞台,他们愿意回来学。

    冯广香曾把传承的希望放在学校孩子身上,她曾到村小担任过音乐教师,教“南溪号子”。但家长们认为学“南溪号子”没意思,还不如教唱流行歌曲,让孩子跟上时代步伐。冯广香无奈地说:“我只上了一节课,再也没去学校了。”

    鹅池镇党委书记陈煦光认为,“南溪号子”不能走出去,不能吸引人来学,症结在于缺乏商业运作,未找准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点。

    高森认为,像“南溪号子”这样的山歌、号子,其存在的土壤最适宜的是传统的农耕文化。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走了、地荒了,传承没有了对象。同时,由于文化载体的多元化,主要依赖口传心授传承的方式受到挑战。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罗兹柏表示,“南溪号子”的窘境,其实也是重庆不少非遗项目都有的困惑。

    举措

    黔江正策划把“南溪号子”搬上舞台

    如何让非遗项目走出传承的尴尬和困局?

    陈煦光称,他们收集整理“南溪号子”曲目,出版了中小学民歌教材。同时,还在当地中小学成立了“南溪号子”演唱队,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每年定期举办民歌比赛,促进“南溪号子”的传承和发展。

    “为让南溪号子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已与7位村民签订了传承协议,鼓励他们带徒弟,并发放一定数额的经费。”高森说,根据协议,7位传承人每个人要包带出一个徒弟,每年对传承情况进行验收、检查。

    张淮称,杨正泽每年国家补助一万元,市级配套补助2000元,冯广香夫妇俩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另外4名传承人也有经费补贴。

    谭小兵介绍,我市正按照“价值优先”和“濒危优先”的原则,采取建立国家、市、区县级三级保护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等措施,对“南溪号子”等进行抢救性保护,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高森表示,对“南溪号子”的保护,主要是让它有自我生存能力。目前,黔江正在策划以土家族、苗族文化元素为主,将“南溪号子”打造成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希望能像云南和武隆等地一样开拓市场。

    高森的想法是,通过舞台对“南溪号子”进行提炼升华,在濯水古镇或建成后的峡谷公园天天演;或者在景区或城郊农家乐设立表演基地,让“南溪号子”走出南溪村,主动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陈煦光还在想如何将“南溪号子”与周边景区小南海、阿蓬江等相融合进行推广。

    建议

    展示非遗原始风貌让游客参与体验

    就“南溪号子”要与旅游相结合,这条路怎么走才有特色?

    罗兹柏认为,“南溪号子”面临传人严重老化、审美表现力欠缺等问题。在开发上需要大手笔包装,需要与时尚有机结合,在音乐上要有一定的审美表现,让它成为游客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他建议,可依托黔江当地的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让学生学了后进行商业化演出。同时,还可将它融入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歌舞中,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袂开发,强调“南溪号子”的体验性和表演性。

    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营销工程研究所所长李蔚认为,“南溪号子”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可交给专业的公司来操作,走“产城一体化”之路。就是在当地小镇或村落里,建一个能保留当地民风民俗的“基地”,将土家风貌和文化集中展示出来,让游客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南溪号子”,并与游客互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