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存档]著名歌手唐德海传承的苗族古歌现状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存档]著名歌手唐德海传承的苗族古歌现状

著名歌手唐德海传承的苗族古歌现状



  贵州是一个蕴育着丰富民族传统文化的地域,苗族文化是其中灿烂的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为了本民族的生产和发展,苗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经受着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岁月节令、禁忌避讳等方面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苗族古歌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造并代代传承的。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外来文化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冲击,以苗族古歌为代表的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贵州农民文化生活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一些珍贵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振兴民族精神,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不无裨益的。
  1959年1月20日,苗族歌师唐德海,演唱了一个长篇口传史诗《说古唱今》(唐春芳记译整理),1962年这部作品由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作为内部资料印出。这首古歌的内容与开天辟地和洪水灭世有关,涉及到苗族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部口传的苗族历史。由于苗族的历史依靠口耳相传,所以这部长篇古歌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首珍贵的苗族古歌是否还在传唱?是否又有新的如唐德海优秀的歌师涌现?唐德海有没有继承人来继续演唱这珍贵的古歌?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 2006年3月下旬,调查组赴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丹江镇陶尧村,对唐德海苗族古歌的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 苗族古歌的文化渊源
  1.苗族古歌的渊源
  据岑应奎、唐千武主编的《蚩尤魂系的家园——走进中国苗族文化中心雷山》一书介绍,古歌又称大歌。它是苗民世世代代传承的诗歌,是苗族古文化的光辉结晶,它用诗的语言唱述苗族的发展史。远至开天辟地,铸日月,繁衍人类,耕耘田园,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频繁迁徙,重建一个个新的家园,近至遭压迫受剥削而反抗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这些古歌多为五言体,句尾字字押调。词曲浑厚练达,拍节分明,刚劲低沉,唱时多用真声,略带朗诵形式。传唱古歌和理词理歌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阅历丰富,懂得苗族古俗古史,谙悉苗族诗歌格律和乐曲,所唱的古歌丝丝入扣,抑扬分明。古歌不仅传述了历史,解释了苗族独特风俗的来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帮助解决族人之间的各种争端和纠纷,有着极重要的文化价值。
  2.《说古唱今》
  目前正式发表的苗族古歌,是马学良等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多份记录资料基础上编译而成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其中《开天辟地》包括:《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造日月》;《枫木歌》包括《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妹榜妹留》、《十二包蛋》;《洪水滔天》包括《洪水滔天》、《兄妹结婚》。而1959年唐德海演唱,唐春芳记译的《说古唱今》,其内容与已出版文本相较,有着较大差别。大致内容是:
  苗族最早的祖先到留榜(意为银口水公公)和妹榜(意为金口水奶奶)时,已传了10代。当时“天还粘着地,地还粘着天;天地粘成一块,地天连成一片”,公公从东方金水河和西方银水河运来金银,叫拉留、拉当、榜养、不由等巨人铸造了金柱银柱和太阳月亮,开天辟地,于是有了人间世界。后来,公公赶场时偷人家的金柱银柱,被射死在太阳月亮出来的地方。
  奶奶等了三年不见公公回家,出门寻找,途中与青蛙、蛤蟆、蝴蝶等动物发生争执,与它们论“理”。后来知道公公死后已化为天地万物,于是只好与水浪和水泡泡恋爱,怀孕后生下12个蛋,从蛋中孵出苗族祖先央那、仰妮和龙、雷公、虎、蛇、蛙、蜈蚣、骆驼、象、鬼、怪。
  央长大后找不到配偶,向刺竹和觉(一种爱打地洞的小动物)询问,它们告诉他天下没有女人,只有他的妹妹妮可娶。妮提出难题,首先是将两扇磨石从山头推下,要“磨石合磨石,木头压木头”。央有心计,先将两块磨石摆好,骗了妹妹。后来妮又提出要央盖一间有77个楼门、99个房间的扇子,然后妮往西边跑,央往东边跑,能追上就成婚。后来龙蚌壳教央从侧门进,掉转头来捉,将妮捉住,二人兄妹成婚。
  婚后生的儿子象木头、南瓜和葫芦,被央砍成13股,风教央烧芦笙竹发出声响,13团肉块变成了人,竹子教他们讲话。六子六女相互婚配,多了一个叫珠央的七姐打单身,她天天哭夜夜悲,她父亲就叫她等她姐姐莴死后,再嫁给她丈夫,这成为人间有寡老婆和寡老公的来源。
  12个蛋所孵的各种生命分别住到大地各处,雷公住天上,央住地下。央用狗耕田,雷公看了把牛借给央用。央犁完田后却将牛杀死,吃肉喝汤后将牛尾插在石缝中,骗雷公说牛钻进乱石包中去了,叫雷公父子去拉牛尾巴。雷公受骗,说是三天后来打央。
  央在屋脊上糊满青苔,在雷公滑下来时将他关铁仓里,要他搓绳索。后来雷公从一群娃娃那里哄得一碗菜汤,打破了仓后逃走,说是要放洪水下来淹死央。央偷听了雷公告诉耗子的话,取得了捶草棒下的南瓜子,种出大南瓜,乘水势来到天上,放出马蜂螫雷公,逼他开门。央住在天上,雷公想害他不成,最后只好答应平整地下,送央回大地。但雷公却用云雾罩住山岭,并没有真的平整大地。雷公以布拴住央父子,从天上往下放。央在雾中以为到了地下,摇动布匹,雷公剪断布后,央掉下来摔断了一只腿。最后伤口发肿而死。央的儿子灵央及其后代定夫妇,明老少,踩木鼓,祭祖宗,迁徙到现在住的各个地方。
  唐德海传承的这首歌,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当地实际的文化生活中,都有很重大的影响。对他的跟踪研究,可以反映出苗族村寨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继承现状,极富典型意义。
  二、苗族古歌传承谱系
  1.歌师唐德海
  唐德海(1901~1980)是雷山县赫赫有名的歌师。据《黔东南苗族侗族人物志》载:他的苗名叫“农旺宝”,幼时三岁丧父,五岁丧母,随祖父母生活。他从少年时代就特别喜欢向歌师和理师学习,日积月累,到成年时,对苗族的传说故事、巫词、理词、议榔词、祝词、仪式歌、飞歌、反歌等,无不乱熟于心,融会贯通。仅贵州民间文学工作组所记录他的口传资料,就有古歌6280行,反歌720行,理词1140行,议榔词780行,宴客祝词135行,嘎别福歌20多万字。他于1956年任县文化馆副馆长,并先后当选过州县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是全国文联委员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理事。1979年,他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歌手、诗人座谈会,受到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的接见,并在国宴上即席高唱祝酒歌。毫无疑问,他是官方和民间都公认的、杰出的苗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唐德海不仅继承了许多苗族传统歌谣,而且能够联系现实即席创作。他曾创作过《歌唱苗家翻身解放》、《忆苦思甜歌》、《歌唱通车到苗寨》等歌曲,在去北京开会时,还创作了一首《我坐飞机上北京》:“我快得八十啦,银须配白发。想不到今天,腾云把雾驾。登上飞机舱,心里喜洋洋。又有茶来,又有糖吃。太阳来引路,云彩驾桥梁。飞机翅膀短,我还翅膀长。快快飞呀快快飞,飞到天安门广场。献上苗家心万颗,献上苗歌九萝筐。”他的《说古唱今》记录稿共印了130页,其中只有31页为古歌,另外99页约4000行历史传说歌皆是他自己编唱的,可见他创作能力之强。他一生爱唱歌,据说弥留之际还用微弱的声音哼道:“山河才是主,人像花一朵;大树在山梁,久也成枯柴;我虽然老去,还有儿孙在;好生把歌唱,一代接一代。”
  2、子连父名制谱系
  苗族家谱族谱以子连父名传承。所谓子连父名,就是每当一个新生命诞生,他的名字是由其祖父、父亲和自己的名构成。据当地最好的歌师之一、现居虎阳村一组的唐炳武老人(63岁)介绍说:《说古唱今》中的古歌部分,至少已传10代。现在他所记得最早、唱得最好的歌师名叫旺告,从旺告算起,按父子联名制的谱系排下来是:
  旺告→里旺→喜里→嘎喜→苏嘎→宝苏→里宝→旺里→久旺→里久
  据唐炳武与唐德海的次子唐千通讲,唐德海的师父旺里是唐炳武的太公(即祖父),而唐德海自己传了三个徒弟:一个是他自己次子唐千通,另一个是唐炳武,还有一个是已故的唐炳华。如果按照每20~25年一代人计算,这支古歌至少传承200~250年了。唐德海与唐炳武同属一个支系,13辈以前共祖公。唐炳武现居老寨,唐德海家族则从老寨迁往新寨已有9代人了。
  
  三、调查到的现状
  1.歌师年龄普遍偏大,后续力量出现断层。据唐炳武讲,任何人都可以学唱苗族古歌,没有什么特别的身份限定。但是我们所知道的苗族古歌唱得最好的唐德海已经过世,兼任歌师和巫师身份的唐千通现年已经71岁,唐炳武已经63岁。现如今能够演唱苗族古歌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完整地演唱这样长篇的古歌了。
  2.外来多元文化的进入,与苗族内在的文化单元发生猛烈的碰撞。以唐德海的四个儿子的名字为例,老大唐达农,老二唐通农,老三唐文农,老四唐武农。在上文已提到,苗族是子连父名的,但是唐德海却用汉文化中的达通文武来为自己的儿子取名。而这四个儿子,也只有次子唐千通(今年71岁)在家继承了父业。其他几个孩子则是文化人,大儿子唐达农在县委工作,三儿子唐文农是小学教师,小儿子唐千武是原雷山中学的校长。三个儿子都已退休,只有老二唐千通由于一直在农村,所以继承了父亲演唱的古歌。
  3.没有有效的传承机制,苗族古歌的传承难以保证。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靠历代人口耳相传。古歌大多在民俗活动如“鼓社祭”、婚丧仪式、亲友聚会、民间节日中演唱。演唱者多为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通常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可以几天几夜连续表演。但是现在,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最多的业余活动则是看电视 。


来源:福客网 2007-4-10 8:19:00 作者:福客网综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