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展示周】中山大学民俗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民俗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民俗学研究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掌握坚实的民俗学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从事创造性的民俗学研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至少能用一种外语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有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文化、出版、新闻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戏曲民俗
(2)区域民俗
(3)民间文艺
三、招生对象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
学制5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五年制培养相关条例执行。
五、必读和选读书目
1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
2 《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8;
3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5 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6 张庚等《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981;
7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董每戡《说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9 王季思《玉轮轩曲论》及《新编》、《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10 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12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3 《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
14 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5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书社,1994;
16 《文学评论》;
17 《文学遗产》;
18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
19 《文艺研究》;
20 《戏剧艺术》。
21、Giuseppe Cocchiara,1981,The History of Folklore in Europe, Translated by John N.Mcdaniel,ISHI
22、Regina Bendix,1997,In Search of Authenticity,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23、Alan Dundes,2005, Folklore: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Vol1,2,3,4,Routledge.
24、[英]彼德·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5、Alan Dundes,1999, International Folkloristics : Classic Contributions by the Founders of Fokllore,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INC.
26、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28、[美]洪长泰,1993,《到民间去》,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9、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1、刘锡诚关于20世纪中国民俗学流派的相关研究论文
32、北京大学《歌谣》周刊
33、中山大学《民俗》周刊
34、叶春生主编:《典藏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
35、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36、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7、《顾颉刚民俗学论集》
38、《周作人民俗学论集》
39、《江绍原民俗学论集》
40、《黄石民俗学论集》
41、《钟敬文民俗学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