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小伙到校 令中南民族大学56民族大团圆
2010年09月06日 汉网-武汉晨报 李子云
昨日下午,历经34个小时的旅途劳顿,家住黑龙江边的赫哲族学生尹相泽在姑父的陪同下,到达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报到;与此同时另一位来自内蒙古的赫哲族学生高明月也到达该校。
推荐 面试那些超囧问答
做男人无法一手掌握的女人 做男人无法一手掌握的女人
“真没想到武汉的晚上也这么热!”昨晚8时,尹相泽和姑父见到记者后异口同声说了这句话,尹相泽甚至担忧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我不怕冷,但是怕热。”
记者眼前的尹相泽与汉族孩子无异,黑色T恤,牛仔裤、网球鞋。尹相泽自言不会说赫哲话,也听不懂赫哲语。家里人说的都是汉语。
尹相泽说,赫哲族过去打渔为生,所以都喜欢吃鱼,最具特色的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将活鱼生杀后,去皮骨,加上醋或者辣椒伴着生吃;另一种是烤着吃半生不熟的鱼。但在武汉恐怕这样吃鱼有点难了。
虽然祖辈都是打渔的,19岁的尹相泽并不会游泳,尤其喜欢打篮球和台球。来自内蒙的高明月几乎与尹相泽相同的爱好,吃生鱼。
人口最少的珞巴族不吃鱼
来自西藏林芝墨脱的珞巴族女生格桑拉姆就读于中南民大新闻与文学传播学院,她告诉记者虽然习惯禁忌逐渐消失,但是不吃鱼的习惯依然保留下来。她坦言,除天气外,已习惯武汉的生活。
格桑拉姆说,珞巴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以前偶尔有游客前来,村民都热情地接待他们,“我们民族吸引游客的地方是我们拥有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风土人情。”
据了解,珞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东南部,目前有2900多人,为中国最少民族,有珞巴语但没有文字。
崇拜竹子的“仡佬族”
仡佬族是一个崇敬竹子的民族,“仡佬”一词意思就是竹子的意思。
就读民族学专业的周寅丰介绍,仡佬族对竹子的崇拜源于一段传说;一女子在遁水(今贵州西部北盘江)洗涤,有一段三节长的大竹筒漂流到女子两足之间,听到筒中有小孩的哭声,剖开竹筒,发现一男婴,抱回养大,有才有武,自立为夜郎侯,便以竹为姓。而在抛弃破竹筒的地方,生长出茂盛的竹林,后人建竹王祠祀奉。此外,竹子对仡佬族有着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过去住在山里面往往用竹筒做饭。
周寅丰操一口标准普通话,他透露,仡佬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解放后也有过文字,但后来被逐渐摒弃了,现在会仡佬语的不太多。
德昂族男生衣服背后有葫芦图案
“我只会一句德昂话——好梦(音),意思就是吃饭。”来自云南省临沧姑娘李玲长得很秀气,外表与普通汉族女孩没什么差别,就读新闻专业。
她说,德昂族也是有语言没文字,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善于种茶,素有“古老的茶农”之称。在德昂族,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汉族、傣族、德昂族原本都是从一个葫芦里出来的,光脚的是汉族、挑扁担的是傣族、德昂族穿着带腰箍的衣服。所以直到现在德昂族男性衣服背后有一个葫芦图案,而妇女的裙子多为彩色横纹长裙,上可遮胸,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线条。
撒拉族吃馍馍不能口咬
刚刚上大三的魏孟囡来自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自治县,是人口较少的撒拉族。
魏孟囡介绍,撒拉族有语言,但没文字,通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节日也同信仰该教的其他民族一样。
“撒拉人禁止喝酒、吸烟,不得反手舀饭倒水,吃馍馍要掰开吃,不准口咬。”魏孟囡称,吃馍馍不能口咬是一种习俗,自己平时基本以面食为主,以馒头、炖锅馍、烙油饼、花卷等为主。撒拉人跟回族一样禁食猪、狗、骡、马、驴等动物肉和一切凶猛禽兽的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禽兽,包括牛羊在内。
妇女要穿15件衣服过“十月年”
1米65的身高,加上笑容下整齐的白牙,21岁的白雅琳在民大校园绝对是漂亮女生。她来自注重服饰的哈尼族的一个分支——奕车族,“因为衣服上有很多银饰,一件衣服少则千元以上,多的往往几千元,很贵。”白雅琳表示,自己很喜欢民族服饰,但既贵又重,就没有从家乡带衣服过来。
白雅琳称,哈尼奕车族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在哈尼族众多支系的女性服饰中,奕车支系的女性服饰款型最富特色。该族没有春节,最重要的“十月年”,也就是每年10月第一个属龙日起到属猴日止,7天时间,中小学都放假过节。在“十月年”,妇女竞相比试,穿内褂一件、中衣七件,外衣七件,总共十五件之多。
现在家里还住着木屋
“爷爷辈都在山上打猎,但现在基本都下山了。”24岁的白志强来自鄂伦春族,爸爸告诉他,全家以前都住在山上,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从大兴安岭搬下山,住到了呼伦贝尔博克图镇。“虽然住镇上,但家里盖的房子还是全木制的”。
“喜欢喝酒,但很少吃辣椒。”身高1米8的白志强说他的父辈都可以喝上两斤白酒,但自己却没继承下来。鄂伦春族没有什么特别节日,汉族过什么节,他们就过什么节。虽然有鄂伦春语,但自己一句也不会。
赫哲族男孩尹相泽的到来,令中南民族大学56个民族大团圆。
[ 本帖最后由 王媛媛 于 2010-9-24 16:3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