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
花鼓灯
花鼓灯在鹤峰县流传较广,是深受当地人们喜爱的一种传统舞蹈。由于鹤峰山大人稀,乡村之间舞蹈风格又各有区别,实用风俗也各有讲究。但鹤峰花鼓灯总的来说分为两大流派,即以大岩关为界的关内花鼓灯和关外花鼓灯,它们都是由旦、丑两角表演,锣鼓伴奏和伴奏人员伴唱,但音乐与表演程式上大相径庭。为区别这两种花鼓灯舞蹈,通常把关外花鼓灯称为走马花鼓灯。
走马花鼓灯常与当地狮子灯配套演出。一般是先玩狮灯后打花鼓。主要在春节期间表演。自正月初一开始出灯,由民间艺人组成各路灯班相继出动,沿村寨每家每户拜年。或于场坝垒桌为台表演。正月十五收灯也是玩灯的最高潮,往往是几路灯班相约对台竞技。
花鼓灯在鹤峰有着较长的历史。同治三年(1864年)《宜昌府志》载:“鹤峰十五日食元宵,张各色灯,是最盛亦有演龙灯及花鼓杂剧……。”咸丰壬子年(1852年)《长乐县志》载:“正月十五夜……张灯演花鼓戏,曰闹元宵”。
花鼓灯的形成源于兄妹成亲、繁衍人类的传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先祖的舞蹈。
花鼓灯音乐曲调丰富多彩,不下百余种,其旋律结构多属单段体形式,一般由上下句构成段落,有四句式、三句式,及至一句式及有情节的多句式,常见徽、羽两种调式。“灯歌”的唱词结构多为七字句,也有五字句和长短句等,一般用十三辙可一韵到底,亦可对偶押韵,既有固定程式的唱词,亦可临场发挥,即兴取俏。“灯歌”不用管弦伴奏,全凭锣鼓助节,增添色彩。
花鼓灯有文花鼓和武花鼓之分,文花鼓的主要动作有:梳妆、黄龙缠腰、耳边花、蜂儿扇翅、拉手花、左右插花、蛾儿抬水、河鹰展翅、拍手花……等动作,武花鼓有:单靠手、双靠手、连枷筋斗、滚坛子、蛤蟆晒肚、猴子背儿、钵钵筋斗、扯萝卜、野猫上树、抢手帕等动作,每个运动作表演前都要用扯圈子、卷垫子、相邀三个动作开场和收尾。
由于花鼓灯限于在边长约二尺五寸的方桌上表演,其表演特点有三:一是丑角满台转只走三步半。即丑角在旦角外围转一圈总是先上左脚于右前方桌子角,再转身撤右脚,每一步踏一桌子角,还原位时刚好三步半,以保证稳住桌子,保持平衡。二是丑角要三不伸,即手不伸直,腿不伸直,腰不伸直。三是旦角要三紧,嘴巴抿紧,臀部收紧,大腿夹紧,只能小踮步走动,而且不转身走圈。以上三项表演要求,使旦角的形象愈加含蓄内在,娇羞可爱,丑角敏顽风趣,浮而不乱。
资料来源:鹤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