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宿州特色小吃
1.符离集烧鸡
符离镇地区烹鸡、吃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有名的是徽香源和刘老二)。符离集烧鸡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本地当年肥健壮麻鸡且以公鸡为良。宰杀前需饮清水并洗净鸡身然后“别”好晾干用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 种名贵香料,放在保留数十年的陈年老汤手里,先用猛高温卤煮,再经文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可捞出。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鸡,香气扑鼻,色佳味美,肉质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而丝连,骨酥嚼之即碎,口有余香。如在出锅后趁热轻轻提起鸡腿一抖,鸡肉便会全部脱落,而明架相连。
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之玄孙钱铿发明烹鸡术,并因向尧献野鸡汤而受到赏识,被封于大彭(今徐州)为君,因称彭祖。《楚辞·天问》载:“彭祖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彭祖不但是传说中的八百岁老寿星,而且还被尊为中国烹饪术的创始人,更是烹鸡术的始祖。
1984年,江苏徐州考古发掘汉墓,在楚王刘戊之墓的庖厨间,出土文物有铜鼎、盆、勺等食物容器及铁釜、陶甑等炊煮器具。据说在庖厨间保存有楚王属县的贡奉物品符离鸡,符离鸡盛放在陶盆内,上有泥封,并盖有“符离丞印”的封记,鸡骨基本保存完好。据考古专家鉴定和推断,是古符离县贡鸡。这一发现证明符离鸡的出名,至少在2000年以上。相传,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宿州知州张开仕进贡符离集卤鸡,乾隆帝品尝后称赞不已。
现代定义上的符离集烧鸡(其中包含多个知名品牌,如徽香源),其制作技术形成于20世纪初。1910年,原在山东德州经营“五香扒鸡”的管再州,因其独生女儿嫁到符离集,而迁居符离集,继续经营“五香扒鸡”。后为适应顾客口味,招徕生意,管再州在制作工艺上作了改进,成了当时有名的“管家红曲鸡”,兴盛一时。1915年,江苏丰县人魏广明来符离集经营烧鸡。他在管再州制作的“红曲鸡”的基础上,增加配料,美化造型,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符离烧鸡。1952年,符离人韩景玉吸取管、魏两家制作的优点和特长,在配料上力求齐全,在技艺上精益求精,逐步发展成为色、香、味、型俱佳的名特产品。
1956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食品展销会上,符离集烧鸡以其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名列前茅,受到欢迎。1959年被推选到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的接见。1956年,在全国食品工业会议上被评为中国名菜,列入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1980年在全国食品总公司举办的熟食品内部展销会上又名列第一。1982年,在全国食品评比会议上,又被评为优质名特产品,获得商业部颁发的“优质名特产品”证书。2004年10月,《符离集烧鸡》安徽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2005年7月18日申报了符离集烧鸡原产地域保护并取得成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5月11日,国家标准化协会九位专家一致通过符离集烧鸡国家标准,使符离集烧鸡有了“国标”;2008年,符离集烧鸡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萧县面皮
萧县面皮,是萧县名小吃、安徽省区域性代表美食。萧县面皮是将小麦面水放进面锣中蒸做出的,加入秘制辣椒油、黄瓜丝、甜榨菜、面筋卷、绿豆芽或调制而成。萧县面皮具有皮薄、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的特点。在安徽宿州萧县大街小巷均可看见它的身影,现流行于全国各地。2017年1月17日,萧县面皮获得游安徽不得不吃的金牌小吃荣誉。
传说,面皮是曹操发明的,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从北方带的粮食囤积在一起,不巧遭了雨水,为了不让军中厨子被治罪,他把这些泡了水的小麦磨成粉后,洗成面筋,做了面皮,不仅帮士兵们改善了生活,洗面筋的水还可以用来煮粥,一举两得,两全其美。萧县面皮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点,是汉族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萧县面皮和传统的陕西凉皮不同,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外地很有知名度但不同与机器制作的那种,纯手工的做法如下:(1)洗面。面粉放在盆里,然后加水,用筷子一个方向搅拌。慢慢加水,将干面粉逐渐和成稀软面团。慢慢的将面团搅制光滑,饧起来。然后每隔大约半小时重复搅动面团一次,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给面上筋。一般饧1.5至2个小时即可,往面团的盆里加水,开始洗面。两遍之后,便可以初步看出面筋来。洗去的面水用另外的盆盛着,不要丢掉,一直换水洗面,一直洗到水变清即可。洗出的面筋。面筋在做面皮的时候放在锅里蒸熟切块即可。(2)蒸制。洗出的面水。面水洗出后放在那里,不久淀粉会沉淀下去,这时,把盆里的清水控出,留下面的淀粉糊做面皮的箩。经过试用,这个箩选的还不错。做面皮的时候,直接用勺子舀上些淀粉糊即可,喜欢厚的多舀一勺,喜欢薄的少舀一些,自己可以自由掌握,舀好后把箩放在锅里蒸即可,面皮蒸好后,拿出箩时,先放在冷水里激一下,这样容易把面皮揭开来。(3)调料。面皮吃起来,辣椒油很关键,先把油用花椒大茴烧热爆香。准备一个小锅,放上辣椒粉和白芝麻。捞出花椒大茴,把热油倒入辣椒粉和芝麻里,好香的味道。黄瓜切丝,蒸熟的面筋切块。将做好的面皮切条,放入大碗里,加入黄瓜丝、面筋,放入食盐和味精,再将辣椒油倒入拌匀,即可食用。
材料:萧县面皮的辅料很有讲究,一般只放黄瓜丝、面筋。
有的商家加入榨菜,绿豆芽,花生米等材料。调料有盐、醋、味精、辣椒油,调面皮时放多少调料完全依照各人的口味来定。调好的凉皮皮子白里透亮、黄瓜丝现着绿、辣椒油敞着红,好吃又好看,是很不错的消暑食品。
面皮可以卷着吃。萧县面皮以前是没有调制的,大多是卷着吃,主要在集市中叫卖,一个中年阿姨,推着一个自行车,车后拖着一个圆盘,面皮的做法都是在盘中进行,摊开面皮撒上盐、滴两地香油、放上面筋、黄瓜。全程动作不过10秒钟,动作娴熟,绝对让你看的目瞪口呆,几乎每一个从萧县走出去的人都吃过萧县面皮,往往功成名就得萧县人回家时大鱼大肉不吃,先来一个萧县面皮,回忆自己的青春年华。
也可以调着吃。随着社会的发展,萧县面皮技艺也在进步,出现了调的吃法,主要是选用手工做的薄面皮,切成大块状,配上面筋、黄瓜、滴上几滴香油、辣椒、甜醋自己放,特色主要体现在是否是手工面皮和秘制的辣椒油上,谁家的好不好吃,第一口便能知晓。
二、民间文学“鞭打芦花”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鞭打芦花》,是春秋末发生在萧国(即今萧县)的一则真实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闵子骞是中华民族的“孝悌”典范,两千多年来在我国各地广为流传。2006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鞭打芦花》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鞭打芦花”成孝道典范
“鞭打芦花”,是春秋末期发生在萧国(即今萧县)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闵子骞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这则故事反映了“孝道”这一儒家思想,蕴含着当时人们的愿望和理想,弘扬了传统美德。这则故事长期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在主要情节不变,细节、语言各异的情况下,在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为流传,并被改编为地方戏和曲艺演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积极的影响。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常受后母虐待,却怀“忠恕”之心,矢口不讲。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萧国一山村旁,风雪突起,车上的二弟喜眉笑眼,子骞则冻得瑟瑟发抖。其父见状,怒用鞭打,刹时间子骞的袄烂而芦花飞,骞父发现幼子棉衣则裹着丝绒,始明真相。其父立即赶车返家,愤怒休妻。子骞跪求父亲饶恕后母:“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感动认错,一家人复又和好。后来,孔子知道了,夸赞道:“孝哉闵子骞!”(闵家居住的乡村,即今宿州市埇桥区闵贤乡)。
《鞭打芦花》之所以可以从众多民间文学作品之中脱颖而出,因其主要特征和价值都是不可复制的。
首先,它的流传时间长、地域广,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孝道”是社会对为人子女的一种道德规范,而抚育子女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故事中反映的“尊老爱幼”的问题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内容与方式紧密相关,反映了那时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体现了他们的情感与思想活动。在《鞭打芦花》中,“衣”是一件不可或缺的道具,故事通过“衣”的对比,突显了“爱人”、“忠恕”和“尊老爱幼”的主题。与一般的民间故事相比,更集中、更深刻、更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这正是它能在全国广泛、长久流传的根本原因。
另外,由于德行出众,又身为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在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孔子和司马迁对闵子骞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也为后人研究孔子“爱人”、“忠恕”的儒家学说提供了依据。
再从其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来说,《鞭打芦花》体现的“孝”文化是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理念,自孔子开始,孝德便作为“仁之本”、“百义孝为先”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美德和道德原则,即使是当代提倡孝道文化也是安邦定国的举措之一,可见故事中的“孝”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看,《鞭打芦花》这则故事对传扬我国传统美德、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团结、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胡雨晨 于 2017-10-21 10:4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