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4小组研讨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4小组研讨

小组成员:
胡雨晨
巩新眉
黄安儿
䉧可莹
曲拥错姆
赵玲
郑星娟
胡雪婷
王杰

TOP

第一次小组讨论

讨论时间:2017年10月2号晚上7点
讨论时长:暂定为3小时
讨论方式:QQ线上讨论
讨论准备:发言稿,包括各自了解相关民间文学的体裁、题材、产生原因,艺术特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在其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讨论记录:组长负责记录发言
讨论结果根据少数服从多数。

TOP

第一次讨论总结

小组研究课题:家乡土特产文化故事研究
课题选定理由:1.中国每个省份都会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产品,我们称之为土特产。大部分土特产都拥有较长的历史,富有地方地理历史文化特色。
2.而且伴随我们的成长与生活,产生美好的人生体验。
3.最后,大部分土特产都有一定的故事性,知道它们背后的文化故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体会家乡文化精神。考察组员关于这些土特产自己家乡土特产文化背景的了解情况。
资料上传时间及位置:10月16日之前上传于QQ群。
资料收集注意事项:1.主要内容是故事、故事所得出处(有参考文献的要注明参考文献)、土特产图片及各自家乡土特产文化故事的生成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及;2.数量在三个及三个以上,考虑到家乡土特产较少的同学可以酌情,家乡土特产较多的同学也择优而收集;3.统一用word文档整理,文档命名格式为“姓名+省份”。
研究及任务分工(暂定):1.文档资料整理与总结(1名同学完成);2.分析艺术特色与类别,社会文化价值(3位同学整理);3.其中体现的民众文化心理特征与效用(3名同学完成);4.撰写研究报告(2名同学完成)

[ 本帖最后由 郑星娟 于 2017-10-7 18:20 编辑 ]

TOP

本周任务

选择你最喜欢的神,并写下关于这位神的一些事迹,增进对你的男神或女神的了解。

TOP

最喜欢的神

妈祖
妈祖原名林默娘,据说是观音菩萨转世。她作为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人物,生前是一位巫女,能言人间祸福,济困扶危、治病消灾顺应了人们的愿望,所以在她死后立庙祭祀。此后,她的一个个神迹也接踵而至,并被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妈祖本来是海上保护神,后来当她的职能逐渐扩大时,无论是商人、手工业者,也无论是难产或其他疾病,人们都认为妈祖都能帮助他们排难解困。海外的华人同样建庙祭祀。人们总希望通过妈祖祭祀,将妈祖的博爱、扶弱济贫、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尽孝的观念发扬光大,把妈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传给下一代。

TOP

最喜欢的神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阳元女圣母大帝玄牝氏。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 虽然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恭行天律,部领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阴午酉,出没岩穴,蟠踞山林,窥阚家庭,损伤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扫除,福佑生人,肃清魔魅。
《云笈七签》云: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干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经书传世,以教化世人。
原型:
一、玄鸟
九天玄女的原始形象是玄鸟,传说她是古代王朝商朝的始祖。《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殷商后代祭祀祖先的诗歌。意思是说天帝命令玄鸟生下商的始祖契。玄鸟就是商的始祖。
二、壬女
“九天玄女”应为“九天壬女”,该系传抄笔误,又因“壬”,天干第九位,玄色,故名九天壬(玄)女。壬女,即炎帝生母,任姒(名女登),任氏之女。炎帝因任女所生,故姓“姜”。姜姓本意为任女所生之意。所以,九天玄女就是九天壬女。
文献记载
《古文龙虎经注疏•卷上》:玄女演其序章注: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神无所不通,形无所不类。知万物之情,晓众变之状。为道敖之主也。玄女亦上古神仙,为众真之长。
道经《九天生神章经解》所言:“以阳精之气化生上圣高真,以冲静之气化生元君圣母,刚烈之气化生天丁力士,馀气化育万灵 … ” 。
《太上正一诸品籙》曰:《太上九天玄女斩邪秘箓》一阶。此箓恭行天律,部领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阴午酉,出没岩穴,蟠踞山林,窥阚家庭,损伤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扫除,福佑生人,肃清魔魅,至心佩奉,感应无方。
相关传说
民间传说她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她也是一位正义之神,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中,是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因此她在道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后被道教吸收进神仙系统。
具体有玄鸟生商、黄帝之师、黄帝战蚩尤、助越亡吴、奇门遁甲、收白猿为徒、薛仁贵征东、授宋江兵法等等。
圣号
『九天玄姆圣姆天尊』『九天紫府玄祖大天尊』『九天玄祖元君大天尊』『南宫紫府虚无渊默玄祖无上至尊』『玄女娘娘兴儒度世大慈尊』『九天玄女仁慈救世赐福赦罪大慈尊』『九天玄女元君大天尊』『九天玄女圣母元君大天尊』
宝诰
南宫紫府,无无上道,开化玄极,至真不坏, 真空元始, 灵源祖劫,虚无体道,妙用难穷 ,实诸仙诸真诸圣之宗 ,神机莫测 ,乃掌道掌法掌教之主 , 至灵至感, 至圣之慈,德溥 溥 无量浩劫, 救世定乱 ,阐法能仁圣姆, 九天玄姆圣姆天尊。
民间奉祀
九天玄女是道教所信奉的著名女神,在一般民众心目中有很大影响。民间信仰中,九天玄女是线香业的祖师爷,并传说只要是有香火的地方,九天玄女都会到来倾听人间的苦难,故香烛业奉祀九天玄女为祖师,制香业人家都在家中供奉神位,并在 九月九日 祭祀。 此外,九天玄女也曾为黄帝制作指南车,帮助黄帝击败蚩尤,因此许多汽车制造或销售业者也将九天玄女视为守护神,还有丝棉的纺织业者,也奉为职业神。
传说道场
扎麻隆凤凰山位于青海省湟中县扎麻隆,传说是昆仑神话中华夏母亲西王母与其弟子女神九天玄女的道场。

TOP

我喜欢的神——哪吒

哪吒的传说,佛教、道教等都有不同说法,宋代佛经中有不少关于那咤故事的记载,如在《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密庵和尚语录》、《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中,已有那咤“三头六臂”、“析骨还父肉还母”等情节,并出现“捆绣球”等兵器,形象较比刚刚传入时期饱满。
《封神演义》进一步丰富了哪吒的形象,其作者用了整整三个回目集中笔墨写哪吒的故事,包括灵珠子转世,哪吒出世、大闹东海、误射石矶、剔骨剜肉、翠屏显圣、莲花再生、父子交恶等,情节和形象更为丰富,最终使哪吒传说的叙述达到顶峰,使得李哪吒最终成型。
众神中,我喜欢哪吒的理由有以下几个:
第一,哪吒是个敢说敢做,无拘无束的神仙,比起其他神,他更活得像个人。并非不懂得人世道理,但他做事更多跟随自己的内心。但他比其他人多了一份不羁,这一点与其他神仙的不同,让我很敬佩。
第二,哪吒是个敢做敢当,心地纯良的神仙。他或许肆意任性,但他从不曾逃避自己的责任,做错了就勇于承担,不曾推脱。比起那些道貌岸然的人,他显得纯良许多,有能力但是不贪心,没什么坏心甚至算得上仗义。
第三,哪吒并非不通世事,但却一直生活地像个孩子,让人羡慕。他闯过大祸,经历过死而复生,见过许多的大风浪,而那时他还只是个孩子,一切结束以后,他依旧活得像个孩子,没有被改变过。在风浪里还能坚持自己的本心,难得也让人羡慕。

TOP

我最喜欢的神——女娲娘娘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女娲补天的故事和盘古开天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现今洪洞候村有女娲陵、娲皇庙及补天石等女娲传说遗址。上古时代,在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伏羲有一个也是蛇身人首的妹妹,叫做女娲,号曰女希氏。
伏羲一统华夏各部落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女娲接替了伏羲的位置,统治华夏。女娲延续了伏羲留下来的婚姻制度,继续教人民织网打鱼、打猎、饲养家畜。女娲还发明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由于女娲的功劳之大,她被封为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天神(直到封神榜后,女娲因放纵狐妖为祸人间,而地位有所下降。)。
女娲娘娘是继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一个关乎人类起源的神仙,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女神。我喜欢她的理由如下:
1.她是一个单纯的神,从人类出现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的时候(当然,人类的出现也是女娲的功劳)她就一直在为神州的子民付出自己的精力,甚至献身补天,女娲补天的故事也传承千年。
2.她是美丽与正义的化身。首先在华夏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她以仙女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是美丽的,而她也代表了正义,与一切邪恶作斗争,即使在后来的商王朝与周王朝交替的时候派去的狐女搅了局,但是她的初衷是为助西岐。
3.身为大地之母的她虽为女子,但拥有博大的胸怀,可以包容世间万物生灵,在伏羲去世后依旧代其管理人间,很有责任心。

TOP

我最喜欢的神----女娲

我最喜欢的女神是女娲,因为她是我心中最厉害的女神。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宵,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决,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邪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当此石直立后,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缘轮回者更是络绎不绝。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女娲,据考古出土的文物遗址、遗迹和彩陶纹饰提供的史前人类与洪水抗争及对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迹信息,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遗传。称号亦有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阴皇、阴帝、帝女 等,史记女娲氏,风(或为凤、女)姓,是古代传说中的大地之母。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对万物救助巨大的一位上古女神。相传她是华夏族的母亲,创造了生命,又勇敢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重立四极天柱,平整天地。另外传说女娲制造了叫一些叫笙簧 、瑟、埙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记载中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婚姻女神。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山海经 ·大荒西经》、《楚辞·天问》、《说文解字》等秦汉典籍对女娲记载可以看出,女娲自身化成了万物与神族,与世界各民族创世神话中古神陨落后身体器官化为万物(与诸神)的思路一致 。由于后来的盘古神话[及其它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也有身体化生万物与诸神的内容,这项肯定也更增加了几分可靠性。把女娲与各国记录的古代创世神话进行比较,实则这种描述表示创世之始,未有一切之先,神用来创造的材料只能是自己的躯体。
学者们从《山海经》、《淮南子》、《楚辞》、《风俗通义》、《水经注》、《独异志》、《太平御览》等古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神话传说人物之一的女娲,最突出的业绩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制笙簧”和“置婚姻,合夫妇”等。但有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民间活态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女娲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女娲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才造人的传说。有的活态神话还说女娲的肉体变成了土地,骨头变成了山岳,头发变成了草木,血液变成了河流,就像创世的盘古大神一样。这些活态神话传说,乃是古老信仰在当今民间的延续,值得人们格外重视。古人认为鸡、狗、猪、羊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牛、马代表地和天。所以班固《汉书·律历志·上》中才说:“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这是把正月初七叫“人日”的来源之一。许慎《说文》中也强调指出:“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这就是说,女娲不但是炼石补天的英雌和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伟大的自然之神。

TOP

我最喜欢的神-门神(2014213731 胡雪婷)

我最喜欢的神-门神
2014213731 胡雪婷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中国最古老的人形门神便是神荼和郁垒,汉画里有其图象。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释译:大海中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树,树枝弯曲逶迤三千里,东北方的树枝间叫鬼门,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出,门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负责看管所有的鬼。对凶恶的鬼就用芦苇编织的绳索捆绑起来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制定礼节,根据时节驱鬼,又立起大桃木人,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门上悬挂芦苇索用来挡住恶鬼。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只有驱鬼镇妖一种功能的武将门神,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于是又出现了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祈求升官发财,贴文官门神,如文昌帝君;祈求多子多福,贴送子门神,如送子娘娘。文官门神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以别于街门上的驱鬼镇邪的武将门神。

TOP

最喜欢的神

2015213541  曲拥措姆
     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的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就是我们伟大的女娲的补天神石的彩光。
     女娲劳苦功高,在西汉的《运斗枢元命苞》中,女娲被列为和她的哥哥伏羲、尝百草救人无数的神农为中华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

TOP

我最喜歡的女神

我最喜歡的女神是媽祖,因為在澳門有很多是媽祖的廟宇,所以對媽祖比較熟悉和喜歡。
目前海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媽祖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從人民中走出來的、被神聖化了的歷史人物。
林默娘的“裡中巫”身份,是媽祖信仰的原始形態。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漁業生產及其海事活動密切相關。漁民因海難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媽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適應了人們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順應了人們的願望,所以在她死後立廟祭祀。此後,她的一個個神跡才接踵而至,並將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間對巫術的信仰是媽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礎。
由於當地士宦的提議和宣導,朝廷也頻頻給予媽祖賜封,媽祖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高。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媽祖被賜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聖母",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又被賜封為"護國庇民妙應昭應普濟天后","天上聖母"和"天后"從此便成了媽祖的聖稱。
媽祖信仰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民間信仰之一,她同樣隨著中國人的足跡傳遍世界各地。
海外華人祭祀媽祖,根本的目的是為了不忘記祖先,不忘記根本。媽祖本來是海上保護神,後來當她的職能逐漸擴大時,無論是商人、手工業者,也無論是難產或其他疾病,人們都認為媽祖都能幫助他們排難解困。所以海外的華人同樣建廟祭祀。人們總希望通過媽祖祭祀,將媽祖的博愛、扶弱濟貧、勇敢無畏、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盡孝的觀念發揚光大,把媽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並傳給下一代。

TOP

苏美尔—阿卡德象征的吉尔伽美什

一、取材背景
1. 主要取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故事、英雄传说。
2.
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第一王朝的第五位国王,执政时间大约在前2700年至前2600年之间。他曾修建过乌鲁克城垣,与邻近城邦打过仗,是一位人间英雄。
3.
有一个传说说,吉尔伽美什不过是乌鲁克城守军的一个弃婴。另一个传说认为,巴比伦有一个习俗,他们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年祭神时选一个婴儿作为牺牲,或杀之,或弃于山谷。吉尔伽美什被选中,人们把他从高高的悬崖上投下山谷。但他命不该绝,被一头大鹫救了。大鹫将他驮在背上飞到高空,再安安稳稳地投放在一层民家的院子里,这家人将他养大成人。
二、叙述层面第一部分(第一、第二块泥板):写暴君吉尔伽美什的残酷和他与蒙昧英雄恩启都的结交。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块泥板):写吉尔伽美什一改暴戾的脾气,转而成为为百姓除害造福的英雄,与恩启都一起诛杀雪杉之妖芬巴巴。
第三部分(第六块泥板):写女神伊什妲尔的求爱和遭到拒绝后的报复。
第四部分(第七、八块泥板):写恩启都遭众神惩罚患疾病暴亡和吉尔伽美什的悲悼。
第五部分(第九、十、十一块泥板):写吉尔伽美什为寻访人类始祖乌特纳庇什提姆、探求生和死的奥秘的长途远游。
第六部分(第十二块泥板):写吉尔伽美什与友人恩启都的幽灵对话。(是否属于这部史诗,在学术界还是一个存疑的问题)

三、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
1.
史诗中屡屡出现的重复,今天看来也许会觉得累赘多余,幼稚可笑,但史诗的作者把有的“重复”(关键性的细节)巧妙地安排进史诗的情节之中,也未尝不见匠心。如第一块泥板里,对吉尔伽美什的控诉的重复,就突出了民怨之重,引出神造恩启都降世来。再如,穿过马什山时,从一比尔直写到十二比尔。一至八比尔都是 “那里没有光,极其深邃的黑暗,他前后什么都看不见” 。到九比尔过去,才感到有北风,这才有了变化。这种显得“拖沓”、“累赘”的写法,在诗里是为了强调穿过马什山的艰苦,回应了沙索利人曾经说过的:“没有谁曾经跨越过那条山径” 。这对于表现吉尔伽美什探索生命的坚强决心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有一定的作用。
2.
在出现的神名和地名之前有固定的标志(未能译出)和修饰语,这也是这部英雄史诗保留下来的口头创作的特点。如在恩利尔之前加“勇敢的”,在伊什妲尔之前加“光辉的”,在宁孙之前加“全知的”等。在地名之前,也有类似情况,如在乌鲁克之前,加“拥有环城”等。

TOP

关于重庆风物-重庆火锅与重庆小面

重庆风物
2014213731 胡雪婷
1、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的起源:
在上个世纪20年的重庆,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重庆市政府的组织成立,它意味着重庆结束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开始走向歌舞升平;而另一件则与老百姓的饮食相关,这便是重庆火锅的兴盛。这两件大事,前者由大人物促成,而后者却由一群小人物创造,将小人物的生活心酸和平常乐观都融入了那一锅火热的美味里。
在这个小人物的故事里,小贩、船工、纤夫是主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们成就了一段活色生香的传说。相传,当时有一位小贩,有天在屠宰场周围闲转,从牛贩子手里挑了一些卖剩下的牛内脏。也许是因为好奇,也许是因为饥饿,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这些牛肝、牛肚切碎后,丢在了用辣椒和花椒做成的“卤汁”里烹煮,结果竟然得到一锅麻辣鲜香的美味。聪明的小贩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商机。于是,他将这一锅“卤汁”放在了一个小炉子上,然后挑着担头在人流如织的长江沿岸开起了“移动食堂”。据说,最初光顾他的都是一些下里巴人。对于长年处在寒冷的江水上工作的劳动人民而言,那些麻辣的味道一来爽口,二来也正好让他们驱走身体的寒湿。而那些富人不会多看一眼的便宜牛肚、黄喉,因为热量高,也正好成为了他们补充身体能量的佳品。那时候的劳动人民没有太多的讲究,他们三五成群,认识的不认识的直接围坐在一口锅前享用。渐渐的,客人越来越多,把食材放在同一口锅里,结账时容易搅混。于是小贩便对汤锅进行了升级。他将铁锅分成了若干格,大家各自认定一格,各自结算。这种吃法在当时被他们称作“镶起吃”。小贩的“移动食堂”日渐风靡,效仿他的小贩也越来越多。但在这个故事里,人们只是随意的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毛肚火锅。也有老街坊说:毛肚火锅起源于清末民初,重庆码头和街边下力人吃的廉价实惠的街头大众饮食摊上的“水八块”。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摆在几个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摊泥炉上砂锅里煮起麻辣牛油的卤汁,食者自备酒,自选一格,站在摊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烫且吃。吃后按空碟子计价。虽然江边的“移动食堂”条件简陋,但穷人们并不在乎。在他们眼中,烫毛肚的快乐,一点也不亚于富人们在“太平门”享用山珍海味。他们在简陋的泥炉前大快朵颐、围炉畅叙,眼前的火锅翻滚着劳动者的智慧和生活给予的片刻轻松。
市场催生出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正宗的重庆火锅仍烙印着昔日的传统。比如当年几家人围烫一口锅“镶起吃”,如今虽已不再拼桌,却演化成了“九宫格火锅”。而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牛内脏,现在却成为了川渝火锅中的经典菜式。
重庆火锅从码头陋巷登堂入室的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川渝人民坚毅、火辣的智慧。他们将豪爽的民风混合在麻辣的汤汁里,形成了一方独有的风味,也让世界看到了川味的包容与多元。
然而事实上,麻辣火锅在重庆市井小巷里出现以前,就以古老的方式流传于中国古代,历史十分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重庆人与重庆火锅:
重庆一到晚上,便被一股浓郁的火锅味笼罩着。街道上发亮的不止是路灯、车灯,还有火锅店。充斥着童年的记忆,下楼随便选一个方向往前走,不出十分钟,就能找到好几家火锅店。每逢大小事,家里聚餐都会选择吃上一顿热腾腾又辣呼呼的火锅,无论是严寒的冬季,还是湿润的夏天。小时候沾不得辣,最初吃火锅的时候总用白开水涮一下才能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再需要白开水的洗涤,对火锅就跟像对心爱的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样,最爱那舌尖的刺激,流着汗夹着菜和三五好友有说有笑的酣畅淋漓,我也从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慢慢变成一个可以和朋友在街边开怀大笑的主儿。
火锅,真的改变了一个城市的气质,一个在重庆土生土长的孩子的心性。
许多外来的人,将成都与重庆的火锅混为一谈,其实确有诸多差别。成都火锅的制作基础上麻辣味显得并不是特别的生猛,正如成都的文化沉淀造就的成都人的性格一般,雯雯、表达的比较委婉,正如婉约派。豆瓣酱成为成都火锅的制作中经常出现的调味香料。由于豆瓣酱能缓解辣味的直接,并且能使香味多元化。所以吃起来入口是先香然后才是辣味和麻味,同时也增加了回味的厚度。然而,重庆火锅正如重庆人对于情感的表达一般直接、率真,正如豪放派。所以重庆火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添加豆瓣酱和香料这些食材的,而是利用牛油、花椒、辣椒的原始香味来使麻辣味自然醇厚。一点小小的改变,让重庆火锅在吃法上也是独树一帜。我童年时,时常跟着家人一道去老火锅馆内,记得那些特制的高大的桌凳,铁铜质的锅下,炭火熊熊,锅里汤汁翻滚,食客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盯着锅中的菜品,举杯挥箸。尤其盛夏临锅,在炉火熏烤中汗流浃背,吃得起劲时脱掉上衣赤膊上阵,大声叱喝划拳喝酒。重庆人吃火锅的豪放与气吞山河之势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这正是巴渝饮食文化的体现,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饮食文化心理的表现。



2、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的起源:
重庆人的生活,一天大都是一碗小面开始的,这已经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碗面,麻辣鲜香尽在里面,讲诉着重庆人爬坡上坎的生活,表达着重庆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
重庆小面简单直接,又含蓄内敛。它的佐料普通常见,却又多样且量不同;一碗面多达十几种的佐料,每一种佐料的量度各有不同,花椒一勺,两泼油辣椒,一泼蒜泥水。味道直击鼻腔和味蕾,里却藏着你熟悉又到不出的感觉。面条精道,富有弹性,入口有嚼劲。它实诚如煮面人,如大多重庆人般。佐料之间相互融合,佐料与面条之间的渗透,形成它独有的魅力。
对长期在外拼搏的重庆人来说,一碗地道的小面是一种感动,心中持留的乡思,那是一碗小面带来的重庆人心中抹不去的心灵痕迹。
在历史上,关于重庆小面的产生与三国有关。相传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命殒临沮,刘备兴兵复仇伐吴,最后落得个兵败夷陵,让陆逊一把火烧了个连营八百里,自己狼狈逃回成都,这才有了后来的白帝城托孤。在刘备得知关羽被枭首于临沮时,悲痛万分,感念桃园三结义之情,又想起关羽是河北人,爱吃面食,便屯重兵于古万州天生城,准备发动夷陵之战,刘备身先士卒并发动全体将士以面条为食以悼念亡弟并表明报仇决心,成为巴蜀历史上一段忠义佳话。瓷器口是重庆美食发展和传播的集中之地,它依靠着码头,过去,码头上随处可见光着膀子吃着热乎乎面条在这里讨生活的人们。这些人长期生活在水边,湿气重,寒气大,吃上一碗麻辣无比的面条儿,既可驱寒又可去湿。相传早年间,巴渝汉子一付担子走街串巷,扁担挑起箩筐穿梭于民居叫卖,担子上一边挑着炭炉,一边挑着各色小面和佐料,小面的品种有担担面、麻辣小面、酸辣小面、清汤小面、素小面等,这就是重庆小面最早的雏形。到了民国时期,一些人专门做起了麻辣面条生意,把加了荤料的面叫“大面”,把素面叫“小面”,这就是重庆小面的来源。
抗战前后和建国初期,吃担担面的大都是太太、小姐、公务员等,是来吃味品鲜的,担担面的面条少,用精荚的小细瓷碗盛装,佐料讲究。吃麻辣小面的,大都是经济不富裕的人,是解决填饱肚子的,麻辣小面面条多,多用大土碗盛装,佐料大众化。
改革开放后,重庆小面在质、味上大有提高,早已从小贩的肩头换到了街边小店,条件好了,佐料也日益丰富。每天清晨,看到上班的人们在面店大快朵颐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过去的担担面,蓬蓬面的身影,其中在小巷内的 有特色:一口锅,一个液化气罐,几张条桌几把椅子。佐料齐全,每样佐料中都有专门工具。锅内面汤翻滚,热气腾腾。小巷内的吆喝声、从这里飘来的香味,引起那些过往行人驻足,情不自禁地说声“好香”。早上的小面,在方便上、味道上、价格上,毫不逊于任何美食快餐。重庆小面已经脱离了食物本身的意义,成为了一种面条饮食文化,与重庆市民的生活紧密相联。
重庆小面最初有两种经营形式,一种形式是摆在街角、巷口的面摊摊(又叫摊摊面),早晨天还没亮,小贩们用板板车拉着或挑子担着炉灶,鼎锅,柴火,煤炭,盛满水的木桶,装满菜的筲箕,桌子,板凳,碗筷以及一应所需的作料钵及面条等,到达目的地后很快卸车、卸担摆摊,然后将火发燃,放上鼎锅,掺入水,水一涨便开张营业,摊摊面开始只出早摊,后来有的应需又改成了全天出摊,有的还盘下了门面,改成了座店经营,但摊摊面的叫法却一直沿承了下来。抗战期间,重庆上半城青年路口,有家摊摊面还在报纸上打出了“摊摊面”的广告:“好吃君子试试看,金钩抄手菠菜面,棒棒鸡才叫味道鲜。跳舞厅在对面,音乐悦耳好佐餐,你说安然不安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重庆城区的巷口、街头开有既可落座喝茶又兼对外出售开水的茶馆,后来开水生意做大了,又衍生出专事外卖开水的店铺,大街上出售开水是重庆人性格撇脱的又一体现。那时,家庭中烧水的燃料均是煤炭或柴火,要烧点开水很麻烦,到开水店花一、二分钱就能打满一个五磅或八磅温水瓶的开水,即方便又省事。重庆城最初开水店的灶台造型很特别,灶台上两口大瓮锅、几个鼎罐似虎头状,整个长方形的灶台似虎身状,灶台烟囱直立似虎尾状,遂得名为老虎灶。随后,老虎灶的灶又改为锅炉,虽然其形已变,但称呼未改。由于老虎灶打开水特别方便,煮面又必须得不停地添加新鲜开水,有的面贩盯准这个契机,选择在靠近老虎灶不远处摆摊卖面,难怪旧重庆不少出名的摊摊面多与老虎灶相依为伴,甚至有的老虎灶老板还练手做起了小面营生。老虎灶开水煮出了重庆小面的另一番天地,现在,老虎灶已经消声匿迹,但老虎灶与小面的这段姻缘是老重庆人心中永远珍藏的记忆。
另一种形式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担担面,小贩把开摊摊面的所需物品(除桌、凳外)进行缩体后,按序塞进特制的方形挑担里,一边装着火炉,鼎锅,煤炭,水桶,小风箱等行头,另一边盛着面条(抄手)、碗筷、佐料钵和其它杂什,扁担一上肩,说走就走,说停就停,只要听到一声“煮碗面”,他会马上答应“要得”,并立刻就近寻一个相对平整的坝儿,落底卸担,然后以十分娴熟的动作,下面,打佐料,嘴里还不厌其烦地应酬左右,什么:“山珍海味过干瘾,还是担担面实在。”“单碗酒喝起舒服,担担面吃起爽快。”“小磨麻酱喷喷香,叙府芽菜带回甜,每样佐料不能少,保你明天还想来。”等等。随着时间推移,摊摊面和面馆逐渐增多,担担面的生存空间则越来越小,于是挑担小贩们也纷纷加入安营扎寨的面商队伍,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正东担担面,正东担担面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邹容路和保安路(现八一路)十字路口保安路一侧第三个门面正式登堂入室座店经营,当时,为了表示此面店的经营特色和秉承正宗,还专门在店门前置放了一副供应担担面的担子。后来,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以及八一路的片区改造,正东担担面退出了人们的视线。2011年,重庆渝中商业发展公司为恢复老字号企业,挖掘曾经有影响力的小吃品种,又在渝中区石灰市30度街吧将正东担担面重新开张问世,使正东担担面不在成为记忆。现在,重庆挑担卖小面这种经营模式虽已消失,但担担面在麻辣味厚的基础上所呈现的芝麻酱、芽菜香及干溜巴味的风韵却一直沿袭了下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磨砺,担担面已经成为重庆市的著名小吃,曾获得中华名小吃殊荣,并在中国美食节上被评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正是因为摊摊面和担担面的流动性大,早期的面摊基本上都没有为其起一个店名,人们也习惯地以面店主人的姓氏及家中排行称呼,如赵五、二娃、王姐、九妹、李嫂等;也有以面摊主人的特征称呼,如胖妹、黑娃、老太婆、眼镜等;还有以面摊所在地理位置称呼,如洞子、转角、巷子口、十八梯等。面摊升级为面店之后,面店老板为了满足食客的心理需要,基本上都没有对称呼进行改动,他们说,面店姓甚名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食客们记得面的味道。这种面店取名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流传至今,如现在的陈氏、张大娘、邓记、老邱、李姐、陈嫂、董小面,以及机场、彩电、金科、龙湖、枯井湾、花市、巷巷面等。
自古以来,我国有南方喜米食,北方喜面食的饮食传统。
但是,重庆不属于北方,为什么却对面食情有独钟呢?这其实和重庆历史上的几次重庆大移民有关,《华阳国志》中就有“汉家食货,以为称首”的记载,说的是从中原地区传入川、渝境内的面食非常地道(其中包括面条),斗转星移,重庆人对移民所带来的各地面食品种进行甄选、移植,特别是在清朝初年认识了辣椒并将辣椒运用到面条的佐料中(本应叫调料,根据重庆人约定成俗的习惯叫做佐料),再经过岁月磨砺并以重庆人特有的饮食思维方式和食俗习惯进行改良、完善,铢积寸累方呈现今日之芳容。
重庆人吃面与我国其他地区有着很大的区别,北方大部份地区早餐是很少吃面的,而重庆恰恰是早餐吃面多于中餐和晚餐。面在其它地区的叫法各异,包括拉面、打卤面、大肉面、刀削面、阳春面、烩面等等,而重庆却叫“小面”,为什么叫“小面”?究其原因有四,一是早期经营面食的场地大多以地摊的形式在街角,巷口,地方窄、面积小;二是早期重庆的面条多已素面出现,随着移民的深入出现了加入各种臊子的荤面,为了区别荤与素,就称素为
小;三是吃面简便,快捷,随意,没有那么多的过场和讲究,小面体现的是便、快之意;四是吃面廉价不贵,小则安饱。取名小面,是重庆人特有的谦虚豁达的性格使然。小面叫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有拉近距离的亲近感。事实上,虽叫小面,却是小中自有大文章,小中自有大市场。小面的小,不仅仅意味着简单,更代表着重庆人轻巧的生活态度。”沈宏非的这句话说得准确。那种举重若轻、看淡一切的豁达,才是重庆性格。每天早晨,不管白丁还是鸿儒,无论土豪还是屌丝,都齐刷刷地蹲在路边,或者倒背着领带,或者露半截嫩腰,面红耳赤地对着一碗面,吃得山响,深藏功名。
重庆人会吃,重庆人好吃,早已经闻名全国,且不说那源于两江,兴于两江,走出两江的重庆火锅,以及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以味制胜的重庆川菜,仅是一碗小面便能领略到重庆美食的无穷魅力。

TOP

安徽宿州风物胡雨晨 2014211094

一、安徽宿州特色小吃
1.符离集烧鸡
符离镇地区烹鸡、吃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有名的是徽香源和刘老二)。符离集烧鸡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本地当年肥健壮麻鸡且以公鸡为良。宰杀前需饮清水并洗净鸡身然后“别”好晾干用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 种名贵香料,放在保留数十年的陈年老汤手里,先用猛高温卤煮,再经文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可捞出。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鸡,香气扑鼻,色佳味美,肉质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而丝连,骨酥嚼之即碎,口有余香。如在出锅后趁热轻轻提起鸡腿一抖,鸡肉便会全部脱落,而明架相连。

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之玄孙钱铿发明烹鸡术,并因向尧献野鸡汤而受到赏识,被封于大彭(今徐州)为君,因称彭祖。《楚辞·天问》载:“彭祖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彭祖不但是传说中的八百岁老寿星,而且还被尊为中国烹饪术的创始人,更是烹鸡术的始祖。
1984年,江苏徐州考古发掘汉墓,在楚王刘戊之墓的庖厨间,出土文物有铜鼎、盆、勺等食物容器及铁釜、陶甑等炊煮器具。据说在庖厨间保存有楚王属县的贡奉物品符离鸡,符离鸡盛放在陶盆内,上有泥封,并盖有“符离丞印”的封记,鸡骨基本保存完好。据考古专家鉴定和推断,是古符离县贡鸡。这一发现证明符离鸡的出名,至少在2000年以上。相传,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宿州知州张开仕进贡符离集卤鸡,乾隆帝品尝后称赞不已。
现代定义上的符离集烧鸡(其中包含多个知名品牌,如徽香源),其制作技术形成于20世纪初。1910年,原在山东德州经营“五香扒鸡”的管再州,因其独生女儿嫁到符离集,而迁居符离集,继续经营“五香扒鸡”。后为适应顾客口味,招徕生意,管再州在制作工艺上作了改进,成了当时有名的“管家红曲鸡”,兴盛一时。1915年,江苏丰县人魏广明来符离集经营烧鸡。他在管再州制作的“红曲鸡”的基础上,增加配料,美化造型,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符离烧鸡。1952年,符离人韩景玉吸取管、魏两家制作的优点和特长,在配料上力求齐全,在技艺上精益求精,逐步发展成为色、香、味、型俱佳的名特产品。
1956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食品展销会上,符离集烧鸡以其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名列前茅,受到欢迎。1959年被推选到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的接见。1956年,在全国食品工业会议上被评为中国名菜,列入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1980年在全国食品总公司举办的熟食品内部展销会上又名列第一。1982年,在全国食品评比会议上,又被评为优质名特产品,获得商业部颁发的“优质名特产品”证书。2004年10月,《符离集烧鸡》安徽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2005年7月18日申报了符离集烧鸡原产地域保护并取得成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5月11日,国家标准化协会九位专家一致通过符离集烧鸡国家标准,使符离集烧鸡有了“国标”;2008年,符离集烧鸡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萧县面皮
萧县面皮,是萧县名小吃、安徽省区域性代表美食。萧县面皮是将小麦面水放进面锣中蒸做出的,加入秘制辣椒油、黄瓜丝、甜榨菜、面筋卷、绿豆芽或调制而成。萧县面皮具有皮薄、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的特点。在安徽宿州萧县大街小巷均可看见它的身影,现流行于全国各地。2017年1月17日,萧县面皮获得游安徽不得不吃的金牌小吃荣誉。
传说,面皮是曹操发明的,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从北方带的粮食囤积在一起,不巧遭了雨水,为了不让军中厨子被治罪,他把这些泡了水的小麦磨成粉后,洗成面筋,做了面皮,不仅帮士兵们改善了生活,洗面筋的水还可以用来煮粥,一举两得,两全其美。萧县面皮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点,是汉族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萧县面皮和传统的陕西凉皮不同,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外地很有知名度但不同与机器制作的那种,纯手工的做法如下:(1)洗面。面粉放在盆里,然后加水,用筷子一个方向搅拌。慢慢加水,将干面粉逐渐和成稀软面团。慢慢的将面团搅制光滑,饧起来。然后每隔大约半小时重复搅动面团一次,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给面上筋。一般饧1.5至2个小时即可,往面团的盆里加水,开始洗面。两遍之后,便可以初步看出面筋来。洗去的面水用另外的盆盛着,不要丢掉,一直换水洗面,一直洗到水变清即可。洗出的面筋。面筋在做面皮的时候放在锅里蒸熟切块即可。(2)蒸制。洗出的面水。面水洗出后放在那里,不久淀粉会沉淀下去,这时,把盆里的清水控出,留下面的淀粉糊做面皮的箩。经过试用,这个箩选的还不错。做面皮的时候,直接用勺子舀上些淀粉糊即可,喜欢厚的多舀一勺,喜欢薄的少舀一些,自己可以自由掌握,舀好后把箩放在锅里蒸即可,面皮蒸好后,拿出箩时,先放在冷水里激一下,这样容易把面皮揭开来。(3)调料。面皮吃起来,辣椒油很关键,先把油用花椒大茴烧热爆香。准备一个小锅,放上辣椒粉和白芝麻。捞出花椒大茴,把热油倒入辣椒粉和芝麻里,好香的味道。黄瓜切丝,蒸熟的面筋切块。将做好的面皮切条,放入大碗里,加入黄瓜丝、面筋,放入食盐和味精,再将辣椒油倒入拌匀,即可食用。
材料:萧县面皮的辅料很有讲究,一般只放黄瓜丝、面筋。


有的商家加入榨菜,绿豆芽,花生米等材料。调料有盐、醋、味精、辣椒油,调面皮时放多少调料完全依照各人的口味来定。调好的凉皮皮子白里透亮、黄瓜丝现着绿、辣椒油敞着红,好吃又好看,是很不错的消暑食品。
面皮可以卷着吃。萧县面皮以前是没有调制的,大多是卷着吃,主要在集市中叫卖,一个中年阿姨,推着一个自行车,车后拖着一个圆盘,面皮的做法都是在盘中进行,摊开面皮撒上盐、滴两地香油、放上面筋、黄瓜。全程动作不过10秒钟,动作娴熟,绝对让你看的目瞪口呆,几乎每一个从萧县走出去的人都吃过萧县面皮,往往功成名就得萧县人回家时大鱼大肉不吃,先来一个萧县面皮,回忆自己的青春年华。
也可以调着吃。随着社会的发展,萧县面皮技艺也在进步,出现了调的吃法,主要是选用手工做的薄面皮,切成大块状,配上面筋、黄瓜、滴上几滴香油、辣椒、甜醋自己放,特色主要体现在是否是手工面皮和秘制的辣椒油上,谁家的好不好吃,第一口便能知晓。
二、民间文学“鞭打芦花”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鞭打芦花》,是春秋末发生在萧国(即今萧县)的一则真实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闵子骞是中华民族的“孝悌”典范,两千多年来在我国各地广为流传。2006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鞭打芦花》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鞭打芦花”成孝道典范

“鞭打芦花”,是春秋末期发生在萧国(即今萧县)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闵子骞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这则故事反映了“孝道”这一儒家思想,蕴含着当时人们的愿望和理想,弘扬了传统美德。这则故事长期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在主要情节不变,细节、语言各异的情况下,在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为流传,并被改编为地方戏和曲艺演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积极的影响。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常受后母虐待,却怀“忠恕”之心,矢口不讲。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萧国一山村旁,风雪突起,车上的二弟喜眉笑眼,子骞则冻得瑟瑟发抖。其父见状,怒用鞭打,刹时间子骞的袄烂而芦花飞,骞父发现幼子棉衣则裹着丝绒,始明真相。其父立即赶车返家,愤怒休妻。子骞跪求父亲饶恕后母:“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感动认错,一家人复又和好。后来,孔子知道了,夸赞道:“孝哉闵子骞!”(闵家居住的乡村,即今宿州市埇桥区闵贤乡)。
《鞭打芦花》之所以可以从众多民间文学作品之中脱颖而出,因其主要特征和价值都是不可复制的。
首先,它的流传时间长、地域广,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孝道”是社会对为人子女的一种道德规范,而抚育子女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故事中反映的“尊老爱幼”的问题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内容与方式紧密相关,反映了那时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体现了他们的情感与思想活动。在《鞭打芦花》中,“衣”是一件不可或缺的道具,故事通过“衣”的对比,突显了“爱人”、“忠恕”和“尊老爱幼”的主题。与一般的民间故事相比,更集中、更深刻、更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这正是它能在全国广泛、长久流传的根本原因。
另外,由于德行出众,又身为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在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孔子和司马迁对闵子骞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也为后人研究孔子“爱人”、“忠恕”的儒家学说提供了依据。
再从其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来说,《鞭打芦花》体现的“孝”文化是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理念,自孔子开始,孝德便作为“仁之本”、“百义孝为先”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美德和道德原则,即使是当代提倡孝道文化也是安邦定国的举措之一,可见故事中的“孝”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看,《鞭打芦花》这则故事对传扬我国传统美德、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团结、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胡雨晨 于 2017-10-21 10:44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