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流域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旧称楚调、汉调或黄腔,1914年改名汉剧。影响北及北京、南遍江南,直至国外新加坡等地。对川剧、湘剧、赣剧、桂剧、粤剧、滇剧等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汉剧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为京剧创史人之一)等人进京加入徽班,汉剧与徽剧融合而形成京剧。汉剧在湖北发展形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4支流派。各派间在方言上略存差异,演出上各具特色。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属皮簧腔系。秦腔传入鄂西北演变为“襄阳腔”,后称西皮;二簧则来自安徽。皮、簧原是两种独立的腔调,各有剧目。约在清中叶,两种腔调融合而成为一个声腔系统。西皮高亢激越,爽朗流畅。二簧腔柔和委婉,抒情苍凉。除皮、簧两腔外,另有吹腔、杂曲、小调等。汉剧曲牌共有400余首。伴奏分文、武场,文场以京胡、二胡、月琴、三弦为4大件,还有笛子、琵琶、唢呐等。武场除鼓、板、锣、铙外,还用马锣,并吸收了川剧锣鼓的打法,颇具特色。汉剧脚色,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共10行。汉剧的传统剧目有近千个,一部分现已失传,今仅存有660多个。其中西皮戏330多个,二簧戏180多个,两者兼唱的有70多个,另有一部分杂调小戏。其内容大都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早期以本戏居多,进入城市后,逐渐改以折子戏为主。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哭祖庙》、《兴汉图》、《窦娥冤》、《打花鼓》等,其中一部分已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片或教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