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关羽,就会想起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会想起许都护嫂、夜读《春秋》的佳话;会想起千里走单骑的豪迈;会想起败走麦城的辛酸……尘土**,宝马疾驰,赤兔在远天扬蹄嘶鸣,蔚为壮观;青龙偃月刀反射出的冷冷月华,定会刺得我们流下怀念之泪。
一、关羽基本情况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卒于公元219年,河东解梁(今山西运城市)人,三国蜀汉名将。他死后备受民间推崇,又经历朝褒封,号“武圣”,与 “文圣”孔子齐名。
二、关羽传说概念及主要内容
关羽传说是指经长期流传、演变、加工而日臻完美动人的有关关羽降生出世、姓名由来、主要活动及死后显圣等的故事。这些传说体现的关羽精神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的道义取向及美好愿望,是人类战胜自然与社会矛盾的精神力量,大都带有浓厚的神话传奇色彩。关羽传说内容广、数量多,主要有:关羽为火龙星转世、关羽为草龙转世、关羽为南海龙王转世、青龙偃月刀传奇、刘关张打斗成兄弟、秉烛达旦读《春秋》、斩颜良诛闻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貂蝉、华容道义释曹操、与孔明对弈、大意失荆州、土地爷服关羽、沈坤求题歪打正着、关羽帽子颜色问题等。
三、关羽传说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一)人类需要战胜自然及社会矛盾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有着软弱的一面,当人力无法克服自然力或社会矛盾时,必然要“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1)。这时人们便造就了神这种“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以作为精神上的支撑和安慰。众多武将中,关羽因忠义至醇、神勇超人、武艺绝伦、光明磊落等突出优势而被人们选中作为一种超人间力量的神灵加以顶礼崇拜。即所谓关羽“亘万古而为神”(3),“佑我皇明,亿万年祗”(4), “旌善诛恶康黎元”(5), “镇抚海澨,再战歼倭” (6)等等,以此作为保卫国家民族以及维护人民利益的一种支撑力和精神安慰。当科技进步了人间力量能够征服自然力解决社会矛盾时,属于“超人间的力量” (7)的神,也就自然消失了。
(二)封建统治者需要政治思想代言人
封建社会里,皇权是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常成为斗争焦点,血缘宗法为皇位继承权提供了不可变易的原则,符合这些原则的便是“正统”,反之就是 “篡逆”,因此维护“正统”便成为封建宗法政治核心,因而具有这种正统观念的关羽就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思想代言人。比如17世纪清朝入主中原,为巩固统治,便从关羽身上寻找政治号召的取向,他们于是强调道义,宣扬满汉是道义结合,海枯石烂,情义不变。又如中华民族历来尚武,所以即使在近代虽屡遭外侮犹自强不息,关羽刚毅威猛的性格正好诠释了这一点。
(三)人民群众需要价值理想与价值追求的载体
封建时代,人民群众最高道德、情操和伦理关系是“义”,这种人们之间相互信赖、相互扶助的同情心、责任感概括了那一时代的英雄气质。出于小生产者狭隘心理,“义”就其个人行为来讲,所维护的只是某一集团的利益,但当时,“义”终究是一种进步道德观,它提倡的扶危济困道德责任感本质上符合人民意愿。因而关羽以其重“义”而成为“义”的道德伦理关系代言人。
(四)各行业都需要行业精神寄托者
道教将关羽作为财神来供奉,其职能除了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外,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等。这种信仰在清代被各行业所接受,对关羽顶礼膜拜。原因有三:一说关羽生前善理财、长于会计业务;二因商人谈生意作买卖最重信义,而关羽信义俱全;三传关羽逝后真神常回助战、取得胜利,商人重视东山再起。
(五)关羽品质正是人类的精神力量,是封建统治者推崇的道德理念,是人民群众和各行业信奉的价值标准
关羽传说体现的“忠、义、仁、勇、诚、信、礼、让”等品质集中了中华传统美德,他代表的社会观、价值观、审美评判既是人们需要的精神力量,又为统治者极力推崇,也体现了民众的社会愿望和理想人格,官取其忠、商取其信、民取其义、三教九流各取所需虔诚供奉,都寄托了各自的思想愿望。
四、传说中关羽与关羽本身
(一)关羽本身
1、艺高人勇
魏文帝君臣皆称关羽为蜀国“名将”,这种赞誉符合历史真实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曹操最著名的谋士郭嘉称“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魏国名臣程昱也说“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陈寿云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为世虑臣”。当时人常称誉武将“为万人之敌”,谋臣为“万人之英”。这里“万人”乃多的概数,武将言其武勇胆识、武艺超群;谋臣则言其立国安邦,文武谋略在众人之上。曹魏谋臣刘晔更说“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孙吴名臣周瑜称关羽“皆熊虎之将”。吕蒙数称“关羽实熊虎也”。陆逊称关羽为“当世雄杰”、关羽有“骁气”。这里所谓“熊虎”,虎为百兽之王,熊乃兽中之凶猛者,以此喻关羽乃武将中之佼佼者,所谓“雄杰”、“骁雄”、“骁气”,都是指关羽具有名将的英气、骁勇和风度。总之,上述诸人对关羽的各种称道,表明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名将所应该具有的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2、忠诚有加
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无久留之意,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 (8)。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9)
3、心胸狭窄,不识大体
关羽修养欠佳,比如他排挤诸葛亮、忌妒马超、蔑视黄忠。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心中不悦,刘备察觉后就严厉批评他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10)。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收降了马超,自领益州牧后,拜马超为平西将军。关羽因马超并非旧友,又闻说马超勇武,心中不服,便写信给诸葛亮,问 “超人才可比谁类?”诸葛亮知其意,便回信说“孟起(马超字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黥布即英布)、彭(彭越)之徒,当与益德(张飞字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11)关羽得信,大悦,把它拿给宾客传看。 4、自大自负,不识抬举
关羽曾以“虎女安肯嫁犬子” (12)如此恶言拒绝诸葛谨为孙权儿子向他提亲。当时,论权势就只有曹操与刘备可与孙权媲美,孙权又与刘备为同盟,怎能以“犬子”来称乎友国元首儿子?就算不愿,也不应恶言相向。
5、谋下于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三国里,关羽作为主帅只胜一战即水淹七军,但胜后仍不能克樊城;另还有任用麋芳、傅士仁之误和与吕蒙联络之失等,很难说他是成功的军事家。关羽军队扩增,粮食匮乏,他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粮草运送跟不上,大怒说“还当治之”(13),二人于是存有叛心,但在危急之时却又重用二人,以致雪上加霜、兵败麦城.
(二)传说中关羽
传说中关羽“忠、义、仁、勇、诚、信、礼、让”等品质集中了中华传统美德,是人类的精神力量,他代表的社会观、价值观、审美评判既为统治者极力推崇也被老百姓、各行业所接受。
相传关羽守信忠诚。刘关张宴桃园结义后,关羽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相传关羽及刘备二夫人被曹操俘虏至许都,曹操对关羽百般殷勤,关羽却封金忌酒。曹操将关羽置于一宅两院居,关羽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独居外间。曹操又为关羽派去乐师及美女,关羽无心听乐,且令美女去服侍刘备夫人。曹操无奈,最后竟将关羽与刘备夫人关一室,关羽仍不为色情动,从容燃烛独坐室外,通宵达旦、专心致志读《春秋》。曹操肃然起敬。
又传说关羽勇武异常。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时关羽正在宴请诸将,“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14)。 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这段时,更是精彩:“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15)另外,关羽的超凡勇武也得益于他的青龙偃月刀.关于青龙偃月刀,这里还有一个美丽传说.关羽师傅朱厅是五台山隐士。初,朱厅让关羽去懒龙沟挑水,懒龙沟地势险要,且只有一架石桥可过,五步一石,离地十几丈。一天,关羽因生病疲劳不甚掉下石桥,可刹那一道青光飞来,关羽顿觉两耳生风,一睁眼已在一处高岗上,只见金光万道,原是一把明晃晃大刀。他兴高采烈地擎着刀回去给朱厅看,朱厅倒吸一口冷气,这刀离自己还有三尺来多就冷气逼人,靠自己还有两寸寒毛就直往下掉,蓝色刀身,一巴掌宽的刀苗子,一指宽的血槽,刀盘上面龙首的两只龙目放出红光。朱厅接刀来看,刀瞬无光,两只龙目也闭上了。朱厅一惊,即问此刀来由,又惊,于是才开始教关羽武功,原来关羽聪慧无比。后关羽被害,刀尽失光。待关族被灭,青龙偃月刀一声巨响,化作青龙直奔东天。到了关东,青龙心中不满生怨气,长叹吐怨惹天塌。
关羽传说还刻画了智慧仁义的关羽形象. 很早以前解州西关关庙比土地庙香火旺,土地不服。一天,关羽外出,便请土地代管庙事,土地暗喜:“这回可借他神位大显身手了。”他刚坐上关羽神位,就有四人进庙,土地道:“你们问什么,快给我土地爷一一禀报。”一老者顿了顿,道:“求你别叫天公下雨,我的烟叶都霉坏了。”一中年汉子接着说:“求你快让天公下雨,我的庄稼地都裂了缝。”另一老头则讲:“求爷别刮风,我的果树开满了花,风起花落没收成。”最后一老太婆道:“求爷刮个顺船风,我有急事回家中。”土地犯了难,只好先找托辞打发四人回家。后土地嘴里喃喃自语:“非我无能,这事太难办,就他关帝在也不行。”这话正好被回庙的关羽听见,关羽问后不加思索地道:“这有何难!白日太阳晒烟叶,夜晚下雨浇农田;风来不进果林去,顺河送客莫偷闲。”土地终于服输!还有关羽义释貂蝉的传说.一说关羽藏起貂蝉,曹操派人捉拿,貂蝉扑剑自戕。另说貂蝉在关羽安排下返故乡,终老故土。
(三)传说中关羽与关羽本身的关系
关羽本身是传说中关羽的基础,传说中关羽以关羽本身为渊源;传说中关羽是关羽本身的虚化、美化、理想化、神化,我们所尊奉的关羽是历代统治者、文人及百姓的虚构形象。
比如:关羽是《三国演义》中虚构最多的部分之一,这个艺术形象的产生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而元朝并不重用汉学,文人闲散于世、备受压抑,饱学之士多以外族当政为耻,这就有了皇权正统学说传播的土壤,就需要一个维护正统道义的有力形象。而史实中关羽智勇忠义原形可塑性很强,罗贯中就移花接木、互换角色、虚构情节,把关羽塑造成忠信礼义具备的全才形象。这样关羽在沉寂了几百年后,因一部小说被重新推到了史海浪尖。《三国演义》总成过往传奇、野史、戏曲、地方世代说法、被官史避畏说法、说部话本及民间传说中关羽的故事,和史书中关羽事迹有出入。对关羽的描写, 《三国演义》较《三国志》夸大许多也更戏剧化,但因《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其关羽形象也更深入人心。下例可说明《三国演义》和史书中关羽描写的出入,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为汉末、魏晋以来的传说;土山约三事是战败被擒后投降;文丑实死于乱军中;而桃园结义、五关斩六将、战黄忠、手持青龙偃月刀、坐骑赤兔马等都为传说。我们看对于关羽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事件,《三国志·蜀国传》中记述:“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关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16)。《三国演义》却用二回半、万余字虚构,使关羽的忠义形象更加丰满,让人觉得关羽更有人情味更可亲,拉近了关羽神人的心理距离。
又如:关羽并非一下成武圣,史书载,关羽正式成为地方政府祭拜之神是在擒于孙权斩于临沮后约850年(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
五、关羽传说的本质及特征
本质上,关羽传说体现的“忠、义、仁、勇、诚、信、礼、让”等品质集中了中华传统美德,是人类的精神力量,它是封建时代人们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载体,更是封建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关羽传说具有虚化、美化、理想化、神化、实用化、精神化的特点。
六、由关羽传说引发的关羽文化及关羽崇拜现象
(一)关羽文化
千百年来,人们说、画、唱、赞、拜、学关羽,小说、故事、评书、戏曲浩如烟海,历代为他褒封职位用尽人间美词句,形成了海内外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那么什么是关羽文化呢,关羽文化指关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及其对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关羽文化综合为八德:忠、义、仁、勇、诚、信、礼、让。关羽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有很深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发掘并深刻研究下去。
(二)关羽崇拜
1、朝廷加封
关羽是人,最高官位是前将军、寿庭侯,死后却成为神。历代封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视关羽为“忠义”化身,祈求他保国安民,并以之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关羽地位逐步提高,他-检举他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2、民间崇拜
关羽的民间地位也同时达到顶峰。历史上,江南一些城市的百姓在惨遭清兵和外国侵略军屠杀时,曾抬出关羽神像聚集民众、抵抗外辱。民众遇天灾、人祸、疾病、争执时,则向关羽求雨、求药、求他驱灾阵魔、正直决断。地方也祈求关羽除暴安良。百姓尊他 “关二哥”,店铺显著位置一定要供奉起关羽正气凛然的神像。
3、关庙建筑
关羽为中国神明中祠庙最多的一位。陈隋间,佛教在当阳首建关庙。至迟宋朝末年,民间供奉关羽的庙宇已经“郡国州县、乡邑间井皆有”(17)。元代民间对关羽的崇信有增无减,元皇帝也曾遣使致祭。清代,仅北京就有关庙116座,且有些关庙的建筑规模远远超过了孔庙。今北京仍有一百多座专、兼供关羽的庙宇。现国内所有关庙中保存完好的有五六处,而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是位于关羽故里——山西运城解州城西关庙,它也是全国至今完整保留的最大的一座关庙,乃天下第一关庙。
4、关羽戏剧
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三国戏”热和“关公戏”热,许多著名剧种都有相当数量 “三国戏”和“关公戏”。
舞台上,关羽完美的英雄形象都是依据野史、《三国演义》的描写而创作:面如重枣、长髯飘拂、威武气概。
旧时上演关戏规矩很多,比如演《走麦城》时,台上下烧檀香、点蜡烛;清宫演关戏时,帝、后、妃都得离座走几步后才能坐下看戏。而今也有不少禁忌,演关羽的演员上妆后不可大笑,其他人看到上妆的关羽也不能举动失仪。
5、道教中关羽
道教称关羽 “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护法四帅之一。后商贾盛,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保护工商业兴隆。
6、三教合一
作为圣,关羽还铸造了一个任何圣都未达到的高度:儒、释、道均尊其为神。儒家奉其为武圣,佛门奉其为伽蓝护法神,宋徽宗封其为道教崇宁真君。
7、港台信仰
在香港,比如警察与三合会对立,而两者都崇拜关羽,且不认为有信仰冲突。许多商店也都供奉关羽,希望能保佑店铺。另也建有不少关庙。
近代,一些民众逃往台湾时将关羽传说也带去并使之流传下来。台湾称关羽“恩主公”,称关庙 “恩主公庙”。 另外,也称关羽 “第十八代玉皇大帝”。据民国48年台湾文献委员会调查,当时全台有192座关庙,香火鼎盛,其中香火最盛的是台北行天宫。
8、国外名声
明清后,供奉关羽的庙宇不仅遍布中国内地、边疆,如蒙、藏,还延伸至朝鲜及海外。现在英、美、日、朝等国也有不少关庙,关庙随华侨足迹遍及世界。可以说,关羽是中华民族跨国英雄第一人。
七、关羽传说的历史作用、可取处、局限性以及对待态度
关羽传说所体现的“忠、义、仁、勇、诚、信、礼、让”等道德意识是中华传统美德,它为人类战胜自然与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精神力量,巩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为人们的价值理想提供了载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保家卫国、振兴民族也有其作用.它也会影响到我们现代的精神生活而具现代价值,但同时也具有历史局限性,因为民间传说的审美趣味、价值评判实际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反映了封建文化形态的历史特征,打上了特定时代的印记,不可避免地显出时代局限。比如出于小生产者狭隘心理,“义”就其个人行为来讲,所维护的只是某一集团的利益。今天我们讨论关羽传说,既要充分肯定它所反映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赋予其时代内涵,又要清醒意识到它所反映的封建文化形态的历史特征,批判继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让它为我们服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