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人类学评论目录(已更新到第21辑)

中国人类学评论目录(已更新到第21辑)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辑目录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


目录


代发刊词——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 费孝通

回顾与展望

过去25年来的中国人类学研究:对其成就与问题的思考 王铭铭
中国民族学的现状与展望 杨圣敏
中国人类学世纪回眸 周大鸣 刘朝晖
论中国场景下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王建民
反思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史 胡鸿保 李红武

跨学科讲坛

我与互惠人类学 [法]李比雄
如何理解中国及其现代 汪晖

追忆

费孝通先生1996年学术活动的几个瞬间 潘乃谷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

[按语]
白素珊/生产自我与生产国家——“中国农民”变幻的经济、景观与发展的所有权
熊彪/中国民族志本土化建构及方法
张跃宏/中国的变迁和中国人的身体
贺霆/中医在法国——探讨在西方进行人类学研究的方法
米尼克•希珀/“别娶大脚女人”——从传统智慧到世界公民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彭文斌/西南“道”与“行”之个案
杨圣敏/质性与量化研究的关系——从一个案例看如何分析调查材料
吴飞/自杀研究与中国人类学的理论探讨
潘蛟/美国的民族识别问题
黄平/知识社会学与中国知识分子
杨念群/在地化研究与中国社会史前景
齐琨/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相关其传承与变迁的民族音乐学研究
潘守永?博物馆与文化再现:人类学的视角

人类学实地研习营

第一届人类学研习营活动报告
物·展示·文化——围绕“物质文化”的研讨([英]罗兰、[台]黄应贵、王铭铭、[英]王斯福、[港]林舟、[加]彭文斌、汤芸、刘雪婷、王建民、和少英、杨正文)

述评

从脱嵌到嵌合——评波兰尼的社会思想 刘阳
当库克与夏威夷人相遇——从《历史之岛》看萨林斯的历史人类学 舒 瑜
符号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符号——评《穿越时间的文化:人类学的路径》 张原

书评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费孝通著)/吴世旭评
《从书斋到田野》(林耀华著)/汤芸评
《重归“魁阁”》(潘乃谷、王铭铭编)/郑少雄评
《林惠祥纪念文集》(汪毅夫、郭志超主编)/蓝达居评
《李亦园自选集——从民间文化看文化中国》(李亦园著)/覃慧宁评
《西方与非西方》(王铭铭编)/曾穷石评
《中国人类学史》(胡鸿保主编)/张帆评
《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庄孔韶等著)/刘琪评

稿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辑目录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2


目录

乡土中国与人类学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经济 费孝通
地方世界:现代中国的乡土诗学与政治 [美]杜赞奇
秩序与叙述
——20世纪50年代嘉定县乡村的犯罪与财产法秩序 张佩国
认同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
——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 赵旭东
人类学追踪调查的虚与实
——重访南景村的思考 孙庆忠

跨学科讲坛
韩国人类学的中国研究,兼及东亚人类学 [韩]金光亿
从礼仪看中国式社会理论 王铭铭

追忆
桃李不言自成蹊——记田汝康先生 褚建芳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
朱晓阳/时间、空间与穷人和共有地——当代运用人类学与案例
王铭铭/人类学与民族研究
郝苏民/人口较少民族口承文化遗产保护——难题与启示
葛希芝/中国马达:谁在操作?

学术会议纪要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建民

人类学实地研习营
第二届人类学研习营活动报告
阅读“中国民间宗教”
整体性或关联性?
——缘起于弗里德曼与费孝通先生的一些思考 张 原
礼——行为还是结构 伍婷婷
以民间宗教为桥梁通往社会
——“文化霸权与中国民间意识形态:导言”读后感 杨清媚
一个土著的辩护
——作为道德的历史与表征价值的宗教 张亚辉
弗里德曼到桑高仁 舒瑜
晚期中华帝国与地方社会关系的新视角
——读柯大卫“村庄中的皇帝” 刘雪婷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国进民退背景下的喧哗与噤声 郑少雄
“大传统”和它的影子
——“正统”观念与一个仙姑的“灵力” 汤芸 张原

述评
遗产记忆与后殖民时代的博物馆 [英]罗兰
社会记忆·景观·叙事 汤芸
建筑的人类学研究 吴世旭

书评
《杨成志人类学民族学文集》 杨成志著 曾穷石评
《李绍明民族学文选》 李绍明著 舒瑜评
《回纥史》 杨圣敏著 孟航评
《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 王建民等著 李小敏评
《反思本土文化建构》 赵旭东著 熊春文评
《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
薛艺兵著 肖琳评

稿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3辑目录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3


目录

人类学与民族研究

笔会——族群认同与他者观念

按语 王铭铭

哈萨克他者观念与族别研究的反思 王建民
纳日人与他者观念的时空情景 翁乃群
满族及其他 胡鸿保
彝人与流变的他者 潘蛟
从他者看“夷汉杂处” 汤芸
贵州苗人馈赠交往中的礼物象征与“他者”观念 张原
“西南他者”与《云南志略》 梁永佳
博物馆作为镜子——中国生态博物馆的他者观 潘守永

理论探讨
“中间圈”——民族的人类学研究与文明史 王铭铭

田野调查

陇人的家屋及其意义 张江华
草原上的学校——牧区蒙古族基层教育事业的变迁 马戎
昌都藏族农民的单一婚姻原则 张建世

跨学科讲坛
人口较少民族的口承文化遗产保护——难题与启示 郝苏民

追忆

祖尼小镇的结构与象征——纪念李安宅先生 陈波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
英雄祖先与兄弟民族 王明珂
变更社会中的人类学 邵京
在科学与宗教之间——印度关于海啸的占星学解释 梁永佳

学术会议纪要
“不同文化中的他者观念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铭铭

人类学实地研习营
第三次人类学研习营活动报告

述评
人类学与物质文化 黄应贵
关于空间的社会理论与人类学反思 李小敏
背负着历史的旅行——读《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 杨清媚

书评
《社会学与民俗学》 杨?著 刘琪评
《李安宅、于式玉藏学文论选》 李安宅、于式玉著 汤芸评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王铭铭著 舒瑜评
《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 张海洋著 胡鸿保、张丽华评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 石硕著 曾穷石评
《地域的等级》 梁永佳著 张原评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 陈进国著 吴世旭评

稿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4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4


目录

不同文化中的他者观念

按语
王铭铭(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引言——腹与蛇
Patrick Deshayes(法国索邦大学)/ 南美印第安人的他者观
Richard Pottier(法国索邦大学)/ 从神话看老挝傣人的他者与秩序观念
Moussa Sow(马里巴马科大学)/ 马里人的他者观
Jesus Garcia Ruiz(危地马拉大学)/ 权力、政治与他者观念——
以拉美印第安人为例
Balveer Arora(印度尼赫鲁大学)/ 种姓制度下的他者观念
金光亿(韩国首尔大学)/ 国家与韩国人的他者观
David Gibeault(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历史与他者结构——
以中国鄂西伍家沟歌师为例
Theirry Baffoy (法国第八大学)/ 从中国宗教文化在法国来看中法观念比较
Alain Bertho(法国第八大学)/ 全球化与他者观念的创造
Tinka Reichmann(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德国分部)/ 德国的新民族整合运动中的他者观
Alain Le Pichon(法国第八大学)/ 关于他者观念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Nicole Lapierre(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生活于他者中

跨学科讲坛

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 李绍明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邓正来

追忆

骑过了很多种牲口,做过了好几个梦 郝苏民(口述)
杨成志家乡踏访记 刘昭瑞
费孝通先生在内蒙古的调查研究工作 潘乃谷
学者即真诚——追忆田汝康教授 赵旭东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
白瑾/宗教、金钱、价值
翁乃群?女人为母、男人为子:纳日人观念中的“女人”与“男人”
马戎?对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反思
李绍明/我的民族学经历与认识
文玉杓/日本人的韩国游:殖民与后殖民遭遇

圆桌会议

人类学的公众形象问题(王铭铭主持)
中国人类学基本阅读书目问题(王建民主持)
人类学的共同概念问题(潘蛟主持)

述评

两位大师,两份礼物
——从马氏日记到格尔兹 刘雪婷
哪个是“真实”的格尔兹 陈闯创
作为历史主体的“他者”——萨林斯的历史人类学 刘 琪
在最后一堂课上读《最后的天空之后》 孟 航
读《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张经纬
人类学中理论模型的建立和使用
——读《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 王磊 胡鸿保

书评

《江应?民族研究文集?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5辑目录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5


目录

中国知识人的海外视野
在他处思考——代按语 王铭铭
东西文化观——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舒 瑜
吴泽霖与他的《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 张帆
异乡之旅——读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 刘琪
储安平的他者——读《英国采风录》与《英人、法人、中国人》 刘雪婷
日暮印度何处是——许?光的海外撰述与中国人类学的海外视野 郑少雄
顾准与他眼中的希腊城邦制度 王博
比较与关联——读《印第安人的诵歌》 张亚辉
从费孝通的“海外杂写”看中国人类学的“文化自觉” 杨清媚

跨学科讲坛特辑——文明的人类学探究
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再到民族学) Michael Rowlands [文] 梁永佳[译]
文明的概念 Stephan Feuchtwang[文] 郑少雄[译]
文明与非洲的一体性 Michael Rowlands[文] 刘雪婷[译]
中国作为帝国与文明 Stephan Feuchtwang[文] 刘琪[译]
长时段过去和断裂 Michael Rowlands[文] 阿嘎佐诗[译]
中国与长时段历史变迁 Stephan Feuchtwang [文] 汤芸[译]

追忆
个人、社会与社会学——潘光旦先生与他的社会思想 吕文浩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唐戈/阳村的故事——中俄混血人
沙伯力/20世纪中国与非洲的关系
彭文斌?清帝国与边疆研究概述
石 硕?神的居所——从民族志材料看碉楼起源的原初意义与功能
摩尔?认知人类学新探

学术会议纪要
“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纪要 杨正文 曹辉林 何文海
“影像·记忆——镜头下的赫哲族研讨会”纪要 唐戈

人类学讲习班
“文明的人类学探究强化讲习班”纪要 王铭铭

述评
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从范式中走来 罗杨
死生之域,黑暗之心——人类学理论中的死亡与暴力 何撒娜

书评
《西方民族学史》 戴裔煊著 刘雪婷评
《民族学概论》 杨?著 刘亚玲评
《文化人类学》 童恩正著 梁昭评
《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 周星、王铭铭主编 高岚评
《吴文藻纪念文集》 王庆仁、马启成、白振声主编 张中奎评
《从理想到实证——芝加哥学派的心路历程》 于长江著 张丽梅评
《西南研究论》 徐新建著 唐启翠评

稿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6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6

目录
西学与国族
“反求诸己”——晚清进化观与中国传统思想取向(1895—1905) 王东杰
拉克伯里学说与清季中国
——关于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的个案研究 李 帆
文化人类学的传入与中国现代经史研究的拓展
——以《尔雅•释亲》研究史为例 赵满海
跨学科讲坛
文明缘何难上山? [美]James C. Scott
“女人为母,男人为子”——纳日人的人观 翁乃群
关于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研究的反思 马 戎
意象、意境、美与艺术 陈 凌
追忆
人类学家严汝娴教授访谈录 曾穷石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苏国勋?韦伯的社会学、行动理论与宗教社会学
赵丙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
朱晓阳/人类学的表征危机与地志学转向
Terry Flew?创意产业的演进——创意集群,创意公民和社会网络市场
Alain Le Pichon?新游戏、新规则——人类学的危机时代
陈代俊/李庄——抗战时期的中国学术
陈代俊/李济与李安宅——学科史的个案研究
高丙中/迈进公民社会——对中国的社会领域的一种描述和展望
梁永佳/莫斯与杜蒙——社会学派的人类学
胡鸿保/对编写《中国人类学史》教材的一些思考
郭于华/民族志研究的反思与口述历史研究
渠敬东?社会理论——涂尔干
学术会议纪要
“跨越边界与范式——中国西南人类学的再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铭铭 杨正文 彭文斌
“族群、民族——概念的互补还是颠覆?”研讨会纪要 潘 蛟
“文明与民间宗教”研讨会纪要 王铭铭
人类学实地研习营
第四届人类学研习营活动报告 梁永佳 伍婷婷 郑少雄
述评
“表征危机”的再思考——戴维森和麦克道威尔的进路 朱晓阳
理解《初民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兼评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 储卉娟 胡鸿保
书评
《金翼》 林耀华著 常利兵评
《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 乔健著 郑少雄评
《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 薛艺兵著 李丽敏评
《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 萧梅著 韩锺恩评
《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华南卷) 曹本冶主编 黄虎评
《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齐琨著 高贺杰评
《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 张振涛著 吴 凡评
《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与全球化》 朱景文著 胡水君评
《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论》 瞿明安著 陈玉平评
稿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7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7

目 录
反思西南人类学
按 语
论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质 王明珂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 彭文斌
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 王建民
《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 王明珂
梁聚五关于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近代中国边缘族群以汉语文表述“我族”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 张兆和
《祖荫之下》的“民族错失”与民国大理社会 梁永佳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学的史学传统——以马长寿的研究为例 伍婷婷
穿越历史与文化的他者观——以汉彝知识分子彝学研究为例 罗 扬
历史的书写,现实的想象——1950年代费孝通的民族研究 杨清媚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类学界的中国西南研究 彭文斌 汤 芸 张 原
东南与西南——追寻“学术区”之间的纽带 王铭铭
跨学科讲坛——混沌论、物质论、控制论与人类学
按 语
混沌与矛盾——人类学借用的反思
Frederick H. Damon[文] 梁永佳[译]
领悟物质与社会世界——再思亚洲季风圈南缘的“宗教”与“生产”
Frederick H. Damon[文] 李小敏[译]
控制论结构的意义——东库拉圈舷外支架船中风与水的观念
Frederick H. Damon[文] 刘雪婷[译]
追 忆
人类学家蒋炳钊教授访谈录 张经纬访谈与记录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
Alain Bertho?全球化的人类学可能吗?
渠敬东/社会理论中的马克思传统与中国当代社会学研究
学术会议纪要
“云南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铭铭 和少英 刘 江 舒 瑜
人类学实地研习营
第五届中国人类学实地研习营活动报告 曾穷石
述 评
巴别塔的怨囿——学术场中的萨林斯转喻 哈光甜
书 评
《中国东南民族考古文选》 吴绵吉著 杨 阳评
《东南民族研究》 蒋炳钊著 张经纬评
《边际族群:远离帝国庇佑的客人》 彭兆荣著 龚 坚评
《守望国界线上的家园——金平傣族的社会文化》 和少英 刀 洁 著 吴兴帜评
《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 周大鸣著 邹 琼评
《“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 周大鸣、周建新、刘志军主编 姬广绪评
稿 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8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8

目 录
人性的西方幻象:Marshall Sahlins文 罗杨 译 赵丙祥 校
王铭铭按语
作者告白
作为修昔底德主义者的霍布斯和亚当斯
古代希腊
有关人的条件的另类概念
中世纪的君主制
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和国
开国元勋们
自利的道义复燃
现在是我们的自卑在啜泣
文化即人性
跨学科讲坛——人类学与经济人类学三讲
世变中人类学研究的反思:个人的经验 黄应贵
经济、社会与文化 黄应贵
新自由主义经济下的地方社会 黄应贵
追 忆
人类学家蒋炳钊教授访谈录 张经纬
圆桌会议
汶川地震——围绕灾后重建与人类学介入方式的讨论 潘蛟主持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
赵丙祥/交换理论与中国研究
张 健/中国人作为政治概念
应 星/中国社会学:传统、现状与未来
中牧弘允/日本的公司与宗教
梁永佳/绅权与隐士
黄应贵/人类学与经济人类学
王铭铭/当代中国与社会理论
梁永佳/印度和中国社会的“等级”
王明珂/记忆与社会,文本与情境
王铭铭/线条与结构,人物与境界——文明、历史形态与人生史
王明珂/结构、符号与变迁
吴一庆/一个当代事件的历史人类学
学术会议纪要
中国社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茶话会纪要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理论: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史跨学科研讨会纪要 杨清媚
Advanced Workshop on Reciprocal Understandings
in East Asian Anthropology: A Report Wang Mingming
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
学术研讨会暨实地考察活动纪要 王铭铭
人类学实地研习营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科学思想读书报告会纪要 张亚辉 杨清媚
述 评
如何批评利奇?—评《上缅甸诸政治体制》 郑少雄
死亡、仪式与现代性问题——评《殡葬人手记》 黄剑波、王 媛
书 评
《氐与羌》 马长寿著 梁中桂评
《人类学方法论》 容观?著 李翠玲评
《心与物游》 王铭铭著 徐 豪评
《羌在汉藏之间》 王明珂著 王 博评
《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 评巫达著 袁同凯评
《应用人类学》 石奕龙著 邵媛媛评
《土地的黄昏——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 张柠著 侯婧 张蓉评
稿 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9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9

目 录
人类学——历史的另一种构思 王铭铭
按语
1. 人类学是什么?
2. 科学与人文
3. 文明与文化
4. 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5. 人文科学
6. 遭遇《写文化》
7. 人类学家的伦理
8. 认识姿态
9. 英国人类学
10. 格尔兹与美国人类学
11. 面对混合的世界
12. 历史与思想
13. 历史人类学
14. 无历史的人类学
15. 有历史的人类学
16. 对“新鲜事物拜物教”的省思
17. 历史意识问题
18. 三种社会形态
19. 几种“历史感”
20. 历史作为结构
21. 结构、形态与“治乱”
22. “天才”与文明
23. 莫斯、“人物论”与传记
24. 文明、人生史与人类学
跨学科讲坛——秩序与变迁的跨文化关系
陌生人-王,或者说,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
Marshall Sahlins[文] 刘 琪译、黄剑波校
整体即部分:秩序与变迁的跨文化政治
Marshall Sahlins[文] 刘永华译
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文化和人性
Marshall Sahlins[文] 罗 杨译
追 忆
冯汉骥与川大考古学
——霍巍教授访谈录 天健文史社
对 话
文明之间——对话的一方
Stephan Feuchtwang文 梁中桂 译 王 玲 校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
Judith Farquhar/科学学和知识人类学
学术会议纪要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作会议简报 王铭铭
“少数民族哲学—宇宙观研究及其人类学意义”讲座研讨会纪要 伍婷婷 郑少雄
述 评
The Anthropology of Colonial Modernity:
Some Thoughts on the Work of Sidney Mintz
Arif Dirlik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 潘 蛟
“苗女”争论及其背后——20世纪80年代初期苗族知识界民族意识的“觉醒” 杨志强
《狼图腾》与“人性”的追问 李小江
书 评
《中国文明的开始》 李 济著 张亚辉评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徐旭生著 张 原评
《皇权与绅权》 费孝通、吴 晗等著 梁中桂评
稿 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0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0

目 录
民族、国家与文明:重读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论著
按语
天下果已转变为世界?——读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 郑少雄
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 王铭铭
文化、夷夏之辨与史学的道统——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张亚辉
从《夷夏东西说》看民族研究的文明与关系理论 何贝莉
读王桐龄《中国民族史》 马 戎
历史地看民族,民族地看历史——读林惠祥《中国民族史》 汤 芸
交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国家”
——以马长寿20世纪30~40年代的研究为例 伍婷婷
李济与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中的“文明观”与“历史感” 张 原
跨学科讲坛——少数民族哲学-宇宙观及其人类学意义
理解少数民族哲学—宇宙观研究:开场白 王铭铭

少数民族哲学对人类学的意义 伍雄武
从东巴经来看少数民族的宇宙观 李国文
妈妈给的石头:对于藏彝走廊小族群“什巴觉”崇拜的观察与思考 李星星
旧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及其德古 马尔子
追忆
Anthropological and Other ‘Ancestors’:
Notes on Setting up a Visual Archive Alan Macfarlane
会议纪要
“区域、民族与中国历史的叙述”学术研讨会简报 王杨伍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李星星/藏彝走廊与民族
张亚辉/从《神圣的存在》看伊利亚德的宗教学思想
王连茂/来自海的故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汪晖/委内瑞拉与尼泊尔旅行随谈
朱苏力/马背上的法庭
圆桌会议
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大音讲堂”圆桌会议(节选) 曹本冶等
述 评
宗教学与仪式研究 黎志添
那一片乡土——评张佩国的地权研究 马丹丹
书评
《神话研究》 茅 盾著 孔 源评
《伏羲考》 闻一多著 兰善兴评
《美术、神话与祭祀》 张光直著 韩 晓评
《楚辞的文化破译》 萧 兵著 王 倩评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臧克和著 祖晓伟评
《诗经的文化阐释》 叶舒宪著 林科吉评
《熊图腾》 叶舒宪著 彭兆荣评
《神话研究》 黄 石著 宋红娟评
稿 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1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1


目  录

神圣性、“他者”与仪式

隐士的礼物:一个界定外部性和伦理性的社会学分析          纪仁博(David Gibeault)
“陌生人-王”在大理                                     梁永佳
神的身体、松果体与神圣性                                张亚辉
无酒不成礼——竹林堡婚礼中“酒”                        尹  涛
乡村葬礼中的“灵事”与“人事”                          黄剑波、王媛

跨学科讲坛

地区、文明与历史叙述                                     汪  晖

圆桌会议

赫哲人、人类学与传媒的表征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宗教学与人类学                                          王铭铭

会议纪要

艺术人类学学科定位、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建民  张猷猷

述评特辑——经学、风俗、社会与礼仪:重读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论著

按语
经学与西学——读刘师培《经学教科书》                    张亚辉
顾颉刚与土地神
——1926-1927年东南沿海的“游士”与“风俗”         张  帆
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
——读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            舒  瑜
儒学人类学——读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  陈  波
曾经沧海难为水——重读杨?《葛兰言研究导论?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2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2

目录



区域与文明
Towards a Long-Term Macro-Geography of Cultural Substances: Food and Sacrifice Traditions in East, West andSouth Asia              Dorian Q Fuller and Mike Rowlands   1
Civilisation and Temporalities: Examples from China   Stephan Feuchtwang   38

跨学科讲坛
宗教、金钱、价值    白瑾(Jean DeBernardi)[文] 汤芸[译]   53
文明的比较     Stephan Feuchtwang[文]刘源   尼玛扎西[译] 彭文斌[校]  62
超越封闭文化——中国境外的文明、区域和长时段的延续与断裂
Mike Rowlands[文]  刘源   尼玛扎西[译] 彭文斌[校] 69

对话
我们是彼此的一部分——萨林斯、王铭铭对谈录

笔会:历史学与人类学——寻求新的结合点
按语    93
历史人类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温春来  96
在田野中阅读江南乡镇志   吴滔  100
倾听来自村落边缘的微弱声音  鲁西奇   107
民间文献与社区生活:一项文本社会史研究的设想  饶伟新  113
祭文本、礼仪下乡与意识模型  刘永华  126
武艺中的地理、身体与皇权:“混杂”文明的人类学研究   赵丙祥  133
张胜温《梵像卷》中的南诏大理国王权形态  梁永佳  140
域论:尼泊尔洛域人的文化—历史理论  陈波   146
经史传统和中国“宇宙观”——关于思想史与人类学  王东杰   152
人类学研究中的经学:几种路径的探讨  张亚辉   160

研究札记
结盟事件——部落与早期文明   张岩   165

会议纪要
“国内人类学研究生教学的经验、问题与前景”圆桌会议纪要  潘蛟  韩波  228
“寻求新的起点: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基本课题”研讨会纪要  赵丙祥  李金花  230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晋水流域的历史与道德  张亚辉  239

圆桌会议
“抗战时期的中国学术”研讨会三次圆桌会议(实录)      王铭铭召集   241

述评
多元视角下的口述史访谈——读《行为互动的口述史访谈》  李红武   胡鸿保  266

书评
《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  王铭铭著  舒瑜评   270
《象征在别处——社会人类学探讨》  梁永佳著  徐振燕评  275
《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  鲍江著  李伟华评  278
《水德配天——一个晋中水利社会的历史与道德》  张亚辉著   张友庭评  282
《在文明与乡野之间——贵州屯堡礼俗生活与历史感的人类学考察》  张原著  余昕评  286

稿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3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3


目  录

民国民族志:重读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论著
按语    王铭铭
凌纯声与他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1934)    张友庭
社区研究与民族研究——读费孝通《花篮瑶社会组织》(1936)    杨清媚
一个民国学者的田野行走——任乃强和他的《泸定导游》(1939)    徐振燕
另一种民族志——读吴泽霖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1942)    李金花
山水•交游•罗罗国——读林耀华《凉山彝家》(1944)    罗杨
人心与群性的省思——读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1946)    夏希原
人类学的边疆关怀——读俞湘文《西北游牧藏区之社会调查》(1947)    侯豫新

跨学科讲坛
“三圈说”——中国人类学汉人、少数民族、海外研究的学术遗产    王铭铭
我看《马背上的法庭》    苏 力
“温州模式”少了什么?——礼仪经济及巴塔耶“自主存在”概念之辨析    杨美惠

研究札记
Religious Polarity and Division of Macrocosmos: A Remark on Granet
(1933)    Marcel Mauss

会议纪要
跨社会体系——历史与社会科学叙述中的区域、民族与文明”学术研讨会简报
中国文化论坛秘书处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尹韬/法律与戏剧
Henri-Pierre Jeudy/当代艺术的社会功能
翁乃群/国家与地方语境下的族群认同
杨美惠/“温州模式”少了什么?——礼仪经济及巴塔耶“自主存在”概念之辨析
杨美惠/主权与去魅:中国的后殖民主义、宗教感与现代性

学术机构简介
British Centre for Durkheimian Studies

述  评
史在四裔,惟求者方得之——读《边陲的中国》    袁剑

书  评
《苗族服饰文化》    杨正文著  张秋东评
《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    秦和平著  覃江评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    张建世、杨正文、杨嘉铭著  程鹏评
《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    蒋彬著  张小林评
《永久的漂泊——定耕苗族之迁徙感的人类学研究》    杨渝东著  李金花评
《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    赵旭东著  赵伦评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12辑总目

稿  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4辑


目录



圆桌会议

"区域、民族与中国历史的叙述"学术研讨会(实录)

王铭铭、汪晖、崔之元、唐晓峰、李孝聪、荣新江、杨镰、王连茂、杨念群、王建民、潘蛟、龚荫、郭丽萍、强世功、杨正文、刘正爱、舒炜等

跨学科讲坛

Thoughts on Postcoloniality and Modern Chinese Religiosities    Mayfair Yang

追忆

藏学家王尧教授访谈录    何贝莉

会议纪要

"陶云逵与中国人类学中的德国影响"读书研讨会纪要    杨清媚
"葛兰言、中国学与人类学"研讨会纪要    吴银玲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环境的感知    Tim Ingold

述  评

Asceticism: From World Renouncing to World Engaging    Liu Xiaoqian
通过罗杰的观点看----评《音乐与迷幻----论音乐与附体的关系》  萧梅
读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与危险》    赵金虎

书  评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    李安宅著    何贝莉评
《中国藏学史(1949年前)》    王尧、王启龙、邓小咏著   李金花评
《李有义与藏学研究----李有义教授九十诞辰纪念文集》    格勒、张江华编   侯豫新评
《吐蕃政教关系史》    石硕著    李金花评
《北方民族史十论》姚大力著   张友庭评
《藏学、人类学论文集》 格勒著    徐振燕评


稿  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5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5

目  录

超社会体系——对文明人类学的初步思考    王铭铭
“超级微观的世界界限”
国族与世界体系
“并接结构”中的“超社会体系”
社会学年鉴派民族学:文明作为“超社会体系”
文明史、技术学与“超社会的社会”
文明:“融合”同时是历史与价值
附录:从《癫狂与文明》看通常的人类学观

跨学科讲坛
文明作为对照的宇宙秩序——西非与中国    Michael Rowlands文,张帆、汤芸译

追  忆
莫斯学术自述    Marcel Mauss文,罗杨译、赵丙祥校

学术讨论实录
——“跨社会体系:历史与社会科学叙述中的区域、民族与文明”研讨会
按语
主旨的简要说明    王铭铭
研讨概要    蒙养山人
圆桌会议实录
圆桌会议(一)  
圆桌会议(二)  

列维-斯特劳斯纪念笔会
列维-斯特劳斯留下的教诲    王铭铭
书还没有读完——为未曾谋面的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辞世而作    赵旭东
抛掉那面镜子——写在列维-斯特劳斯辞世一周后    赵丙祥
结构主义的“绝响”    梁永佳
列维-斯特劳斯的交响    杨婧
关于列维-斯特劳斯的113个词条    何贝莉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我的中国史研究    James Hevia

读书会
在中国阅读杜蒙
按语    梁永佳
差异与等级——路易·杜蒙的比较社会学     梁永佳
读《等级人》导言及第二、三章    张亚辉
仪式即社会——读“Orokaiva人的人观及仪式体系”    杨清媚
读“社会作为最终价值及社会-宇宙构型”    刘  琪
读《莫斯、杜蒙及身分与权力的差别》    舒  瑜

围绕利奇《上缅甸诸政治体制》一书的讨论
按语    郑少雄
“单一社会”的难题及其解决——再评《上缅甸诸政治体制》    郑少雄
也谈“如何批评利奇?——他“最激烈的反对者”    夏希原
对“也谈‘如何批评利奇’”一文的几点回应    郑少雄
对这一讨论的感想    夏希原

《树的社会生命》读书会纪要    舒 瑜
述  评
华西坝上的社会学与人类学——以《学思》杂志为例    李如东            

书  评
《文化学概观》    陈序经著    温士贤评
《李济传》    岱峻著    杨清媚评
《变革中的人生与学术》    李绍明口述、伍婷婷等记录整理    李伟华评
《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传统与现代》    乔健主编    李全平评

稿  约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6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6
目录


主题论文 “藏彝走廊”南段及其延伸带文化互动研究
物的“中间性”——云南诺邓盐井的交换与献祭 舒 瑜
命以载史——对一个地方“人物”的生命史研究 刘 琪
从几种傣族研究看“双重时间体系”与“中间圈”的文明 杨清媚
边民、跨界族群与汉语人类学——围绕云南傣族研究的思考 褚建芳
在“周边”的文明——从《真腊风土记》看“中间圈”的延伸 罗 杨

跨学科讲坛
论宗教人类学研究目的和对象的转变
——2004年弗雷泽爵士纪念讲座 Clifford Geertz文,方静文译、黄剑波校

追 忆
回忆海外访学(附:整理后记) 李安宅
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访谈录 曾穷石

研究札记
言说“科学”— 中医科学化的人类学观察 赖立里
消费社会中的形象劳动者
——私人健身教练工作过程的民族志 李德珠

学术会议纪要
“蒙养山学社西南研究十年阶段性研讨会暨社员欢聚会”纪要 罗 杨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超社会体系——文明人类学的初步思考 王铭铭

述 评
从一位西方传教士的记述看蒙古尔(土族)社会 李美玲 马成俊

书 评
《匈奴史稿》 陈序经著 侯豫新评
《西夏社会》 史金波著 何贝莉评
《芈一之民族历史研究文集》 芈一之著 张科评
《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 马成俊、马伟主编 马 伟评
《河湟蒙古尔人》 李克郁、李美玲著 韩喜玉评
《神秘的热贡文化》 马成俊主编 唐仲山评

稿 约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清华书屋有卖

TOP

是昆明的清华书屋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sorry,是昆明的
最近昆明清华书屋折扣上调了,以前会员卡打八五折,现在打八八折,数字是吉利了,我们郁闷了,看来以后不着急看的书还是上网买吧,不惯他那毛病。

TOP

第17辑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7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7

目录



主题论文 "藏彝走廊"与"内外关系"的再论述

“大自在天”的传奇----墨尔多神山与嘉绒人的政治文化 张 原
藏文明与喜马拉雅区域关系史 陈 波
莲花生的归去来兮 何贝莉
两种他性----有关南诏、大理国文献中的陌生人-王与宇宙统治 梁永佳
萨满式文明----从巫的延续看“多元一体格局” 张亚辉

跨学科讲坛

文明的概念与中国的文明 Stephan Feuchtwang[文] 孙国东[译]

追 忆

葛兰言,1884-1940,社会学家 Maurice Freedman[文] 吴银玲[译]
回忆父亲潘光旦先生 潘乃穆等

序*跋

人类学的“欲望”与古典----《双重束缚》中译本前言 刘小枫
《环境的感知》序 Tim Ingold[文] 秦婷婷[译]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他山学社特辑(上)

按语 他山学社
Steven Harrell/作为生态史的民族史
王明珂/汉帝国的边缘部落
Janine Bowechoo/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示范
王建民/学科世界性与本土性----从中国民族学史说起
王建民/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
李绍明/ 边政学时代的边疆研究
马戎/新疆民族教育发展与双语教育实践
马戎/全球化与民族关系研究
李玉琴/藏族服饰多样性分析
陆德泉/扶贫发展工作中少数民族发展视角的几个问题
陈波/一妻多夫制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覃影/边缘地带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以川西为中心
王铭铭/人类学的西南研究对世界人类学的可能贡献


述 评

北美印第安人的面具、神话及其社会关联 张猷猷

书 评

《乡土中国》 费孝通著 李甜评
《无处非中》 王铭铭著 赵金虎评
《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 杨清媚著 徐振燕评
《历史与神圣性》 张亚辉著 余昕评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 瞿明安主编 秦莹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谢谢大高与大家分享。。。

话说我得到了全套“实物”耶。。。
叶涛和陈进国也同时拿到了,还亏进国的坚持,当时铭铭真是心疼他的全套杂志就那样被我们“巧取豪夺”鸟。。。
吼吼。。。

TOP

其实我后来也在唠叨不已。。。

为什么我们民俗学就没有这样一个能坚持数载的刊物,哪怕是以书代刊?
仅有一个《民俗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铭铭说参与其间的“编辑”大多是在校研究生。。。

可见,一个刊物的成长也是一批学者的成长。。。

坚持才是硬道理,包括我们的论坛。。。

大家加油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巴莫曲布嫫 于 2010-12-11 00:20 发表
为什么我们民俗学就没有这样一个能坚持数载的刊物,哪怕是以书代刊?
仅有一个《民俗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铭铭说参与其间的“编辑”大多是在校研究生。。。

可见,一个刊物的成长也是一批学者的成长 ...
坚持就是胜利!
《民俗研究》的25年中,数次遭遇几乎夭亡的命运,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
铭铭的《人类学评论》能够坚持到今天,实在不容易。
编杂志不只是有钱出版和有人编辑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件为他人做嫁衣、为学界积功德的事情,但同时还是一桩好汉不愿意去做、聪明人不屑于去做、坏人想做也做不好的麻烦事。
总之,坚持就是胜利!这是真理!

TOP



封面是丽江纳西古乐演奏场景。不知有何用意?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巴莫曲布嫫 于 2010-12-11 00:15 发表
话说我得到了全套“实物”耶。。。
叶涛和陈进国也同时拿到了,还亏进国的坚持,当时铭铭真是心疼他的全套杂志就那样被我们“巧取豪夺”鸟。。。
吼吼。。。
俺就那回在旧书店买了一本,新的太贵,但俺会在书店挑感兴趣的文章看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12-12 00:22 发表

坚持就是胜利!
好汉不愿意去做、聪明人不屑于去做、坏人想做也做不好的麻烦事。 ...
只有"铁人"去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0-12-12 10:40 发表
14785

封面是丽江纳西古乐演奏场景。不知有何用意?
如不出我所料的话…应该是给英古哥论文答辩造势。
嘿嘿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8辑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8辑

Chinese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ume 18

目录



主题论文 英国人类学三评

马克斯*格拉克曼(Max Gluckman)的社会人类学........................... 夏希原
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及其仪式理论
----从《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看 ................................. 韦冬妮
读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的《自然象征》
----兼谈两个版本 ...............................................................赵金虎

跨学科讲坛

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
----在第三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两次讲座.................. 王铭铭

追忆

费孝通先生在世纪初的期盼......................................................... 潘乃谷

序*跋

费孝通《中国士绅》导言.................. Robert Redfield [文] 赵旭东[译]

研究札记

"发现"赵家堡----现代背景下一个闽南土堡的地方营造.................. 吴世旭

读书会

"比较宗教与历史哲学----从人类学角度阅读伊利亚德"读书会纪要... 张亚辉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他山学社特辑(下)

黄承伟/中国扶贫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
陈庆德/民族经济研究的理论溯源
Michael Rowlands/对遗产与记忆的再思考
陈代俊/抗战时期的学术西迁
彭文斌/宗教人类学的仪式变迁探讨
王东杰/口头表达与现代政治
胡白石/18~19世纪四川天主教研究
Steven Rigdon /地方性知识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张原/远方之见----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秦和平/云南历史上鸦片问题研究
周星/唐装与汉服----作为文化表象的中式服装
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

述评

梁漱溟眼中的中国历史与未来----读《中国文化要义》........................刘琪
初读任乃强先生作品 陈波

书评

《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石启贵著 夏希原评
《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张祖道著 余 昕评
《寻羌----羌乡田野杂记》..........................................王明珂著 卞思梅评

稿约

TOP

速度好快,是朱刚帅锅发的?
总之,谢谢了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