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开馆 民族资源保护迤逦前行
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原定于4月11日开馆的云大人类学博物馆提前一天开馆。4月10日,在明代云南贡院、云南第一天文点及明代昆明城墙残断痕迹的陪衬与烘托下,这座富有个性魅力的博物馆首次向人们展示了她的容颜。
博物馆内,云大民族研究院2005级民族生态学研究生胡灵飞、黄瑾正戴着耳机,聚精会神地观看一部叫《苦聪人》的老纪录片。影片中“钻木取火”的现场深深地吸引了这两个年轻的女研究生:“我们已经站着看了整整一小时,太珍贵了。我觉得自己从电脑的平面上,了解了一个民族,走进了一段久远的历史。”胡灵飞似乎漫不经心地说完这话,又掉过头去欣赏影片中的“钻木取火”镜头了。
馆长尹绍亭欣慰地站在她们的身后。他一次又一次地打量着这刻意远离惯性设计的展馆,欣赏着一件又一件来之不易的展品。可那两位正专注于《苦聪人》的研究生不知道,她们的馆长此刻思考最多的问题是:抢救与开发——抢救我们的民族学资源,包括物质遗产,也包括非物资遗产;如何凭借新模式做好对这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背景:“人类学重镇”的呼唤
尹馆长向人们讲述着一段“人类学博物馆”的历史——
为什么要研究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呢?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增进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从而使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共同繁荣、和谐发展。为此,国外绝大多数综合大学在其基础学部都设有人类学课程。而为了配合教学并向大众普及人类学知识并传播族群文化,世界上大凡重视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又都建有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
在学术界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云南大学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重镇。这与云南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教学科研所具有的较为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有关。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社会人类学的创始人吴文藻、杨成志先生曾先后在云南大学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的教学与研究。30年代,方国瑜、凌纯声先生等在云南大学创办了西南文化研究室,主编《西南边疆》杂志,编印《西南文化丛书》十一种。云南大学社会学系30年代成立后,吴文藻、费孝通等著名教授先后出任系主任,开展过西南民族调查研究,出版过许多人类学、民族学的专著和调查报告,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90年代,云南大学恢复重建了人类学系,一些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又汇集到这里,云大人类学、民族学开始复兴,2000年和2001年分别荣获国家一级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70余年间,云南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书写了重彩浓墨的篇章,赢得了学界的尊重。对于云南大学的人类学、民族学而言,如果说其学科建设还有什么不足的话,其中重要的一个缺憾便是没有一座博物馆。何时能建设一座像样的人类学博物馆,可以说是几代学人的愿望。这个愿望迟至21世纪初才得以实现。
特色:崭新模式实现多赢
1998年,尹绍亭提出了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行动计划。在云南选择了6个村寨作为创建的试点。通过6年的实践,在6个试点村中,丘北县的仙人洞村、新平县的南碱村、弥勒县的可邑村成为民族文化生态村或称生态博物馆的成功范式;腾冲和顺乡经当地政府和柏联集团的进一步建设,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这项具有突出原创性的事业已经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开拓了一条文化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为中国在广大乡村建设生态博物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经验,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了切实的贡献,并创造了城市和大学博物馆与乡村生态博物馆相结合的崭新模式。
影视人类学人才的培养和资源的积累,是另一个优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超民教授在范志平先生的协助下发起创办了“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东亚所成立之后,将人才培养工作摆在了首要的地位。从1999年3月到2003年2月,由一批国际著名人类学学者任教,先后培养了两届计20名影视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学生拍摄的作品,有16部入选参加了国际影展,其中4部入围提名奖,一部获英国国际人类学电影节“考古学与物质文化奖”,一部获美国人类学电影节“大学生优秀影片奖”。2003年,东亚所和云大人类学系承办了国际影视人类学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影视人类学大会。同年,“影视人类学实验室”被学校列为云南大学211工程民族学重点实验室。至今,实验室已征集国内外人类学影片近千部,收藏了一大批珍贵照片,拍摄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家和云南民族民间艺人系列片各50余部,并建成了可供观众点播观赏的影视阅览室和一个影视演播厅。民族文化生态村和影视人类学实验室的建设,既构成了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基础,也初步形成了云大人类学博物馆区别其它博物馆的显著特色。
忧患:“抢救”遇到现实难题
建设博物馆必须立足于“物”。两年多来,云大人类学博物馆馆员和学校部分师生先后赴全国各地征集展品四十余次,迄今为止馆内藏品也达到数千件。藏品从无到有,是一个大的进步,然而距离一个人类学博物馆的要求还很远很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展品的征集仍将是必须致力的重要工作。
任何一个博物馆,主要的展示是常设展览。常设展览是一个博物馆级别的和性质的标志,是塑造其形象的“品牌”,是展现其优势和独特藏品的主要平台,是其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做好常设展应是云大人类学博物馆的当务之急。
要办好办活一个博物馆,光有好的藏品还不行,还必须有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各类专业人才。云南大学不乏人类学、民族学的学者,然而却和国内整个人类学、民族学学界一样,非常缺少物质文化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目前在物质文化和民族文物研究领域,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十分突出。
“近年来,国内外、省内外抢购文物(包括民族学资源)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好的东西都被文物商人买走了。而我们博物馆资金比较困难,常常没有能力及时收购博物馆所需的文物,等到真正需要收集时已经非常难了。我们有时不得不向文物贩子高价购买。”据尹所长介绍,除此之外,他们收集民族学资源的办法是:利用与民间艺人的特殊关系,请他们制作一批东西;深入到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通过政府的协作,收集一些文物;利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关系,接受海内外学者、民间文物爱好者的捐赠和互换。特别是影视资料的拍摄,能抢救不少价值极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位研究生观看的“钻木取火”在现实生活中就极难看到。”尹馆长说,“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将在云南昆明召开,云南大学将作为东道主的主要会场。借机遇、乘东风,包括人类学博物馆在内的云南大学的人类学民族学,必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林世兴 田 鸿(滇池晨报)